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的范文
二十八年,一個令人震撼的數字!而他卻在荒島上孤獨生活了二十八年,陪伴他的只有禽獸和野人“星期五”。他就是幸運而又不幸運的探險家、航海家——魯濱孫克羅索。下面是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的范文,歡迎參考閱讀!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的范文
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有著一句不朽的名句:生存還是毀滅,那是一個問題。
逃至荒島,孤獨無援,凡事都必須自己從頭做起,無路可逃,鬼魅般生活了二十七年……你能堅持嗎?相信幾乎所有人都無法忍受,然而,魯濱孫,一個傳奇一樣的人物,創造了一段傳奇。
面臨著一無所有的窘境,而且不知道將來能否幸運地逃回家鄉,甚至是否能存活,我相信這時的魯濱孫一定發出了和哈姆雷特一樣的感慨:生存,還是毀滅?
幸運的是,他清醒地列下了當時的禍福利害,進行對比后,他選擇了生存。
這時一個重要的決定,當人有著活下去的渴望時,再艱難的路,他也會咬牙走下去。
日子平淡地走著,魯濱孫利用著從沉船上尋到的零星工具,在孤島上用雙手做出食物、衣服、炊具……
這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聰明才智了。
一個人若沒有足夠的智慧,又談何動手創造居所,改造荒島呢?
不幸卻悄然展開翅膀,危險,正在靠近著。
偶然的,魯濱孫在沙灘上看到堆積的人骨,嚇得可謂是“落荒而逃”,逃回自己造的家,幾乎天天躲在里面,寸步不出,還加固了房子。
看到這樣殘暴冷酷的景象,不由自主會產生恐慌,但魯濱孫已成驚弓之鳥,處于崩潰邊緣了。
當他第一次踏上荒島,他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念,男子漢的'威風與豪邁溢于言表,使得他意氣風發,而當他發現野人吞食同伴的殘暴行為時,竟然嚇得不敢出門?!天天惶惶然地在煎熬中度過,這實在有些不值。
這時的他又在面臨選擇了:生存,還是毀滅?
強大的求生欲望使他顧不了那么多了,他終究大膽了,向著野人發起了挑戰,打了漂亮的一戰……
事實上,攔住魯濱孫,試圖阻止他前進腳步的遠不止這些困難,遠比這些多,遠比這些難。
由魯濱孫,也可以延伸到所有人。
當遇上難題,歸根結底,就是讓人在生存與毀滅中進行選擇,選擇生,爆發出的潛能無法估量,選擇滅,被埋沒的聰穎也只得永遠沉默了……
生存還是毀滅,那是一個問題,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的范文
暑假里,我讀了英國作家笛福的作品《魯濱孫漂流記》,深受啟發。
《魯濱孫漂流記》主要講的是主人公魯濱孫從小就有出海遠行的夢想,他對什么都不在乎,一心只想去航海。一次航海中,魯濱孫的船在海上遭遇暴風雨的襲擊,全船上下所有人無一幸免,只有魯濱孫漂流到一個杳無人煙的孤島上。
他把船上有用的東西全都搬了下來,并且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修建住所、種植糧食、馴養家畜、制造工具、縫紉衣服,把荒島改造得井然有序,欣欣向榮。他還在荒島上救了一個野人,取名叫“星期五”,還教他打獵、烤面包、說英語等等。后來,有條英國船在島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變,魯濱孫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長等三人,并幫船長把船奪了回來。船長帶著魯濱孫和“星期五”等離開荒島回到英國。
讀了這篇小說,我覺得令人敬佩的是魯濱孫竟然在荒蕪的孤島上生活了28年,這全是靠他堅強的毅力、生存下去和回到祖國的信心。我以后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像魯濱孫學習,勇敢地面對困難,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想方設法地克服困難,而不是灰心喪氣地選擇逃避。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比魯濱孫好,那我們更應該熱愛生活,學會生活,熱愛勞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鍛煉自己,掌握生存的能力,做生活的小主人。我們大家要學習他那不怕困難,積極樂觀的態度。
魯濱孫以他的智慧、毅力和堅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讓我們懂得了:陽光總在風雨后,只有經過努力才能見到彩虹。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的范文】相關文章: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_650字01-24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匯編15篇)03-01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5-22
《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實錄10-25
《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10-25
《魯濱孫漂流記》教學設計10-25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匯編15篇08-04
魯濱孫漂流記優秀讀后感09-12
公開課《魯濱孫漂流記》教案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