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錄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懺悔錄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書名懺悔錄,盧梭在懺悔什么呢?少年時代的偷竊?誣陷一位女子?兩次改換宗教?到處留情?遺棄五個孩子?從人性角度來看,這些都不是什么不可饒恕的罪過。實際上,盧梭是借懺悔之名,行控訴之實,他在替當時的社會懺悔。字里行間,能夠感受到盧梭對自身遭遇不公的強烈憤慨,對所謂上流社會、名流階層的虛偽、陰暗極為鄙視。他的潛臺詞似乎是,該懺悔的是你們,看看這幫偽君子!
盧梭一生命運多舛,遭遇令人唏噓。自小體弱多病,家境貧寒,更兼幼年喪母,少年漂泊,從此居無定所,寄人籬下。即便中年成名以后,得到權勢人物照顧,也不過是所寄的籬“高級”一點而已。他向往寧靜的、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可始終未能如意,每次好不容易找到滿意的居所,沒多久命運必定讓他搬走,一生竟未曾有過自己真正的居所。
期間多次被驅逐,在恐懼中倉皇出走。然而就是在這種境遇里,盧梭通過勤奮自學,加以天分發揮,居然在音樂、文學、哲學、教育等領域均取得可觀成就,死后還被法國人請進先賢祠。以此稱之為天才也不為過。
盧梭成就的取得,與他豐富癲狂的'想象力、敏銳細膩的情感、注重內心忽視外界不無關系。他的情感沖動,使他的文字充滿激情;他的赤子之心,使他的思想有了深度;他的高度自我,使他的哲學見前人所未見。
但是,也正是這些特質,讓盧梭難以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他情商不高,人情世故一概不講究,疑心病重,甚至有迫害妄想癥嫌疑。他是純真坦誠的,所以他希望別人也同樣純真坦誠。這讓他難以忍受人性中的弱點,可俗世間誰又沒有弱點呢?朋友們漸漸疏遠他,支持他的人轉而冷落他,有的甚至與他反目成仇,不得不說,這樣的結果盧梭本人得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
《懺悔錄》篇幅較長,盧梭把五十年的經歷盡情鋪展。通過盧梭的鋪展,我們可以了解法國大革命前期的歐洲社會風貌。或許是為了交待清楚前因后果,盧梭事無巨細都寫進了書里,造成部分章節的瑣碎;心理描寫和感情宣泄很多,讓人感覺有絮叨之嫌。盧梭思想的深刻,在書中多有體現,金句不斷出現,既發人深省,也提供了閱讀快感。
【懺悔錄讀后感】相關文章:
盧梭的《懺悔錄》讀后感07-24
《懺悔錄》讀后感700字01-20
《懺悔錄》讀后感1000字01-20
《懺悔錄》讀后感500字11-11
《懺悔錄》讀后感(通用5篇)02-28
《懺悔錄》讀后感600字(精選10篇)05-26
讀《懺悔錄》有感范文05-14
《懺悔錄》閱讀心得和收獲5篇02-08
一只流浪狗的自白和懺悔錄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