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調動學生讀后感
導語:如果善于調動學生的課堂情緒,就能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帶來愉快的情緒體驗,使學生能興致勃勃地學習,得到精神上的滿足。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拿什么調動學生》的優秀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拿什么調動學生讀后感【1】
最近在學校圖書館借了本《拿什么調動學生——名師生態課堂的情緒管理》。說實話,我是被書名中的“生態”二字吸引住的。這二字和我正參加的一個研究課題關系緊密。讀了其中的一部分,我就被書中大量的案例所折射的許多名師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同時,我在思考著,在數學教學中究竟拿什么調動學生?
拿“愛”調動學生。“愛”已經是在教育行業里出鏡率很高的詞匯。只有做到愛學生,學生才會心甘情愿地被你調動。最近在看電視劇《生于80后》。劇中叛逆、無人可束的劉刀卻被視自己如“哥們兒”、同樣不被他人接納的李駿管理得俯首貼耳。許多電視劇中的“麻辣教師”也都是如此。我想,學生多數不需要“長者”,而需要“朋友”。名師給予學生的關心就是拉近了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名師的對于學生的愛是喚起學生求知欲望的源頭活水。
拿“積極體驗”調動學生。書中介紹了許多教師讓后進學生品嘗學習樂趣的案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能夠品嘗到學習本身的樂趣,那就是最大的收獲。盡管教師需要用發小星星等其他輔助手段激勵學生,但是學生對于本學科的喜愛是多方面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自覺摸索自己對于學習的執著和熱情。
拿“互動”調動學生。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后學習,教師可以和學生形成積極的交往和互動。這既體現新課程的理念,也是新時期教師角色轉變的必然。教師和學生建立了積極的互動關系,學生就能最大限度地被調動起來。所有這些都會促進學生發展。
由于是對這本書的初步感受,難免還不夠深入。但我真喜歡這本書。
拿什么調動學生讀后感【2】
讀過《拿什么調動學生--------名師生態課堂的情緒管理》一書,感受最深的是如果善于調動學生的課堂情緒,就能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帶來愉快的情緒體驗,使學生能興致勃勃地學習,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學生沒有狀態,就不能出效率。如教師在課堂上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感覺課很短,意猶未盡,不好老師的課很長,學生盼著下課,甚至睡一陣子咋還不下課,有時我們還罵學生木頭疙瘩,刀槍不入,雷打不動。所以說,教師在課堂上怎樣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狀態,是有效課堂的第一步,無精打采,昏昏欲睡,不在狀態。下面無論講的多精彩都成了無本之木,對牛彈琴。所以我們要備學生,課堂上怎樣問問題很重要。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書中寫到,投下疑問的石子——提問激發法。用疑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我們平時會聽到一些教師這樣說“:現在的學生怎么了?上課提個問題沒一個人回答,課堂死氣沉沉的-------“事實上,之所以課堂沉悶,關鍵原因在于教師。教師沒有掌握課堂提問的技巧,提出的問題不是過于簡單,就是過于復雜,這都無法激起學生的表現欲,課堂情緒自然不高。因此,教師要善于設置懸念和有技巧的提問,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問題通過教師的構建變成一個個能使學生睜大眼睛,閃耀著智慧的火花呢?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問題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細胞呼吸時,可利用劉翔奪得110m跨欄冠軍的真實事例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在比賽前,教練讓劉翔喝一杯糖水。請問:賽前喝一杯糖水對劉翔奪冠是否有作用?如果有用,那么又有什么作用?糖水中的糖最終的去向如何?請分析糖分的去向過程?在創設問題情境前,要對學情進行分析研究,避免創設的問題情境走極端。
恰當的提問猶如一石激起千浪,讓學生沉浸在思考的漣漪中,成為“好知者”;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讓學生在探索頓悟中感受思考的樂趣。教師一個精彩的提問,會激起學生極大的聽課熱情。
書中還寫到讓學生的正面情緒更持久——掌握“課堂情緒節奏”。我們不少教師都有和盧建忠老師一樣的體會,自己的教學設計內容充實、結構緊湊,環環相扣、層層推進,每道例題都經過認真挑選,每個環節都是精心設計,甚至每一句話都經過反復斟酌,沒有一句廢話,可謂句句切中要害。但學生的成績并不十分理想。原因是什么呢?從學生那里找到了答案,學生們說:“老師的講課節奏太快了,有時候新知識接受起來有些力不從心。”“盧老師講課一環扣一環,雖然精彩,但我們聽著很累,一堂課下來一點都不敢放松,漏聽一點就會跟不上。”那么我們在一線的教師是否也有相同的體會呢?
課堂節奏的調控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讓學生在變換多種教學方式的課堂上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知識,這需要教師認真分析,用心研究課堂情緒管理規律,更好的'把握課堂情緒節奏,完善課堂教學。
拿什么調動學生讀后感【3】
這學期學校老師的讀書活動,我選讀的是《拿什么調動學生——名師生態課堂的情緒管理》,拿什么調動學生——名師生態課堂的情緒管理讀后感。比較長一段時間以來,我都在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應該說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平時組織教學過程中,發現班上總還是有個別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且班上有很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比較缺乏,結果自己總還是會為“拿什么調動學生”而煩惱。在拿到這本書的當天中午,我坐在沙發上一口氣就翻看完了大半本,第二天就基本看完了。從中很有些感觸,收獲不少。
這本書匯集了教育改革與實踐中名師的創新經驗和先進理念,介紹了課堂管理的關鍵——情緒管理,全書共分6章,內容包括情緒的控制與管理、積極情緒的激發藝術、臨時負面情緒的轉化策略、突發事件下的情緒管理、教師的自我情緒管理等。書中有經典的案例、情境式的敘述、充滿感情的評述,以及發人深省的剖析……
課堂上,我們老師拿什么來調動學生呢?讀了《拿什么調動學生——名師生態課堂的情緒管理》這本書,再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要調動學生,先要調動自己,要努力提高自我的情商。
課堂上學生打不起勁,注意力不集中,課堂氣氛枯燥乏味,有很多種原因,除了教學方法問題外,有一個值得考慮和重視的因素,就是教師本人在課堂上的精神狀態。課前,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情緒調節好,走進課堂就能以良好的情緒影響學生,而且對整堂課保持師生良好情緒都有促進作用。為此,我們教師必須注意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注意調整工作和生活的節奏,以保持上課時精神飽滿。
情緒是人類的基本特性之一。不管多么優秀的人,都有情緒反應。我們作為教師,肩負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必須學會駕馭情緒,管理情緒,盡可能地減小消極情緒對我們的影響。教師要善于自我調控情緒,教師情緒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如果老師上課時情緒飽滿、樂觀向上,就會讓學生學得有興趣、有成效;而如果老師情緒低落、態度冷漠,則會導致學生對學習毫無興趣,甚至厭惡學習,課堂秩序、效果因此也會陷入糟糕的境地。
我們學校教地理的魏老師就很值得我們學習。他不管學生如何,自己總能做到最好:課堂上,他講課的音量能讓所有的學生都聽見,總是微笑著注視學生,講到興奮處還常常“手舞足蹈”(肢體語言非常豐富),還不時與學生開句玩笑緩解緊張氣氛……他每節課都會使出自己的渾身解數來上課,將自己的滿腔熱情都投入到這堂課上來。這樣,魏老師的熱情感染了每一位學生,學生也都很喜歡他,進而都愛上地理(課)。
(二)要調動學生,要注意平等和民主,要注重方法和趣味。
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后學習,教師都應該和學生形成積極的交往和互動,要特別注意平等和民主。這既體現新課程的理念,也是新時期教師角色轉變的必然。教師和學生如果建立了積極的互動關系,學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學習積極性就能最大限度地被調動起來。另一方面,我們老師一定要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想方設法激活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會學”,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并且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實驗、想象和思維習慣。所有這些都會促進學生發展。
但是,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我們有的老師(有時我自己也在其中)之方面做得并不好。比較典型的事,就是對于學生犯的錯誤,諸如上課開小差、作業做錯或缺交等,動不動就罰站、罰抄、罰留堂,甚至罰款、罰跑步,不一而足,這樣的“以罰代教”,里面是沒有“平等”的,也根本談不上有“民主”。可能學生們表面上是不會說什么(也不敢說),但心里對我們老師怕是不會有多少“認同”。最終,我們老師“付出了不少”,但恐怕收獲最多的還是“好心沒好報”這樣的話!而那些個被罰的學生,在課堂上怕是始終難以真正調動!
要讓課堂充滿高效率,很好地調動學生,書中第二章介紹了“提問激發法”、“幽默激發法”、“游戲激發法”、“贊美激發法”等十多種方法;而要讓學生始終情緒高昂,第三章六篇文章則從“批評不要帶情緒”、“不搞家長制”、“做學生的朋友”、“尊重原則”等多方面教我們學習掌握“臨時負面情緒的轉化策略”。
(三)要調動學生,管理在課堂,“功夫”在課外。
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喜歡學校,不喜歡上課,不喜歡學習和做作業,想想其實真的不應感到奇怪,因為有時我自己都想不明白,不知道我們自己和我們學校到底在拿什么來吸引我們的孩子?
學生最歡迎的是和藹可親的教師,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我們老師大多時候拿出來的都是“師道尊嚴”的面孔和架子,平時和學生距離遠遠的,這樣,要想在課堂上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恐怕真的會比較難。
我們都知道,“教學是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下來或是感到滿意,或是感到不夠滿意,甚至是感到失敗,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我們老師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多從本身找原因,不應該歸罪于學生。因為倘若歸罪于學生,下一節課的教學情緒常常會是不理想的。我想,我們老師課后積極的自我反思和調控,對于課堂上調動學生是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的。我自己平時較好堅持了寫博客,小結記錄自己教育教學中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反思遇到的困惑,以及失敗或成功之處等。每當把自己或良好或欠佳的情緒抒發出來以后,我的心態常常就能“正常起來”,晚上安然入睡,第二天再以新的良好的姿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
從以上方面來想,要想在課堂上調動學生,我們老師真的要在課外多花“功夫”!
在《拿什么調動學生——名師生態課堂的情緒管理》這本書導言的最后部分,有幾句話闡述了情緒管理的重大意義,現摘錄下來,以作為今后“調動學生”的“行動指南”——“課堂管理的關鍵取決于教師和學生的情緒管理。尤其是老師在管理自己情緒的同時,還要做好對學生情緒的調控,要學會化解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情緒困擾,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 讓我們從此記住這句話:課堂成功的關鍵是情緒管理!
【拿什么調動學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師拿什么調動學生讀后感12-25
《拿什么感動你,我的學生》讀后感12-31
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讀后感01-24
拿什么宣泄散文01-06
拿什么給我的愛人經典散文12-10
拿什么回報父母散文01-06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兄弟》臺詞04-29
拿什么來養活初戀散文04-14
中產焦慮,拿什么拯救你?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