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朝鮮》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決戰朝鮮》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已是初秋,天氣漸涼。我靠在椅子上,翻看著李峰著作的《決戰朝鮮》,我已記不清這是第幾次經翻閱了,可每一次的翻閱都是深深震撼!
這是一部全景式再現朝鮮戰爭歷史風云的經典作品。記述了朝鮮戰爭的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役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包括戰前國際國內形勢,重要戰役戰況,雙方將帥的決策過程,以及這場戰爭中涌現的“軍神”級人物:楊根思,楊育才,黃繼光·······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其中,有兩個場景讓我印象無比深刻!
在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大橋時,我們的裝備只有24門老掉牙的舊炮和100多挺高射機槍,飛機則一架都沒有,而參戰人數則有幾十萬,他們在戰爭初期只能用這些解放戰爭時期的回收品對抗世界上裝備最先進的美軍,其中美軍單是飛機就有上萬架,那時戰爭的慘況可想而知。
而到了1951年春季,志愿軍就有了四個高炮師,若干個地炮師以及一個獨立高炮團了。而美國在朝鮮共損失1萬多架飛機,全美國也才3萬架飛機呢。
我感受到了中國的防空部隊隊像吹氣球似的在膨脹,志愿軍在炮火的歷練中成長。
另一個讓我震撼的就是我們志愿軍戰士們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
營部的.電話副班長牛保才視死如歸,沖進鋪天蓋地的炮火中檢查線路,瞬間就被炸了三處彈傷。這位戰士咬著牙向前穿行接線,整整一卷備用線都接好了,修復到最后一處斷線時,他的血已快流光了,牛保才伏下身子。還好,兩手長度剛剛能夠拉住兩邊的斷頭,而人體是導電的。牛保才一生最后的一個感覺是麻酥酥的電流傳遍了他的全身。在死亡的那一刻,他笑了,有電流,說明線路修補成功了!
師長就用這一條人命換來的三分鐘通話時間,完成了緊急命令的傳達,三分鐘之后,電話再也沒有打通了。在這三分鐘里,一個血肉之軀承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
記得有一次上跆拳道課,我的腳肌肉拉傷了,疼得我在家里哇哇大叫,連體育課都怕去上,和戰士們承受的痛苦一比,我覺得自己太渺小了!
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三十多萬年輕的生命長眠在朝鮮戰場!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換來了祖國七十年的和平發展,換來了今天的富強美好,國泰民安!
請你們安息吧,可敬又可愛的人們!我們一定會接過你們手中的接力棒,為祖國的美好強大而努力拼搏!
【《決戰朝鮮》讀后感】相關文章:
決戰05-13
《決戰大數據》讀后感范文02-06
決戰的近義詞12-10
決戰中考07-18
決戰校運會05-06
決戰中考07-18
決戰的氣息02-23
冤家對決戰12-04
滑板大決戰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