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教你寫好讀書筆記和讀后感

時間:2023-08-08 11:51:03 宗澤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教你寫好讀書筆記和讀后感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文章或報刊雜志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下面給大家分享了寫好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的方法,歡迎借鑒!

教你寫好讀書筆記和讀后感

  教你寫好讀書筆記和讀后感

  一、關于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分為摘錄筆記、提綱筆記、評注筆記、心得筆記四種:

  摘錄筆記就是把所讀文章的好句子、好材料摘錄下來的筆記。這種筆記有的同學小學時就做過,但是堅持下來的人很少。摘錄筆記做多了,經常讀一讀,對于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很有幫助,在作文時可以參考、模仿,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引用。

  提綱筆記就是把所讀文章的要點歸納記錄下來的筆記。它對于我們閱讀分析很有幫助,也有助于我們提高作文的構思能力。

  評注筆記,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還可以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也可以做一些記號。這就是評注筆記。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注的,效果大不一樣。

  心得筆記簡單的就是扼要地寫一寫讀書的心得,可以不過多考慮格式,把心得記下來即可。我們說找文章的“眼睛”,實際就是一種心得,你把它記錄下來,不用過多地展開議論,這就是心得筆記。 廣義地講,讀后感也是心得筆記之一,但人們一般都把讀后感獨立地提出來講解和練習。

  二、讀后感的概念

  讀后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后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

  三、讀后感的寫法

  寫讀后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其次,寫讀后感,有它一定的規矩,有的書上把它歸納為“引、議、聯、結”,四個字,像公式一樣。讀后感離不開“讀”——對原文的引述、概括、評價等等,離不開“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這兩個字表達好了,就是好的讀后感。

  四、怎樣寫讀后感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后,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后感”。 讀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并為后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采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后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于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后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于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五、寫讀后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重視“讀”。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后“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后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蒙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鉆;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后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讀書筆記的方法

  圈點筆記

  閱讀你自己的書籍時,可隨時在書的重點、難點和精彩之處畫線或做各種符號。如直線、雙線、圓圈、黑點、交叉、箭頭、曲線、方框、疑問號、驚嘆號等等。有些精讀的書,還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畫線,以示區別。比如,在重點行下面畫上紅線,在難點行下面畫上藍線等等。每種線條和符號代表什么意義,應由你自己來掌握。

  批語筆記

  閱讀中,在文章的“ 天頭”“ 地腳” 和其他空白處,隨時寫上自己的一些看法或體會。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以后閱讀時引起注意,也是一種靈活、簡便的讀書筆記的好形式。清代金圣嘆評點《水滸傳》,毛宗崗評點《三國演義》,都屬于這一類讀書筆記。

  摘錄筆記

  可摘錄在本子上,也可摘錄在卡片上。文摘卡片,文具商店里都有出售的。你也可以自制,紙質得選用硬一些的。卡片一般得有題目、類別、作者、書刊名稱、第幾期以及內容摘要這樣一些內容,一張卡片只摘抄一類內容。等卡片積累到相當數量時,再按不同的類別(如警句格言、景物描寫、人物描寫等)分門別類,以便隨時使用。摘錄時應注意不要斷章取義,不要改動原文的字句和標點。

  提綱筆記

  把文章的提要寫出來,力求抓住重點,概括出基本內容,文字須簡明扼要,但注意不要把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寫進去。提綱筆記對以后自己在寫作中的資料運用會很有幫助的。

  心得筆記

  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以后,把自己體會最深刻、最有意義的部分寫成心得筆記,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也可以將提綱筆記和心得筆記合在一起寫出。作心得筆記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心得筆記不必拘泥于某一固定形式,有感而發。比如,可以分析作品的寫作特點和你的心得體會等。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很多人體驗、總結出來的良好的讀書方法,對于提高寫作能力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訓練方法。但愿你以后讀書能做到“ 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

  讀后感方法

  讀后感,就是讀了一本書或一篇章,或讀了一段話,或讀了幾句名言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章。所謂“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后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后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讀原。“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么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么。如果是記敘,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敘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么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么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感點。只要認真讀原作,一篇章可以寫成讀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后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后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后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以寫成讀后感。

  第三,選準感點。一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后感里只能論述一個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著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論證成。

  第四,敘述要簡。既然讀后感是由讀產生感,那么在章里就要敘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敘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后感中少不了“敘”。但是它不同于記敘中“敘”的要求。記敘中的“敘”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后感中的“敘”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后感引述原,一般毛病是敘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復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字越少越,簡還要明。

  第五,聯想要注意形式。聯想的形式有相同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同性)、相反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反性)、相關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關性)、相承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承性)、相似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似性)等多種。寫讀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聯想與相似聯想這兩種聯想形式的運用。

  寫好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的方法

  1. 閱讀前的準備:在開始閱讀之前,了解一些關于作者、書籍背景和主題的背景信息。這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容,并為你的讀書筆記提供更多的上下文。

  2. 有目的地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明確你的閱讀目標。你是為了尋找特定的信息、解決問題,還是為了獲得全面的理解?根據你的目標,有針對性地選擇閱讀材料,并將重點放在相關的章節或段落上。

  3. 主題和關鍵點:在閱讀時,注意作者想要傳達的主要主題和關鍵點。這些主題和關鍵點可能通過作者的觀點、論證方式、重復出現的概念或關鍵詞等方式來表達。將這些主題和關鍵點記錄下來,并在讀書筆記中進行詳細的闡述和分析。

  4. 筆記的組織和結構:將你的讀書筆記組織成一個有條理的結構,可以根據章節或主題進行分類。使用標題、子標題和標記來幫助你整理筆記,并使其易于閱讀和回顧。

  5. 引用和摘錄:在你的讀書筆記中引用和摘錄重要的句子、段落或章節。這些引用可以幫助你支持你的觀點和分析,并提供書中的具體例子。確保在引用時標明頁碼,以便你以后可以輕松地找到原文。

  6. 分析和思考:在讀書筆記中,不僅要記錄書中的事實和信息,還要進行分析和思考。思考作者的觀點、論證的有效性、與你自己的經驗和知識的聯系等。提出問題、提出質疑,并嘗試給出自己的解釋和解答。

  7. 讀后感的寫作:在寫讀后感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書籍的總體評價、書中的亮點和不足、對作者觀點的認同或質疑、對自己的思考和啟發等。盡量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你的觀點,并提供具體的例子和證據來支持。

  8. 自我反思和總結:在完成讀書筆記和讀后感后,花一些時間進行自我反思和總結。思考你從這本書中學到了什么,它如何影響了你的思考和行為,并將這些思考和總結記錄下來。

  最重要的是,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是一個個人化的過程。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風格,并保持一定的堅持和規律性。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你將逐漸提高你的寫作技巧和分析能力。

最新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 亚洲国产制服丝袜清纯 |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色区 | 久久亚洲精品永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