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三篇創業書籍讀后感
導語:我們不應該畏懼這么多的付出,因為成功的喜悅是巨大的。 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的創業書籍讀后感 ,祝您生活愉快
【篇一】創業書籍《發現你的天賦》讀后感
天分+熱情=天賦=資本=更多熱情
為了獲得更多熱情的生活,就需要天賦。
要發現自己的天賦,先要發現自己的天分,再加上更重要的熱情。克服想象和真實的阻礙,選擇適合自己的部落,可以在發現天賦的路上更順暢。
而且,書中觀點認為,天賦是獲得幸福的重要因素。
一、天分
是與生俱來的自然原始的潛力,在實踐中不斷砥礪鍛煉為天賦。對你有天分的事情,更容易做好。
通過GATB測試,主觀判定自己的天分包括:一般學習能力、數理能力、空間判斷能力、形狀直覺;手指靈活度、手腕靈活度一般;語言能力、書寫直覺、運動協調度比較差。
通過VARK模型,主觀判定自己的學習風格為視覺型,擅長看圖表、做圖形的設計與信息整理。聽講座的學習方式,及閱讀都比較差(需要閱讀強的伙伴或老師指導,對于本書的理解,我可能都有偏差)。
以前我主觀的認為,能夠看出細節的差別是每個人理所當然的事,或者只要通過學習,每個人都一樣,原來每個人不一樣,這就是我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屬于我的天分。
以上是關于天分的已知部分,而天分的未知部分,則需要盡可能的創造各種新體驗來發掘。
什么不是自己的天分呢?
天分影響天賦的發現,如果按照正確的學習方式,相對于自己的其他天分,還是不怎么擅長的話,就不能算是自己的天分了。
二、熱情
天分很重要 ,但是熱情更重要
什么是熱情?
熱情是愛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古希臘文中,有4個詞能表達愛:“agape”表達的是對一般人的友好以及對我們所尊重的人的友好,在英文里,與之相近的詞是“charity”(仁慈),本意是對他人無私的愛;“eros”是浪漫之愛和他人所散發出的性吸引力;“storge”指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自然之愛,以及我們和自己所珍愛的人之間的愛,包括一些好朋友之間的愛;“philia”是對他人的友誼與忠誠,以及某些事物對我們的自然吸引力。“philia”這種愛還是最接近我們對烹飪、考古、運動等事物的喜愛之情,只有它能激發我們的熱情和能量。可見,關鍵詞是“能量”。所有生命都有能量:沒有能量就沒有生命,熱情就是積極的心靈能量的威力。
熱情是能提升精神的活動。如果你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歡的,那么一天下來你雖會身體疲憊,但卻會感到精神煥發;如果你一天都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那么雖然你的體力還好,但士氣會很低落,似乎需要補充點兒能量。熱情,就是增加你的`心靈能量,而不是消耗它。熱情讓人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
三、幸福
天賦對幸福很重要,以幸福作為目標,也許會讓熱情更發光。
四、態度(自信和決心克服想象的障礙)
天賦和積極情緒而非消極情緒有關。
每個人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有天生的,有后天形成的。
人格最重要的三個方面包括:氣質、性情和性格。
“氣質”,指的是行為、感受和反應的典型模式。你的天生氣質會影響你看待世界的角度,影響你的行為、興趣以及熱愛的事物。當我們說有些人具有藝術、科學或宗教等氣質時,就是這個意思。“性情”,指的是你通常的情緒和態度:你是否容易開心、冷嘲熱諷、樂觀積極或消極沉悶;或者你面對半杯水時,會認為是有一半還是差一半。“性格”,指的是你的整體道德品質,包括誠實、忠誠、勇敢、果斷等以及它們的反面和變體品質。
氣質是你與生俱來的,而性情是在你的人生經歷中發展而來的。
怎么改變一個人的態度呢?書中沒說,據說最重要的因素是一個人的環境。
五、評估真實的障礙
通過SWOT法評估真實的障礙,即內部的優勢(strengths)和弱勢(weaknesses),外部的機遇(opportunities)和風險(threats)。
發現自己最大的障礙是什么,以及克服這些障礙需要付出什么代價;如果這么做了,會產生什么后果?如果不這么做,又會發生什么。
六、獲得適合自己部落的幫助
發現天賦的方法之一就是找到屬于自己的世界——你在什么樣的群體和文化中會覺得自在開心?你的“小伙伴們”都是誰?
作者的經驗:我喜歡當導演,但是我從未覺得自己適合戲劇圈的生活;我喜歡并崇拜演員和導演們,但是我和他們的生活節奏與動機都不合拍。
四大好處
肯定:一起成長;指引:認清自己的路;合作:相互支持;鼓舞:更上一層樓。
讓我們過有熱情、有目標的生活吧!
一個偉大的生命就是一段接一段的英雄之旅。
【篇二】創業書籍《引爆點:如何制造流行》讀后感
去年最流行的一個理論叫長尾理論,但是很多人研究了以后感覺很失望,本以為是一個能改變人生際遇的錦囊妙計,結果全是扯淡的。其實長尾理論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玩意兒,它的針對性很明顯,只對某些平臺型的渠道有用,說白了,它就是犧牲大多數人的利益來成就一小部分渠道所有者,比如做網站的。這也不是什么新鮮東西,要飯的遵循的就是長尾理論,很多人都覺得每次收入塊八毛不值一提,但是架不住人家長尾夠長,所以乞丐成為最先富起來的一群人。
后來,有朋友說你應該看看《引爆流行》,對于內容制作者、想出名的草根、想提高博客點擊率的、想把《七零一代的雞零狗碎》搞成百萬暢銷書的,引爆流行才是王道。是啊,假如你千辛萬苦做了一張唱片,結果只變成了長尾里的一小根毛,你愿意嗎?只是在大多數人看來,流行是可遇不可求的,它就像艷遇或者祖墳冒青煙之類的東西,你知道老鼠愛大米、芙蓉姐姐、超女是怎么紅起來的嗎?雖然事后我們會分析出一百條理由,但是在此事發生之前,我們沒有人知道。
《引爆流行》就是揭露流行引爆點內在規律的一本書,它分析了很多案例,然后總結出了三條規則,個別人物法則、附著力法則、環境威力法則,換成白話文就是,某些意見領袖和社交天才的參與,內容本身比較過硬,正好符合了當時的社會環境,然后就紅了。看到這里,你肯定很失望,靠,就這點料,老子十年前就知道了。不過且慢,我看這本書的時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這三個原則,而是他在研究過程中使用的方法。
普通人,尤其是文科生,在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往往喜歡想當然,但事實上,我們下的論斷很多是錯覺、成見,看《引爆流行》給我最大的震撼是其中一段講電視節目《芝麻街》的制作,你會覺得那不是在做電視,而是在做科學實驗,他們使用了各種方法從各個角度來測試兒童觀看電視的行為,并用這些來指導電視內容的制作,再想想我們的電視欄目策劃是怎么搞的,找幾個權威吃個飯侃一侃就出來了,這些老大可能壓根就不看電視。但是最終打敗《芝麻街》的是另一檔節目《藍狗線索》,在我們的權威看來,這檔節目遠遠不如《芝麻街》精彩、豐富、有趣,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而它成功的秘訣也在于搞實驗,通過兒童的行為研究最終發現,孩子們的最大訴求并不是精彩、豐富和有趣,而是簡單、容易理解、互動。
我在唱片業里做了八年,最深切的體會就是這個行業很感性,完全沒有數據支持,沒有銷售數據、沒有用戶行為數據,更談不上任何市場分析,從業人員腦子都是飛著的,一拍腦門就干了。之前,我在一個唱片公司里做過半年的戰略研究,想法很簡單,就是收集整理零零散散的數據,然后進行研究分析,做出戰略意見。然而我發現,最大的阻力來自生產部門,他們打心眼里不愿接受分析結果,一方面可能因為感覺自己的專業權威被挑戰了,另一方面他們腦子里沒有統計學概念,喜歡用特例來否定慣例,比如,你告訴他能流行的彩鈴音樂83.4%都是很土的歌,他就說那周杰倫的彩鈴也賣得很好啊,可問題是,周杰倫跟你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中國人打心眼里是相信奇跡的,比如諸葛亮給你一個錦囊妙計,你只需要照著做,立刻反敗為勝、書大賣、財源滾滾,《引爆流行》顯然不是這么一本書,我從中受到的啟發是:同志們,一定要相信科學。
【篇三】創業書籍《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用了這個名字,其實看的書名字不是這個,雖然是同一本書。此書的英文名字是《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Restoring the Character Ethic》,我看的是96年三聯書店出版的第一版翻譯,中文名字定為《與成功有約——全面造就自己》,其實與其后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同一本書,連翻譯者都是一個人。
這就是我的第一個讀后感了,看來,酒香也怕巷子深,而且名字起得不要太俗,西方國家出版業起名字確實有一套,有懸念又切中主題。
本書總結論述了七個習慣,其實更應該說是七個信條,不僅僅對于高效能人士有價值,而是人生自我修煉的七個信條。一本好書,但是卻沒有想象那么好。可能是因為,雖然書中提到的七個信條真的都是非常精粹和正確的人生道理,但實際掌握和融合進自己信念的過程要遠比書中提到的方法復雜得多,盡管書中反復論述這些信條的重要性,實際上,對這些的體會和認可,是需要人生中不斷摸索和反思才能得到的。而且,大言不慚一點,其中每一個信條,我都接觸和思考過了,以往的感想總結已經幾乎涉及到了七個習慣的每一點,所以,這本書沒有能夠給我新的啟發和特別的感觸。
人生,對外部世界的認識理解和不斷進步,是基于自身觀念的,人生來就是戴著主觀眼鏡的,而且隨著歲月流轉,度數越來越深;而真正的成功,不是投機取巧,而是基于內心力量的成功。因此,要想成長和尋得真正成功,就需要不斷修煉自我,減輕眼鏡的度數,在世界、社會與自我價值之間尋求共同點。書中提到七個習慣,操之在我、確立目標、掌握重點、利人利己、設身處地、集思廣益、均衡發展,是一個從依賴到獨立再到互賴的過程,也是從個人成功到人際關系成功的過程。其實,在我看來,這也是一個從思想到技能,片面追求前者會成為僧人或者哲人,片面追求后者只會是虛偽的表現,沒有思想的技能,只會是強迫自己的表演,并非發自內心的力量。
雖然,這本書沒有給我什么震撼,卻也是印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且也給予了一些額外收獲,但不能算是使得我的想法更系統,因為,盡管書里畫了一個圖,但是,我覺得,本質而言,這七個習慣只能是七個習慣,并不能夠成為某個系統。
零星收獲,記錄如下:
1、人的求知有一扇“自內開啟的改變之門”,除非自己敞開心靈,拋棄舊有觀念,否則沒人能夠為你開門;
2、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亞里斯多德
3、人生有三種價值:經驗價值;創造價值;態度價值。
4、愛是動詞,不是感受。(不要說沒有愛情了,要說你主觀要不要愛)。
5、推諉責任的話語和行為會強化對宿命論的認同,說者會自己洗腦。
6、努力做事,插手“關切范圍”之事,可以逐漸擴大“影響范圍”,使得影響范圍愈加接近關切范圍,無能為力之感會逐漸降低。
7、人生面對三類問題:可直接控制的問題,改變自己的行為去消除問題;可間接控制的問題,發揮影響力去消除問題;無能為力的問題,微笑接受問題。
8、操之在我不是強出頭或者無視他人反應,而是更敏銳、理智,不受表象影響而分析實際、掌握問題癥結。
9、不怕錯只怕不改過。
10、借擬定目標的過程,澄明思慮,凝聚繼續向前的力量。
11、以原則為生活重心指導行動,行動會反過來加深對原則的認識和堅持的力量。
12、心靈演練,在腦中模擬各種情況下的反應,會有助于形成實際的處事習慣。
13、撰寫家庭使命宣言,讓全家參與,過程與結果并重,加強全家的溝通,共同信守一個目標。
14、充分信任的授權,教導下屬提高能力,起初會比自己完成工作更加費時,但絕對值得。
15、授權者必須出自管理的目的,而不是為了效果;授權的原則不能改變,但權限可以因人而異。充分信任的授權要對這些事情有所共識:預期的成果,應守的規范,可用的資源,責任的歸屬,明確的獎懲。
16、時間管理:選擇目標,安排進度,逐日調整。
17、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是自制與自知之明,了解自己才懂得分寸。維系人與人之間情誼,最要緊不在于言語或者行為,而在于本性。
18、能增加感情帳戶存款的,是禮貌、誠實、仁慈與信用。這是被人信賴的基礎。
19、六種增加感情存款的方法:了解別人,注意小節,信守承諾,坦誠相待(闡明期望),誠懇正直,勇于道歉(并非勤于道歉)。
20、發生問題可能是增加感情存款的契機。
21、表達自己并非自吹自擂,而是根據對他人的了解來訴說自己的意見,有時候甚至會改變初衷。因為在了解別人的過程中,你也產生新的見解。
22、三個溝通層次:自我防衛,彼此尊重,集思廣益。
23、自我修煉包括身體、精神、心智與待人處事四方面,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于團隊。
【創業書籍讀后感】相關文章:
創業書籍讀后感范文01-16
關于創業書籍讀后感06-08
創業書籍《失控》讀后感06-03
創業書籍《失控》?讀后感06-03
創新創業書籍讀后感06-08
關于創業類的書籍讀后感06-08
創業書籍讀后感(通用20篇)05-18
創業必讀書籍《失控》讀后感06-03
創業書籍《創業維艱》讀后感(通用8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