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讀后感1100字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游記》讀后感11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西游記》雖然沒有《三國演義》的豪情壯志,沒有《滸傳》的兄弟情義,也沒有《伊索寓》深淺出的哲理,但是它膽的想象、奇特的妖魔、變幻窮的法術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毫無疑問,《西游記》是部極其成功的說,其今仍為津津樂道,淵源流傳。其中最成功的部分,便是對物的刻畫與描寫了,之所以成為舉輕重的化瑰寶,這部分當然不可或缺,在此,我談一下閱讀的感受。
全文應分為三部分,哪三部分,:“第部分為七回,寫孫悟空出世直到鬧天宮,第部分為回,寫如來說法,觀訪僧,魏征斬龍,唐僧身世及交代取經原因,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第百回,寫悟空皈依佛門,與豬戒,沙僧共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路斬妖除魔,最終修成正果的故事。第部分鬧天宮乎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是歷來久演不衰,看不厭的戲劇。塑造了位神通,武藝強,不懼強權,敢于爭的故事,也因此成為了很多中的英雄。第部分寫悟空皈依佛門,思想上有很轉變,由曾經的桀驁不馴變成了如今的樣,此部分表現了較多的封建宗教迷信思想。第三部分寫師徒四共同西天取經的故事,歷經九九八難,終成正果,其中著重表現孫悟空的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形象,這部分也是全書中最令津津樂道的話題。
《西游記》的情節引勝,塑造的形象更是栩栩如,塑造的最為動,傳神的就是靈蹦出的齊天圣孫悟空,它上天地,精通武藝,是數讀者崇拜和效仿的對象,孫悟空是吳承恩塑造的思想與個性的載體,吳承恩渲染和鑄造的'孫悟空上的精神與個性,也正是作者想引起們的思考和傳遞的思想情感。孫悟空最先在花果占稱王,取名“美猴王”,桀驁不馴的他,去東海龍宮得到“如意箍棒”。去陰曹地府,把名字從死簿中勾銷,龍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狀,后被派去看守蟠桃,在看守蟠桃的時候,偷吃了蟠桃,還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惹怒了皇帝,被天兵天將緝拿,可這兵卒,怎可捉得齊天圣,最后是被太上君捉拿回宮,卻逃出煉丹爐,鬧天宮,弄得天宮仰馬翻。
桀驁不馴,敢于反抗的個性,想必是每位讀者對孫悟空的第印象,吳承恩所在的社會,數的民都活在深熱當中,民與統治者的盾益激烈,孫悟空是正義的化,是民勇于反抗的精神寄托;讓們學會對現在的社會制度的思考,不膽怯,敢爭,所謂王權富貴,深宮別院,亦不過是封建君主維護統治的具罷了,在遇到不公,正義缺席之時,勇于掄起拳頭,挑戰權貴,維護公平與正義,這種反叛精神正是作者想告訴們的,也是作者想讓每位讀者產共鳴的。這桀驁不馴,膽敢鬧皇帝宮殿的孫悟空,為何最后還是被壓五指,戴上緊箍咒,懷著碧丹護送唐僧西取經呢?這也是吳承恩在西游記想告訴們的另種精神——我抑制與我修煉。
“猴奮起千鈞棒,宇澄清萬埃”,《西游記》的哲理豐富,也是它引數墨客反復品讀的魅所在,塑造勇于反叛,敢于抵抗的個性,但也要學會我修煉與克制,在修煉中塑造和完善我的個性的精神,是我收益最深,感受最切的,也是我們每個應該學會和發揚光的品質!
【《西游記》讀后感1100字】相關文章:
《西游記》讀后感03-08
精選《西游記》讀后感05-29
《西游記》的讀后感05-29
西游記讀后感01-05
西游記讀后感05-29
西游記的讀后感05-29
《西游記》讀后感05-29
《西游記》讀后感精選05-29
西游記讀后感精選05-29
西游記的讀后感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