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草房子》有感(1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草房子》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草房子》有感1
初次接觸《草房子》是在一堂語文課上,由于教科書涉及了這本書的部分片段,我們有幸觀賞了由《草房子》翻拍的電影。不到兩個小時的觀看中,眼睛竟濕潤了十幾次。
用了一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不到300頁的書,竟是發自心底的感動。我奇怪了,這本書寫的只不過是20世紀60年代的一群鄉下小孩,只不過是他們6年的小學時光,卻緊緊地牽動著我的心緒。驀地,我發現自己已經很久未曾這樣感動過了。
我微笑著回想那一個個讓我心動的鏡頭,幾個小主人公的臉龐好像一朵朵盛開的太陽花,在我的面前得意地搖晃,桑桑,紙月,禿鶴,阿恕,細馬我的心被映得暖暖的。
“桑桑與人玩籃球時,被對方狠咬一口,胳膊上都流出鮮血來了,也沒有將手中的球丟掉,還堅持將它投到籃筐里,紙月看見了這些,就用細白的牙齒咬住薄薄的。血色似有似無的嘴唇,彎曲的雙眉下,眼睛在陽光下跳著亮點。這時,桑桑如果看到了這雙眼睛,就一定會聽出:桑桑,你真了不起!這如此簡單的,充滿童趣的文字,在我心底被定格成一幅生動的圖畫,而在這樣干凈悅目的文字里,我仿佛聽到了兩個孩子不同頻率的心跳,悅目隨即變成了悅耳。我喜歡這種全身心投入的愉悅,好像在音樂廳里聽交響樂,身體的每個器官都在愜意地跳舞。
“他(細馬)喜歡看魚鷹捕魚,喜歡聽遠處的牛哞哞長叫,喜歡看幾個獵人帶了幾只長腿細身的獵狗在麥地或棉花地里追捕兔子,喜歡聽蘆葦叢里一種水鳥有一聲無一聲地很哀怨地鳴叫,喜歡看風車在風里發狂似的旋轉”每當看到這樣的字句,我都會默默地多讀幾遍,類似這樣樸實又優美的語句,似乎是曹文軒的長項,他不忽視對任何個人物的描寫,他們外表的其貌不揚和生活中的平淡無奇也許注定了他們內心的思想豐富,甚至顯視出奇的華美與浪漫,小學生也許說不清自已心里這些零零碎碎的曼妙,但一切都由曹文軒的筆替他們說了。讀曹文軒的文章,總能激動地發現一種難得的大眾化的古典美,因為質樸,因為真實,還是因為自然與人靈犀相通?我想三者都有吧。我迷戀,崇尚并且追求著這樣的感覺,畢竟在這個年代,能夠讓人真正感動的東西已經不多,尤其在讀后有一種拾起了丟失的東西的感覺,是想笑想哭的沖動,是人情味兒,亦或是一顆久冷的童心。
“在黃昏時分,桑桑的號啕在哭,告訴這里的所有人,秦大奶奶與油麻地的人們永遠地分別了。她既不是老死,也不是病死,而是又掉到水里被淹死的。上回她是因為救一個孩子而落入水中,而這一次落水,僅是為油麻地小學的一只南瓜!蔽叶⒆∵@些文字,它們既不鼓動,也不煽情,卻實實在在地感動了我。在鋼筋水泥的叢林里生活,我們幾乎已經忘卻,或者從未知道過怎么樣去愛,怎樣去恨,怎樣去觸動每一根未曾退化的感性神經。正如曹文軒說的那樣,能夠感動今天孩子們的東西無非還是生離死別,游駐聚散,悲憫情懷。厄運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獨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脈脈溫馨與殷勤情愛而讓我們感動的早已不是抒情的浪漫主義或寫實的現實主義,因為這些對于現在的孩子們來說已經顯得太過空乏和蒼白了,我們需要的應該是道義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
使古典回歸自然,帶著一點點歷史的舊色的談談的鄉土氣息,既然道義、情感、智慧和美都是永恒的,那么今天的孩子便依舊會為自己父輩的故事所動容。在大自然這個廣闊的空間中,歷史的莊嚴感動與沉重感早已蕩然無存,但它的睿智與古典美并沒有隨風而逝,反而以一中更加輕松的方式走進今天孩子們掩上的心扉。
做個孩子,那也是很快樂的。
讀《草房子》有感2
“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雖然外面下著大雨,狂風呼嘯而過,但是我想著一句句讀書名言,又輕輕地把我已經期待已久的書——《草房子》翻開,又如饑似渴地汲取起書中的知識來。
書中人物有許多,比如桑桑、陸鶴、紙月、桑喬校長、蔣一輪老師……書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豐富的內心世界。
《草房子》這本書用生動活潑的筆調,將書中的一個個人物刻畫地栩栩如生,仿佛是現實生活中的一樣,寫出了桑桑的頑皮、細馬對環境的陌生、秦大奶奶對油麻地小學的愛與恨等等。
《草房子》的第一章叫《禿鶴》,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油麻地小學有一位同學叫做“禿鶴”,他因為頭是禿的,經常被其他同學欺負和嘲笑,最后陸鶴不得不用武力來捍衛自己的尊嚴。作者從陸鶴的動作和語言寫出了陸鶴心中的悲傷和無奈。
油麻地一角有一座草房子,里面住著秦大奶奶,她從開始對油麻地小學勢不兩立的態度,經過了桑桑的勸說和油麻地小學全體師生救她的過程后,和油麻地小學和睦相處了,體現了油麻地小學師生的寬容。
書中的主人公桑桑,在油麻地小學生活了六年,其中充滿了酸、甜、苦、辣。他認識了新同學紙月和細馬,還為紙月和板倉小學的三個壞學生打了一架;和細馬從當初的陌生人成為了現在的好朋友。幫助蔣一輪老師向白雀送信;秦大奶奶為了油麻地小學的一個南瓜突然落水身亡,給桑桑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后來桑桑得了病,但在同學、老師和親人的幫助下終于渡過了難關,九死一生,病情慢慢好轉,最后成功地痊愈了。從這里體現出了油麻地小學師生之間的,油麻地人之間的深厚友誼。
我們在學習生活中也是一樣,要在同學之間建立起堅固的友誼橋梁,讓同學之間少一分冷漠和嘲笑,多一分真誠和鼓勵,不能為了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要學會理解、寬容別人。我們同學之間的友誼,要像《草房子》這本書中的桑桑和他的同學之間的友誼一樣,不管經歷多少時間,永遠不會發生改變。
讀完了這本書,我輕輕地合上書,往窗外望了望。天空仍舊下著傾盆大雨,地面仍舊有一條條“小河”在蔓延,但我的內心充滿了溫暖。
讀《草房子》有感3
今年暑假我有幸讀了《草房子》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曹文軒,這是一部長篇小說,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桑桑的小男孩。書中主要寫了小男孩桑桑的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小學六年時光,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全都一字一句的記錄在書里了。這本書感情豐富,內容波濤起伏,它究竟是怎樣的一本書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這本書不但內容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書中的人物尤其讓我銘記在心,比如,秦大奶奶、桑桑、杜小康、陸鶴……
秦大奶奶原來是學校里的“全民公敵”,但后來又成了學校里的“英雄人物”。就僅僅因為一只南瓜,她就奮不顧身的跳下水,救一只麻油地小學的南瓜,她卻把它當成了寶貝似的,不顧自己的安危,跳下水去撈,最終不省人事,我欽佩秦大奶奶的這種精神!
桑桑在六年的小學生后里,從一個天真、頑皮的小孩漸漸長成一個成熟懂事的少年。他打童年不是只有快樂,他也有過痛苦和絕望,他得過一種怪病,脖子上長了一個大腫塊,使他疼痛難忍。他和爸爸走遍了大大小小的醫院與診所,吃遍了無數苦藥,最終戰勝了邪惡的病毒。在這灰暗的幾個月里,他變得懂事堅強,不那么看重名利與得失。
杜小康的生活更有戲劇性的變化,從原來的全村首富,一夜間變得負債累累。一個整天穿的干干凈凈的孩子,過著無憂無慮、有求必應的生活,優異的學習成績,口袋里時常有各式各樣的零食,即便做游戲也往往是將軍、司令等領袖人物。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優裕的生活在一夜間毀了,因為父親生意上的失敗,致使他的優越感完全喪失。假如是我都無法承受這一切,但杜小康勇敢的承受了這一切,并且在學校門口還擺起了小攤。
陸鶴是一個禿頂的孩子,常常被孩子們叫成禿鶴,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陸鶴用他特有的方式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尊重,他有著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當學校文藝演出缺少一個禿頭的演員時,他承擔了這個重要角色,并且演的一絲不茍、活靈活現。
讀完這本書,讓我感覺非常有趣,故事幽默風趣,我覺得它很“接地氣兒”,有時引人大笑,有時令人深思,有時給人啟示,正因為這些,我經?吹慕蚪蛴形叮蚁矚g這本書的作者,喜歡它的內容,喜歡他的人物,被桑桑、杜小康、陸鶴他們開朗、可愛、活潑而感動,被秦大奶奶的樸實善良而震撼!
你有沒有喜歡《草房子》這本書?我覺得它是一本值得我珍藏的好書!
讀《草房子》有感4
在寒假里,我讀了很多書,有《森林報·夏》,有《草房子》,還有《窗邊的小豆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曹文軒的《草房子》,那是一本滿滿都是愛的書。
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有:桑桑、陸鶴、紙月、細馬、杜小康、秦太奶奶等。在這些人物中,我最欣賞的是細馬。
細馬是個孤兒,他被邱二爺、邱二媽領養回家后就在油麻地小學讀書。因為細馬是江南人,這使得他跟油麻地小學的師生溝通時有一定的障礙。細馬就變得很孤獨了,這也直接導致了細馬不想再去上學而在家放羊。他經常把羊放到油麻地小學那兒,漸漸地,細馬學會了一些油麻地的臟話,便開始天天罵油麻地小學的學生,把自己以前的怨氣發泄出來,大家便開始討厭細馬。但是邱二爺并沒有多責怪細馬,反而更關心愛護細馬。當細馬打算離家出走,但在走前他開始感受到邱二爺對他的愛。后來,細馬因為擔心邱二爺又回家了,之后,細馬把邱二爺邱二媽叫成了“爸爸媽媽”。沒過多久邱二爺得了絕癥,身子一天天弱下去,最后還未能活過春天。邱二爺去世后,細馬開始懂事了,用賣羊得來的一部分錢買了一只母羊,后來賺了不少錢,細馬用這些錢造了一座堅固的房子,實現了邱二爺生前的夢想。
細馬的經歷讓我想起了上學期經歷的語文考試。前幾次語文考試考得不理想,但我總覺得自己還是可以的,而爸媽勸我要努力些,我卻一直當“耳邊風”,結果考試成績一次比一次差,終于媽媽忍不住發火了,嚴厲地批評了我:“你看看你,讓你好好學習,多用點心,你有聽嗎?”可我還和媽媽頂嘴:“會考好的,不要再說了,煩死了!”我和細馬一樣的倔強、不服氣,氣呼呼地瞅著媽媽。媽媽看著我滿臉通紅的臉,漸漸把語氣放輕了,撫摸地我的頭:“孩子,媽媽這么生氣,并不單單因為你成績退步了,我只是著急你怎么不明白只有付出才會有回報的道理呢?”聽了媽媽的話,我高昂的頭慢慢地垂了下來,內心似乎多了一些震動。
于是,我暗暗下定決心要用功學習,放學后,我會主動做好回家作業,翻開書本復習,找到許多自己容易忘記的內容并且及時記下來,心里暗暗對自己說:“這次我要認真考,給自己爭口氣!”
語文考試又來臨了,汪老師發下試卷,我開始認真答題,把關鍵詞圈出來,防止粗心,做好后,我又一題一題檢查下去。收卷了,我對這次考試很有把握,最后我以九十五點五的分數拿了全班第一。我心里似乎慢慢懂得了媽媽說的.“付出才會有回報”,嘴邊漾起了微笑。
《草房子》中的細馬因為邱二爺的愛而變得懂事,而我因為媽媽的愛而變得懂事。生活中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愛,也許它很小,也許它很大,也許它很溫柔,也許它很嚴厲;這些都需要我們慢慢體會,細細發現,這樣你就會感受到愛!
讀《草房子》有感5
最近一段時間我跟著我們班的孩子一起讀了《草房子》!恫莘孔印肥遣芪能幖兠佬≌f系列之一。用詩一般美麗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副百看不厭的江南水墨畫: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
這里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孩子:頑皮、聰明的桑桑,禿頂的陸鶴,不幸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他們是那么純真、善良,每個人身上都散發出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沖擊著我的心靈。
純凈的美。文弱、恬靜、清純、柔和的紙月,不僅學習好,而且生性善良、懂事,她是那么完美,她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感染和改變著周圍的每一個人,仿佛是真善美的化身:桑桑變得干凈了,不再搶妹妹的餅吃了,吃飯也變得文雅了,不再把桌上灑得湯湯水水,當桑桑得了重病的時候,她用眼神鼓勵他,默默地送去一籃子青菜和雞蛋,把媽媽親手縫制的書包送給桑桑:書包是我媽做的,可結實了,能用很多很多年。紙月把“很多年很多年”重重地說著,把自己的祝福和關心送過去。
讀紙月的時候,我常常在心里和她做比較,看我離她有多遠,我也要好像紙月一樣,做個善解人意的小姑娘,珍惜現在,珍惜友情,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對別人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平時要謹言慎行,也許我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夠改變一個人。執著、倔強的美。陸鶴是個禿頂的孩子,常常被人戲弄,陸鶴十分苦惱,孤獨,常常坐在河邊偷偷的哭泣,想盡辦法掩蓋自己的缺陷。但他從不放棄對自己尊嚴的守護,勇敢的承擔了學校參加匯演的禿頭角色,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務,讓同學和老師對他刮目相看。他也明白了,只有付出,才能讓大家改變對他的看法,只要心靈美,再丑陋的形象也會散發出動人的光芒。在陸鶴身上我懂得了,尊嚴的傷害并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是最好的解藥;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我們要善于發現別人的美,欣賞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勇于承擔,堅韌無比的美。杜小康家曾經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活在高大闊氣的紅門里,但是一夜之間,父親病了,為了給父親治病,他的家里變得一貧如洗,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輟學在家,和父親一起到離家很遠的大蘆蕩里去放鴨,當他們的鴨終于下蛋的時候,又不小心把鴨放進了別人家的魚塘,吃光了人家的小魚苗,鴨子和船統統被扣留了,他們的希望又一次破滅了。
但杜小康畢竟是杜小康,他沒有自己憐憫自己,更沒有讓別人來憐憫他。他用稚嫩的肩頭毅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讓每個人都看到了他堅韌之后的美麗與優雅。杜小康的故事告訴我,富有的時候,不能浪費,不能高傲自大,貧窮的時候,也不要自卑,盡自己所能,克服種種困難,想盡一切辦法渡過難關。成長的美。這一切看似平常的往事深深地觸動了主人公桑桑的心,在他的心里埋下了愛的種子,他再也不會搶了陸鶴的帽子,掛在高高的旗桿上,再也不會把父母的蚊帳拿去捕魚……他幫細馬放羊,陪孤單的秦大奶奶聊天,賣掉心愛的鴿子,把錢借給杜小康當做生意的本錢,忍著病痛的折磨堅持上學,最終戰勝了病魔,考上了中學。
這就是人性之美散發出來的獨特力量,《草房子》用這些最純真的愛告訴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充滿了酸甜苦辣,苦難和幸福猶如白晝和黑夜一樣,永遠與我們相伴,當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不能夠逃避,要滿懷希望,微笑著去面對。
讀《草房子》有感6
在《草房子》這本書的陪伴下,我結識了一個個新朋友,也在他們的故事下漸漸有了心靈的成長。桑桑、禿鶴(陸鶴)、紙月、杜小康……
其中,我最喜歡也最敬佩的是杜小康。為什么呢?請你聽我講述一下吧!
想必讀過《草房子》的朋友都十分熟悉杜小康這個人吧!他驕傲,因為他有驕傲的資本,他家境顯赫,為人相貌出眾,成績優秀,可以說是一個年少多金的孩子,與那兒的孩子呆在一起,幾乎是鶴立雞群,由此鑄就了他與眾不同的自信、驕傲。
他仗義,每當班里有什么困難,或是因什么活動道具不足,他總是慷慨相助,這也奠基了他在眾孩子們心中的威信,鑄就了他隱隱的孩子王的威信,才引起了他與桑桑的諸多沖突,發展了后續的劇情。
這就是杜小康,自信、驕傲、不凡,但當那扇不凡的鴻門被摧毀,他不凡的資本被摧毀,會發生什么事呢?
父親破產;家中傳承數代,舉家依賴的店鋪不復存在;失學。這種種沉重的打擊打在他毫無防備的心上,他會怎樣?崩潰?沉淀?
不!他選擇堅挺!或許一開始的他,還未接受現實的殘酷,仍沉浸在想象的美滿中,但接蹱而至的冰冷,早已使他清醒,即使他無法接受,即使他頹廢了很久,即使他憔悴了很久,他依然沒有放棄!
勸退父親,迎刃而上,用自己十幾歲的柔弱孩子身體,挺起這個家!這,就是他的選擇!
這就是杜小康,我心中的杜小康,再多的塵埃,也無法遮掩他閃耀的光芒!
從哪里跌倒,就從哪兒站起來!即使再痛,即使失去了飛翔的羽翼,他也會堅強的在自己的天空上翱翔!
讀《草房子》有感7
《草房子》是一本兒童讀物,描寫的是一個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小學生活。小說通過陸鶴、紙月、細馬、杜小康四個同學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學習生活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孩子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以及同學間互幫互助的感人場景。即使學生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傷害,但是孩子的心底還是純真的。
“陸鶴”是一個禿頂的孩子。隨著日子的流逝,六年級的“陸鶴”感覺到了自己的禿頂使學生“戲弄”的對象。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陸鶴為此做出了反常之舉。他用不上學了逃避同學異樣的眼光,用生姜擦頭希望在七七四十九天后長出頭發來,用戴帽子企圖遮掩自己的禿頭。當這些都使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時,他索性在“廣播操”比賽這樣的重大日子里,把自己頭上的帽子甩向了天空,導致全校的廣播操失控,而錯失了“第一”的榮譽,“就這樣,陸鶴用他特有的方式,報復了他人對他的輕慢與侮辱。”即使陸鶴用這樣嚴重的錯誤來報復別人對他的侮辱,但是,孩子還是純真的。他希望通過這樣的舉動來得到大家的認可,得到大家的尊重。可喜的是,他還是有著強烈地集體榮譽感,當他們學校的文藝演出缺少一個禿頭的演員時,他毅然站出來,承擔起了這個重要的角色,而且把這個角色演得一絲不茍,活靈活現。陸鶴在演出中感悟到了,只有為集體做好事才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得到大家的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心都是純真的,他們的“忍不住的笑”“厭惡的眼神”也并不含真正的“惡意”,從孩子的世界中體驗到了什么是真,什么是純。
一個是身有殘疾的“陸鶴”,另一個是美得讓人忍不住有保護欲望的“紙月”,紙月正如她的名字,是一個易碎品,紙月的一手好字,紙月的掉眼淚,紙月的笑聲,紙月的溫柔,紙月的沉默,紙月的倔強……都給桑桑帶來了莫名的感覺,不由間有了自卑的情緒和對抗的情緒。這一切在作者的筆下描寫的是如此的真實,又如此的唯美。雖然紙月是個私生子,但是在孩子們的眼中,并不影響紙月的善與美。
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從孩子的眼中體驗到了什么是美,什么是善。
而細馬是一個領養來的孩子,在一個陌生的世界里,感覺到了被別人排擠,無法適應新的生活。在新的生活面前,他選擇了逃避。他拒絕和同學交談,選擇了與養為伍,開始了自己的放養生活。但是孩子的內心深處還是希望與同伴交流的。當他能夠聽懂當地的方言時,他用笨拙的“罵人和打架”,希望得到別人的“招惹”,以泄他對在教室里讀書孩子們的嫉妒。雖然他本能的抵觸他的養父母,計劃著有一天逃離這個地方。當養父母家的房子被水淹沒后,養父病逝后,養母受不了一連串的打擊瘋了后,細馬毅然地挑起了這個家,承擔起了照顧養母的責任。
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從孩子的行動中體驗到了什么是憂傷,什么是勇氣。
杜小康的生活更有戲劇性的變化,從原來的全村首富,一夜間變為負債累累,小小的孩子確實承受的太多太多。一個整天穿著干干凈凈的孩子,過著無憂無濾,有求必應的生活。他的生活受到孩子的羨慕,優異的學習成績,口袋里有各種各樣的零食,能騎著罕見的自行車穿梭于孩子們游樂場。這樣的孩子,肯定是孩子們的“孩子王”,享受著至尊無上的地位,即使做游戲也往往是“將軍”“司令”的領袖人物。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優裕的生活竟在一夜間毀了,因為父親生意的失敗,致使這個孩子的優越感全失。孩子不適應是肯定的,但是,還是勇敢的承受了。陪這父親在荒無人煙的地方放鴨失敗后。父親垮了,但是孩子卻勇敢地站了起來,繼承父業,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
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從孩子的行動中,體驗到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力量。
讀《草房子》有感8
在這個暑假,我看完了《草房子》這本書。這本書是著名文學家曹文軒寫的,作品寫了男孩桑?坦倾懶,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
這本書的幾個故事,都是在油麻地小學發生的。這本書,講了調皮、聰明、善良的桑桑、孤寡老人秦大奶奶、深深相愛卻又不能在一起的蔣老師和白雀、捍衛自己尊嚴的禿子陸鶴……其中讓我最感動的是秦大奶奶,她的丈夫早就去世了,沒有子女,一個人孤零零的。她唯一擁有的就是油麻地小學里的那座草房子。學校想把秦大奶奶趕出去,但她死活不肯走。沒有人理解她,在人們眼中,秦大奶奶就是一個瘋婆子。直到有一天,全村人出動了,他們把秦大奶奶的的房子拆了。于是她開始報復學校。她趕著雞鴨,讓它們到處拉屎,讓學校上不成課。是桑桑喊秦大奶奶一聲“奶奶”,讓她改變了。她救了小女孩喬喬,油麻地小學的所有人都很尊敬她。同學們一看見秦大奶奶就親切地喊著“奶奶”。秦大奶奶開始守護油麻地小學,最終為了學校的一個南瓜,落入了水中,離開了人世。
讀完這本書,淚水在我眼眶中徘徊。這本書以桑桑的口吻來寫,充滿童真童趣,也感人肺腑。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每個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我們不能逃避困難,要滿懷希望,微笑著去面對。
文中的桑桑非常善良,但他也很調皮:用蚊帳做一個漁網捕魚、用碗櫥做一個鴿子的家……我要學習桑桑的善良:關心秦大奶奶、幫紙月趕走壞小孩、幫蔣老師解釋戚小罐的暈倒……以后我要:與同學互幫互助、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讓父母操心……
這些故事中,無處沒有愛:爸爸對桑桑的愛、秦大奶奶對油麻地小學草房子的愛、邱二爺邱二娘對細馬的愛、杜小康對父親的愛……
愛是在你困難的時候伸出的一雙手,愛是一首飄蕩在夜空中的歌謠,愛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愛是一場灑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讀《草房子》有感9
這段時間,在章老師的帶領下,全班同學一起看了《草房子》這本書。
看過《草房子》這本書后,在綜合課上,大家一起交流了親身體驗,有所感悟……大家還做了許多讀書卡,優秀的都被挑選后展在校內墻上。
《草房子》是一本令人感動的書,主人公桑桑也有我們這種小孩子愛玩的天性與童真。在這個鄉村生活中,可以細細地領略到桑桑這個主人公豐富多彩的生活。
桑桑家養了許多鴿子,可是沒鴿子籠怎幺辦?機靈的他很快作出了一個“可愛”的舉動,他把自家碗柜中的碗全搬了出來,一層層的,他分別放入幾只鴿子?蛇@看似美妙的舉動,得到的待遇卻是媽媽的一頓打罵。
桑桑的生活中,也蘊藏了酸甜苦辣,其實我們自己的生活中也有相似的體驗。他有玩不盡的樂趣,也會做出善良的舉動。
同學小康家因為沒錢,不僅煺了學,還幫爸爸養鴨,生活很苦。桑桑雖然沒錢,但他忍痛割愛,賣掉了自家其中的十只鴿子。賺了錢后全部捐助給了杜小康。正是這種愛心成就了一種難能可貴的友誼。桑桑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應有一座純潔的草房子,那就是童年。
美麗的童年每個人只有一次,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他。讀《草房子》讓我深深的感受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一個人如果要做到善良,就要用一顆純潔的心來獲取。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桑桑,都擁有各自多姿多彩的生活,我們心靈深處散發出來的純潔,也會變成一座座純潔的草房子。
讀《草房子》有感10
艾地是《草房子》中的一個故事,她讓我印象最深,秦大奶奶以自己的生命守衛自己的家,可她最后還是為了一個南瓜,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當我讀完這章時,我感動得流下了熱淚。在秦大奶奶被逼趕走時,我不禁替她惋惜,可我萬萬沒想到她居然用生命來堅守這片用幾十年心血換來的土地。是什么力量支撐她堅守?是愛和不舍,她在這片土地生活了幾十年,她深愛著這兒!
當我正隱隱敬佩秦大奶奶時,另一件事又發生了,秦大奶奶為了救一個女孩,奮不顧身地下了水里,女孩得救了,秦大奶奶昏迷,直到半個月后,才下得了床。我很驚訝,這又是什么力量讓她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女孩跳下河?是愛心?是執著要救人的信念?我又油然而生一種仰慕和敬重之情。
第二次,她卻僅僅為了一只南瓜而失去了生命,讀第一遍時,我覺得她很“傻”,但第二次捧起這本書時,我覺得這“傻”不是普通的“傻”,而是一種偉大值得我們敬佩的“傻”。
如果是我,我絕不會為了一只南瓜而放棄生命,因為我認為生命是最重要的。但在秦大奶奶眼里,被侮辱的過完一生,還不如在人生命最后一刻展現出她人生的最后光芒,那怕只是救一只南瓜!雖然她人死了,可她的精神,和在人生最后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永遠成為天上最亮的那顆星!
讀《草房子》有感11
那是一個風兒與蝴蝶穿行的地方,在夢的背后,飄散著梔子花淡淡的芬芳;那是一個鳥兒與心靈一同鳴唱的村莊,小河靜靜流淌,大地灑滿夕陽,美麗的故事背后,是活力的青春與快樂的成長。生活的藍精靈,揮舞著藝術的魔法,絢爛地勾勒出一個少年的青春與成長。這就是他――桑桑。
十四歲的桑桑是油麻地小學的學生,在他經歷了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中,他親眼目睹了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閃耀的人格光彩……
秋天的白云,溫柔如絮,悠悠遠去;梧桐的樹葉,正在秋風中忽閃忽閃地飄落,桑桑在充滿稻香氛圍的引領下成長;樸實的人民,透著真實與執著。桑桑的心在生活的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輪回下,悄悄地萌芽,悄悄地成長,青春的力量總是在歲月的流逝中突顯得更為明顯,刻畫得更加充滿神秘氣息。時間留下了溝壑,歲月纏繞著藤蔓,伴隨著心理的成熟,在人生的道路上刻畫出了一道道――我想那是優美的圓弧,刻骨銘心的經歷。
“走過那些粗糙與細膩相伴的歲月,四季的纖指,引領我無痕的生長”,生活賦予了桑桑苦難與幸福,上帝讓他看到了一幅幅人性至純至美的畫面;他看到了痛苦留下了粗糙歲月;幸福留下了細膩歲月。時間沖刷掉了兩者之間的隔膜,使之融合成長,組成了歲月的圖畫。油麻地的稻香,悠悠飄散?諝庵幸鐫M了青春留下的氣息,成長留下的蹤跡。
不再回首,少年時無知的狂妄與溫柔的剛強;永遠難忘,柵欄外那片白色的憂傷;蛟S每個人都在他們的無知時期犯下了錯誤,昔日的自以為是也早已煙消云散。是年少的狂妄,是年少的氣盛;還是溫柔一片,羞澀的柔情,在我們的心中悄悄溢滿。但這只是我們年少時的一幅畫,見證著青春與成長;作為打開心靈大門的憑證。我想,這必不可少。
或許像他一樣看到了生活的美的姿態,或許也像他一樣犯了錯誤。但這作為上帝賜予的禮物,拆開便是真正地成長。
如我一般,上帝很早就剝奪我父親的生命,親人的眼淚也早已化成了小河汩汩流淌。老師說上帝在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開了一扇窗。遭遇這重大的挫折,我也曾失落,也曾埋怨上蒼的不公;但是我卻知道今后只有靠自己了。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獨立――我只知道我應該這么做。直到讀懂了這本書,我一下子就深刻地明白自己羞澀的青春已悄然逝去,破繭蝶飛我進入生長的新世紀。窗外,柵欄外那片白色的憂傷淡淡綻放。
青春如花兒般茁壯成長。
讀《草房子》有感12
自從讀了這本《草房子》之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為這些小說的人物,也為我自己,真的感慨頗多!
這本書是著名作家曹文軒寫的,他用著實的筆鋒描寫農村孩子們的樸素、開朗和堅強,故事主人公是校長桑喬的兒子桑桑和他的朋友們,文章抓住了每個孩子的鮮明性格與特點,來描寫他們的獨特之處,刻畫了桑桑少年時代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
油麻地是桑桑及朋友們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這里的居民全是用海灘邊生長的茅草蓋成的一幢幢冬暖夏涼的房子,他們都很喜歡這種草房子,學校也都是一片草房子,每個草房子就是一間教室。油麻地最老的人是秦大奶奶,原先擁有一大片的田地,她和她的老伴很多年在這里辛勤地耕耘著。后來因需要發展教育被政府征用。秦大奶奶分得一小塊土地繼續種植。這時,秦大奶奶心存憤恨且非常頑固,常去學校鬧事,同學們見了她那怨恨的目光心里不免有點害怕,趕緊奪金校園里。桑桑卻用敬仰的眼光去和秦大奶奶對話和相處。有一次二年級的喬喬不慎掉入河中,秦大奶奶用一雙無力的手將喬喬推向岸邊她自己卻落水而無力自救,被別人救起送入醫院,從此以后去她家的人越來越多,她給女孩們圖指甲油,如果老師看到有女同學沒來上課,就無奈地叫一名同學去秦大奶奶家叫她來上課……但沒想到的是:秦大奶奶為了去把一個掉入水中的南瓜夠上來卻落水永遠離開了人間了……
桑桑的脖子上突然出現了一個腫塊,非常疼,桑喬帶著他去了城市的醫院都說治不了,但是桑桑班的女老師溫幼菊告訴他讓他別怕……之后在他們村里來了一位郎中,他知道能夠治好桑桑病的一位老人,桑桑得的是鼠瘡,熬點藥服下就會好起來了……
桑喬因為工作好被調到鄉里的學校擔任校長,桑桑也會走,他告別了他的那些朝夕相處的伙伴,告別了老師,而且特地去墓上告別了秦大奶奶……
這篇故事反映了農村孩子樸素、堅強的性格。我們城里的孩子已經是缺少這種樸實無華的氣息?戳诉@篇文章后我感悟到即使城里的科技比農村再先進,條件優越,但這些基本的行為習慣也是要逐行培養的。
讀《草房子》有感13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花……這,就是油麻地。那里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孩子:頑皮又聰明的桑桑,禿頂的陸鶴,堅強的杜小康,以及柔弱又文靜的紙月……這些都出自于曹文軒的純美小說《草房子》。
桑桑在油麻地小學讀了六年書。六年中,從他與條件優越的同學杜小康暗中較量得失,并為之苦惱,到主動賣掉心愛的鴿子,為杜小康籌得擺雜貨攤的啟動資金;從跟妹妹搶吃,不守信用,到忍病帶妹妹進城,桑桑在種種過程中進行了成長的洗禮。
桑桑從自己不守信用中明白了什么叫信用,信用就是答應好別人的事情就要做到,不能言而無信。我也是這樣長大的。記得四年前的某一天,我和朋友們約好了下午要在小廣場上一起溜冰?晌已远鵁o信,為了自己能去海洋館玩兒,忘記了答應好朋友們的事,快要出發時,媽媽提醒我:“寶貝,你是不是還要和朋友一起去溜冰呀?”“哦,沒關系,他們要是等一會兒等不到我,他們自然會回家的!闭f完我們便出發了。玩了一下午回到家,我打算去看看朋友們回家了沒。一到小廣場,他們不但沒走,反而一見我來了,就生氣地問我:“下午去哪兒了?不是說好了來玩的嗎?”“你這叫言而無信,知道嗎?”我臉紅了,沒有回答他們,只是靜靜地站在那里聽他們的訓斥。
所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人沒有了誠信,活著還有什么用?可是很多人都在欺騙別人,甚至有些孩子都喪失了誠信。可桑桑不會,他做人光明磊落,言而有信,完全是我們的榜樣!
誠信,是每個人必須做到的。家庭是因誠信而幸福,班級是因誠信而精彩,祖國是因誠信而強大!所以,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一起養成誠信這個好習慣吧!
讀《草房子》有感14
美的力量絕不亞于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僅有一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記
那年秋天的一個午時,一個女孩出此刻桑桑家的院子里。院子里的白鴿受了陌生人的驚擾,呼啦一聲飛了起來。女孩驚得緊緊摟住外婆的胳膊,微微縮著脖子,緊張而又好奇地看著一地雪團樣的小生靈。
這樣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場景,卻讓男孩桑桑永遠記住了這個畫面,也讓我對這個女孩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她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紙月。
紙月在我印象中,一向都是那么膽小,那么文靜,那么柔弱。她不敢大聲說出自我的想法,不敢對欺負她的孩子厲聲喝斥,甚至不敢驚動了一群小小的鴿子。我一向在想,紙月的謙讓到底是懦弱,還是善良?
想來這和紙月的家庭也有很大關系。母親早逝,父親從沒有露過面,僅有外婆獨自一人辛辛苦苦將她拉扯大。雖然紙月還有外婆牽掛,她自我也很懂事,從不用大人操心。但我想她最渴望的還是父愛母愛。不難想象,當紙月看到其他孩子能夠拉著父母的手撒嬌,能夠一家團聚圍在一桌吃飯時,她卻只能和外婆倆人冷冷清清地在凄冷的燈光下做著一天重復一天的事情。她甚至只能看母親的相片來維持腦海里媽媽的模樣,她甚至都不能和父親團聚,不能親口叫他一聲“爸爸”時,她的內心該有多么苦寂!每當月亮升起,月光柔柔撫上她的臉龐時,她的內心大概仍思念著那遠在天堂的母親吧。
桑桑患病后,父親桑喬整日帶著他四處奔波。有一次桑喬背著桑桑從外面回來,恰逢下雨,走路很艱難。紙月老遠就望見了桑桑他們,不顧雨大,從稻草垛上拔下一大抱稻草,鋪在了最容易打滑的橋上。
短短幾行字,背后的涵義卻無窮無盡。我從這段文字中更清晰地看到了紙月,那個永遠都是淡淡的女孩子。此前我只是覺得她很懂事,什么事都不需大人擔心。但此刻,我看到了她身上最完美的品質:善良。在一個大雨滂沱的雨天里,在一個舉步艱難的雨天里,誰愿意為別人送去溫暖?恐怕沒有。但紙月做到了,當她抱著稻草一步步走向大橋時,她就做到了!
但我們生活中的人們,他們呢?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常常研究的只是自我的利益,卻很少顧及他人的感受,若有,也只是面子上的問題。如果每個人都能脫下臉上的面具,坦誠相對,世界或許就不會發生那么多不完美。
在之后改成電影版的《草房子》里,桑桑偶然地又一次遇到了紙月,這時她和爸爸正走在街上。每遇到一個賣小玩意兒的攤子,總會停下來慈愛地詢問紙月要不要。
盡管離開了油麻地,離開了她深愛的師生們,但紙月,這個堅強的,從不輕易表達自我喜怒哀樂的女孩,她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父愛的溫暖,我想此刻她心里也必須是欣喜的。
祝福紙月。
讀《草房子》有感15
作家曹文軒寫的《草房子》一書,一直令我愛不釋手。
書中講述了主人公翁桑桑擁有金色的童年。
金色的房子,苦苦的艾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在桑桑記憶中煥發著金色光芒的地方。那里,生活著他和他那些活潑可愛的小火伴:禿頂的陸鶴,堅強的杜小康,溫柔、文靜的紙月……桑桑的童年生活豐富多彩。
故事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杜小康,這個曾經生活在高大闊氣的紅門里的富家少爺,一夜之間他的家庭一貧品如洗,學習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輟學在家,和父親一起去放鴨子。又一波三折,希望一次次破滅。他是多么渴望上學但這時“上學”這個詞變得離他如此遙遠,可他并沒有放棄生活,毅然決然挑起家庭的重擔。在學校門口擺起小攤,這讓我看到他堅韌的美好品質,他厄運相拼時的堅強與勇擔責任告訴我們:苦難來臨時,我們不能逃避,要滿懷希望,微笑面對。
除此,每一個故事,我都會感到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閃亮,尊嚴,頑強……這一切都散發著光輝,不斷地沖擊著我的心靈!恫莘孔印肺,不斷浮現出童年記憶中的美好回憶,都使我感到驚嘆。
多美好的《草房子》,走進故事去感受童年的魅力,成為令我最懷念的時光!
懷念之余,也讓我從中獲取,追尋我心中的夢想。驀然回首,回憶起油麻地、桑桑、杜小康、紙月……《草房子》所帶給我的,讓我終生受益。
【讀《草房子》有感(15篇)】相關文章:
堅韌的草房子讀《草房子》有感09-22
讀《神農嘗百草》有感11篇03-07
讀《父親》有感08-31
讀逃離有感07-29
讀《基地》有感04-12
讀《蝶戀花》有感04-06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杜甫傳記》有感10-15
【精】讀《匆匆》有感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