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群島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拉格群島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讓人錐心不已的故事在這部書里俯拾皆是。就像囚徒們在詩里寫下的:在古拉格,只有死人笑得出來,因為他們終于解脫了。
古拉格的嬰幼兒死亡率極高,但是勉強活下來的孩子的處境也許還不如早早夭折的同輩:孩子們都睡在地上,午飯只有水和土豆。沒有碗和盤子,140人只有一個杯子,只有一盞煤油燈,但沒有煤油。在同一章節里,一個保育員講到她剛到古拉格時驚詫的發現,在那里四歲的孩子只會一些互不相連的單詞。他們一般用模仿和哼哼來表達自己。她給孩子們畫個房子問是什么,孩子們答:營房區。在房子旁邊畫了一只貓,沒有孩子認得它。接著又畫了一圈農村傳統的籬笆。“囚犯區。”孩子們高興地喊道。
在哈娃故事的兩頁之前,記錄著女犯營房的噩夢:破敗骯臟混亂不堪的小囚室里,每天晚上都人滿為患。雖然有著男囚不許進入的禁令,但是沒人在乎。不僅男人進去,少年犯也進去,十二三歲的男孩子成群結隊去里面破處。所有事情自然而然的發生,赤身裸體,眾目睽睽,在幾張床上同時進行。對于古拉格的女囚來說,只有明顯衰老和實在丑陋是僅有的防身手段。——別的什么也不管用。
極端殘酷的現實,讓囚犯之間同樣充滿了血腥的絞殺:兩個試圖逃跑的.刑事犯,一般會戴上一個不諳內情的輕刑犯,他們管這第三個人叫口糧。如果吃完了這個人,還沒有逃出人跡罕至的荒野,兩個心懷鬼胎的朋友,就會一宿一宿的睜著眼,等待著對方先于自己睡倒了,以便下手;極寒的冬天,有人在晚點名的時候倒下,一群人馬上圍過來,扒走他身上的帽子靴子裹腳布外套褲子和內衣。衣服扒光了,倒地者的頭和手卻抬了起來,微弱但清晰的說:太冷了。之后,頭又重重落地,兩眼終于蒙上了一層薄翳。
什么樣的痛是最深的痛?就是這樣用了冷靜的筆觸,去白描這樣毛骨悚然的現實。你窮盡全篇,希望找到一點亮色,一個意外。但是沒有。只有無盡的殘忍和超越想像的虐殺。作者說,在奧斯維辛,你將死于毒氣室,在科雷馬,你將死于絕望。
我想這時候,你會從心里認同這樣一個判斷:能夠產生這樣人間慘劇的社會,一定是一個邪惡的存在。能夠產生這樣人道災難的制度,一定是一個非人的制度。對于古拉格,不需要哲學性的思考和一分為二的辨識,在古拉格的圍墻之內,一切的惡都在坦然的毫無羞恥的呈現著。鑄起它的每塊磚石都在拷問人類心靈里最基本的善惡,最起碼的是非。
【古拉格群島讀后感】相關文章:
古拉格群島讀后感范文01-30
香格“希”拉02-19
笨老鼠古拉02-19
奇古拉國王05-26
額爾古拉河07-16
森林王子古約林格01-04
拉格洛夫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讀后感05-11
婕拉格公主童話故事04-23
奇古拉國王的童話故事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