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反脆弱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個6月,我們一起共讀了塔勒布的《反脆弱》,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思維邏輯:
解決問題的思維邏輯:非線性思維。
很多時候,我們出現了錯誤,很習慣圍繞錯誤的點展開解決,強行把因和果之間的.非線性關系當成可以預測的線性關系,未必能真正的、徹底的解決問題。要想在不斷變化的世界里立于不敗之地,我們需要擁抱變化,把自己變成一個反脆弱的系統,像生命而不是機器那樣去生存。
解決職業規劃的思維邏輯:杠鈴策略。
杠鈴兩頭重,中間輕,可以理解為最好和最壞的兩種極端情況都是我們需要重視的重點,而中間的中庸情況,恰恰是我們要規避的,避免無意義的事情牽扯我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我們可以把大部分的資源放在收益確定、風險足夠小的事情上,同時把少量資源放在高風險、收益也可能很高的事情上,放棄那些中等風險和中等收益的事情。
養育孩子的思維邏輯:反脆弱思維。
以前,我總是不希望孩子受到任何的打擊、冷落和挫折,哪怕這個傷害性極小,我也依然極力地去替孩子解決,希望孩子感受到的都是世界的友好和肯定。感覺自己就像達摩克利斯一樣,特別脆弱,回想以前的行為,再思考自己對孩子的期盼,是完全相悖的,因為一顆老母親的心,完全沒有了章法。
九頭蛇怪的案例讓我明白,我們的孩子需要接受生活的挑戰、困難的洗禮,才能越挫越勇,逐漸形成反脆弱系統。我們是孩子成長道路上堅強的后盾,不應該充當保護傘,隔離掉這些挑戰給孩子所需要的成長養料,過度保護只能養育出脆弱的孩子。
覺察和接納。我們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充滿著更多的不確定性,所以如何應該不確定性,顯得特別重要。面對不確定性,我們自己首先需要學會接納和擁抱,是所有事情向好的起點。
【反脆弱讀后感】相關文章:
反脆弱讀后感(精選12篇)08-24
反脆弱讀后感(精選11篇)06-17
《反脆弱》讀后感范文(精選3篇)03-15
《反脆弱:從不確定性中獲益》讀后感12-16
脆弱09-12
脆弱09-12
《脫掉脆弱的外套》讀后感02-08
《脫掉脆弱的外套》讀后感04-17
挑戰脆弱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