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讀后感大全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一的讀后感大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一的讀后感大全1
我讀完《紅與黑》對于連的一大感受就是他十分虛偽。他崇拜拿破侖,可在市長家里,為了不被別人發現,他不惜燒掉拿破侖的肖像。他蔑視特權貴族階級,但是在侯爵家里當秘書時,他卻時刻留意謹慎,提醒自己絕對不能表現出對特權貴族階級的不滿與蔑視。在貝藏松神學院時,他更是虛偽。明明明白那些所要學習的東西是錯誤的,還是將自己的思想藏了起來,繼續學習。
然而,他也有真誠善良的一面。在看到貧民所所長哇列諾一家的鋪張浪費、肆意享樂的生活狀況,他同情貧民的貧苦生活,同情他們連唱歌的權利都被剝奪。這樣的他,是善良的。最終,在審判庭上,他痛斥了貴族階級對平民的殘害,他敢于直面他的真心,說出了他對貴族階級的不滿與輕蔑。即使在有機會免于死罪的狀況下,他依舊沒有動搖;在最愛的女人瑞那夫人和最真誠的朋友傅凱的勸導下,他堅定了自己心中的信念。這樣的他,是真誠的。
正是這樣矛盾的性格,使得他的杯具讓人心疼。
小說除了對男主人公的塑造令人印象深刻外。兩位女主人也一樣。瑞那夫人的軟弱、善良與真誠同樣讓人心疼。兒子生病,她不惜把一切錯誤歸結于自己出格的感情上。對于于連,她深愛著,但是處于社會道德、社會輿論以及對丈夫的那絲同情,她最終只能選取軟弱,選取放下。直到最后于連的槍殺,她依舊原諒,甚至還埋怨自己不該寫那封信。
而瑪娣兒特,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傲慢。她在理智與感情中掙扎,她和于連一樣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對于于連,她的內心也無數次掙扎過、糾結過。她一方面忘不了于連的平民身份,一方面又把于連的前程想象成完美的無與倫比。她總自己安慰的告訴自己,只要時機恰當,于連必是有用之才。但最后她在感情里無法自拔。
杯具總是把美的東西撕破給人看,《紅與黑》是這部杯具,它撕破了下層人民的努力奮斗,撕破了純真感情,讓人讀完回味無窮。
初一的讀后感大全2
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啊!我們的日子是有時間組成的,時間是不會倒流的。我們學習了《匆匆》這篇文章是我受益匪淺,懂得了許多道理。
當我讀了《匆匆》后,明白了作者是多么懂得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無限的事情,朱自清在八千多的日子里鑄就了許多輝煌,創造了不少奇跡,有自己的成就,可他還覺得自己荒廢了時間,讓日子從自己身邊溜走了。可是,在我的四千多的日子里我又做了些什么呢?珍惜時間了么?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無限的事情了么?是不是從我身邊溜走的日子還要多呢?
是啊!閑聊時,日子從我的的嘴邊溜去;跳橡皮筋時,日子從皮筋底下鉆過去;打電腦時,它便輕靈地從鼠標上跨過。我覺察它去的匆匆了,惋惜時,日子便又隨著我們的嘆息聲輕輕飄去了。
當我每一天放學回到家,座在書里兢兢業業的寫作業,當寫完作業看課外書時,同時又是抱著何等的態度去做呢?真的是在認真看嗎?當媽媽進來看時,雖然在看書、學習,也只不過是做樣子看,消遣時間罷了,真覺得無聊時翻翻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一天都浪費三小時,一年就浪費了1095個小時,一年就浪費了46天,是多么驚人的數字,當我覺浸在幽谷里時,我學習了《匆匆》,讓我明白了時間也就使一個人的有限地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讓時間流逝的蹤跡遠離我身邊,我沉浸在幽谷的最深刻處時,是朱自清的簡短的一篇課文《勿勿》讓我拉出了幽谷,同時又站在了山的最高處,站的越高看的越遠,讓夢想支翱翔,為了夢想去揚帆遠航,珍惜生命,留住生命中的時間去完成自己的夢想,讓有限的時間內做出無限的成就,來到這世界,活得無怨無悔,才不白白走一遭。
初一的讀后感大全3
“民兵都是英雄漢,不怕艱苦不怕難,打日本,保家鄉,地雷是咱好伙伴……”聽到了這雄渾的歌聲,堅定的語氣,我的腦海里頓時想起了那一次看的抗日大電影——《地雷戰》。
那是1942年的夏天,是抗日時期最艱苦的日子,膠東抗日根據地黃村趙家莊形式很緊張,日本鬼子時常來搶、殺、略、奪、趙虎同志把地雷的使用方法交給老百姓。全村的老百姓,不論男女老少都加入了這場地雷戰。然而地雷不夠,老百姓與八路軍一起創造石雷。然而日本鬼子卻想盡辦法破八路軍的地雷陣。雙方戰爭激烈,最后殺得日本鬼子片甲不留,我們八路軍勝利了。
在這場戰爭中,我感受到了抗日那時老百姓與解放軍的智慧與才干。地雷的數量不夠,大家就一起造石雷,“沒有鐵雷造石雷呀!”,老百姓們一起動腦筋,想辦法,創造出了多種多樣的地雷。子母雷,可以在空中爆炸,使騎兵也無法防御;連環雷,猜到一個,連起來的其他地雷一起爆炸,讓日本鬼子措手不及,最厲害的就是那碎石雷了,它還被大家起了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天女散花。放在山坡上,爆炸把巖石也崩落了下來,敵軍無反手之力。
然而敵軍用了卑鄙的手段,把村民們押回去,當做人質,逼迫八路軍挖出地雷,交出糧食。八路軍們一起動腦筋想辦法,創造蝎子雷,讓村民們全部獲救,而敵軍卻被打得落花流水。他們是多么的聰明啊!
正是大家聰明的頭腦,讓我們打贏了這一場激烈的地雷戰,趙家莊安全了。這也讓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要用聰明的頭腦武裝自己,保衛祖國,保衛家園,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初一的讀后感大全4
坐在窗前看著楊柳吐綠,盼著鶯燕的歸來,念著朱自清的《匆匆》,談著時光的飛逝……我陷入了沉思。
《匆匆》這篇散文十分細膩的描寫了時光迅速流逝的蹤跡,表達出作者對虛度時光的后悔與惋惜,但這也不是我們所有人所要感嘆的嗎?
曾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時間是最不偏私的,給任何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但時間也是最偏私的,給任何人的一天都不是二十四小時。小時候看到這一句話感到很可笑,感覺這句話前后矛盾,但總覺得其中有一種特殊的意蘊,也許太小吧悟不出來。長大后,再想起這一句話時,已經經歷了許多,也漸漸明白了這句話,這句話其實并不矛盾,而且其中蘊含了許多深刻的道理,他的意思也就是說:時光老人對每一個人都是極其公平的,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但每個人所利用是有很大不同的;有些人濫用這些時間,將這二十四小時都用在了虛度光陰之上:做事不專心等等之間,所以他們所利用的有意義的時間,最多只有七八個小時。可是還有些人完全利用了這二十四小時,并且毫不虛度,在那些虛度光陰的人的眼中,他們的這些二十四小時,完全就是自己二十五,二十六小時也比不上的,所以時間的偏私就在于你所利用和利用的地方及其方法。
可是在有些人看來,珍惜時光就是將自己的生活塞滿事情,不管有沒有意義,我覺得這種人太可悲了,他們不僅浪費了時間,還透支了自己的體力,丟掉了一個好身體,而在我看來珍惜時間,就是做好一天中你該做的,就像我是個學生,我要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完成作業,并且擠出時間去讀書鍛煉,因為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說什么都是空話,因為在你生病時,不可是你的壽命在減少,并且你所利用的時間都不是高質量的,這也是讓時光飛逝。
《匆匆》這篇文章雖然語言樸素,但很生動并且能深深的引起我的沉思,所以說,我覺得吧,我以后一定要改掉上課跑神,做作業時不專心的毛病,不能再浪費時間了,因為時間無價。
珍惜時間從你我做起。
初一的讀后感大全5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在暑假里預習下一冊語文書時忽然就學到了那么一句。當時心里就想:愿無違,現在哪個人不是違著心過日子呢,就比如我們這些學生,不就是在違著心過日子么?陶淵明說的太不實際,簡直就是烏托邦。
暑假里老師要求我們寫讀后感,于是我就向同學借了一本《少年小樹之歌》。剛開始看,就入迷了。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震撼,開起了我封閉已久的向往大自然的心。現在,就讓我再回憶一遍這個故事。
小樹的爸媽在小樹五歲時相繼離開,于是小樹就跟了爺爺奶奶一起在山里生活。小樹的幸福生活在此開始了。山里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以及許多神奇的植物。小樹和爺爺一起釀酒,一起去城里采購,一起去教堂做禮拜,冬天一起圍著火爐學習,還有許多事,都給小樹的童年抹上了絢麗的色彩。小樹的爺爺是一個極富個性的人,他敢愛敢恨,從來不會做自己違心的事。他對政客有很大的看法,但他十分熱愛自己的“祖國”——即使她已不復存在。他熱愛大山,熱愛這個給予他們吃穿的大自然,他還熱愛自己的釀酒事業——所以他從不會釀造出劣質的酒。他是個令人敬佩的老頭兒,即使在人生的盡頭,也能樂觀的說:“相信我的來生會更好。”
我覺得小樹和他的爺爺奶奶最令人羨慕的就是他們的自由和隨心吧,還有他們能與山交流。這都是我們所不敢想的。我的一位老師就曾給我們講過,她說她老了的時候,她會選擇一座山,在山上建一座小茅屋,門前種些花草,清閑的過日子。也許是受她的影響吧,我也曾想做一個隱士,居住在山中,沒有壓迫和剝削,只有自由和快樂,但那畢竟是不可能的。雖然如此,但不違背自己的心意,依舊可以過得很快樂。
按照自己的意愿過日子,在我看來算是人生的一種大境界了。我真想與小樹拉起手,共同唱起我們的歌。
【初一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初一讀后感12-25
簡愛讀后感初一09-20
《簡愛》讀后感初一10-24
《史記》讀后感初一11-18
初一讀后感01-10
初一《簡愛》讀后感09-17
童年讀后感初一03-19
簡愛讀后感初一03-21
初一讀后感范文01-08
初一學生讀后感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