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合集10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1
《魯濱遜漂流記》書中主要寫了魯濱遜的航海歷險,他被吹到了一個島上,通過自己的勞動狩獵獲取動物、并養殖起來、豐衣足食。還當了一回“老師”,他眼睜睜地看著野人吃掉自己的同伴,自己造了木船,還發現了許多急用物品,在島上建了兩個家。最后,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如愿以償地回到了故鄉。
無論困難多么強大,也要有活下去的意志。這才是這本書的真諦。我佩服魯濱遜活下去的意志,佩服魯濱遜那頑強不屈的精神。
任性、倔強、嬌氣、依賴是現代青年最大的缺點就像是社會上俗稱的“啃老族”他們不想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果,如果他們的父母不在了他們能不能自己勞動呢?要是這類人遇到魯濱遜的處境說不定早就被困難打敗了。就是因為這些依賴別人的性格成為了他們致命的弱點。
人生中沒有陽關道,也沒有艷陽天如果沒有了困難,一路暢通無阻,那么人生就會變的毫無價值和意義了。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2
最近幾天,我讀了一本叫《《魯濱遜漂流記》的小說,這本書是英國的丹尼爾。笛福寫的,我從這本書里明白了一些道理。
主人公魯濱遜年輕時因出海冒險而被流落一個荒島,但他沒有灰心,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奇跡”。有一段時間還被淪為奴隸,但他勇于向世界挑戰。他在島上獨自生活了28年,真讓人贊嘆啊!更何況在這期間他還制造了許多的用具。
如果聽他父親的話在家好好做買賣,那么,他的眼中也許只有金錢。這樣,他也就只會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會懂得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用具、營造生活。
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碰到和魯濱遜一樣的遭遇,我們應該怎么努力生存下去?《魯濱遜漂流記》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有信念,任何事情都會成功。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3
我讀完英國作家丹尼爾福笛的《魯濱遜漂流記》后,讓我認識到自理能力的重要性,給我上了一節生動的野外生存訓練課,真是受益匪淺。
魯濱遜是一名愛好航海的普通人,在一次遭遇海上風暴后,船上只剩他一個幸存者,他流浪到南美洲的一個小島上。孤獨陪伴著他,只剩他一個人在身邊,沒有可以吃的東西,沒有溫暖的被窩。在我看來這簡直太可怕了,我感覺到一種窒息的恐怖。但是主人公沒有被困難嚇倒,沒有糧食,他自己種,沒有穿的,他自己做,沒有睡的地方,他自己搭。他馴養野獸,制作了很多生活用品,居然還能給自己看病。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可我連做家務的能力都沒有。我不會洗衣服,不會洗碗,生活中缺少什么就去超市去購買。我的生活自理能力跟魯濱遜簡直沒法比。
我讀完《魯濱遜漂流記》,立志做一個能在生活上能自理的人。我要先學會自己洗衣服,學會洗碗和拖地。我還要學習魯濱遜不怕困難,做一個敢于迎難而上的學生。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4
寒假里,媽媽給我買了好多課外書,不過我最喜歡《魯賓遜漂流記》。看了這書之后我感觸很深。
魯賓遜放棄了富裕而又舒適的生活,踏上了航海生涯,他航行于危機四伏的大海上。由于貨船的失事,他孤身一人流落到一個荒島上。但卻依靠自己的'智慧與辛勤勞動,開荒種地、砍樹建房,使自己生存了下來。在二十多年之后,他終于隨一艘貨船回到了英國,并使自己成為了一個擁有一塊“殖民地”的富翁。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明白了只有在困難時不退縮,勇敢的與困難抗爭,這樣才有機會戰勝困難,否則只會一事無成,我們也要像魯濱遜一樣敢于面對困難、挑戰困難。困難的來臨的時候我用要用堅強的意志與堅定的信念把困難打敗!就像書上所說:“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的卻如此: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成為一個成功者。
讀了這本書,我很有感觸,我要以魯賓遜為榜樣,勇敢前進,永不放棄!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5
看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我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你從小酷愛冒險冒險,雖然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中,但不愿風平浪靜地度過一生。19歲時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踏上了漫長的航海征程。
你第二次航海被俘時并沒有灰心,而是抓住機會逃走。
你的伙伴是多么真誠啊!那天清早,佐拉自告奮勇地要去獨自去找淡水時,你準是驚訝無比吧!你還可以乘船離開,免得你們都送死,看到這,我感動萬分,你善于交朋友,寬厚待人的人格和品質不僅征服了佐拉還征服了我們。
魯濱遜先生:當你第三次航海遇到不幸流落荒島時,你一開始,也是無比絕望。你在荒島上頑強生活了24年,有一天,你找到一個幫手—星期五,星期五跑的如風跳的入喉,沒有他你是回不了家的。有這樣的伙伴,你是既幸福又幸運。28年的荒島生活,證明了你非凡的勇氣和毅力,現實中擔任往往住著高樓大廈,吃著山珍海味,喝著瓊漿玉液,可遇到一點困難就唉聲嘆氣。魯濱遜先生你是好樣的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6
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住著一個人靠著船上的物質和自己的辛勤勞動,十年如一日,先是教會一個野人做自己的仆人,后來又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經過他朋友的慫恿上了船之后,來到島上。但她沒有停下來,經過兩次死里逃生之后過上他父親所說的中等生活,可是他心中的一個聲音讓他上了第三次床,可這一次并沒有像前兩次死里逃生,他被水漂到了一個荒島上,在經過他無數次想要逃離這里愿望之后把一個野人馴化成了一個文明人,這樣她不僅有了解悶的對象,還可以告訴他那里有野人。
他雖然是個很聰明勇敢的人,但他的貪婪讓他驚醒了他第三次航海。是他飄到了荒島,他一定想過為什么要乘船,打個比方,一道選擇題,你本來選的是c,可是過了一會兒,你又改成了地睡覺,發下來以后正確的答案就是c,你當時心里是是什么,是不是心里五味雜陳,他流浪在荒島的時候和你的心情是一樣的。恨自己為什么做出這個決定?
他就是魯濱遜。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7
當你在暴風雨中不幸遇難時,你為怎么做?當你一個人不幸漂流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是時,你又會怎么做?當你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服時,你又會怎么做?是勇敢的面對還是懦弱的逃避?…?…?在降臨到我們身上時,魯濱遜可能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選擇。
有時候我禁不住感嘆,魯濱遜對生活永無放棄的信念到底從何而來,因為28年在人的一生中并不是一個小數目。永不放棄是成功至關重要的一步。可能魯濱遜就是做到了這一點,才可以在逆境、危險、絕望當中存活下來。
28年的孤島生活,可以說給了魯濱遜一給非凡的人生。與世隔絕,但是從來沒有放棄過一絲一毫對生命的希望。他憑著人類與生俱來的發達的大腦和靈巧的雙手捕捉獵物、制作陶瓷、開鑿山洞,開荒種地,砍樹建房,終于在這個不毛之地上建造了一座“世外桃源”。
魯濱遜雖然只是丹迪福小說中的人物,但是他在我眼中卻是一個不朽的傳說。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8
小說講述的是一個英國的水手因船沉了而流落到了無人的荒島,在進退無路的情況下,他開始想辦法自救——做木筏、造房子、種糧食、養牲畜……竭力投入到與大自然的抗爭中去。他靠自己的雙手,憑著自己的智慧,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把這個荒島變成了“世外桃源”,還勇敢地救了一個土著人“星期五”,和他共同生活,最終離開了荒島…… 魯賓遜的樂觀和勇氣是可嘉的,為了生存做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事情。我想魯賓遜之所以能逃出荒島,一定和他的樂觀向上、銳意進取、百折不撓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生活態度有關,改變困境就得有這種信念支柱。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9
“一本好書能拯救一個人。”現在我百分之二百相信這句話。這本書向我展示了魯濱遜自信、自立、自強、永不滿足、不甘平庸、勇于創業的精神;告訴我魯濱遜靠自己的善良、智慧和堅毅,去創建、去開拓。我想我應該拿出所有的精力努力地向他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社會,為了父母,更是為了我自己的將來。他的那種敢于同惡劣的環境作斗爭,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我。跟魯濱遜比起來,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是多么的豐富多彩,因此,我們更應該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崇尚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未來畫上絢麗的一筆!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10
前幾天,我們剛剛閱讀、學習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的梗概。我腦海的思緒紛揚,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吃他戰勝了重重困難,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為自己在荒島上創造了一個美好的家園。后來,他救了一個被水手背叛的船長,他們共同奪回了大船,終于重返故土。
小說贊揚了處于上升時期的資本主義的開拓進取、不畏艱難、勇于探險的精神,蘊含了勞動創造美的思想。
面對惡劣環境的挑戰,魯濱遜并沒有絕望沒有對挫折妥協,而是勇敢地面對現實,用自己勤勞的奮斗與不懈的努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奇跡,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魯濱遜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要正確地對待自己困難處境,要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態,要對自己的未來和生活充滿信心,多想好的,不要輕易放棄,摔倒了,爬起來;受傷了,不哭泣,只有揚起自信的風帆,勇于拼搏,堅持不懈,才能鑄就輝煌的人生。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合集10篇)】相關文章: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11篇02-28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700字10-28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800字10-11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1500字09-28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800字07-30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通用15篇)03-21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匯編15篇02-03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600字范文12-19
《魯濱遜漂流記》課文原文01-27
魯濱遜漂流記觀后感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