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
導語:《山羊不吃天堂草》是曹文軒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于1991年,展現了鄉村少年明子為生活所迫隨木匠師傅和師兄外出務工,在城市這一特殊背景下艱難成長的故事。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優秀讀后感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五年級《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1:
假期里,我讀了一本好書——《山羊不吃天堂草》,剛讀前幾頁,我在想:一本寫人物的書,為什么要起這樣的名字呢?等讀完這本書,我才恍然大悟,這真是一本發人深省,耐人尋味的好書啊!
明子家養了許多羊,可“小豆村”的草都被山羊吃光了,他們把羊來帶到了一個河灘,這里長滿了天堂草,雖然它們芳香怡人,美味無比,但是山羊不肯吃,最后全都餓死了。為了掙錢,明子只好背井離鄉,去城里干木匠活。然而城市對他來說,是遙遠的,陌生的,永不可到達的。在這期間他經歷了許多困難、挫折和蔑視,可明子并沒有向命運低頭,在艱苦的生活中,他依然保持了堅強、善良、正直的品質。他無私地幫助腿部有殘疾的紫薇;挽救迷戀賭博的黑罐;幫助孤苦無依的鴨子;把自己好不容易等來的活,讓給了更困難的小木匠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明子攬了一筆大活,收了一千元定金,這些錢是巨大的誘惑,沒有人知道錢的事兒,雇主家也不知道在哪兒,如果寄回家就可以把買羊的債還上,但是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他想起了那一只只倒下的山羊,最后他選擇了誠信,保護了尊嚴。
我想起有一次,我在教室里撿了一支鋼筆,它金色的`筆桿閃閃發亮,上面還刻著優美的詩句,我太喜歡了!如果我偷偷藏起來,也沒有人知道,可是我覺得自己應該做個拾金不昧的人,于是就把筆還給了同學,這不正是山羊不吃天堂草的行為嗎?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這本書既生動感人,又讓人回味無窮。怎么樣?通過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想看看這本書呢?
五年級《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2:
一群饑餓的羊,面對一片片長得高貴誘人的“天堂草”卻不肯將頭低下,若干天后最后一只餓死……
這部小說主要講明子出生于小豆村,由于生活所迫,明子不得不遠離家鄉,跟隨著三和尚(明子的師傅)和師兄黑罐到外面世界闖蕩。一開始明子和吝嗇的三和尚總在作對,但在時間的磨合中,他們有了父子般的默契。后來明子的技藝已經超越三和尚了,三和尚已經留不住他了,就讓他出師,讓明子和他的朋友一起出去闖蕩……
這本書讓我受到的啟示最大的是三和尚的一句話:人活著就得活出以一個人的樣子。當我看到時不禁一愣,頓時眼前一亮——對呀,人活著必須有尊嚴,卻不能想那些為了金錢或者一些利益而成為一個利益的奴隸啊!不能像那些因為貪生怕死而投降于日本的漢奸啊!作為一個男子漢,我必須有骨氣,失敗了沒什么,但沒有尊嚴的成功才是可恥啊!想到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那是做的一件可恥的事情。那天試卷發了下來,嘿嘿,全班第一,九十七,當我正欣賞著我的分數時,無意中發現老師改錯了一題,我在人不注意時把錯的答案給改了,F在想起心里不禁傳出一陣陣羞愧……
我最大的收獲是能令我對“錢”又有另一種看法,這部書其實一直都是圍繞著“錢”寫,一開始明子一直認為“錢是萬能的”,但經歷了抽獎這事之后他才真正的發現了“錢不是萬能的”,而把本不屬于自己的錢占位據有,回受到內心的譴責。同時也讓我明白了要用自己的雙手賺錢才是真正有意義的,這里能然不少人認清了歧途和自己該走的路。
讀了這部小說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就是必須有做人的尊嚴,想三和尚說的那樣,“人活著就得有個人樣”。也然我擦亮了眼睛,使我未來不走上歧途。
【五年級《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相關文章: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05-18
《山羊不吃天堂草》的讀后感04-14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08-12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12-29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12-29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后感08-11
山羊不吃天堂草初中讀后感05-18
《山羊不吃天堂草》的小學讀后感05-18
《山羊不吃天堂草》的優秀讀后感05-17
《山羊不吃天堂草》小學讀后感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