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燕日記精選讀后感
馬燕是寧夏山區的一個貧困家庭的女孩子,她的馬燕日記讓很多人看到渴望讀書的強烈。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馬燕日記讀后感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馬燕日記讀后感篇一
當時馬燕寫這些日記只是一個小學生,可是在日記中的言語卻是句句出自肺腑感人至深!
讀完馬燕的日記,覺得馬燕有一顆難能可貴的孝心,在寫這篇日記時的馬燕只是一個小學生,她都懂得要孝敬父母,而我們呢?
在xx-xx年9月8日幾天之后,馬燕在日記中寫道:“今天下午我和同學出去買東西,他們幾個人都是有錢的孩子,他們一會兒吃這個,一會兒吃那個的,我眼看著沒法兒買東西,因為一塊泡泡糖都要一毛錢。我從這件事上才知道,媽媽為了讓我上學,連自己的病都不看了。而我們上學一花就是幾十塊錢,這錢一定是靠著苦干和汗水掙來的。”
如果你是馬燕,那時的你會如何想呢?如果你的父母連自己的病都不能看供給你讀書,你還會嫌你父母親平時給你的零花錢太少嗎?你還會不會對你父母賺不到錢而滿口埋怨呢?人總會在失去了才會覺得可貴,如果你親身體驗過馬燕的日子,你將會理解父母的苦心,但是如果你還執迷不悟,對父母只有恨意而沒有愛意,那么你將妄為人子。難道這樣你一點都沒有感到愧疚嗎?難道你一點都不為你的父母而感到心疼嗎?
無論時代怎樣變化,孝敬父母,這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無論古代也好,現在也好都有孝感動天的故事!
我們中國古代,將孝作為考察人們的一條重要標準。你可知道這條標準是從哪個時侯開始的嗎?而你又是否知道唐堯為什么
將首領位置禪讓給舜的嗎?說到這就得從 《二十四孝》中的第一孝說起。
《二十四孝》第一孝,虞舜大孝成首領。
傳說中國古時候,有過唐堯、虞舜為首領的兩個年代。那時候是氏族社會,氏族的首領不是世襲的,而真正是唯賢是舉。唐堯老了。將首領位置禪讓給舜。這是因為舜是個孝子。
舜的生母早亡,他的父親娶了個后妻,舜的這個后母忌妒舜,在丈夫面前編造流言,激怒了舜的父親,幾次想殺死他。盡管如此橫遭父母虐-待,舜居然毫無怨恨之情。依舊力盡孝道,只是向著老天哭泣道:“蒼天啊,我對父母的孝心,是否做得不夠呢?為什么父母不喜歡我呢?”
舜的父母對他不好,他不獨不怪父母,反而責怪自己對父母孝順得不夠。那個時代,這樣的孝子多不多呢?也不多,只有舜一人。因此,舜的孝心得到遠近的傳揚,從而,得到氏族的欽敬和擁護。而他也感動了他的父親和后母,慢慢地知道了他的孝心,因而對他轉為慈愛。當時的首領唐堯,聽說舜是一個大孝之人,得到氏族的擁護和欽佩,到了晚年,便將首領的位置禪讓給舜。并把自己的兩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了舜。
我們中國古代,將孝作為考察人們的一條重要標準。古人認為,一個對父母講孝心的人,一定能對社會,對人民,對國家忠誠服務。所以,自唐堯起,以后許多當政的人,將孝作為選拔官員的標準。把那些對自己父母不孝的官員,或且除官,或且治罪。
古人很講孝道,天地重孝孝先嘛!孝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到今沿襲了下來,現代人也繼承了古人的美德,也出現了“當代孝子”!
在xx-xx年6月30日,河南省委書記徐x光春高度贊揚張尚昀為“當代孝子”。
張尚昀在xx-xx年的高考中,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長春稅務學院。一放寒假,他就迫不及待地回家――母親在縣城一條偏僻的小街文明街賃房居住. 想象中歡天喜地迎接他的媽媽,正病蔫蔫地歪斜在床上姥姥也勞累過度萎在床上昏睡。
原來媽媽在xx-xx年10月,遭遇車禍而骨折、腦出血,雖經搶救挽回了生命,但花完了自己積蓄的幾百元和親戚、單位拿的1000余元后,就再也無力繼續救治,只好拖著半癱的身體在家里臥玻尚昀的父親在尚昀出生18天就因為這個家老人多、負擔重,離開了。身材瘦高的張尚昀就離開了校園走上了背著患病媽媽打工的這條艱辛路。
還好,皇天不負苦心人,張尚昀身上那股“孝敬父母”的浩然正氣得到社會人士的贊揚,熱心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讓張尚昀家得到救助,度過難關。而張尚昀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6月7日,河南省國稅局告訴記者張尚昀通過了開封市國稅局公務員考試,已經被確定為錄取對象,最近就可以上班。 可喜可賀!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庚香博士說:“孝,現在似乎成為稀缺資源了,孝和利益之間出現沖突的時候,哪個放到前面呢?現在我們討論當代孝子的現實意義,其實是對中原文化道德資源的挖掘。”
馬燕日記讀后感篇二
馬燕是寧夏山區的一個貧困家庭的女孩子。她上小學時,曾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并夢想重返學校。當她第二次面臨輟學危機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法國《解放報》的駐京記者韓石(彼埃爾·阿斯基)在寧夏西海固采訪時發現了她的日記。日記講述了她的日常生活,她對上學的渴望,面臨輟學時的擔心,輟學時的痛苦,和她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決心。韓石將日記整理后在巴黎出版,“馬燕”這個名字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了。
馬燕非常愛學習。在她輟學的時候,她在她的日記中寫道:“我一想起校園里的歡笑聲,就像在學校一樣。我多么想讀書啊!”從這里我可以看出,她非常不愿意輟學,非常向往學校里的學習與生活。
在韓石把馬燕的日記整理出版以后,馬燕更“忙”了。由于有許許多多的人關注她,記者的采訪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上課時都有記者來采訪。然而,為了其他貧困兒童,馬燕不得不曠課來接受采訪。雖然她接受了在上課時的采訪,但她心里是極不愿意的。她在日記中是這么寫的:“耽誤課是我最不開心的事,希望再有事,最好別叫我耽誤課。”
馬燕的家庭生活非常艱苦。馬燕的爸爸、媽媽窮得只能到寧夏和內蒙古交界的地方采集“發菜”來維持家庭成員的生活。要知道,那里的氣候是非常惡劣的。因此,馬燕的媽媽經常舊病發作,身體很不好。
非常有愛心。當韓石把馬燕的日記出版以后,法國一些中學生感觸萬分,紛紛給馬燕寄去了一些學習用品和錢。馬燕得到他們的幫助以后,又把錢捐給了其他的貧困兒童,幫助其他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馬燕很堅強。在她很小的時候,曾經下了場很大的雪,她父母都不在家,她們姐弟三個和她70歲的老奶奶去背雪,把一個井都背滿了,因此,她家那一冬沒有缺水。
馬燕日記讀后感篇三
“我想上學。媽媽,我不想回家。可是我家沒有錢。”“如果我不上學,一輩子眼淚哭不干。”……這樣的話語,很多次出現在馬燕的日記中。每次讀到這樣的話語,我都會被馬燕那種熱愛學習的精神感動,感動的眼淚都會流出來。
馬燕的家庭非常貧窮,但她是那么的熱愛學習,并且輟學了還堅持寫日記。想想我們,生活的是多么的幸福。有溫馨的家庭,有美麗的校園,有優越的學習條件,可是我們有幾個孩子能像馬燕那樣熱愛學習。提到寫日記,就會“頭疼”。甚至有一些學生連作業都不能按時完成。媽媽經常說我們這群孩子,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讀了《馬燕日記》,讓我從馬燕身上學到了很多。我應該向馬燕一樣熱愛學習。有時,練琴、畫畫、上奧數等,我會感到學習很煩。特別是練古箏時,隨著曲子的難度加大,我真想放棄。想想馬燕姐弟們為了上學每天步行二十多公里,每天走四五個小時的小路,有時刮風、下雨,他們連躲得地方都沒有。但他們還是堅持著,還是那么熱愛學習。和馬燕相比,我真應該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好好地學習,不辜負爸爸媽媽為我創造的這么好的學習條件。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學到更多的知識,每周風雨無阻的送我去馬鞍山文化宮學習。以前,我心里也抱怨過媽媽,讓我學得太多。現在,我應該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我要更加努力的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孩子,像馬燕一樣熱愛學習,孝順自己的父母。
【馬燕日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馬燕日記》讀后感10-20
《馬燕日記》讀后感10-20
《馬燕日記》讀后感01-17
馬燕日記的讀后感400字04-14
馬燕日記學生讀后感范文04-27
《馬燕日記》讀后感14篇01-27
讀馬燕日記有感04-24
讀《馬燕日記》有感06-22
讀《馬燕日記》有感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