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人民民生專政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人民民生專政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論人民民生專政讀后感1
《論人民民主專政》是毛澤東的經典文章。它是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全國性政權即將建立的時刻,毛澤東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寫的。文章的基本理論,駁斥了在國家政權問題上的各種錯誤思想和反動觀點。它奠定了中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理論基礎和一定發展階段上的政策基礎﹐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以往,我對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解僅僅是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制度,對敵人實行專政。但并不知道為什么要實行這樣的制度,對人民和敵人的具體范圍也沒有很明確的認識。文章對人民的定義,即在中國,在現階段,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這些階級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組成可以保護自己的國家,對人民內部實行人民民主制度,對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實行專政。而這二者結合,就是人民民主專政。人民的國家是保護人民的。只有有了屬于人民自己的國家,人民才有可能用民主的方法,教育和改造自己。
毛澤東認為,總有一天,階級、國家權力、黨會被消滅。而工人階級、勞動人民和共產黨又是在為這樣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工作著。他認為努力創造了條件后,國家權力和政黨會很自然地歸于消滅,使人類進到大同境域。我對于這個觀點很是不能理解、贊同。孔子所說的“大同”時代大約相當于國家出現之前的原始社會階段,“大同”的確是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但它也是我們無法達到的一個世外桃源。人的本能就是在競爭中竭力生存,所以才會有戰爭,才會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社會發展得如此之快,我們是不可能回到大同境域的,國家權力也不會被消滅。因為有國家的存在,就會有國家權力。
“人民是什么?在中國,在現階段,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這些階級在工人階級和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團結起來,組成自己的國家,選舉自己的政府,對人民內部的民主方面和對反動派的專政方面,互相結合起來,就是人民民主專政”.這句話首先非常明確的確立了社會主義人民與資本主義人民的不同,說明了我們的人民主要由工人階級和無產階級構成,其次解釋了民主與專政的關系的關系:既矛盾有相輔相成。
論人民民生專政讀后感2
近日讀了毛主席、寫于1949年6月,中共建黨二十八周年時的著作《論人民民主專政》,收獲頗多。
一、學無止境
無論是個人,還是一個政黨,只有追求新知識,尋找新方向才能有所突破,方成大事。誠如書中所言,“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開始,林則徐,洪秀全,洋務派,康有為,孫中山等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器物,學制度,學文化,他們都認為‘要救國,只有維新’”。雖然他們一次次地失敗了,但他們前仆后繼,學習不止,一步步地解放了中國人的思想,喚醒了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的意識。中國最終選擇了學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共的誕生,最終讓中國獲得了新生。
我們個人也是,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學習。雖然會有所失敗,但不能恥于學新,方能有所收獲,有所成功。
二、得民心者得天下
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深知欲達到勝利,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這是孫中山四十年的斗爭經驗和中共二十八年的斗爭經驗告訴我們的。排斥民眾的革命是難以獲得勝利的。像戊戌變法,像辛亥革命,依靠的都是資產階級的'精英分子,他們害怕發動廣大群眾,害怕自己的勝利果實被掠奪,最終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失敗。而中共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始終與廣大的人民的大眾站在一起,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國共內戰時期,有民眾支持的中共最終打敗了眾叛親離的國民黨,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這也給了我們個人極大的啟示:一定要和身邊的人處理好關系。親朋好友的理解和支持是成功的莫大的動力,而身邊人的阻擾則是迷茫的源頭。人不能“遺世而獨立”,那就讓我們善待我們身邊的每個人,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我們所需要的,它的妙處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隨處可見。
三、居安而思危
書的結尾指出,中國的民主革命雖然取得勝利,但經濟建設就擺在眼前,還有很多的困難需要去克服。這是很有前瞻性的話。所以,我們的黨在革命勝利后,立即投入到了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向著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邁進。
而我們個人也是這樣的,千萬不能過于安逸。安逸容易驕傲,驕傲容易犯錯。“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我們大學生,應該感謝黨給我們提供了穩定的學習環境,應該更努力,追求更遠大的目標;而不是滿足于考上了大學的驕傲,而放縱了自己,以致浪費了四年的光陰和父母的血汗錢最終卻什么也沒有收獲到。
當然,這本書給我的啟示不止這些,還有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等精神可以繼承。《論人民民主專政》不只讓我回顧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歷程和中共為革命作出的貢獻,也讓我學到了不少寶貴的人生經驗。
論人民民生專政讀后感3
《論人民民主專政》是毛澤東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立28周年而作。毛主席在其中開門見山地提出了共產黨與資產階級之間的區別:目的不同。
共產黨是為了促使階級的消滅、國家權利的消滅和黨的消滅而創世條件,而努力奮斗;而資本主義并不歡迎這些,他們并不愿意被推翻,他們要維護自身的權力、地位和利益。
然后直截了當地表明:在中國,資本主義道路是行不通的。毛主席巧妙地運用了一個“老師侵略學生”的例子,極其形象地揭露了帝國主義的丑惡嘴臉。隨后指出只有馬克思列寧主義才能帶領我們走向光明,再借此引出人民民主專政:“或曰人民民主獨裁”,“就是剝奪反動派的發言權,只讓人民有發言權”。
毛主席在書中提出,民族資產階級之所以不應在國家政權中占主要地位,是因為他們的社會經濟地位規定了他們的軟弱性,他們缺乏遠見、缺乏足夠的勇氣,并且有不少人害怕群眾。就當時的社會情況而言,這句話是準確的`。那時,人民受教育程度低,再加上自古以來對商人的貶低、歧視;民族資產階級即普通商人仍然帶著自卑,他們缺乏遠見、明哲保身。但以現今的社會情況而言,后半句卻是不符的。他們已然發展成了資本,且從自卑的泥潭中脫身,再操縱資本壓迫人民,拖欠農民工工資,職場畫餅,逼迫員工加班等等屢見不鮮。而作為一個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的國家,這些難道都是應該出現的嗎?
“我們必須克服困難,我們必須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我們必須向一切內行的人們(不管什么人)學經濟工作。拜他們做老師,恭恭敬敬地學,老老實實地學。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裝懂。不要擺官僚架子。鉆進去,幾個月,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總可以學會的。”這句話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理想的,但在學習外來文化(比如西方、日本)的同時,我們卻沒有提出對于傳統文化的保護,這造成大量傳統文化的消逝。這種文化打擊是毀滅性的,就以武術圈為例吧,古代武術以搏殺為主,主要是運用于古代戰場和治安;但建國以來,武術竟被賦予了表演性質,也稱競技武術,這完全顛覆了武術的本質。如今,競技武術反客為主,傳統武術則接近失傳;國家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但因從事競技武術的人數眾多而無法正面扶持傳統武術。如今仍有許多優秀傳統文化正在流逝,我們也應該為保護優秀傳統文化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然,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遠遠不止這些,我也從中學習到了艱苦奮斗、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等精神品質。閱讀《論人民民主專政》不僅僅讓我回顧了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艱苦奮斗歷程,也讓我從思想上接近了毛主席這個偉人,收獲斐然。
【論人民民生專政讀后感】相關文章:
形容人民生活幸福的四字成語05-07
民生工程標語10-25
民生宣傳標語02-26
人民消防為人民作文02-07
民生心得體會12-04
人民強06-30
人民廣場08-13
論讓09-18
論08-10
論讓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