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精品)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1
這個暑假我讀了《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我非常喜歡這本書,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名叫王葆的小孩兒在釣魚的時候釣到了一個寶葫蘆,王葆想要什么寶葫蘆就能變出什么,而且也能實現王葆的愿望。
王葆想要金魚,寶葫蘆就給他變出金魚;他想要吃的,寶葫蘆就變出好吃的點心,寶葫蘆還給他變出很多玩具、自行車、讓同學們羨慕的磁力起重機,甚至還有錢……
慢慢地,王葆發現寶葫蘆并不是只會帶來好事,也會帶來壞事和麻煩。比如,王葆去看電影,寶葫蘆就把別人的電影票偷來給他;他去買書,寶葫蘆就把嶄新的書偷到王葆的書包里。最嚴重的一次是數學考試,他不會做題,寶葫蘆就把別人的卷子改成王葆的名字,老師發現了王葆的行為,并批評了他,同學們也開始懷疑王葆,王葆覺得難受極了……
最終,王葆明白了寶葫蘆的真正的“秘密”,原來,寶葫蘆變出來的東西都是偷來的'。王葆決定說出寶葫蘆的秘密,并且把偷來的東西都還了回去。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人不能想著不勞而獲,要誠實、正直,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2
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寶葫蘆的秘密》。
書中講的是一個小學生王葆,因為經常聽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他也想要一個寶葫蘆。王葆因為釣魚,從湖中釣出了一個寶葫蘆。王葆向寶葫蘆要了好多東西,有一些是植物,可是當有人問植物的名字時,王葆因為不知道這些植物的名字,也只能說謊。后來要不是王葆有些奇怪:寶葫蘆的東西是從哪里來的.?或許王葆根本不會知道這些東西是寶葫蘆從別人那里偷過來的。王葆想讓寶葫蘆把東西給送回去,可是寶葫蘆卻說,它只有偷過來的本事并沒有送回去的本事。我便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貪圖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只有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東西才是最有意義的。不用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但是要用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可是又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呢?我以后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讓家長幫自己的忙前先反思一下,自己再努力一點,到底能不能做好呢?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就不要麻煩別人。
我喜歡用自己的努力得到東西的感覺。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3
這個寒假我讀了張天翼寫的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它讓我受益匪淺,終身難忘。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王葆的小學生,他是一個很愛依靠別人、愛幻想的人。這本書主要講了:王葆做了一個夢,夢見他和朋友去釣魚,無意中釣上來寶葫蘆,寶葫蘆可以實現愿望,從此王葆就過上了快樂的生活。當王葆想要魚,寶葫蘆馬上就變出來。想要吃的,寶葫蘆也變出來。但是漸漸地王葆發現只要自己想要的東西變出來后就回不去了,而且,寶葫蘆的意識和人不一樣。最后王葆才發現自己做了一場夢。書的作者是張天翼,出生于1906年,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寫的書有《大林和小林》、《禿禿大王》等等。
讀完這本書后,我懂得了:“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我們不論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去完成,這樣才有意義。記得二年級的時候,每次作業總是有兩三道不會,爸爸、媽媽總是耐心的`教我,而我總是不聽,寫上正確答案后就以為大功告成。但是,考試的時候犯了難,題總是不會,成績也不好。
讀完這本書后我想:以后我一定踏踏實實的學習,不懂就問,一步一個腳印,不投機取巧,靠自己戰勝困難,走向成功。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4
《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是我最近看的印象最深的一本童話故事書。這本書寫的既平實又幽默,具有深刻的教育和啟發意義,深受我們小讀者的喜愛。
這本書講述了小學生王葆由于經常聽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便夢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得到一個寶葫蘆。想不到有一天當他釣魚時,卻意外地得到了這樣一個寶貝。寶葫蘆表示愿意做他的奴仆。于是王葆要什么就有什么,從此獲得了一種“特殊的幸福”,一種新奇的、刺激的,可以不必自己勞作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幾乎所有東西的“幸福”。然而,與這種“幸福”相伴的卻是無窮無盡的`煩惱,弄得他狼狽不堪。他感覺無比孤單、寂寞,仿佛跟這個世界完全失去了聯系。他突然對生活的意義感到一種迷茫……經過一番思想斗爭最終王葆和寶葫蘆決裂,又重新回到正常的健康生活之中。
王葆與寶葫蘆從妥協到斗爭,直至最后將其徹底拋棄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思想轉變,形象有力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世界上人們所需要的東西,沒有一件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真正的幸福,必須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去創造。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5
看了《寶葫蘆的秘密》之后,我覺得寶葫蘆是王葆心中的欲望所在,它并不是在真正地幫忙他,反倒是在害他。王葆想著的不就是不勞而獲嗎?想要什么魚,寶葫蘆就給他變成什么魚;想吃什么,寶葫蘆就給他變什么;想要坐飛機,寶葫蘆就變出飛機帶他去天空中翱翔……。在考試時寶葫蘆把一個同學卷子上的答案偷走了,這下讓王葆暴露了自我不勞而獲的事實,令他在同學和教師面前丟了臉。
王葆天天想的都是寶葫蘆能夠幫忙自我,從沒有想過要自我要獨立,就這樣他被寶葫蘆害慘了。他自我沒有獨立,反而在受到教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嘲笑時,他埋怨寶葫蘆不懂他,其實那都是他自我的想法,也就是說“寶葫蘆”其實是他自我的欲望。
生活中也有這樣不勞而獲的人和事。
比如說一些小偷不斷地盜取別人的努力果實,這不就是不勞而獲嗎?并且這還是一種犯罪行為,我們千萬不要學習這種人!
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在我們班里有一些人不斷地竊取別人的學習成果,令人十分頭疼。例如我們班里經常有偷別人作業的人,還寫上了自我的名字,這種行為真是十分的可恥。
我覺得我們不要總想著不勞而獲,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如果經常想不勞而獲的話,最終只會害了自我。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6
寒假假期的時候,我閱讀了一本叫《寶葫蘆的秘密》的課外書,它的故事情節很好看,使我們受益匪淺!
故事的主人公叫王堡,是一個因為懶散,什么事都做不好的男孩,在樹林里的魚塘里,他釣魚時竟釣到一個既可愛又無所不能的寶葫蘆,王堡成為了它的小主人,寶葫蘆努力為王堡干活兒,實現他的愿望,如幫他報名參加游泳錦標賽,把玩具店里的玩具變到家里等等,可總是把事情搞砸。
因此王堡發現,靠別人是不行的,需要自己以實力去做每件事!便把寶葫蘆兒扔進了湖里,靠自己努力鍛煉,最終憑著自己的實力贏得了游泳錦標賽,寶葫蘆認為小主人不再需要他了,只能一走了之……寶葫蘆很會忍耐,關心他人,處處為人著想。王堡從寶葫蘆的.身上學到了“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得到好成績都應該付出代價”的道理,最終獲勝,贏得了比賽,又贏了自己!人要自己比自己!
我從這本書里學到了不少的道理:每一次的成功,都是靠自己不懈努力而來的!努力向著目標前進,就可以達到勝利的彼岸!付出總比得到的心情好!古今中外勤奮學習的文人也是這樣的,就如鑿壁偷光的匡衡:他非常喜歡看書,因為沒錢買書和燈,便去財主家打工,向財主要書看,在房里鑿了個洞,借助鄰居家的光看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最終,匡蘅成了一個有學問的人!從例子和電視劇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7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它非常有趣,你一定想知道是一本什么書吧,告訴你吧!那是一本《寶胡的秘密》,下面我就給你說一下里面有趣的內容吧!
本文的主人公是王葆,他并不是一個壞孩子,他挺想學好,肯做好事,關心集體,熱愛同學,但是他有點懶,不愛動腦筋,什么都想要現成的,遇到麻煩的事,就幻想有一種寶貝,幫他做事情,自己不用費腦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后來王葆無意中得到了一個寶葫蘆,他想要什么,寶葫蘆就會為他實現什么。
不過這事是不能讓第二個人知道的,原來,如果有第二人知道他有一個寶葫蘆能變出各種東西,那么寶葫蘆從此以后就變不出東西了,從此王葆心里就一直藏著這個秘密,不敢跟別人講,甚至對他最親的爸爸也得撒謊。
整天無所事事,生活失去了意義,最后當王葆知道了寶葫蘆變的`東西其實是把別人做好的東西拿給他時,他就氣得拼命要把寶葫蘆砸碎、燒掉,再也不要它了。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奮斗,不能坐享其成,不勞而獲,天下沒有天上掉餡餅的美事。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8
不勞而獲,一切終將落空!
《寶葫蘆的秘密》是張天翼的經典童話故事,主要講的是小葆和寶葫蘆的故事。小時候,王葆每次幫奶奶做家務活,奶奶就給他講寶葫蘆的故事,寶葫蘆擁有無窮的神秘力量,就是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只要你擁有它,就會非常幸福。王葆一下子沉迷進去了。后來無意中他得到了這個神奇的寶葫蘆,他興奮得不停翻跟頭。他讓寶葫蘆幫他變出一些好看的模型,還幫他寫作業。一次王保想要一幅畫卷,寶葫蘆一聽就從別人的書包里偷了一幅畫卷送給他。王保想要考個好成績,寶葫蘆二話不說直接將班長試卷上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名字!可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王保想要的。他產生了質疑,寶葫蘆在給他帶來好處的同時,也給他帶來很多的煩惱,回到家中想了想將寶葫蘆扔在地上砸碎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知道了:王葆是一個異想天開、愛做“白日夢”的男孩。他想投機取巧不勞而獲,但最終他也意識到了這個想法是多么的不靠譜。想想今天下午的事我就臉紅,老師聽寫1到5課詞語,我自認為都會寫,肯定會全對的`,信心十足,結果,老師把聽寫的詞語網上展示出來,我一對,錯了四個字,“和諧”的“諧”大部分同學對了,我卻錯了。不過我認真改錯字,反思自己寫錯的原因,老師說知錯就改才會進步快。今后在學習中,我一定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把老師講的知識真正學會。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9
20xx年的春天,因為延遲開學,除了線上學習,我有了更多的讀書時間,現在我已經讀了五本書了,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本書是《寶葫蘆的秘密》。
一開始,里面的內容我沒有讀懂,光感覺,這個葫蘆是個寶貝。我想:如果我有了它該多好啊!想要什么有什么。讀完了整本書,我才知道這個葫蘆在滿足我們愿望的同時更多的是煩惱。
文章中有個叫王葆的孩子,他非常喜歡聽奶奶講故事,奶奶就總給他講寶葫蘆的故事。有一天,王葆去河里釣魚的時候,意外釣上來了寶葫蘆,他一連在地上打了好幾個滾,覺得他自己總算可以要什么有什么了,但是到了后來,他卻發現寶葫蘆知道了自己的心事,已經把他所有要的事都做完了,沒有什么事情可做了。可是后來發現寶葫蘆的東西是偷來的',王葆心里十分難過,經過深思熟慮,王葆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大家,心里才放心下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發現,任何勞動成果都是需要辛勤付出的,不能期望不勞而獲。
我們不能貪圖小利,貪心的人不會有什么好結果,要做一個誠實、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的孩子,辛勤勞動才是最幸福的!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10
在富有激情的童年中,我們會有許許多多奇妙的幻想。我就幻想過很多東西,獲得一張張獎狀、一枚枚獎牌等等。
但是,我們千萬不能不切實際的幻想著,而不付出勞動的汗水,這樣,自己的夢想只會竹籃打水一一場空。看過《寶葫蘆的秘密》時,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描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王葆的學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釣到了自己青睞已久的寶葫蘆。寶葫蘆本齡就是可以讓王葆想有什么就有什么的東西。比如:王葆想要金魚,寶葫蘆就給他金魚,可是被大家認為是買來的。于是,王葆就開始了他的撒謊之路,王葆下象棋時,想把馬吃掉,結果寶葫蘆把象棋“馬”送到了王葆嘴里。之后,王葆沒有讓寶葫蘆干什么,寶葫蘆就借著王葆的名義干了許多事情,王葆由原先的開心到恐懼,撒了一個又一個謊。王葆知道,雖然寶葫蘆能完成自己的心愿,但是畢竟不是自己的,所以漏洞百出,最后他終于領悟到了,拋棄了寶葫蘆,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做了一場夢。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王葆本來是一個好孩子,他不愿干壞事,關心集體,愛護同學。雖然他身上有這么多優點。但是由于他非常懶惰,當遇到麻煩事就不想做了,才會讓寶葫蘆有機可乘。王葆最后也明白了,不能隨意偷別人的.成果,這行為十分不好,所以把它拋棄了。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只有一點一滴的不懈努力,才能收獲最美最甜的果實!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11
《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非常有意義,里面的主人公是小學生王葆,王葆想不勞而獲得到好成績那是不可能的。
有一天,王葆在河里釣到了寶葫蘆,寶葫蘆愿意讓王葆做它的主人并幫他實現所有的愿望,條件是不能讓別人發現。王葆答應了寶葫蘆不說出來這個秘密。但是過了幾天王葆并沒有發現寶葫蘆為他帶來幸福和快樂,反而為他帶來了許多煩惱,使自己的生活一團糟。例如:王葆和同學玩象棋,他想“吃”掉 對方的“馬”可是寶葫蘆以為王葆要真吃對方的“馬”于是寶葫蘆就把有黑又臟的棋子往王葆的嘴里塞,嚇得王葆要打噴嚏,可是他只打了半個噴嚏。還有寶葫蘆把蘇鳴鳳的試卷變成了王葆的試卷,寶葫蘆幫王葆偷了電磁起重機。
最后,王葆才知道寶葫蘆給他的陶瓷娃娃、收音機、那些貴重的花草、自行車、糖果……都是寶葫蘆偷的'。王葆頓時怒火上升,他決定把寶葫蘆消滅掉,無論王葆把寶葫蘆扔到小河里,還是把寶葫蘆切成兩半,或者再把寶葫蘆扔到火里面去燒。可是寶葫蘆還是滾回到了王葆的腳邊。王葆的眼睛忽然睜開,原來這調皮又搞笑的故事只是一場有趣的夢呀!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一個道理,天上不可能掉餡餅,任何事情一定要自己動手去做才會取得成功。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12
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書,名叫《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非常有趣,深深地吸引著我。
書中的主人公是叫王葆的一個小男孩,他的奶奶經常給他講關于寶葫蘆的故事,什么張三啊,李四啊……王葆因為有一天跟同學吵架了,就回到家躺在床上睡著了。王葆在一次次的事件后,王葆忽然發現自己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切都是寶葫蘆在做,最后他下定決心要離開寶葫蘆,自己去做好每一件事。
我看完這本書,覺得非常神奇,因為我也想要一個寶葫蘆,能幫我洗衣服,做作業……等,可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樣只會讓你越來越懶惰的,一點兒都不好,雖然寶葫蘆有無窮無盡的魔法,但他沒有自己的想法,別人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根本不理解這件事的目的,其實人身上也有魔法,那就是---潛能,只是有些人不去挖掘它而已。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世界上是根本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也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所有的成功都是要靠自己不懈努力爭取的,我們必須要腳踏實地,好好學習,將來才有好的結果。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13
寒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名叫寶葫蘆的秘密的書。
故事講的是小學生王葆聽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對寶葫蘆產生了興趣,也想擁有一個不久,他果然從河里找到了寶葫蘆,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王葆雖然要什么有什么,但是同學們卻漸漸地疏遠了他,連王葆自己都迷糊了,一次,把葫蘆給他變了一些不知名的花,小張和同學們問這問那,王寶也只能說謊。最后王寶中也明白了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不是寶葫蘆變的,而是其他人的,我也從這本書中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我們不必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只要憑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收獲,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異想天開,不勞而獲,終究是行不通的。在生活中我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雖然有時可以讓家長幫著做,但不能事事都依賴著他們。如果這樣幫你做了,那你永遠只是個什么也不會的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可是那么一群孩子中只有幾個能做到的,我不僅反思,我能做到嗎?
同學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再讓父母幫著你們了,我們要多動腦,勤動手,善于思考,做個勤學好問的孩子。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14
作者簡介:張天翼,原名張元定,字漢弟。號,一之,筆名張天凈、鐵池翰等。
主要內容:王葆撿到了寶葫蘆之后,要啥有啥。但得知寶葫蘆是偷的,很氣,結果只是一場夢。
我的感受:世上沒有不勞動就有收獲的人。此所謂不勞無獲。大家都知道,世上沒有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情,但有的人就是異想天開,做白日夢。
而人類,有的用自己的勞動創造了更美好的生活,有的,卻用自己的懶惰換來了應有的報應。而這些生活和報應,是我們人類用自己的行動換來的。再比如老虎,老虎是從小就要學捕獵,否則長大后將會餓死。老虎從小也要學怎樣才能躲開敵人的攻擊,不然就會被敵人的'攻擊置于死地。然人,他光愛勞動可不行。還要有個善良的心靈。如果王葆沒有一個善良的心靈,那他知道是偷的以后還會再次使用寶葫蘆,這樣這個夢就會一睡不醒了。
而有人甚至因為生活需要,殺死了親兄弟或姐妹來得到錢,甚至有的卻殺死了父母,他們這不叫辛勤勞動而叫殺人放火!
20xx年6月某日,楊某人殺死父母!而他先給爸爸媽媽買了份兒保險,之后又把爸爸媽媽叫到家里做客,其中有一道菜很貴,爸媽不舍得吃,而楊某在里面放了毒,爸媽沒吃,這類毒能讓人直接致死,他又在水里放了毒。給爸媽喝,結果父母死了,他得了錢!
這事是絕對不能發生。記住,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15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叫《寶葫蘆的秘密》的書,這是張天翼寫得一本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名著。
《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叫王葆的'孩子,他經常聽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所以他很想得到一個這樣的寶葫蘆。有一次,他在釣魚的時候得了寶葫蘆。寶葫蘆幫他釣魚,還幫他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很快寶葫蘆就成了王葆的依賴。
但是,有一次數學考試,王葆不會做題,想讓寶葫蘆幫他答題。寶葫蘆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幫他答完題了,但實際上,寶葫蘆偷偷把王葆的試卷和蘇鳴鳳的試卷用魔法進行了轉移,結果害得王葆被老師罵了一頓。還有一次是經過一個“無人管理售書處”的時候,王葆對兩本書很感興趣。但是,當他離開時,手上突然冒出來兩本書。他的朋友以為是他的偷的,這讓王葆感覺很丟人。后來還發生過一些寶葫蘆盲目地幫助王葆的事情。最后,王葆決定一切都要靠自己。
從《寶葫蘆的秘密》這個故事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幻想,要腳踏實地,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夢想。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相關文章:
寶葫蘆的秘密作文05-09
《寶葫蘆的秘密》好詞好句01-14
《寶葫蘆的秘密》作文范文06-12
寶葫蘆的秘密散文故事12-06
寶葫蘆的秘密童話故事(精選13篇)02-22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經典】09-21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09-01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08-30
寶葫蘆的秘密的讀后感04-30
(經典)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