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民英雄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民英雄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還記得七十一年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人民解放軍挺身而出,保家衛國。這其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董存瑞的故事。
從書上我了解到董存瑞是于1929年在河北懷來縣一個貧苦家庭出生。16歲參加八路軍,18歲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機智勇敢,受過不少表揚.1948年5月,我軍攻打隆化城,董存瑞所在連隊負責攻打國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在戰斗中,一所暗堡火力強大,董存瑞抱起炸藥包準備爆破,無奈,卻發現沒有合適地點做炮架,便用身體當炮架,“嘭”的一聲,敵人的暗堡炸飛了,而董存瑞卻獻出了19歲年輕的生命。
董存瑞為了爆破成功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試問:值得嗎?也許有人會說:“不值得”,但如果一條命可以換來戰爭的勝利,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堅實的基礎,你還會說“不值嗎?”假設你在當時情況下,你會做出何種選擇呢?你愿意為人民、為新中國獻身嗎?董存瑞在這道選擇題前毫不猶豫地說了3個字:“我愿意。”
在現代,一個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你難道不應該無私嗎?你明白人活著的意義嗎?也許你與我的想法不一樣,但是,我相信讀完下面的故事,你的心靈一定會受到強烈的震撼。
去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譚千秋老師將會令我們領悟生命的意義。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譚老師想到的只是如何保護自己的學生,在危急關頭,譚老師伸出雙臂,把4個學生按在自己身體保護之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自己的學生筑起了生命的長城。事后,當救援人員搬走壓在譚老師身上最后一塊石頭時,人們發現譚老師的腦袋早已凹了下去,而4個學生卻安然無恙。“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人生的意義也是如此。而“輕于鴻毛”的“范跑跑”則受到了全社會的鄙視和唾棄。只要你樂于奉獻,無私幫助別人,你不僅會受到人們的愛戴,同時你自己也很快樂。
人這一生,不為吃,不為穿,而是要活得要有意義、有價值,人生的價值是什么?相信你一定已經明白了。
愿我們每個人都活得精彩,都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成為對祖國、對社會、對人民有貢獻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