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蓋茨比》是因為村上春樹,他說,十八歲以后,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對他來說始終都是絕好的作品。
剛開始讀這本書時,覺得它并沒有那么出眾,怎么村上春樹對它的評價會這么高,于是讀了沒幾頁就把它擱置了。直到這個假期,才再次拾起這本書,繼續讀了下去。才發現這本書真如村上春樹所說的:沒有一頁使人興味索然。
書是在講述一個追逐夢想的故事。蓋茨比與黛西曾經是一對戀人,但蓋茨比不得不因為戰事而遠走他鄉。黛西就成了他的夢想,一盞支撐他走過泥沼的明燈。我們看到了夢想的偉大力量,它使一個紈绔青年變成東海岸大富豪。多年后,窮小子蓋茨比功成名就,在戴西家別墅的對岸買了一棟巨大的豪宅。他仍然保持著少年的羞澀,想見她卻不愿意直接拜訪。只是每天舉辦來者不拒的豪華派對,希望有一天能吸引黛西的注意,可是黛西總沒有來。臨近午夜,蓋茨比從熱鬧的派對里走出來,望著黛西的家——“他朝著幽暗的海水把兩只胳膊伸了出去,那樣子真古怪,盡管我離他很遠,我可以發誓他正在發抖。我也情不自禁地朝海上望去——什么都看不出來,除了一盞綠燈,又小又遠,也許是一座碼頭的盡頭。”
我們最終看到了夢想的回應——讀到這里,我的內心不由自主震顫了。這也是電影版中我最愛的一個鏡頭——“他心領神會地一笑——還不止心領神會。這極為罕見的笑容,其中含有永久的善意的表情,這你一輩子也不過能遇見二三次。它面對著——或者似乎面對著——整個永恒的世界一剎那,然后就凝注在你身上,對你表現出不可抗拒的偏愛。”
其實經過歲月的流逝,蓋茨比似乎也意識到。現在的這個物質女孩已不再是當初那個純潔美好的黛西,但蓋茨比依然在為她不斷與現實抗爭,直到死于非命。
讀到這里,不禁唏噓。原來,蓋茨比追求的一直是心中的夢,是在他心中不斷添磚加瓦、添枝加葉、添油加醋變成女神的黛西。
夢想有的時候很蒼白,夢碎的時候是如此地摧殘人心。
蕭伯納曾經說過“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這也許說出了夢想的悖論。
每次我聽到那句充滿調侃和自嘲的“認真你就輸了”,心里總會有些許惆悵,讀完全書,我卻只能這么告訴和寬慰自己。即使擁有了,你又如何判斷那是否真的就是夢想最初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