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傳第二回有感(精選10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水滸傳第二回有感(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水滸傳第二回有感 篇1
在《水滸傳》里,有許許多多的英雄,像智多星吳用,黑旋風李逵,一丈青扈三娘等等,而豹子頭林沖則是比較早出現的其中一位。他有一個美麗且賢惠的妻子,有美滿的家庭和很高的社會地位。可在“”的背景下,卻使林沖這位本不會造反的人偏偏鋌而走險,走上了梁山。
林沖從屢遭迫害卻不愿反抗,到橫豎是沒有活路,只有奮起反抗在災難中殺出一條血路。使他成為“”的代表和象征,終于顯露出真英雄的本色。
在林沖上梁山故事的前一部分,《水滸》以十分細膩的藝術筆觸,反復描寫林沖雖屢受迫害,卻不愿反抗的心態。在高衙內調戲他的妻子時,他為了不得罪他的頂頭上司,而又保住他那“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的職位,所以他忍受了這奇恥大辱,以求平安無事。
“誤入白虎節堂”是高俅陷害林沖的一個大陷阱。由于當時“上司如父母”的封建社會,他怎么也不敢把上司往壞處想,更不會想到上司還會無端地陷害他。此外,恐怕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利用這次機會與高俅套近乎。所以,他把一個騙局當真了,自己把自己的眼睛捂起來,往陷阱里跳。直到被捉,才醒悟過來。
到了被刺配滄州牢城,由于柴進的書信,他暫時在牢中過得還不錯,也只等著有一天遇赦,便回東京去。然而高俅仍然不放過他,派陸謙和富安來謀害他。草料場得一場大火,林沖僥幸沒有被燒死,可是會東京的路卻被燒斷了。于是林沖只好把陸謙三人都殺了,并且剖開了陸謙得心。盡管林沖的殺人手段是殘忍了一些,可是他有好好的一個家庭,這樣頂天立地的一個禁軍教頭卻被高俅,陸謙迫害得家破人亡、有國難投,就更應該用這種嚴厲的手段懲罰仇人!只是這個時候,林沖才顯露出他那真英雄的本色!終于是氣魄宏大得造反英雄!
林沖在奔往梁山的途中,在朱貴酒店的粉墻上寫了一首詩:
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樸忠。 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 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東。
這首詩概括了一個朝廷命官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和經過,顯示了林沖丟掉幻想以后激發出來的反抗精神,回蕩著一股悲壯的英雄氣。
總而言之,林沖終于是英雄了,終于是一個氣魄宏大的造反真英雄!
讀水滸傳第二回有感 篇2
哈哈,好高興啊,媽媽要領我去買書了,一到書店,我便像一匹餓狼是的尋找起來,心想:買什麼書呢?對了,任老師推薦我們看看四大名著。
于是,我買了一本《水滸傳》,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我讀書,那叫一個快,10分鐘不到,已經讀完了第二回合,講的是魯智深大鬧五臺山,讀完這一回合,我感覺到魯智深也蠻好的,比如:當金氏父女沒有盤纏時,魯智深毫不猶豫的把自己身上僅有的五兩銀子全部放在了桌上,幫助金氏父女渡過難關。還有一次呢,魯智深為民除害,就讓鎮關西嘗了一些苦頭,可是,沒想到的是,那鎮關西經不起打,魯智深僅用三拳就讓鎮關西與世長辭了,他沒想到自己竟殺人了,心里很擔心,俗話說的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以前,救過的金氏父女知恩圖報,又救了魯智深一命。
通過這一回合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及時的伸出援助之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如果人人能這樣做,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更美好,就會少一些壞現象;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我相信,再也不會有搶劫、殺人,這些令人心驚膽跳的事情發生了;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我相信,我們的國家秩序會更好,大家會更和諧的相處在一起!哦,忘了說了,我們還要知恩圖報哦!
讀水滸傳第二回有感 篇3
今天,我讀完了《水滸傳》第二章——《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我讀完之后,心里非常佩服魯提轄。
第二章主要寫的是一個提轄官,他叫魯達。一次,魯提轄和史進在一家飯館里吃飯,吃飯時忽然聽見里間有人哭啼,魯提轄就坐不住了,砸了桌子去問為什么哭啼,原來是一對姓金的父女被一個叫鄭屠的賣肉人陷害了,現在要靠賣唱掙錢還債。于是魯提轄就去找那個號稱鎮關西的鄭屠,三拳就把他打死了。魯提轄看見把他打死了,就趕快逃到了五臺山出家當了和尚。
讀完了第二章,你們是否也非常敬佩魯提轄呢?他不僅武功那么厲害,還非常善良,又是那么講義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難道這樣的人還不值得我們大家佩服嗎?同時我還非常憎恨鄭屠這種橫行霸道的人,這種人不會有好下場的。
讀水滸傳第二回有感 篇4
1.先寫洪太尉和高俅,暗示此亂是上作,正因為有了這些不正經的、沒有本事的管,才把些真正有才能的人逼得上通不得下活不了最后走上梁山之路。
2.孝子忠臣及里面講到的這些英雄,擁有這些人是大幸,可是當朝的不懂得珍惜,導致把這些人逼上了不同的路。
3.洪太尉知道自己闖了禍逃回去了,還吩咐眾人不準把這件事說出去,怕擔責。因自己的小利放天下蒼生于不顧,洪太尉只是一個典型。
4.視線調轉,落在了高俅身上,細數了他的發跡史。本只是一個潑皮破落戶,踢得一腳好氣毬,除了仁義禮智信忠義不知,吹彈歌舞刺槍使棒詩書辭賦樣樣都會,最后竟坐了火箭直沖上殿帥的寶座,極盡諷刺。
5.高俅那樣的人做上了殿帥,管起了各位真正有本事的將軍。尤其是王進,他的先父一棒就打翻的人物現在在管他,俗話說“不怕官,只怕管”,新上任的高球自然是不會放過他,把個如此厲害的將軍給逼走了。如果朝里繼續這樣下去,小人當道逼走賢良,后果自然可想而知。
6.雖然王進是位武將、使得一手好棒,但給人的感覺是位溫雅的人。首先他極盡孝順,逃走時對老母的各種照顧。其次,路上并沒有帶他的槍棒,包括之后對史進不依不饒不服的態度也是溫和相對謙虛之極。如此一位人物落得現在這樣真的是感嘆。
7.從王進視線落到九紋龍史進,也是一位當世的英雄好漢,領略到王進的本事之后立馬倒身下拜想要請教,之后帶領眾鄉親一起抗擊山上的寇盜,有責任有擔當。
8.史進出場不知為什么覺得莫名搞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位威風凜凜的后生,王進指出了他的缺點,史進不肯承認、瞧不起來投宿的王進,把個棒子“使得風車兒似轉”,還說“你來!你來!怕的不算好漢!”,不由就想見了沈騰那句“你來!”哈哈~
9.王進與史進的交鋒,包括之后史進和陳達的交戰,都寫得精彩之極酣暢淋漓。
10.之前史進使的都是花棒,中看不中用,想到了現在的許多物件還有小視頻中教給人的一些東西就像是史進的花棒,同樣也是中看不中用,但由不得看著就有意思。
11.王進短暫出場引出史進就退場了,之后山寨王三人登場。所謂不打不相識,最后史進竟然同這三人有了交情,而且禮尚往來,甚是和樂。這天正是臨近中秋,派了賽伯當去送請帖,沒想到半路被別的小嘍啰拉去吃了酒醉倒在樹林。想這賽伯當不愧是賽伯當,誰也吃得開,還會說,回去把回帖丟了還能謅出一句“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之類的話讓史進相信了。然后導致中秋被官兵圍困。誰也想麻煩遠離,結果麻煩到其他更多人,還有之前的洪太尉也是。
讀水滸傳第二回有感 篇5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往常我只聽說過里面的經典故事,這幾天,我把《水滸傳》縮寫本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
這本書講的是北宋時期發生的事,當時的北宋王朝非常腐化,到處是貪官污吏,老百姓生活非常艱難。很多人無法生活下去,被迫聚眾起義,于是出現了梁山泊上揭竿而起的一百零八將。一百零八將個個都是英雄好漢,他們除暴安良,替天行道。這里面我最喜歡李逵,他武藝高超,手拿兩把大斧頭,雖然性格非常粗暴、莽撞,但他非常孝順母親。
在《水滸傳》第二回中:王教頭私走延安府。王教頭謂王進。由于王進患病在身,在家調養休息,他無妻無子,只有一位老母親。誰知,剛上任的太尉竟是浪蕩子弟——高俅,高俅在一次比武中被王進的父親用棍棒打倒在地,所以懷恨在心,高俅逼著王進帶病進見。無奈,王進只得來見高俅,又被高俅痛斥一頓,早已算出高俅要將他至于死地。王進的老母親讓兒子自己逃走,王進不肯,硬要母親一起走。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母子乘著夜色逃走了。不久,被高俅的人發現,高俅立馬押下文書,行開諸州各府,捉拿逃軍王進。
我覺得,在古代,小人當道,王進是個志士,但英雄無用武之地,真令人惋惜。今天,我們中國繁榮昌盛,只要你有才華,就不用愁報國無門。所以,我們必須好好學習,努力爭做國家的棟梁之才。
讀水滸傳第二回有感 篇6
哈哈,好高興啊,媽媽要領我去買書了,一到書店,我便像一匹餓狼是的尋找起來,心想:買什麼書呢?對了,任老師推薦我們看看四大名著。
于是,我買了一本《水滸傳》,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我讀書,那叫一個快,10分鐘不到,已經讀完了第二回合,講的是魯智深大鬧五臺山,讀完這一回合,我感覺到魯智深也蠻好的,比如:當金氏父女沒有盤纏時,魯智深毫不猶豫的把自己身上僅有的五兩銀子全部放在了桌上,幫助金氏父女渡過難關。還有一次呢,魯智深為民除害,就讓鎮關西嘗了一些苦頭,可是,沒想到的是,那鎮關西經不起打,魯智深僅用三拳就讓鎮關西與世長辭了,他沒想到自己竟殺人了,心里很擔心,俗話說的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以前,救過的金氏父女知恩圖報,又救了魯智深一命。
通過這一回合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及時的伸出援助之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如果人人能這樣做,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更美好,就會少一些壞現象;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我相信,再也不會有搶劫、殺人,這些令人心驚膽跳的事情發生了;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我相信,我們的國家秩序會更好,大家會更和諧的相處在一起!哦,忘了說了,我們還要知恩圖報哦!
讀水滸傳第二回有感 篇7
最近,我讀了《水滸傳》第二回后半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文章寫的是魯達知道了金二父女受到惡霸“鎮關西”鄭屠的欺侮后,就全力幫助她們,并三拳打死鄭屠,最后離家出走的故事,反映了魯達急躁魯莽、助人為樂、機智勇敢、懲惡揚善的性格特點。
魯達的性格是急躁魯莽的。文章用兩個事實寫出了他的這種性格。一是當他和史進巧遇賣膏藥的`李忠后,就不管李忠愿意不愿意,硬是拽著李忠一起去喝酒;二是當他被金二父女告知受到了鄭屠的欺侮,當下就要跑去把鄭屠打死?戳诉@些內容以后,真叫人哭笑不得。
魯達雖然急躁魯莽,但又有慷慨大方,助人為樂的一面。當他得知金二父女已經窮得無錢回家時,就毫不猶豫地拿出身邊的5兩銀子,又向史進借了10兩,一共15兩,全部送給了金老父女。不僅如此,第二天早上,他早早就來到金二父女住的旅店,拿把椅子攔坐在旅店門口,足足坐了兩個時辰,使狗腿子店小二眼巴巴地看著金二父女安全離去,不敢追趕。
而魯達最重要的性格特點是機智勇敢、懲惡揚善、愛打抱不平,這集中表現在三拳打死“鎮關西”這件事上。魯達故意耍弄鄭屠,硬是“無理”地要鄭屠親自切三種從沒人切過的肉丁,還把切好的肉丁摜在鄭屠臉上。這樣激怒了鄭屠,兩人就打了起來。接著,魯達的第一拳打得鄭屠的鼻子歪在一邊,鮮血直流,像“開了個油醬鋪”。第二拳打在眼框和眉梢之間,使鄭屠眼框裂開,眼珠迸出,像“開了個彩帛店”。第三拳打在太陽穴上,使鄭屠感到腦袋嗡嗡響,像“開了個水陸道場”。僅僅三拳,“鎮關西”鄭屠便一命嗚乎了。魯達也因打死了人,只好離家逃亡。
文章讀完后,我覺得魯達的確有許多優點,比如本領高強、樂于助人,幫人幫到底,富有正義感,這些優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是魯達也有許多缺點,特別是急躁魯莽、做事不考慮后果等。鄭屠雖然有罪,但也罪不該死。魯達卻硬是打死了他,弄得自己只好四處逃命,最后落得個做和尚的下場。所以,我認為魯達是英雄,但是個有很多缺點的英雄。
讀水滸傳第二回有感 篇8
今天,我讀了《水滸傳》中的第二回。
書中,講述的是:魯達三拳打死鎮關西后,為了安身避難,于五臺山文殊院出家做了和尚,法名魯深。因為魯智深不守佛門清規,所以被推薦到相國寺做執事僧。相國寺方丈見其長得兇悍,命其看管酸棗門外的菜園,魯智深于菜園內制服眾潑皮,倒拔垂楊柳。
本章的描寫使得魯智深的形象更為厚重,一個粗獷不失慎密、武力過人、敢于斗爭胡英雄形象躍然紙上。
再看看自己在生活中,每次校運會都非常緊張、害怕,不敢參加?催^本章,我學會了勇敢。
通過讀文章,我立志要像魯智深一樣做個勇敢的人。
讀水滸傳第二回有感 篇9
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是《水滸傳》,在《水滸傳》的這些故事中,最令我有感觸的是《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在經略府有一個提轄,名叫魯達。一天,他在酒店聽到有女子的哭泣聲,便趕了過去。當他得知是當地的鎮關西要逼這位女子與他成親時,便決定去找鎮關西算賬。他來到鎮關西的肉鋪先要了十斤瘦肉,再要了十斤肥肉,最后再要十斤寸金軟骨時,被鎮關西發覺自已被人戲弄。魯達將兩包肉扔到鎮關西的臉上,一拳打在他臉上,將他鼻子打歪了,鮮血直流。再一拳將他眼珠打出。當打完第三拳后,鎮關西便不醒人事,躺倒在地。魯達見了,說:“你小子裝死,改天和你算帳。”
原來,魯達知道大事不妙了。我覺得魯達是一個充滿正氣的人。首先,他聽到有女子的哭泣聲,便連忙奔過去詢問。其次,他為了幫助那位女子討回一個公道,競冒著生命危險打死了鎮關西。
這一點是我們一般人都不可能做到的。在我的現實生活中也發生過這種事情。我們組的胡辰宇成績不太好,因為今天的數學題目做錯了,被老師喊了過去。老師問了幾個問題,來開通他的思路?蛇@幾個問題胡辰宇都不會,他無可奈何,只好過來問我這個組長。我聽了連忙用理由來推辭。這不是因為我不想教他,而是因為我怕教錯了,被老師喊過去“開通思路”。這個事情現在想起來令我有些慚愧,魯達為了幫助別人討回一個公道,竟冒著生命危險;而我不教本組同學數學題,居然是怕被老師教訓!
從這個故事我也能看出魯達是一個有機智的人。因為他在為女子討回公道路的時候,先是耍了耍鎮關西,讓他嘗點教訓。而且他在打死鎮關西后,見大事不妙,便靈機一動,說:“你小子裝死,改天和你算賬!”我相信,如果換成一般人的話,他們的第一反應肯定就是逃走。而魯達卻是鎮定自若地說了那句話,然后正大光明地走了。好一個充滿正義、機智聰明的魯達!
讀水滸傳第二回有感 篇10
第二回:魯達又道:“老兒,你來。酒家與你些盤纏,明日便回東京去,如何?”
父女兩個告道:“若是能彀回鄉去時,便是重生父母,再長爺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鄭大官人須著落他要錢。這個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邊摸出五兩來銀子,放在上看著史進道:“酒家今日不曾多帶得些出來;你有銀子,借些與俺,酒家明日便送還你!
史進道:“值甚么,要哥哥還!比グ锶〕鲆诲V十兩銀子放在桌上。魯達看著李忠道:“你也借些出來與酒家!崩钪胰ド磉吤龆䞍蓙磴y子。
魯提轄看了,見少,便道:“也是個不爽利的人!”
這里咱們討論一個“目的”與“結果”的問題,但討論當然不是“目的是理想的結果,結果是現實的目的”這句婦孺皆知的話(三歲小兒易懂,七旬老漢難做),而是對待一件事,重點在于“目的”還是“結果”?
我們的老祖先早就給出了答案,“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這句話的意思很直白,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有心則為善,劣現才成惡。對善事以低標準來要求,有心即可,對惡事以高標準來衡量,跡成才罪。
按這句話來修身養性,你會發現:世界真的很美好!原來身邊的人都在關心你、幫助你!
我想這句話想了一年多,為什么淫為萬惡之首咱們在這里先不討論,先說這句話的田笑版:他人為善,論心不論跡,自己涉惡,論跡不論心。別人做了有利于你的事,不論他的本意是為他自己還是為你,甚至本意是害你,但弄巧成拙反而幫了你,那你就要去感謝他。而當你做了有害于別人的事時,既是你本心是好的,但被別人誤解了或者因為外力而變性,那你就要道歉,就要譴責自己,就要去完善自己。
對他人以低標準來要求,有心即可,對自己以高標準來衡量,跡成則罪。因為能夠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善意,需要很深的功力,所以被人誤解時不要去埋怨別人以惡意來揣測你,不要埋怨別人理解力不夠,因為這些不是你所能改變的,所以必須從自身來找問題,不斷提高自己表達能力。
當然,這樣生活會很累,但我相信你會選擇這條路,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讀水滸傳第二回有感(精選10篇)】相關文章:
讀《論語》有感(精選15篇)12-17
讀《父親》有感08-31
讀逃離有感07-29
讀《爭論》有感12-24
讀《孔乙己》有感(轉載)09-22
讀《笨小孩》有感02-09
讀《魯賓遜漂流》有感09-22
讀《血色母親》有感09-22
讀池莉《立》有感09-11
讀《燃燈者》有感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