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絕望鍛煉了我》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絕望鍛煉了我》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絕望鍛煉了我》讀后感1
今年上半年,看到新聞里播放著韓國總統樸槿惠訪華,她得體的穿著,優雅的談吐,深深地把我吸引,有一種非常像了解她的沖動。正好看到電視中介紹她唯一的一本自傳《絕望鍛煉了我》,暑假在家,立即把這本書買回家,一連幾天,沉浸在這位偉大的女強人的世界里,也深深地被她身上堅強不屈所折服。
如果一個人用絕望來形容自我境遇,那么她所遭遇的人生變故必定非平常人所能想象。政治對于普通民眾來講,即遙遠又熟悉,政治無處不在。然而,像樸槿惠這樣生長于政治家庭的人,從小耳聞目染的便是形形色色的政治。她是前韓國總統樸正熙的長女。政治給她帶來的'并非金錢名利榮耀富貴,反而是二十二歲時母親遇刺身亡,二十七歲時父親被暗殺,年紀輕輕便孤女般地活在這個世界上。那種心情潮水的起落是普通人無法承受的。可即便如此,在這本自傳里也完全讀不到怨天尤人自哀自憐的小女人心緒。就像此書名的寓意:絕望令人成長。只有內心有大愛的人才能用真摯冷靜,情感流暢的筆觸詮釋個人成長史。
幾乎每個成名的女政治家都有自傳,如希拉里的《親歷歷史》,撒切爾夫人的《通往權力之路》和貝.布托的《東方的女兒》,這些書都以其從政經歷為核心,字里行間鋒芒畢露,充滿了權力的氣息。與它們相比,樸槿惠的自傳便樸實親切多了。她說,這本書是我的過去和現在,也是對未來的約定。對于她來說,政治不意味著權力,而是她出離人生低谷之后回報國民的恩情,這便是全書情感的基調,悲喜之間不失濃烈的情感。
高考失利、投資失敗、被競爭對手打敗、失戀、失去親人都會讓人的生活失去平衡,仿佛眼睛被濃霧遮蔽著看不到未來的風景。其實,并不是生活把我們逼向絕望的境地,而是我們自己。當你發現自己已經站在懸崖邊緣時,有的人會因為恐懼和絕望而踏出人生最后的一步,而有的人則為自己還活著感到慶幸。這就是絕望帶給我們的選擇——逃避現實或是堅毅、樂觀的走下去。
在《絕望鍛煉了我》這本書中,我看到了樸槿惠如何從絕望、孤寂、無助中走出,真正找到自己生活的希望,也正是絕望讓她能夠以更堅定的步伐走向回報人民的道路上。有時,命運會給我們開一個玩笑,讓我們失去曾經最珍貴的東西。其實,命運想要告訴我們還有更寬敞的路值得我們去選擇。可能在一切已然平靜,當我們回過頭來看,會感激那一段痛苦的歲月。
在絕望中,我們能更好的認清自己,看到自己從前的不足,能夠用懺悔、自省的姿態洗滌心靈的污垢;在絕望中,我們能看到許多從前忽視掉的風景,能夠用欣賞、感恩的情懷對待一切的美好。絕望與希望并存、苦難與歡樂并生,這才是人生,用堅強與自信坦然地面對命運,用拼搏與抗爭樂觀地對抗命運終究實現最終的希望。
《絕望鍛煉了我》讀后感2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就是與偉人進行一次靈魂上的交流。對于這兩句曠世名言,我總是深信不疑,并一直為之去效仿。
暑假前夕,母親帶我來到讀書館,說是為了陶冶情操,品讀書香。初入館時,便被它的磅礴氣勢所吸引,它很大,放眼望去盡是書籍;閉了眼,仿若置身于十九世紀的歐洲,古典而又豪華。我慢慢地走著看著,許是注定般,一位封面上的女子映入眼簾,我取下書來,書名為——《絕望鍛煉了我——樸槿惠自傳》封面上的女子并不十分美麗,小眼睛,塌鼻梁,眼角還有幾絲并不顯眼的魚尾紋。
我開始翻閱這本書。初讀時,我便被她的身份感到吃驚——竟不曾知曉她是總統的女兒,其生活必定十分優越。我暗自猜想到。果不其然,父親當上總統后,便立刻從小小的屋子搬到了總統府邸青瓦臺;連上個街也有數名保鏢貼身保護,好一幅公主巡街的氣派,令人好生羨慕。可不知為何,看到后來,心卻越來越沉重了。
一次短暫的法國之行,竟成了她與母親永遠的分別。當她好不容易走出喪母的陰影,父親卻又不幸遭到暗殺。年紀尚輕,喪失雙親。這將是對她的最大打擊吧?卻不曾想到更可氣的還在后頭!她的父親,她最崇拜的父親,那個曾讓韓國經濟飛躍,創造出“漢江奇跡”的男人,去遭到了國民們的責罵。國民罵他專制,說他蠻恨,一時間韓國上下指責聲一片,就連給父親舉行葬禮也不敢公開。“為什么,這究竟是為什么呀?父親到底做錯了什么,難道他做的還不夠好嗎?為什么你們要譴責他呀?”她該如何是好?她會從此一蹶不起嗎?她會選擇逃離他鄉嗎?她會就此隱居鄉村嗎?帶著一連串的疑問,于是我加快了閱讀的腳步。
是的,她再也承受不起這不公的待遇了,這令人不可理解的指責了;于是,她逃離了,來到一個小村莊里。在這里,沒有人會認識她,沒有人會指責她;這兒的人們是多么的'友善,這兒的風景是那么的美;遠去喧鬧,脫離枷鎖,只享受眼前這份安寧……就在我認為她會就此定居時,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改變了她的一生,卻是我更加敬佩起她來。
她不甘于安逸,不愿再逃離了;于是,她回來了,她重返政壇,以一頭黑馬之勢毅然投身于此。期間有多少艱辛,我不曾知曉;遭遇過多大的困難,我也不知道;也許她也曾哭過,想過放棄,但她依舊堅持了下來。于是,當我再次看到她的時候,她已是東亞第一位民選女總統,讓韓國經濟再次“飛”了起來。
書已經看完了許久,心情卻遠遠不能平復。望著封面上那位女子,一種親切之感油然而生,但內心更多的卻是敬重之情。
也許,我們也曾遭遇挫折;也曾哭過,不理解世界的冷酷;總是,抱怨自己不是公主(王子),不用事事都操心……但我們只要努力;矢志不渝的追求著自己的理念;從不肯向現實妥協;沒準就會有一個不可思議、與眾不同的結果。這大概就是她教給我的東西吧!
《絕望鍛煉了我》讀后感3
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溫柔平實的筆觸來記述自我過往的人生及自我在政治上的主張和見解。
書中有很多打動人心的地方:少年時代父母健在時的幸福生活,父親去世后的絕望和堅強以及她重回政壇后對于政治理想的堅持和對于民眾支持的感恩。在她的身上能夠體現出東方女政治家所具有的堅韌和勇敢,以及柔與剛的完美結合。
但是,不得不說,這本書不僅僅是她個人生活的傳記,更包內含她的政治訴求。書中不乏對于執政理念的闡釋以及政治決策的解釋。在她擁有政治地位的前提下,這不免有目的不純之嫌。也許,當她完全退出政治舞臺后,再來回憶和記錄自我經歷過的人生,視角和資料會有所不一樣。畢竟,政治真的太復雜,多少真真與假假又豈是我們這些平凡人能分的清的`。
讀過這本書,我對于樸正熙總統執政期間的功與過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畢竟,從一個女兒的視角出發,書中給予了自我的父親太多正面的評價。另一方面,我也很好奇,在樸槿惠以一個平凡人的身份生活的十八年中,她是何以營生的呢?
在這本書中我感觸最深的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當父母遭槍擊去世,她和弟弟妹妹離開青瓦臺后所感受到的人情冷暖,另一方面是在本書后記中,她對于國家未來的闡述。
她以前感慨:“原先世上的人心一天就能改變。”“人們在沒有明確的信念之下,為了追隨權力甚至能夠隨意改變自我的主張,彼此沒有信義只有算計。能夠遵守原則和信念,用一貫的哲學開拓政策的政治家,簡直少之又少。”“一旦嘗到權力滋味的人,就會成天為了不失去權力而戰戰兢兢,他們不會選取險峻艱辛的道路,反而會找尋快捷方式,想要快速成為政壇上的明星。權力這種東西感覺一輩子都能握在手里,但其實某天會突然像風一樣消失。”“多年來我忍受了無數的出賣,簡直就像是站在山崖的邊緣般岌岌可危。被以前信賴的人背叛,讓我看清了人類對于欲望和權力的執著。那是一段十分苦澀的經驗,但也是人生中最昂貴的教訓。”這些對于信任、背叛、權力和人性的闡釋,也只有經歷過并感受到切膚之痛后,才能如此準確和生動的表述出來。
在書的后記中,她寫道:“當我們的孩子長大成人后,他們生長的國家將會是什么樣貌?我期望今后這片土地上,所有年輕人畢業離開學校后,都能擁有自我的理想工作,付出多少努力就能得到多少回報,遵守法律及原則的人們也能夠成功。我期望建立這樣的國家。”這讓我不禁聯想到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這同樣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隨著自我社會閱歷的加深,多少看過或聽過各種蠅營狗茍,這段語句一下子打動了我,讓我有把它記下來的沖動。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本書,每個人都會讀出不一樣的資料,一個人在不一樣的人生階段也會對書中資料有不一樣的感觸和解讀。我正處于一個理想與懷疑并存的時期,對于書中資料的理解和體會,的確與我已有的經歷和目前的心境有關。
【《絕望鍛煉了我》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得到了鍛煉06-27
我得到了鍛煉05-23
給我希望就別讓我絕望06-26
我的表情包里沒有絕望作文04-16
絕望的的句子12-14
絕望的句子11-15
我得到了鍛煉作文(通用25篇)11-26
鍛煉的近義詞01-17
早鍛煉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