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老子《道德經》讀后感

時間:2021-03-31 13:24:22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老子《道德經》讀后感

  世界上的各種文明都有自身一脈相傳的文化傳統,而每一種文化傳統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經典,這些經典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凝聚了文化的精華,形成了思維的范式,并在歷史的時空中長久傳承,積淀為整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從而在人類文明的歷史上書寫下厚重的一頁。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道德經》就是這樣一部重要經典。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老子《道德經》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子《道德經》讀后感

  老子《道德經》讀后感一:

  老子《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主要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一章至三十七章;下篇為德經,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包含了道家思想、哲學思想、社會思想,其思想體系的核心是道。道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薄叭朔ǖ兀胤ㄌ,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規律。老子被認為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樸素主義的哲學家,體現了唯物主義思想、辯證法的思想和認識論的內容。

  《道德經》中的為人處世原則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的精髓,更是人們安身立命,為人處世的基礎。如“功成身退”、“寵辱不驚”、“知足常樂”、“自是者敗”、“禍福相倚”。老子提出的清靜自然、無欲無求、謙退、儉約、質樸的處世哲學是拯救人們心靈的一劑良藥,是指導人們的行為準則。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這些可以在《道德經》這部圣典中找到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云:“致虛極,守靜篤!睆娬{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后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逢兇化吉。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現實意義:1、對待學生,“無為而治”“大音希聲”“不言之教”,盡量少訂一些規則,讓學生從善入手,自然遵守所有規則,可謂無為無不為。教育學生,給學生講道理,越簡單越好,不要重復,20分鐘的內容講一個小時,效果不增反而變得更差,上課也可以適用。2、量變質變和對立統一觀點?梢越逃龑W生正確對待量的積累,對于差生應用對立統一觀點,柔弱勝剛強,從而變差為強。3、指導生活:讓我們過清靜無為、質樸簡約、摒棄物欲的誘惑,而過著恬靜質樸的生活。順其自然,不居功、不自恃。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鑒,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并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么是“有為”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干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于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于靜心、凈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凈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凈心是盡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范”。各行各業,各村各戶都在努力提高群體的道德水準。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凈心、盡心”三心衍化為“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集體,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在現代經濟社會下,重讀和闡釋圣典《道德經》,讓人們能致虛守靜、凈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于社會穩定,有利于工作團結,有利于家庭和睦!

  老子《道德經》讀后感二: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笔钦f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懊擅,非常名!闭f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按藘烧,同出而異名!笔钦f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于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巴^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靶中,眾妙之門。”這里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具體闡述了老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里,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睂Υ幝傻母緫B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后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范圍。

  老認為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反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边@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證實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亮,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捌渲轮蓖贫灾!疤鞜o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亮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笆且院钔踝灾^孤、寡、不X,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边@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漂亮,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為后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老對無為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老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彼哉f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關于無為老在《道德經》第七篇里舉了一個例!疤扉L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于國家的穩定,但假如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于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于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于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昂<{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道德經》讀后感】相關文章:

老子道德經讀后感01-19

老子的《道德經》讀后感范文04-15

老子與道德經的故事01-16

老子《道德經》讀后感4篇04-15

老子道德經經典語錄10-07

中學生老子道德經讀后感12-30

感悟老子《道德經》的人生感悟05-12

老子道德經讀后感高三作文(精選15篇)05-27

品讀老子道德經感受的心得體會05-0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不卡视频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熟女91 | 欧洲一区二区精品的视频 | 玖玖资源站国产剧情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在线 |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