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后感怎么寫
《論語》是古代大名鼎鼎的儒家經典。在古代,這可是每個做學問的人都必讀的一本書哦!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讀后感怎么寫,歡迎閱讀。
篇一:論語讀后感怎么寫
在中華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中,在博大精深、百花齊放的中國文化中,在歷經滄桑摒棄與珍視后,一部在當今射界享譽全球的經典著作《論語》如珍珠般閃耀在中華大地的上空。
小時候,只知道似乎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捋著長長的胡須“之、乎、者、也”。到了初中,在課本中讀到了《論語》中的名句,才知道那位老爺爺正是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上了高中之后,拿起《論語》便不自覺的有一種厚重的情感涌上了心頭。翻開一看,我,被這位只會的老人深深吸引了。終于明白為什么《論語》這部書會流傳到現在,而且經久不衰反而越加珍貴。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老夫子為我找到了學與思的最佳契合點,學與思的辯證關系由此一目了然;“過而不改,謂之過矣”,“小人之過也必文”“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關鍵在于對待過錯的態度。品德高尚的人用于面對過錯,鄙陋膚淺的人掩飾自己的過失。所以君子日進,而小人日退。“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樂亦在其中。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對于富貴與貧賤,孔子的'態度很明確,外在的事物不應擾亂內心的寧靜,在義與利的選擇中,義應為之上。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位集前瞻性與人生哲理于一身的為人,竟然沒有得到眾諸侯的重用,以至于使圣人淪為喪家犬,是時代的悲劇,也是人類的悲劇。但是值得情形的使,孔子偉大的思想保存了下來,并成為中華民族的根深植于地下。
邂逅《論語》我是幸運的,因為它賜予了我無盡的人生智慧。對于這部著作,即便將書頁翻得發黃,我也無法將其讀得透徹,無法將全部的只會汲取出來,只能祈禱在處于人生困境的時候,能夠領悟一些道理,知道我走出人生的低谷。
篇二:論語讀后感怎么寫
每一則語錄雖然都寥寥數語,但多次運用反問、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頻繁使用幾個賦有表現力的關鍵語氣詞,使表情達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現力,甚至說話人的神態都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人眼前,是什么文章這么精煉,表達又這么生動、形象呢?不知道?我來告訴你,是《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
對于知識,“學”只是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必須把“學”和“習”結合起來,只有用豐富多彩的知識點綴自己的大腦,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朋友從遠方千里迢迢的趕來,我們應該感到無比快樂與榮幸,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增加友誼,這樣難道不開心嗎?我們做人要坦坦蕩蕩,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應該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對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么學習,我知道了該怎么做人,《論語》十則讓我懂了許多許多……
篇三:論語讀后感怎么寫
《論語》是我國經典讀物,涵蘊了我國的文化經典。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用精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怎樣和朋友交往、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解決事情、怎樣……。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在說:“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為人所想,去幫助別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復禮”!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為智!也就是明白別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于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
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論語讀后感怎么寫】相關文章:
衣服評論語怎么寫04-09
論語讀后感作文800字怎么寫?02-27
寫讀后感怎么寫03-31
論語讀后感07-09
《論語》的讀后感05-04
論語讀后感04-11
《論語》的讀后感精選05-03
《論語》的讀后感01-06
《論語》經典讀后感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