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圓明園》讀后感

時間:2023-11-02 17:10:03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圓明園》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圓明園》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圓明園》讀后感

  《圓明園》讀后感1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我為英法聯軍那貪婪而又野蠻的行為感到無比的憤怒!

  圓明園在毀滅前是一個多么美麗的皇家園林!它是經過了幾代皇帝與人民的的血汗與辛勞而建起來的,歷時150多年!它可是中國人的智慧潔晶!可就是這么一座著名而又美麗的皇家園林,不但被英法聯軍掠走了里面的歷史珍品,還被那充滿野蠻、貪婪的英法聯軍用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就這樣,我們的智慧結晶就只剩下一片廢墟了。

  此時,我是多么憤怒啊!可惡的洋人!可惡的英法聯軍!你們這幫橫行霸道的'強盜,為什么你們要這樣做!這可是幾代中國人民用鮮血與汗水建起的智慧結晶,它可是什么東西也不能換回的財富啊!里面可是包含著無數人民那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啊!你們掠走我們中國的寶物還不說,你們竟用大火燒毀那無數中國人民的愿望結晶!你們能想象到當大火熄滅后,人們看到那片廢墟后是多么痛心,可能你們那時正因為得到了我們中國的歷史寶物與勝利而喝酒慶祝呢。我真為你們的冷血而感到憤怒!也為圓明園的毀滅而感到無比惋惜!

  可惡的英法聯軍,你們真是一群貪婪、野蠻的野獸!我們青少年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后為國爭光。讓中國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我們中國人現在甚至永遠都一定不會被再你們洋人小看與欺侮的!

  《圓明園》讀后感2

  我的眼睛在流淚,我的心也在哭泣。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令人感到惋惜和憤怒的文章后,我的心被恥辱啃嗜著,被痛恨的'烈火灼燒著,久久不能平靜……

  圓明園非常美麗,圓明園有一些名勝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有獅子林、平湖秋月、安瀾園……,而且里面的文物很多,很壯觀。圓明園占地約5000畝,水面占十分之四,大小山巒起伏,各態湖泊星羅棋布,凌空俯視如千島之國。本園占地210公頃,水域約4/10。東部為園內最大水面福海,外圍環列10個小島,構成一處大型園林景區,共有10座園中園和建筑風景群。福海略呈方形,東西皆寬五六百米,水面開闊。盛時每逢陰歷五月五日端午節和七月十五中元節,先后在此舉行龍舟競渡和放河燈等民俗活動。我真想去圓明園游覽一番啊!

  但是,好景不長,英、法聯軍在1860年的時候讓美麗的圓明園變成了灰燼。更讓我氣憤的是:他們竟然當場拍賣文物!一個青銅鐵器3英鎊賣掉了!一副圖畫則1英鎊賣掉了!這……這簡直就是中國人的恥辱!!!

  圓明園見證了大清帝國的繁榮與衰敗。它奇特的建筑與創意是世人所無法想象的,雖然有專家、學者提出現在重修圓明園,但是,簡單的重修與仿建怎樣都無法彌補歷史的缺憾!圓明園的毀滅已經成了一段不可改變的痛苦記憶。我們無法改變歷史,但是我們卻可以創造未來。今天,為了不讓歷史再次重演,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一定要謹記“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誓言,努力學習,勇于攀登,掌握本領,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圓明園》讀后感3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課題是《圓明園的毀滅》。讀著文中的內容,我為我們國家曾經擁有這樣一座集東西方藝術精華的皇家園林感到自豪,更為英法聯軍的無恥而憤怒。

  圓明園中有自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也有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精致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野鄉村,還有全國各地風景名勝的縮影。可是,這么多的寶貝,這么好的風景就那樣的被英法聯軍給洗劫一空。為了毀滅罪證,他們還一把火燒了圓明園。更讓人憤怒的是,這些侵略者竟然還將這些寶貝在光天化日下,在京城里拍賣,有的寶貝現在還珍藏在英法等國家的博物館里。

  為什么英法聯軍如此狂野?如此大膽包天?就是因為當時清政府的腐、昏庸、無能,他們只知享受、割地賠款,卻不懂得起來反抗,所以當侵略者跑到家門口來欺負他們的時候,剩下的就只有逃跑了。清政府的無能,也給當時的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讀了這篇課文,我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家貧就要遭人欺。只有全民族的人站立起來,富強起來,我們才能堅強的站在其他國人面前。這使我想到了一則車站宣傳欄上的廣告:知識決定高度,高度決定視野。這就是說:知識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只有把眼光放長遠,多學習,才會了解世界,充實自己。圓明園的毀滅就像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面鏡子,時刻激勵著我們,提醒著我們。我將以今天為起點,認真讀書,虛心學習,廣聞博取,為祖國的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圓明園》讀后感4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主要描寫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的景象。

  然而現在,圓明園內只剩下那幾根殘柱了。大家用心去想想看便可以體會到當時,英法聯軍時多么可惡,竟敢在中國,在我們炎黃子孫的領土上橫行霸道、任意破壞。

  可是,大家再想想看當時的咸豐皇帝是如何被嚇破了膽,帶著后妃、皇子、親王和一批大臣逃走的。如果當時的咸豐皇帝不要逃走,而是集中精力和大臣、戰士們去商量對付英法聯軍的對策,圓明園也許不會被破壞成這樣。

  其實,圓明園的.毀滅也不能全怪英法聯軍的可惡,我們清政府也有錯的一面,那就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當時的我們實在是太落后了。

  正因為落后,所以,我們正努力地前進著。

  比如在二零零八年八月八日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我們聰明智慧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偉大。鳥巢獨特的設計,晚會上的精彩節目,都向全世界驕傲地宣布:中國富強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從此,我們再也不用忍受那“東亞病夫”的嘲笑。

  然而,對于圓明園的毀滅這個過去,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因為,它是我們祖國一個慘痛的教訓。正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描寫的那樣: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歐洲,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他們共同“分享”了圓明園這座東方寶庫,還認為自己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

  《圓明園》讀后感5

  這幾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講的是圓明園以前有多么的美麗,而在1860年10月6日,在圓明園中又上演了“火燒圓明園”。看完了這篇文章,我都覺得非常氣憤,在這個周末,老師又布置了一項作業:看《火燒圓明園》。

  這部電影是先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故宮里,許多人都來慶祝六歲的小皇帝繼承了皇位,而小皇帝不懂事,所以在他身后有一位慈禧在掌管國家大事。

  然后就開始講小皇帝長大后,慈禧是怎樣與皇帝成妻,并且干預國政的。皇帝過的日子很富貴,每過幾年就會讓一些漂亮的女人參加選秀,慈禧就是其中一個。在選秀前,慈禧看到雕刻上都是龍在上,鳳在下,想:以后我要讓鳳在上,龍在下。就因為她有這樣的野心,她的夢想最終變成了事實。

  慈禧通過智慧和野心,最后借助一位大臣的關系,變成了皇帝的'妻子,最后,雕刻終于改變了。

  可是因為當時的皇帝太無能,社會太腐敗,武器不先進,中國在英法聯軍的侵略下節節敗退。最后,英法聯軍攻到了北京。

  我看到,皇帝看到了各國發來的要求,什么分土地,給銀子什么的,可皇帝卻一一照辦?看到這里,我心生怒火,難道中國有那么多人,還怕他們幾千人嗎?

  最后,英法聯軍攻進圓明園時,皇帝竟然逃跑了!把安寧舒適給了皇帝,把亂敵人留給了老百姓!特別是看到敵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拍賣圓明園中的珍寶!那些價值連城的寶物,竟然幾鎊就賣掉了!,最后,大火還是籠罩了圓明園,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園林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我們落后就要挨打,火藥是中國發明的,而外國人卻造成了槍、炮!我們現在只有好好學習,長大才能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讓祖國更加強大!

  《圓明園》讀后感6

  今天,我們學習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

  學完這篇課文后,我思考的腳步卻停不下來:圓明園真的有那么宏偉嗎?為什么我們的圓明園會受到如此殘忍的侵略。為了加深理解,我決定向網絡求助。

  我上網一搜,哇!圓明園果然名不虛傳。閃著亮光的大樓十分宏偉,門前是一個大水池,里面有好多匹金色的駿馬,做出奔騰的樣子,嘴里噴著水,水從空中劃過一道弧線,水花四濺最后落在了一只雕塑的小鹿上了。在太陽的照射下,水面泛著粼粼的波紋,讓大樓看起來格外的亮堂。也有一些古老的建筑,它們雖然看起來很陳舊,但從哪里都能透露出一種別樣的文化氣息。還有金碧輝煌的殿堂,殿堂在夕陽落下的時刻,和太陽化為一種顏色,映著天邊的晚霞,壯觀極了。

  看了這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經過深思熟慮,我明白了,當時的中國太軟弱了,沒有強大的力量去抵抗侵略著的攻擊。這也再次證明了,落后就要挨打。

  正因為當時的中國沒有能力去保護自己的家園,使得昔日那個如人間仙境、巧奪天工、豐富多彩、美不勝收的`圓明園得以破壞,不復存在了。而現在的圓明園呢,卻只是一片廢墟。惋惜、憤怒之情不由而生,對那些踐踏我們家園的侵略著充滿了仇恨。可我們要做的只是這些嗎?當然不是,我們這些小學生要做的不僅僅是不忘國恥,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學習,奮發圖強,振興中華,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強大,讓那些悲慘的歷史不再重演。

  《圓明園》讀后感7

  今天,我學了《圓明園》這篇課文我感受到無比憤怒和無限的 惋惜!

  圓明園是專供皇帝,后妃游樂,他為變變花樣,換換口味,偶爾也想上街逛逛,到農村看看,就在園內造了“買賣街”,“山鄉村野”,買賣街并真沒有真正的居民,而是皇宮里的人扮演的,“山鄉村野”并沒有村民居住的村落,而是模擬建造供皇帝,后妃享樂之用的。

  圓明園非常美麗,圓明園有一些名勝建造的,有獅子林,平湖秋月,安瀾園.......而且里面的文物很多,很壯觀的。圓明園占地約5000畝,水面占地十分之四,大小山戀起伏,個太湖泊星羅棋布,臨空俯視如千島之國。

  但好景不長,英法聯軍在1860年的時候讓美麗的`圓明園變成了一片廢墟。更讓我生氣的是它們竟然單場拍賣文物!一個親銅鐵器竟賣3英鎊!一幅畫則1英鎊賣掉了!這..........簡直是中國人的恥辱!!

  圓明園的創造是一部人類思維的結晶創造的歷史史書,是人類歷史上一大不可忘卻的奇跡,它是美的化身,然而,它的毀滅也是人類的悲哀,是世界的悲哀,更是中國人的悲哀與恥辱。圓明園的斷壁殘骸是無聲的控訴,這樣一部凝結了藝術性與思想性的巨獻就這樣成為了一片殘骸,它的瑰麗就這樣在世界上消失了,只有這種三維技術才能設計才能使我們一覽這奇跡般的創造。然而它越是瑰麗,就會越引起中國人的哀嘆與惋惜。這部紀錄片喚醒了所有沉睡在美夢中的中國人,這是屈辱的歷史,這是背叛的歷史,也是我們不愿重演的歷史。

  《圓明園》讀后感8

  前幾天,我學了一片令人痛心的課文——《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郊,園內不僅建筑宏偉,還珍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和各種奇珍異寶。可是,這樣璀璨的建筑被英法聯軍盯上了。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闖入北京,在園內把能拿走的都掠走;拿不動的就運走;是在運不走的就毀掉。為了銷毀證據,1860年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喪心病狂、無惡不作的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就這樣,圓明園化作為了一片灰燼和幾根孤零零的柱子。

  可是,在這樣危機的時刻,清朝皇帝和大臣們不但沒有挺身而出,反而還茍且偷生,跑去熱河避難!這多么令人痛心!難道中國就應該無緣無故地被其他國家欺壓嗎?難道中國人注定要做亡國奴嗎?不,不是無緣無故,不是注定,只是因為我們落后!落后就要挨打!這就相當于你去搶你弟弟妹妹的'玩具,無論是軟取還是硬取,你知道你一定能搶到,所以你不會選擇去搶哥哥姐姐的。人們總是抱怨其他國家的侵略者多么多么殘忍、多么多么無情,卻從來不去反思自己: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國家只欺負我們?或許有些人想到了,答案就是落后,可他們卻選擇逃避這個問題,就像清朝的皇帝和大臣一樣,明知道落后還不去努力,逃避著現實,自己倒是過得悠然自得,卻把一個國家的尊嚴置之度外!回想一下我自己:我也不是常常把國歌改得“悅耳動聽”嗎?連自己祖國的歌頌都不尊重,以后還能為祖國做些什么有益的事呢?想到這里,我決定以后改掉這個壞毛病,為祖國爭光!

  如今,當我一次又一次地站在這篇古老的廢墟前時,就下定決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圓明園》讀后感9

  今天,我們學完了這篇文章《圓明園的毀滅》,它使我感到了當時清政府的昏庸無能,軍民的懦弱,更可惡的就是那無恥的英法聯軍!

  圓明園曾經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皇家園林,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的精華,圓明園不僅美麗,而且聚集著我們偉大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貴歷史文物,是舉世聞名的當時最大博物館、藝術館。

  然而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來到了賀明園,在園內肆意燒、殺、搶、掠,出園時每個人的腰包都鼓鼓的,甚至還放火將這具有無限價值的.圓明園付之一炬。

  學完這篇課文,我對圓明園的毀滅感到無限惋惜,而當時無能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這些萬惡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下了不抵抗命令,把洋人做靠山,想依靠洋炮來掃除國內的革命勢力。我痛斥這黑暗的清政府。

  可是最可惡的是萬惡的洋人,他們不但隨意侵略中國,還我國的名勝古跡燒毀或破壞,他們還讓我們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我國的國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而清政府和洋人們不明白,在這蒙受侮辱的背后,又有多少萬雙淚汪汪的眼睛在看著他們;有多少雙憤怒的眼睛怒視著他們;有多少萬人正準備揭竿而起,他們卻絲毫不顧人民的死活。

  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國屈辱歷史的一段見證上,它的殘垣斷壁,仿佛在對人們訴說他輝煌的過去,又好像在向人們訴說洋人的殘暴行徑。它的毀滅在我國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英法聯軍為什么來侵略我們呢?原因就是我們太落后了,要是當時我們強大,他們能敢嗎?所以落后就得挨打。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效勞,不讓祖國再受蹂躪,讓祖國永遠列強國之首!

  因此,我們要銘記一句話:莫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讀后感10

  學習了第21課《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我十分憤慨英法聯軍的掠奪行為,也十分惋惜圓明園的毀滅,更加憤怒的是清朝當年的腐敗!

  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園林、藝術館、博物館由長春園、萬春園、圓明園組成,因此又叫:圓明三園。他吸收了世界各大名勝的精華,用了三代人的世界才建成的宏偉建筑。但是,被英國法國兩個強盜一把強烈有空。

  圓明園這建筑藝術的精華、園林藝術的瑰寶用大火燒為了灰燼,被英法聯軍燼,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雨果自己就是法國人,還在文章中怒斥英法聯軍,把英國和法國比作兩個強盜,一個既然會把自己的國家比喻成強盜國家,這就因為英法聯軍做壞事做過頭了。圓明園是萬園之園,卻被侵略者的魔爪粉碎,一座舉世聞名的世紀文庫,一座歷任驚嘆的宏偉建筑,一座美麗無比的智慧結晶,就被一把連燒了三天三夜的大火變成了宇宙的塵埃……這也充分說明了清朝的腐敗、無能,當時中國人的無能、腐敗才造成了這一國恥。不了解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戰爭中間的三十年努力發展,而還是這樣無所事事,導致這一系列的事件的發生,落后就要挨打的!這是中國的國恥、國恥、國恥!

  圓明園流失海外的許多多文物,大多是第二次戰爭中被英法聯軍劫掠,中國對他們擁有不可質疑的所有權。這些文物理應歸還中國,回到它的原生地,回到母親的懷抱。但是,他們一直要求中國用“購買”的方式買回被敵人掠走的中國珍貴文物。

  英法聯軍是可惡的,當年的清朝是腐敗的!我們要記住這個傷痛,記住這個國恥,才可以發展更美好的明天。

  《圓明園》讀后感11

  20xx年9月18日,我們游覽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

  剛進圓明園,那美妙的景色一下子就勾住了我的腳步。山坡上的樹林一片翠綠,像碧綠的屏障一樣,還偶爾點綴了些紅色。山坡下是一望無際的荷塘。遠遠望去,湖面一片青綠,水平如鏡。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粉紅色的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水面上噴出六根水柱,大概有4米高,落下來的水珠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在水面上泛起層層漣漪。

  告別了美麗的荷花與翠綠的山坡,我們繼續向前走。忽然,赤裸的土地上,雜草叢中散落著許多已經破碎的石頭。我蹲下身仔細看,石頭上似乎還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它們仿佛在訴說當時的可怕場面:許多年前,英法聯軍闖了進來,搶走了祖先留下的許多寶貴的文物,燒毀了被人們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我仿佛又聞到了血腥味,聽到了震耳的槍炮聲,看到了當時天空上劃過的`火光。法國文豪雨果說:“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一個強盜放火……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只要是有良知的人,都會為圓明園而痛心。這幾塊孤零零的碎石頭,孤獨地躺在那兒,仿佛是在哭泣,又像是在吶喊。

  在這一天,我們游覽了圓明園,但在多年前的這一天,無數的中國同胞在哭泣。我站在圓明園的大水法前,感到很痛心,很憤怒。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就會被欺負。

  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讓我們的子子孫孫再也不受別人欺凌。

  《圓明園》讀后感12

  今天,我在預習五年級的課文,打開語文書第XX頁,有一篇叫《圓明園的毀滅》的課文,里面不僅介紹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還敘述了圓明園是怎樣毀滅的.。讀完了《圓明園的毀滅》時,我感到十分痛惜,昔日一個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轉眼間就灰飛煙滅了。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圓明園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猶如漫游在天南海北,包攬中外風景名勝,仿佛置身于幻想的世界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那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是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3天,煙云籠罩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為灰燼。不僅僅是這樣,英國首相還說:火燒圓明園,燒的越大,越開心,。我想:他真賤,是個烏龜兒子王八蛋,是個大孬種!!!!!!!我恨死他了

  不過,那時清政府腐敗,到處都是壞官無賴,使的百姓不得安寧,再加上那時是戰亂年代,我們的經濟又十分落后,當然會被入侵,因為落后就要被挨打,要想不被侵略,只有更加的強大,只有強大,才不會被挨打,只有強大,才不會被欺辱,只有強大,才不會被欺凌,只有強大,才不會使老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圓明園》讀后感13

  圓明園位于北京西北郊。原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建成。全園占地5200余畝,方圓20多華里。全園建筑總面積超過故宮。人們習慣上所稱的圓明園,實際上是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的總稱,占地甚廣。在建筑藝術上,圓明園還形成了一種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長春園的北端,原建有一組園林化的歐洲式宮苑,其中有座“西洋樓”,由意大利傳教士、畫家郎世寧等外國專家設計,創建于清乾隆12年至24年,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細刻的石材,主要景區裝置了多種形式的水池和機關噴泉。園路鋪飾、綠籬修剪,以及圍墻、石雕、銅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樓頂卻鋪上了中國特有的琉璃瓦,墻壁上鑲嵌著琉璃磚,同時采用了中國傳統的迭石技術和磚雕工藝。這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處兼有東西方風格的園林建筑群。園內還收藏了極為豐富的舉國珍寶、稀世文物,堪稱是東方文化藝術寶庫。

  是因為當時的中國還太弱小,老被欺負,就在1860年10月6日,英國。法國,聯合起來,侵入了圓明園,他們如拿自家的東西一樣把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拿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搬運,實在搬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更可恨的是,他們為了銷毀罪證還火燒圓明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我國這一園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金碧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沒有了,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沒有了,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沒有了,就這樣,被三夜之間化為灰燼!英法太可恨了,可恥,不過這也樣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弱小者就是要被強大著欺負”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有本事了,才能為國家報仇,才能為國家效力!

  《圓明園》讀后感14

  今天,我學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圓明園乃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然而,它被毀滅了!這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整個世界不可估量的損失!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我國北京,闖入圓明園,而慈禧太后帶著皇帝逃出了京城。英法聯軍瘋狂地搶奪、毀壞、火燒園中寶藏文物、古建筑,這幫侵略軍在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大罪。那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歷史時期,是我們中國人應該永遠銘記的一段屈辱的歷史。圓明園在沒有被英法聯軍燒毀之前,曾是那么輝煌燦爛: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村鄉野,圓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造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等。還有許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瑤臺、武陵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猶如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景色,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可以說,她是中國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是我國建筑和文化的典范。不僅如此,圓明園中還珍藏著無數的無價之寶,更有極為罕見的歷史典籍和豐富珍藏的歷史文物、金銀珍寶、宋元陶瓷、歷史書畫等,堪稱人類文化的寶庫之一。

  因此,我們要銘記一句話:莫忘國恥,振興中華。為祖國的崛起而發奮讀書!

  《圓明園》讀后感15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我無比的憤怒!

  這些可惡的英法聯軍,把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燒成了一片灰燼。

  要知道,圓明園可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占地面積約三百五十多公頃,花了一百五十多年建成。多少代人民花了這么長時間建成,多么辛苦,這可是他們辛苦勞動的成果,智慧的結晶啊!

  這幫強盜,橫行霸道,無所不為,聞名世界的文化寶庫就這樣毀于一旦!

  篇七:圓明園讀后感 惋惜

  今天語文課,老師教我們的課文是《圓明園的毀滅》。其中一個課后題是:作者為什么用那麼多的筆墨描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我的回答是:讓讀者了解圓明園昔日的瑰麗、輝煌,為圓明園的毀滅感到更惋惜!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略北京圓明園,搶走物品,奉命放火,連燒3天3夜,煙霧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建筑藝術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圓明園啊,生活了6代皇帝,共150年,3天3夜就被毀了,太可惜了!那里珍藏著上至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的名人書畫和奇珍異寶。我生氣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更生氣英法聯軍的霸道。

  想到這里,我可悲又可氣,無比惋惜……

  圓明園……毀滅……英法聯軍……文物……珍寶……大火……生氣……惋惜……

  ……

  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圓明園》讀后感16

  圓明園的毀滅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損失。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林園,它始建于康熙46年,由圓明、長春、萬春三園組成。有園林風景百余處,建筑面積逾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清王朝傾全國物力,集無數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集國內外名勝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處,內收難以計數的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

  至清代中葉,整個國家的科學技術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咸豐十年英法聯軍占領北京,這幫可惡的強盜在我國領土上為非作歹,燒殺搶掠,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金壁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沒有了。珍貴的歷史文物——沒有了!只有一片廢墟。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這刻骨銘心的一天,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

  雨果在1861年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另一個放火。似乎得勝之后,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著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格蘭。” 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為中國人洗清這份恥辱!

  《圓明園》讀后感17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以后,我從中懂得我國的首都北京過去曾經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叫圓明園,它是我國歷史上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林園之一。

  圓明園很美,有“萬園之園”之稱正如文章中描述的: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從星拱月班地環繞在圓明園周圍。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美不勝收。

  圓明園當時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有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所以說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然而,使人心痛的是這樣一個美麗的林園,一個世界的博物館,卻被八國聯軍毀于一旦,這是我國近代史上一個重大的.損失和恥辱,這個恥辱說名了當時封建王朝奉行關門自守的政策;污吏不顧老百姓的疾苦,整天花天酒地中飽私囊,棄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顧,造成我國當時的封建王朝經濟落后,國防力量薄弱,腐敗無能的結果。

  從圓明園被毀滅的恥辱,我想:我們要永遠記住這次歷史的教訓,不能讓這種現象再次在我們的國家中發生。因此我們必須把我國的經濟搞上去,提高我們的科學技術和軍事國防水平,所以我們要改革開放學習別人的好經驗,取長補短這樣才能趕上先進的國家,國防才穩固才不遭到外來侵略,圓明園的遭遇才不會重演。

  我作為一名六年級小學生,對于圓明園的毀滅很痛心。我愛我的祖國,我決心,要好好學習,多學科學知識,為長大以后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不再受到外來侵略而作貢獻。

  《圓明園》讀后感18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憤怒。

  圓明園是我國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有著眾星拱月的布局,風格各異的的建筑和珍貴無比的文物。這座美的無法形容的圓明園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時間才建成,幾代清帝不知耗費了多少財力才建成那座歷代王朝前所未有的皇家園林。可是,在1860年10月,它被英法聯軍搶劫一空后放把火燒了。現在的圓明園是一堆殘垣斷壁一堆廢墟。

  這些侵略者太可恥了,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為所欲為,但是,為什么沒有一個中國人來阻止他們呢?原來,當時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中國戰敗了,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早都逃之夭夭了,侵略者是大搖大擺走進來的,這讓我氣憤的同時更是吃驚無比。

  更讓我憤怒的`是,侵略者燒一次還不夠,一共燒了兩次。因為圓明園面積廣泛,所以第一次火燒后,還有13處景物幸免于難,過了幾天,一些人又來搶劫放火,使整個圓明園糟蹋的狼狽不堪。正如1861年雨果先生所寫:“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一個放火。似乎得勝之后,便可以動手行劫了……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

  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圓明園被毀了,“少年強,則國強”,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讀后感19

  這星期我們學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讀過文章后,又聽了老師的講評,感覺到心里很是憤怒和惋惜。

  這篇文章主要記敘了1860年10月6日,英法等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十分可惡。能拿走的,統統掠走;拿不走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滅。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大約三千名侵略者奉命在圓明園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擁有各地名勝和西洋景觀的皇家園林,在中國地平線上的文明奇跡——已經消失了。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濃縮了中華民族的建筑智慧和博采中西眾家之長的人類歷史上輝煌的建筑群,經過幾代人的長期勞動,花了一百五十年才建造出來的。圓明園已經被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輝煌。想到這里,我就感到無比的憤怒。

  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在晚清時候的消失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國家的衰敗,國力孱弱,造成了中華民族的恥辱。如果國家強大,擁有非常先進的科技和軍事力量,那么中華民族就不會被外國列強所欺侮。所以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和未來的建設者,現在就要努力成為有思想、有道德、有能力的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捍衛者。

  《圓明園》讀后感20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我感到無比的憤怒與惋惜。

  圓明園原來這個名字代表的是奇跡的,1860年后圓明園是個廢墟的名字,那一把火不僅是一個國家的國恥,更是全中國人民的痛。

  圓明園是一個皇家園林,全園占地350多公頃,濃縮了全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名勝,這偉大的工程可以說可以給世界上那些有名的建筑不分高下,可在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搶劫一空后,為了銷毀罪惡,又放了一把火大火連燒了三天三夜,煙云布滿了整個北京城。

  他們在中國領土上為所欲為,他們不僅燒毀了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破壞了我國璀璨的文明。這是中華民族多少代人智慧的.結晶啊!

  在我國強勢回歸時,這些強盜也否定了對我們做的所有事情。我們要記住這場血與淚的教訓;記住這落后就要挨打,貧窮就要受欺凌。只有國家強民族興旺,歷史的悲劇才不會重演。

  終于在1949年新中國回歸,1983年北京人民政府集資修正萬春園、福海、萬花陣(歐式迷官)等逐步恢復,定名為“圓明園遺址公園”。我們又獲得了許多贊美讓別人刮目相看。

  列寧說過:“忘記過去,就等于背叛”,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應該忘記那段恥辱的歷史,都不應該忘記圓明園曾有的輝煌和被侵略者所造成的永久傷痛。

  我們不會忘記,在中國近代史上,曾有一個百年噩夢。那是一段中華人民屈辱的歷史,也是一段中華兒女奮力抗爭的歷史,帝國主義者都張開他們的魔爪,踐踏我們的國土,那瘋狂寧校記錄著不堪的恥辱。

  一個國家落后就要被挨打,只有祖國富強民族振興才不會遭受欺凌。為了民族的新生拼博不息我們現在要更加努力學習,為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21世紀青年加油!打破我們的歷史,努力吧!

【《圓明園》讀后感】相關文章:

游圓明園04-22

游圓明園04-20

圓明園作文12-12

圓明園作文【精選】07-06

游圓明園遺址07-02

五一游圓明園10-10

圓明園之淚07-15

圓明園讀后感04-29

圓明園的毀滅作文10-27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10-1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国产A∨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第二页 | 亚洲午夜福利一级无吗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