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孤獨者》讀后感

時間:2023-07-31 13:25:05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孤獨者》讀后感

  導語:孤獨,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境界。很多人害怕孤獨,視為洪水猛獸,避之不及。這些人,根本不懂何為孤獨,可能在他們看來,孤獨是一個貶義詞——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孤獨者》讀后感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孤獨者》讀后感

  《孤獨者》讀后感1

  詩意地說,孤獨是一種遠離人間冰冷的美麗;哲理地說,孤獨是一種人生旅途上美侖美奐的境界。但現實中的孤獨大多數時候以痛苦、無奈為伴,并無美麗或者美輪美奐的感覺。身處各個時代的人們,都需面對“孤獨”這一心境。有人站在時代前沿,一覽眾山小,感到孤獨;有人被歷史的車輪碾壓遺棄,感到孤獨;有人不能得到親朋好友之愛,感到孤獨……魯迅《孤獨者》中的主人公魏連殳基本性格特征就是“孤獨”,其處境和精神的孤獨同當時社會不協調。一種“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的糾結。

  魏連殳作為寒石山唯一出外游學的學生,“人們提起他的名字,都說他很有些古怪”,從村人看來他是“異樣”之人。新思潮的影響使他成為舊勢力的堅決叛逆者,舊習俗的孤獨異路人。他的議論“往往頗奇警”,身邊也常聚集一些時常自命為“不幸的青年”或是“零余者”,因此便不幸的被那個社會視為“異類”。為自己的信念,他也曾愿意“為此求乞,為此凍餒,為此寂寞,為此辛苦”。然而他的思想言行終為社會所不容,為人們所不解。之后他受人排斥于流言中失業。最終被迫投靠有權有勢的杜師長,不得已“躬行我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了”,他為五斗米折腰,其內心是一種絕望的痛苦,那刻他的靈魂死了。忍讓退縮以至于走進自己先前所憎惡的泥坑,顯示了當時知識分子雖然許多方面可以站在時代前沿,但內心懦弱與自卑的一面。再之后,他“含著冰冷的微笑”在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死去了。魏連殳選擇在外表喧囂繁華的生活假象中走向終結。魯迅為這世界增加了一種經典而又永恒的哭聲:“忽然,他流下淚來了,接著就失聲,立刻又變成長嚎,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 一個徹底的孤獨者形象,凄厲哭聲勾勒后人對那個時代知識分子深深的同情與悲哀……反思魏連殳的“孤獨”,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孤獨?開始站在時代前沿,一覽眾山小,感到異類的孤獨,后又被歷史的車輪碾壓遺棄,感到絕望的'孤獨。這是孤獨者極端的異類感和絕望感。

  “孤獨”這個詞在當前忙碌社會并不罕見,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常用詞。人們之間說出親切的話,做出親切的笑臉,卻可能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之間的“社交禮儀”。

  人們之間相互冷淡,用愛構筑的溝通之橋被現實的功利之心腐蝕,孤獨似乎變成一種時髦。事物一旦變成時尚,就易迅速被解構。于是孤獨就走向它的反面,成為矯情的孤獨,變成對孤獨的調侃。

  當前社會,為利而奔波的忙人,在繁華之后的蒼涼,紛擾過后的空虛中產生莫名的孤獨感。在魯迅先生的《孤獨者》面前,這是一種現代社會為利而忙的孤獨版本。輕聲地問自己--孤獨嗎?孤獨,一種心靈的搏斗,一種心靈的拷問。對前方之路的迷惘,不啻是水中月,鏡中花。似在樹林中迷失了方向,焦急地尋找能領我們回去的羊腸小道。最后找累了,索性咬緊牙,于密林中穿行,踏著糟爛的枯樹枝和沼地上溜滑的草墩。內心堅信:最終總會走出一條路來。

  《孤獨者》讀后感2

  人難免孤獨的。我一直認為孤獨者也有不同,有的人站在了時間和時代的前列,一覽眾山小,感到了孤獨;有的人被歷史的車輪碾壓遺棄,也感到了無望的孤獨。 在眾人認為連殳被社會殺死了的時候,我反思。 時代環境固然惡劣,難免有人彷徨,但覺不至于死啊!連殳是被自己的無望殺死了,許多時候,許多方面他可以站在時代前列,但是他的內心并不夠堅強。當他放棄了自己的操守和堅持,為五斗米折腰時,內心是痛苦的,一種絕望的痛苦,連對自己的身體都不再愛惜。

  然而,為什么要絕望呢?歷史的'車輪會因你的絕望而停頓么?有幾個可以稱得上成功人士的人,背后沒有傷心故事?成功的背后支撐的甚至是屈辱啊! 這或許有些讓人感到冷。我是極其厭惡自殺的人的,連死的心都有,為什么沒有活的勇氣?寧可滿懷信心戰斗而死,也不要無望悲哀而亡。 我想,鴻鵠總是懂得愛惜自己的羽毛的。不能飛時,就先整理一下自己的羽毛吧!

  《孤獨者》讀后感3

  我本不該在晚上上自習的時候來寫 這篇讀后感,但有些東西一旦逝去就再 也回不來了。也不知是懶了還是習慣了。好了, 廢話就這么多了。今天,看了「彷徨」 里的[孤獨者]。我想了很多,我更喜 歡看魯迅這樣不帶有多少話語的小說, 更多的只是淡淡的描寫,卻在字里行間表達,傳遞,也讓人遐想。

  小說里的連殳是故事主角。我想他 一直都是孤獨的。他在發達之前和發達 之后。發達之前的孤獨是他是有知識 的,沉默寡言的人,發達之后他依然 是,除了死去后尸體旁多了些帶金邊之 類的陪葬品外,他依然是孤獨的。之 前,他相信人性本善,是環境把人改變 了,可"我"卻從佛教里得出結論:人 性本惡。他喜愛孩子的天真。可經歷了 更加的窮困和潦倒之后,他為了生存下 去,找到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他卻再 也不喜歡孩子,他卻再也不相信這世間 有美好的東西,即使是和他交流過,有 些共同語言的"我"。足見他的心里早 已冷化成冰,對世間失望至極。在知道 自己要死的`時候,他破壞著自己能破壞 的一切,把錢花光,他不愿留給誰,因 為誰也沒有給過他什么。他之前孤獨一 是因為家庭,父親早逝,孤獨無依,二 是因為身邊的親戚人為了他的房產巧言令色,自己讀了很多書,關注的東西不一樣,難免和小鎮上的人沒有共同話題,哪家今天多買了幾斤豬肉,哪戶人家又來了幾個親戚,哪家的主人又和其他太太談笑風生了……發達后雖然物質富 足,人們對他的態度從落魄時的唾棄到 主動迎合,這變化來得太快,他知道那 不是因為他,而是他的物質,他依舊孤 獨,一直孤獨。

  他算得上是一個悲劇。可這不就 是人的一生。孤獨,且悲劇的一生。我 沒有看很多關于佛學方面的書,但我隱 約知道,在佛學里,人是有罪的,從你 出生的那刻起,你就是有罪的,人的一 生都是在贖罪,對自然界的植物和動 物,人和人之間。也許到死那一刻,人 才真正歸于平靜,寂靜。解脫。我一直 都愿意相信親情,愛情,我總覺得世間 已如此不堪,還是要去相信點什么。那 么來自父母的感情,以及和你有著密關系的愛人會不會讓你不那么孤獨一 點。像小說里主人公的非親生祖母,連 殳在她死去后痛哭,畢竟她對他有一絲 情分,他對她有一絲不舍。這是不是人 性中值得歌頌的部分呢?這些溫暖會不 會讓你不那么孤獨呢?

【《孤獨者》讀后感】相關文章:

雪中的孤獨者日志07-31

孤獨的守望者作文04-07

孤獨者現代詩歌09-27

關于孤獨者的現代詩歌09-15

孤獨者的對白現代詩歌09-20

黑夜孤獨者現代詩歌09-20

孤獨者的沉默現代詩歌09-20

高二議論文:孤獨者言09-17

成功者是孤獨的現代詩歌09-20

孤獨者的五月現代詩歌09-2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高清在线电影 | 亚洲Av特级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动漫 |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 |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H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