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讀《班主任心理輔導》有感

時間:2024-02-20 12:28:26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讀《班主任心理輔導》有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班主任心理輔導》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班主任心理輔導》有感

  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班主任是學生思想的引導者,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也是學生生活的幫助者,更是學生心靈的聆聽者。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僅憑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需要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和掌握陪伴學生的技能,只有這樣,班主任的成長之路才能走得更長遠。最近,我讀了《班主任心理輔導》第二章,本章從理論基礎角度呈現與班主任工作息息相關的心理輔導經典理論,幫助班主任真正地了解和認識班級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發展特點,更為有效地指導班主任幫助學生發展積極人格,營造積極心理環境,給予他們全面、平衡的心理支持力量。下面,我將從第二章“理論基礎”中的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誕生于20世紀末的美國,它以塞利格曼和海伊·米哈伊的《積極心理學導論》為標志,致力于關注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致力于使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并具有意義。20xx年,辛德和洛佩茲主編的《積極心理學手冊》正式宣告了積極心理學的獨立,積極心理學以一種新的姿態詮釋心理學,倡導關注積極的心理品質,強調人的價值、意義與人文關懷。積極心理學從積極的角度解讀普通人的諸多心理現象,激發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品格力量,使人逐步形成健康積極的生活狀態。在工作中,班主任大部分時候面對的是普通學生,因此了解和學習積極心理學有利于他們以更為開放、包容、欣賞的眼光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幫助學生。

  二、兒童道德發展

  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隊伍中的重要成員,是學生道德發展的啟蒙者和引導者。在學校道德教育中,班主任能夠基于對兒童道德發展相關理論的了解進行工作,提升自身對兒童道德教育的主動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那么在引導和幫助學生的過程中,他們就更有方向、有抓手。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出版的《兒童的道德判斷》對道德教育實踐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其中,他主要使用“文對偶故事”進行試驗,其基本內容包括:①兒童道德判斷發展階段;②兒童對行為責任的道德判斷;③兒童心目中的公正與懲罰。心理學家科爾伯格對皮亞杰的兒童道德發展理論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他使用“兩難故事”對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和道德教育提出了三水平六階段理論。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森在研究人的道德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雖然埃里克森的理論名為人格發展,但在其代表作《兒童期與社會》中,他以兒童道德情感發展過程為主線進一步提出了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思考是因為,在埃里克森看來,人的道德是其人格的一部分,道德發展的過程亦是人格發展的過程。因此,班主任了解埃里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理論有助于其了解青少年學生階段性的發展特點。

  三、學校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力量,它集認知、情感、行為于一體;心理支持是一種重要的支撐力量,通過心理能量的流動、轉化來維持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班級、班主任、同學等都是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力量。心理支持既可能來自個體所處的外部環境,它也可以是個體內部長期形成的一種積極力量。

  學校心理支持可以從學生個體、班級團體、學校組織、家校社合作等多方面獲得。就班級而言,溫馨的班集體、和諧的班級氛圍、民主的班級管理、親和的班主任和互幫互助的同學等都是重要的心理支持力量。

  以心養心,幸福育人。汲取著《班主任心理輔導》的豐富理論營養,在實際教育工作中,我將把心理健康教育與班級工作有機結合,用耐心、愛心、細心和恒心,開拓德育新領域,體現德育高質量,奮力班主任成長之路!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 色五月激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精品 |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