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最好的班主任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讀《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最好的班主任》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近讀完李鎮西老師《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感觸較深,收獲頗多。自己雖然已經當了將近14年的班主任了,讀完此書覺得自己還是個“門外漢”,還不曾觸及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真諦。正如開篇所講:班主任的幸福源于享受職業,贏得尊嚴,學生愛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無憂,超越自己。相應的專業素養應該是有童心,有愛心,有責任心。是專家,是思想家,是心理學家。自己在不少方面還做的不夠。下面具體談一下,李鎮西老師給我感觸最大的幾個方面。
“我將竭盡全力做一位好老師,用我的童心來報答學生的童心。”這是李老師散文中的一段話,也是他班級管理的理念。現在不少班主任尤其是老班主任一直抱怨跟學生沒法交流,代溝太大,對于如今很多學生的想法不理解,做法不認同。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我們葬失了“童心”,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如何讓自己保持一個“童心”,需要我們具有兒童般的情感,兒童般的興趣,兒童般的思維,兒童般的純真。陶行知多次告誡教育者:“我們必須會變小孩子,才會做小孩子的先生。”具體來說,就是盡量使自己具備“孩子的心靈”——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興趣去探尋,用孩子的情感去熱愛。
孩子的情感是什么樣?看看陶行知先生的描述:“他給你一塊糖吃,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萬元的慷慨。他做了一個紙鳶飛不上去,是有齊柏林飛船造不成功一樣的躊躇。他失手打破了一個泥娃娃,是有一個寡婦死了獨生子那么悲哀。他沒有打著他所討厭的人,便好像是羅斯福討不著機會帶兵去打德國一般的慪氣。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撻,連在夢里也覺得有法國革命模樣的恐怖。他寫字想得雙圈沒有得著,仿佛是候選總統落了選一樣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會兒而你卻抱了別的孩子,好比是一個愛人被人奪了去一般的傷心。”
作為班主任的我們要變成一個小孩子,要當“孩子王”,你若變成小孩子,便有驚人的奇跡出現:師生立刻成為朋友,學校立刻成為樂園。你立刻覺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兒大,一塊兒玩,一處兒做工,誰也不覺得你是先生,你便成了真正的先生。你立刻會發現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許多你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許多你以為他不能做的事。等到你重新生為一個小孩子,你會發現別的小孩子是和從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正如李老師所說,童心決定愛心,童心是成為一個好班主任必不可少的精神軟件。
這本書給我啟發比較大的另一方面是《在民主生活中學習民主》這一節,造成很多班主任疲憊不堪的一個原因就是班級管理中的瑣粹事太多,每天都疲于應付各種檢查評比,處理學生的各種違紀。而李老師通過用“法治”取代“人治”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把班主任解放出來。李老師首先通過“一堂班級民主管理的班會課”,使學生逐漸明白,制定班規,制定合理全面的班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班規執行過程中,李老師用利用幾個教育契機(敏銳發現),把教師權威融入集體權威。一個是班主任“滾出去”不當言論,接受《班規》處罰:打掃教室衛生。李老師通過自己以身作則給同學們樹立良好榜樣,并且根據學生的“老師真高尚!”的反應,重新引導學生,老師犯錯接受《班規》處罰是理所應當,在《班規》面前人人平等,班主任也不例外。又借助《班規》執行者有規不依,犯規不罰現象的處理,在班內樹立面對“制度”監督者必須認真負責的班級風氣。真正保證《班規》不是一紙空文。
在班級管理,處理各種突發事件中,需要李老師那樣的教育機智,陶行知“四塊糖果”故事:有一天,陶行知他看到一位叫王友學生用泥巴(有說磚頭)砸另外的同學時,就上前制止了他,并讓他放學后到校長室去一下。通過調查,了解情況后,便想了想,去商店買了一些糖果。他回到辦公室,發現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顆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很準時,比我先到了。”接著又掏出第二顆糖:“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該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說:“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我要再次獎勵你。”這時那名男生已經已經泣不成聲了:“校長,我錯了。不管怎么說,我用磚頭打人是不對的。” 陶行知這時笑了,馬上掏出第四顆糖,說:" 因為你正確地認識了錯誤,我再獎勵你一顆糖……我的糖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陶行知先生表現出相當高的教育機智,但這種教育機智更多的是他發自肺腑的民主情懷。而李老師把自己的教育機智也稱之為真誠的教育民主胸襟和教育人道主義情懷。
最后,李老師對于“書信”的利用,也深深打動了我。一封封近在咫尺的書信解決了,很多學生的思想認識問題,心理健康問題,還有男女生交往問題。解決了不少家長的教育誤區,改變不少家庭的教育現狀。如《給武侯實驗中學全體家長的第三封信》等。還有李老師寫教育隨筆的習慣等,使我發現李老師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優秀班主任,與他的認真負責、努力用心等是分不開的,更離不開李老師先進的教育理念,高尚的教育境界、教育精神。
在以后工作中,我會認真領會李老師的教育精神,踐行他先進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力爭早日成為一個出色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