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樂教語文》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樂教語文》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收到陳忠云校長贈送的《樂教語文》,剛拿到時,還以為是一本語文教育教學理論的書籍。閑暇時拜讀,翻開目錄,書中的五個章節分別從教材、反思、課堂、讀書以及成長歷程,把枯燥的理論、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常見困惑等,以一個個真實鮮活的例子,用質樸平易的語言娓娓道來,仿佛與作者面對面交談一般。書中有很多陳校長打磨出的優秀課例,有古詩文、閱讀策略、口語交際、習作以及課外閱讀等,從不同方面展示了他對語文教學的思考,對教學方法的探尋,為我指點迷津。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陳校長在20xx年9月代表陜西省參加全國第三屆小學青年教師語文教學展示與觀摩活動后,寫下他打磨《囊螢映雪》的經歷感受,我從中汲取了很多能量。
文中說:“當一個人不需要憧憬什么的時候,也許就很可怕了,可當你憧憬快要實現的時候,就更可怕了……”原來,像陳校長這樣的名師,在備賽期間也會焦慮、也會默默祈禱抽到的內容是自己擅長的、也會懊惱自己平日的拖延。但是,名師又之所以能成為名師,正是“人貴自知,而后自省,終而自律”。自怨自艾沒有用,唯有化為行動去彌補。
陳校長就此開啟了兩個多月的備賽歷程。從研讀文本到單元要素,追根溯源挖掘文本背后隱藏的教學價值;從構思框架到請教專家,虛心求教只為讓課堂生動簡單;從閱讀原文到名家著作,為了上好一節課而認真閱讀了《車胤傳》全書,同時有需求有目的地閱讀了十余本關于語文教學的書,這還不包括他在名師和知名刊物的公眾號里每天閱讀的文章;從首次進班試教的大失所望到奔赴西安再次試教研討,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集思廣益,繼續打磨,“磨”完了學校四年級12個班級以及周邊其他學校,也磨出了自信,磨出了國賽課上的精彩。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但被陳忠云校長的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染,更被他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得失的情懷所感動,讓我受益匪淺,總結了以下幾點,激勵我落實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首先,準確把握編者意圖,深挖文本背后的教學價值,有必要時要研讀原文,始終堅持語文的育人價值;其次,以學定教,兼顧編者意圖,任何課堂都應把“教方法”貫穿始終,落實學以致用。方法的指導就是學什么,怎么學。怎么學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如何學習。只有始終把學生裝在心里,放在第一位,才能上出“不走過場”的真實好課;再次,不怕“磨課”的苦。雖然每一次磨課都是一次痛苦的煎熬,但是磨課后的清晰思路、珍貴靈感,都是一節好課的必經之路;最后,堅持閱讀,加強學習,才能化解教學中因“不會”帶來的焦慮。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云端”。《樂教語文》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內容值得我繼續拜讀,從中學習語文教學方法,讓自己在樂教語文,學生樂學語文的道路上前進。同時,也希望我在和自己的一場比賽中有所成長,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