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草房子》的讀后感
《草房子》主要講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那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草房子》的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草房子》的讀后感
寒假期間,我又把我心愛的《草房子》拿出來看了一遍,還是被里面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故事講了了主人公桑桑的刻骨銘心的六年小學生活。桑桑是個頭腦里裝著古怪想法的男孩。他經常做一些異想天開的事情。比如,把碗柜改造成超級鴿籠;把蚊帳改造成漁網;在夏天穿最厚、最大的棉襖、棉褲……因此,他可沒少被母親打罵過。
書中最令我敬佩的是杜小康。因為一場事故導致他們家傾家蕩產,變得一貧如洗。雖然上不了學了,但他還是抱著一份堅持:我要自學。于是,他就想盡法子來學習。但是,他的父親卻阻止了他上學、自學。他的父親逼他去大蘆蕩放鴨。在放鴨的過程中,杜小康經歷了風風雨雨。每次遇到困難,他都勇敢面對,從不退縮。然而到了第二年春天,鴨子們吃了當地人家小魚苗,鴨子和船統統被當地人扣下了。杜小康回到油麻地后,并沒有就此放棄,而是選擇了在學校門口擺了個攤賣東西。開始生意不好,但是他并沒有灰心,而是耐心等待,最后生意終于好起來了。
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桑桑。他在生病的時候還帶著妹妹柳柳看城,并把自己的零花錢拿了出來給柳柳買了各式各樣的食品。最為重要的是,在柳柳爬城墻爬不動時他主動背著柳柳到城墻上。
讀了這本書,我感慨萬千。我一定要學習他們身上的優良品質,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篇二:《草房子》的讀后感
《草房子》是一本兒童讀物,描寫的是一個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小學生活。小說通過陸鶴、紙月、細馬、杜小康四個同學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學習生活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孩子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以及同學間互幫互助的感人場景。即使學生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傷害,但是孩子的心底是純真無邪的。
“陸鶴”是一個禿頂的孩子。隨著日子的流逝,六年級的“陸鶴”感覺到了自己的禿頂成為了同學們“戲弄”的對象,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陸鶴為此做出了反常之舉。他用不上學來逃避同學異樣的眼光,用生姜擦頭希望在七七四十九天后長出頭發來,用戴帽子企圖遮掩自己的禿頭。當這些都使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時,他索性在“廣播操”比賽這樣的重大日子里,把自己頭上的帽子甩向了天空,導致全校的廣播操失控,而錯失了“第一”的榮譽,“就這樣,陸鶴用他特有的方式,報復了他人對他的.輕慢與侮辱。”即使陸鶴用這樣嚴重的錯誤來報復別人對他的侮辱,但是,孩子還是純真的。他希望通過這樣的舉動來得到大家的認可,得到大家的尊重。可喜的是,他還是有著強烈地集體榮譽感,當他們學校的文藝演出缺少一個禿頭的演員時,他毅然站出來,承擔起了這個重要的角色,而且把這個角色演得活靈活現。陸鶴在演出中感悟到了,只有為集體做好事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得到大家的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心都是純真的,他們的“忍不住的笑”“厭惡的眼神”也并不含真正的“惡意”,從孩子的世界中體驗到了什么是真,什么是純。
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從孩子的眼中體驗到了什么是美,什么是善。
桑桑是一個小男孩,他喜歡做出一些夸張的事。而六年的小學生活卻讓他沒齒難忘。在這六年中,他經歷了無數感人的故事:這些男女無瑕的真情,同學間天真的友情……他從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里埋下了“愛”的種子。
白雀是一個十分漂良的姑娘,她有一副好嗓子,不洪亮,不寬闊,但銀鈴般清脆。她不僅外表美,而且心靈美。這就是真正的美。
杜小康的經歷可以說是兩個極端。起初,由于他家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實的一家,因此他過得是無憂無慮的少爺生活,穿的是干干凈凈的衣服,住的是用錢堆成的好房子,上學騎的是讓其他所有孩子包括妒忌他的桑桑在內所羨慕的自行車,扎的是一條油汪汪的皮帶。總之,一切優越的條件都在這位大少爺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因此,那時的杜小康是一個內心極具優越感,有點不可一世的公子哥,也正是因為這份心態,杜小康總是沉浸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他身邊總有一大群忠實的粉絲支持著他,崇拜著他,讓他的虛榮心達到了極致。
細馬是一個領養來的孩子,在一個陌生的世界里,感覺到了被別人排擠,無法適應新的生活。在新的生活面前,他選擇了逃避。他拒絕和同學交談,選擇了與羊為伍,開始了自己的放養生活。但是孩子的內心深處還是希望與同伴交流的。當他能聽懂當地的方言時,他用笨拙的“罵人和打架”,希望得到別人的“招惹”,以泄他對在教室里讀書孩子們的嫉妒。雖然他本能的抵觸他的養父母,計劃著有一天逃離這個地方。當養父母家的房子被水淹沒后,養父病逝后,養母受不了一連串的打擊精神失常后,細馬毅然地挑起了這個家,承擔起了照顧養母的責任。
他們的世界是純真的,從他們的行動中我體驗到了什么是憂傷,什么是勇氣。
《草房子》不同于其它書籍。它是讓人一讀就明白,并且讓人感動的。為什么感動?因為它的童真以及我們現在都忽視掉的真誠。現在我們都大多投入在網絡游戲,手機聊天等等現在科技中,沒有去品讀一些書頁上的黑白文字,其實當我們在書間用手指來回來去的品讀時,那種與書來回摩挲的感覺真的特別難忘。但是我們卻恰巧忽視了,所以我們要去改正。讀《草房子》可以讓我們去找回曾經失掉的童真與真誠。
當我每次讀它的時候那種畫面里好像歷歷在目,難以忘卻。我想等你真真切切讀完那本書后,你會由衷的感嘆確實如此。一萬次幻想不如一次行動,盡快去和書來個親密接觸,讓我們的心可以變得純真。我有一個希望,待我長大日后,必去再讀它。
以上便是我讀《草房子》最大的感受。
篇三:《草房子》的讀后感
草房子是一部講究品位的少年長篇小說。
作品主要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生命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
作品的作者是曹文軒,他寫的作品有很多,《狗牙雨》、《山羊不吃天堂草》、《野風車》、《細米》、《紅瓦黑瓦》、《青銅葵花》、《草房子》等都是他寫的。
《草房子》一共有九篇,其中幾篇是介紹人物的,有活潑可愛的桑桑,有善良純潔的紙月,有文靜美麗的白雀,還有名副其實的小禿子“禿鶴”(真名叫陸鶴)……
桑桑與別的孩子不大一樣,這倒不是因為桑桑是校長的兒子,而僅僅只是桑桑就是桑桑。桑桑非常喜歡男老師蔣一輪,因為桑桑認為蔣老師上課很好,桑桑也喜歡女老師溫幼菊,她性格非常溫柔。
同學們,《草房子》確實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篇四:《草房子》的讀后感
今年我們讀的師生共讀書是曹文軒寫的《草房子》,這本書里有好多個故事,其中我覺得最感人的是“艾地”這一章。
艾地這一章講的是政府為了建造油麻地小學,迫使秦大奶奶搬家,秦大奶奶死活不肯離開自己住了許多年的地方,被人抬走后仍天天來騷擾油麻地小學,別人都說她是瘋子。但后來秦大奶奶為了救一名油麻地小學的學生,自己卻差點死掉。最后死時僅僅是為了救油麻地小學的一個南瓜。
當我讀到秦大奶奶為了一個南瓜而死時,十分的感動。試問一下,現在誰還會為了一個芝麻點兒大的小事而去送死,就算是救一個人也不會。就前幾天的事吧,報紙上寫到一名少兒被車撞后,身邊經過11個行人,沒有一個人去把他送到醫院,這一點危險都沒有,當時那幾個行人就算不把小孩送往醫院,那至少也得把他拉到路邊呀,在馬路上隨時有可能被汽車碾壓,可他們就是不想做,也許是這個社會太缺乏同情心了,當然也可能是個別做好事者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引發了相互間的不信任。我覺得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人與人之間多一份坦誠,多一些理解,這個社會會更加美好。
《草房子》每一章都很感人,比如說最后一章“藥療”,體現出了桑桑爸爸偉大的父愛,聽我這么一說,你們想不先看呢?
【有關《草房子》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有關積木房子的讀后感范文12-18
初中《草房子》的讀后感08-13
積木房子的讀后感12-18
《紅色羊齒草的故鄉》讀后感09-23
《小狗的房子》讀后感7篇10-11
積木房子的讀后感范文12-18
草房子的讀后感500字以上09-19
草房子讀后感二百字11-09
關于初中草房子讀后感10-09
積木房子讀后感范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