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11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1
《綠山墻的安妮》是加拿大作家蒙哥馬利的著作之一。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安妮。雪莉的紅發女孩,安妮從小就是個孤兒,被馬瑞拉和馬修兄妹倆意外收養?墒且驗樽约旱拈L相而得到一些人的嘲笑,但安妮憑借著自己的聰明能干、能說會道得到了許多人的歡心。最后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取了雷多蒙大學,可因要照顧年老眼花的馬瑞拉,于是就放棄讀大學,選擇做一名教師。
故事中的安妮雖是一個孤兒,且長相平凡、衣著樸素,再加上自己的活潑好玩,經常惹出一些亂子,得到一些人的不滿。同時也因此使自己傷心、自卑。但是在馬瑞拉的教育下,她慢慢變得有修養、有自信。回到學校后,她同尖子生吉爾伯特成為競爭對手,兩人的學習不相上下,互相為學業而努力。在今后的日子里,她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皇后學院,并獲得了艾普林獎學金。
生活中,你身邊是否有像安妮一樣聰明能干的人?是否有像安妮一樣勤奮努力的人?是否有像安妮一樣自信勇敢的人?你是否以這些人作為自己的學習榜樣?如果你說沒有,那就錯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不都是嗎?如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初中時因為學費交不起不得不退學,可他并沒有放棄學習,在家里頑強自學,用五年的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所有的數學知識?刹恍业氖撬忌狭藗。湎伦笸葰埣玻伤是堅持刻苦鉆研數學,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這不就類似于故事中的安妮嗎?
再把鏡頭轉向我們,有良好的家庭,良好的學習環境,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都羨慕不已,一些同學為什么不趁現在奮發圖強、努力學習呢?
花兒是美麗的,它是借助一點陽光努力生長的;火爐是溫暖的,它是借助一些火炭拼命燃燒的;小鳥是可愛的,它是借助一棵大樹筑巢生存的。我們是快樂的,讓新時代的我們迎著朝陽努力奮斗吧!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2
曾經讀到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小女孩趴在窗臺上,看到窗外的人正在安葬她心愛的小狗,不禁淚流滿面,悲慟不已。外祖父見狀,將她引到另一個窗口,讓她欣賞玫瑰花園。果然,小女孩的愁緒一掃而空,心情頓時明朗。祖父說:“孩子,你開錯了窗戶!
這個故事曾令我的內心怦然一震,今天我讀著安妮的故事,又不禁想到了自己:有時候,我是不是也會開錯窗呢?想著,想著,一件往事浮上心頭……
不久前,學校要選拔優秀的同學參加區級的講故事大賽。講故事是我的強項,于是我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我將故事背得滾瓜爛熟,臨睡前還在鏡子前練習發音……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對這次大賽,我信心滿滿,志在必得。終于盼到了比賽的日子。比賽開始了,看著選手們精彩的表現,我壓力倍增,但還是默默地為自己加油鼓勁兒:“沈曉婷,你是最棒的!”輪到我上臺了,望著臺下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睛,我無比緊張,心跳得厲害,腳也不由自主地抖起來了。終于,“悲劇”發生了,原來背得滾瓜爛熟的臺詞被我忘得一干二凈。我的臉火辣辣的,像煮熟的螃蟹,后面發生的事全都不記得了;氐浇淌遥遗吭谧郎,傷心地大哭。老師和同學們紛紛安慰我。但從那次比賽后,一向自信的我漸漸變得沉默不語,對自己鐘愛的故事也提不起興趣。一天,班主任走到我身旁,遞給我一本印刷精美的書,笑著對我說:“曉婷,看看這本書吧。”我接過書一看,是《綠山墻的安妮》,這名字倒是很吸引人;氐郊,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讀著讀著,綠山墻安妮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讓我著迷。于是,每天我都如饑似渴地捧著它。細細地讀著,品著,不知不覺間我也陶醉于綠山墻的情節之中,遐想著安妮的種種經歷……
安妮是一個不幸的女孩,從小父母雙亡,在孤兒院生活。而一次鬼使神差的領養改變了她的命運。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一個孤兒的自卑和傷感。相反,安妮的到來,反而給綠山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合上書,我輕輕地問自己:“安妮身上到底有什么品質讓我如此癡迷又感動呢?”凝思間,我明白了,是樂觀,是開朗,是一顆積極向上且永不言敗的心。
感謝安妮,她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困難雖然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學會積極地面對,改變自己。在失敗和傷感時想想祖父那句話,堅信應該還有另外屬于自己的那一扇窗,窗外風景如畫……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3
在這個假期里,多姿多彩,而讀書成了我消遣的一直方式。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受益匪淺。這本書叫——《綠山墻的安妮》。
《綠山墻的安妮》是加拿大作家蒙哥馬利寫的,讀起來引人入勝!毒G山墻的安妮》主要講述的是:“安妮是個身世凄慘的小孩,出生不久就父母雙亡,成了孤兒。好心的鄰居吧她到了6歲。她開始到一戶人家看孩子,后來又被送到了孤兒院。11歲的時候,住在綠山墻的馬修和瑪麗拉收養了她。安妮天性活潑樂觀,她因為天真和愛幻想鬧了不少笑話,她為天真和愛幻想鬧了不少笑話,又因為善良和直率贏得了友誼和真摯的愛。她憑著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學,但為了照顧生病的瑪麗拉,她又放棄了學業,留在家鄉當了小學教師!边@是一個孤兒長大成人的故事,故事中的許多描寫很有趣,很感人。
讀完這本書,我認識到了活潑樂觀、可愛的安妮,嚴厲的瑪麗拉,善解人意、害羞的馬修。我從安妮身上看到了樂觀的重要性個有趣的想象力。安妮小時候,是一個調皮,被人稱為“壞女孩”的人。長大了,她是學習勤奮、品行端正,被人稱為“學霸”的好孩子。
安妮因為長著紅頭發,臉上有許多雀斑而自卑,鬧出了本不該發生的趣事。我想說:“長著紅頭發和臉上有雀斑這不是件自卑的石橋,你有這些照樣可以好好生活!”這是我想對安妮說的話。
安妮有一個知心朋友“戴安娜”。我也希望擁有一個如此的知心朋友。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4
沒有人不渴望被尊重,把被教育者當做一個平等的人,意味著教會他自我的尊嚴以及對別人的尊重。
當雷切爾太太初次見到安妮,毫無保留地評價她“皮包骨、雀斑、丑陋、紅頭發”,安妮用極其暴烈的方式表達她的憤怒,嚇壞了雷切爾太太。即使她是個孤兒,但她依舊渴望被尊重、渴望被平等對待。這種渴望在與同學吉爾伯特的相處中亦體現的很明顯。
尊重和平等從來都是相互的。安妮一天天成長,雷切爾太太、菲利普先生、瑪莉拉兄妹從安妮自尊自強的性格特點中了解安妮渴望被尊重,他們放下成人權威的高傲姿態,充分尊重安妮的性格特點,走進她的內心世界,接納她、默默影響并改變著她。安妮則用天真熱情、刻苦勤奮,使她的思想時時閃光,使她的友誼至真至純,使她的學習出類拔萃,使她的每一個夢想都能成真。她一天天變得完美,在被尊重的環境下學著尊重別人,包括她曾不喜歡的雷切爾太太和吉爾伯特。在短短的五年時間,她終于贏得了身邊所有人的喜愛與尊重,就連非常自私,從不把自己以外的人掛在心上的老巴里小姐與安妮相處后,都感受到了人生的樂趣。
當成人和孩子起正面沖突時,有時候礙于面子不愿接納孩子的想法,往往不歡而散。《綠山墻的安妮》為我們提供了智慧的做法。這個精靈一樣的女孩兒身上呈現的真善美的一切,不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嗎?它對我們的師生間、親子間都有著極大的教育借鑒作用。
《綠山墻的安妮》,不僅喚起了我童年的記憶,蕩滌了我的'心靈;更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理念與行為——接受她本來的樣子,關注她的自信、快樂成長。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5
每個女孩子不一定要有漂亮的外表,但一定要有一顆純潔的心靈。
我最近看了一本名叫《綠山墻的安妮》的書。書中的主人公安妮·雪莉長得并不漂亮,臉上布滿了雀斑、灰色的小眼睛和一頭火紅的頭發,但她并不因為自己長得不漂亮而感到自卑,反而更加自信,敢想、敢做、敢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這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因為有了她的存在,才使得馬修·卡思伯特和瑪麗拉·卡思伯特的家,甚至整個綠山墻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美麗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心靈。所以,我懷著試試看的心理,去尋找現實生活中的安妮。我想在圖書館尋找“安妮”的足跡。那天,我和姐姐來到圖書館,心想:今天一定能找到很多的“安妮”?墒,過了兩個多小時,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安妮”的蹤影,正當我們要回去的時候,卻看到一群小學生走進來,走向了最里面的位置,她們拿了好多書放在桌子上,接著她們又拿出了許多零食和飲料,在那兒邊看書邊吃喝,有一個女生不小心把飲料灑在書上了,她不但不擦干凈,還把那本書丟到另一張桌上。我們一直等到她們吃好喝完想看看她們會怎么樣收拾。誰知,她們卻拍拍屁股走人了,什么也沒理好,我和姐姐無奈地走過去幫她們收拾好“殘局”,便匆匆離去。我倆沮喪地來到了站臺,車來了,我上車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沒過多久,車上只剩下了一個座位。這時,上來了一位年過半百的老奶奶。當她要去坐那個空位時,一個打扮時尚、口里嚼著口香糖的年輕女子,風風火火地走過來占了那個座位,老奶奶打了個趔趄,差點摔倒了,這時,一個漂亮的大姐姐扶住了那位老奶奶,并且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了她。這一幕,得到了許多乘客的贊許,也讓我終于找到了現實生活中的“安妮”,她不但心靈美,長得也漂亮,內心外在都美了,這個“安妮”可算是超標準了。
每一個人都應該向安妮學習,學習她那種執著的精神和天真無邪的心靈美。在當今社會,我相信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很多人都竭力去幫助別人,用自己的愛心溫暖這個世界。讓我們把親情和友情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吧,學會擁有一顆寬容的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社會更加和諧!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6
今年國慶期間,我重新看了一遍《綠山墻的安妮》。
本書的作者是加拿大女作家蒙格馬利。其實在六年級的時候,我就已經把這本書看完了,當時看完了也沒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如果回過頭再看一遍,倒是讓我感受頗多。
《綠山墻的安妮》的主要故事是:綠山墻的兄妹倆決定領養一個男孩,幫著做田里的農活。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了一個愛幻想、喋喋不休的紅發孩--安妮。
性格嚴肅冷淡的瑪莉拉原本打算把安妮送回孤兒院,但經過一天的短暫相處后,她發現這個紅頭發的孩子性格樂觀向上,討人喜歡,于是決定收留她。而極端內向的馬修,內心是個堅持自我的人,他一見到安妮就深深地被安妮吸引住了。
安妮給我的印象是:愛幻想,愛說話,真實直爽。也正是因此,安妮給自己惹來了一連串的麻煩,她不斷地闖禍,也不斷改正錯誤。但安妮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她對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都充滿了愛心,并一個個幫它們取了名字。她對親人,朋友,同學,師長,都懷揣著一顆善良,純潔,熱忱的心。她對知識和學習都有一股狂熱的勁頭,那種積極向上,拼搏奮斗的精神。
安妮聰明、勤奮,憑著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學,不想馬修已經去世,為了照顧瑪莉拉,她又放棄了學業。和瑪莉拉一起生活在綠山墻農舍里。
最終,她在朋友、家人和老師的關愛中,小孤女安妮漸漸長大,成熟。
其實剛開始獨自本書的時候,我并不能明白安妮真實的想法。
當我再一次是品味的時候,我暮然發現,其實安妮很孤獨。就像這樣的一句話“越是愛說話、愛幻想的人越寂寞。”安妮很愛說話,因為一旦她不話可說時,她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么。她很愛幻想,因為沒有朋友,大家都覺得她是個怪人,所以當她無話可說時,只能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
或許只有這樣子,才能讓自己看起來不孤獨吧!
書中曾成提起過,馬莉拉剛開始并不喜歡安妮,但她十分的同情安妮,于是把她留了下來。很多的時候,馬莉拉看起來對安妮很兇,但每一次都會讓安妮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這就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媽媽,她就是這么一個人。人看起來,總是兇巴巴的,老實說,我這個做的不好,那個做的不對。但是我知道,其實她都是為了我好。每當我想要什么東西的時候,她都會盡量的滿足我。
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我特意去查找了作者以及創作的背景。
這本書的作者是露西·莫德·蒙哥馬麗,她生于加拿大的愛德華王子島的克利夫頓(現在的新倫敦),從小就由外祖父母撫養,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卡文迪許村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蘋果園的農舍里,參與各種農活的小露西,接受著外祖父母嚴厲和無情的教育。可幸的是,愛德華王子島是加拿大最美麗的省份之一,它培育了小露西對大自然的終身熱愛,這一點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強烈的詩意表現,所以書中的安妮總是幻想著自然。
蒙格瑪利嫁為人婦的時候,已經是頗有名望的作家了。她的創作秘訣出自每日瑣碎的家務,在她的圍裙口袋里總是有一個小本本,靈感乍現,立刻記錄。在一次瀏覽小本本的時候,她發現了這樣一條消息引發了她的創作靈感:“一對年邁的夫婦向孤兒院申請領養一個男孩,陰差陽錯,一個女孩被送了過來”。正是從這只言片語中,蒙格瑪利整合出了她的第一本小說,并于 908年出版為《綠山墻的安妮》。
這是我受到了啟發,其實我們可以記錄生活中的趣事,整理歸納,然后可以寫在作文中。
總體來說,讀完《綠山墻的安妮》。我也得到了些許的收獲。明白了,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困難。更要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生活才會更好,明天才會更加精彩。
其實這一次我也沒有太認真的讀,但畢竟是已經讀過一次的,可是現在情節大多數已經記不住了,這次也只是囫圇吞棗。我打算再仔細品味品味,并揣摩其中其他的角色。因為我覺得每一個角色角沒有像明面上那么簡單,就好比說林德太太。剛開始從她對安妮的態度中,讓人感覺到她的刁鉆刻薄。知道慢慢讀下去,才發現,雖然她的言語十分的尖銳刻薄,但她的為人處事卻也是雷厲風行,簡潔快速。
所以說啊,作者手下的每一個角色,都是經過精雕細磨而打造出來的,只有熟知這個故事才能真正的理解每一個角色,感受到角色的獨特魅力。
其實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每一個女孩和男孩都何嘗不是另一種的安妮呢?
有時候讀著讀著 ,我就會感覺這里面的安妮好是自己。因為我們都十分的敏感,但安妮都會直接的表現出來。而我只是表面上無所謂,只是默默地把這件事藏在心底。
我們往往能從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們也可以學習故事中主人公的精神。 就像安妮積極向上,樂觀開朗那樣,快快成長!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7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綠山墻的安妮》的書,我十分喜歡,就讓我講述一下這本書的故事吧。
這本書寫了瑪利拉和馬修計劃著從孤兒院領養一名男孩子,卻發現只有一頭紅發,滿臉雀斑的女孩子。馬修喜歡上了她。她就是安妮。過了不久,安妮結識了同班同學戴安娜,他們發誓要成為好朋友。有一次,安妮請戴安娜吃茶點,結果將葡萄酒當成了草莓酒,他們喝得酩酊大醉,戴安娜的媽媽十分生氣,禁止他們交往,后來有一天,安妮照顧好了戴安娜生病的妹妹明妮,心懷感激的媽媽才同意他們交往。轉眼四年過去了,安妮長成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女王學院,直到畢業,她就留在當地當了老師。
大作家馬克吐溫在看到此書后,激動地寫到:“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后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兒童形象!蔽乙卜浅O矚g安妮這個人物,她非常聰明,也很善良,盡管戴安娜媽媽誤會她,她仍舊幫助他們照顧生病的明妮,她 還 非常的有目標,盡管她之前是個孤兒院的孩子,但是她馬云自暴自棄,而是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心儀的大學,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
安妮陽光般燦爛美好的性格,天真、善良的童心,是我最敬佩的品質,我要努力成為一個像安妮一樣的人。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8
忙碌而充實的七月過去了,在輕松而愉快的八月里,我讀了《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這本書告訴了我很多很多。
在《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里,有安妮忠實的朋友戴安娜,她乖巧,聰明,能夠說服安妮這個沖動的女孩;有吉爾伯特,在捉弄安妮之后能改過自新;有馬修和馬瑞拉,他們愛著安妮,給與了他無盡的關愛……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個愛幻想,喋喋不休的紅發女孩──安妮。因為她自信、頑強、執著、有情有義的寶貴精神值得我學習。
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安妮在一個禮堂參加表演,下面的觀眾都是打扮得珠光寶氣的城里人,可安妮沒有自卑,輕松、很自信的站在臺上朗誦了一首詩歌。她美妙的聲音深深的打動了現場的觀眾,不僅贏得了掌聲,更是獲得了在場一位演說家的贊美。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困難,都要自信,勇敢的面對,就能收獲成功!
《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友誼的珍貴,我一定要做個像安妮那樣自信、頑強、執著、有情有義的人!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9
她長著一頭紅發,有一雙大而明亮的眼睛,滿臉雀斑。她愛幻想,愛生活。她活潑樂觀,勤勞善良。猜猜她是誰?她就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蒙哥馬利所寫的《綠山墻的安妮》這一書中的一個十歲的女孩兒——安妮?雪莉。這樣一個看似平凡的女孩卻陰差陽錯地進入了綠山墻里,來到一對需要幫手的卡思伯特兄妹家。
安妮雖然從小喪失父母,歷經種種生活磨難,但她卻依然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為人直率、善良,很珍惜友誼。她與一位安靜的女孩——戴安娜,結成了好朋友。她想象力豐富,給每一個地方、每一條河、每一個生物都取了名字——“閃光的湖”,“森林女神的水泡”……
安妮不僅愛幻想,而且還是一個十分堅強樂觀的人。在一個小型聚會上,安妮為了不受到得意忘形的喬西的嘲笑,接受了喬西的挑戰——在屋頂上走。可走到一半不小心摔傷了腳踝。但安妮雪莉并不沮喪,還安慰瑪麗拉,慶幸摔傷的是腳踝,不是摔斷脖子。還在這養傷的七個星期間,知道了原來自己有那么多朋友,特別開心。一直和瑪麗拉不停地聊天。
讀了這本書后,安妮身上這種樂觀的態度給我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以前我不太會寫作文,也不喜歡寫作文。一聽到“作文”兩字,就頭疼,發出無奈的叫聲;一看到作文本,就欲哭無淚,恨不得把它給撕了;時間用的最長;有時寫著寫著就跑題了,有時廢話一大堆……媽媽還特意為我報了作文班,我一開始非常不情愿?戳税材莸墓适潞,我仔細想了一想,多練習寫作其實對我也有好處:它可以提高我的寫作水平;可以發泄我的情緒;可以幫我保存我對每一件事的感受……用文字記錄開心或不開心的事,即使沒人看,也已經把心情流露在文字上了。作文如同我的朋友,安靜聆聽著我的心情,也是挺好的。面對困難,就應該保持這種樂觀積極的態度,事情才會變得越來越好。如果只是一味的埋怨,會變得越來越糟糕,F在,我慢慢的開始接受作文,并開始喜歡上作文。并從題目中整理思路來構思,從老師的評語中找到自己的缺陷,并努力改正。
我要向安妮學習樂觀的對待人生每一個挑戰,因為挑戰背后則是絢爛的彩虹!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10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確,多讀書,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擴展我們的知識。
我的書柜里擺滿了書,我最為喜歡的一本書就屬那本《綠山強的安妮》了。
這本書出自加拿大作家蒙哥馬利之手,是一部描寫兒童生活的小說,充滿了童真樂趣和鼓舞人力的力量。
這本書里的主人公安妮十分不幸,出生三個月就成了孤兒,在寄養的幾個家庭中吃盡了苦頭,后來又被主人拋棄,去了孤兒院。她在孤兒院里沒有朋友,只有靠著豐富的想象來排遣內心的孤獨。但她又是幸運的,被綠山墻的馬修和馬麗拉兄妹領養,從而開始了新的生活。
安妮來到綠山墻農舍后,她又以獨特的生命活力,給了綠山墻農舍和亞芬里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的活力。她為人真誠直率,用一顆善良、純潔的心對待家人、朋友、同學以及師長,所以身邊的人都喜歡她。盡管她也會闖禍犯錯,但她知錯就改,努力反省自己,她的真誠最終化解了矛盾,贏得了大家對她的喜愛。最終又“丑小鴨”蛻變成了“白天鵝”。
而對我來說,安妮就是一個夢想家,用樂觀與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的挫折,努力將一個個夢想變成了現實。就是這樣一個陽光女孩,感染和鼓舞著我,讓我有了前進的動力。
讀完這本書,我懂的了:只要心懷夢想,并堅持不懈地付諸努力,生活就會充滿激情,變得豐富多彩!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11
她坐在“跳動的潔白之路”上的馬車里,看著“閃爍的小湖”的水面上閃爍著各種各樣的顏色,盼望著一個溫暖的家,盼望著新的生活。她在臥室里祈禱和感謝上帝,感謝上帝能讓她有個溫暖美麗的家,希望自己永遠留在這里。她和朋友一起上學,穿過“白樺小道”和“紫羅蘭峽谷”,心中有無限的幻想和期望……她就是《綠山墻的安妮》中那個女孩——安妮·雪莉。
住在綠山墻的馬修和馬瑞拉兩兄妹想收養一個孤兒院的男孩,孤兒院卻送來了安妮,這對善良的兄妹最后決定收養安妮。她在綠山墻成長,交了許多朋友,認識了許多親切的鄰居。她靠著自己的努力考上奎因學院,拿到艾弗里獎學金,將要上大學,卻為照顧生病的馬瑞拉而留在綠山墻,當一名教師承擔養家的責任。
安妮沒有父母,是一個孤兒,十一歲時才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家。但安妮仍然對生活充滿了憧憬和樂觀,絲毫沒有覺得自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她為自己有一個家而歡喜,對周圍的一切心存感激。如果我和安妮是一樣的處境,應該不會有她那么樂觀積極的心態,會自卑,會羨慕別人,抱怨上天不公。受到別的孩子的嘲笑,會抬不起頭。
安妮得到家后,并沒有過著放縱嬌氣的生活。她在來到綠山墻之前,已經十分能干、獨立了。她以前照顧過許多小孩,干過很多活,生活的環境也十分不好。但她并沒有灰心喪氣,她仍然喜愛生活,喜歡幻想。來到綠山墻后,她沒有被嬌慣,還幫助家里做飯、做點心、織布……
對比自己,我感到慚愧,生活無憂,家庭幸福,可時不時地總會矯情地“為賦新詞強說愁”。和同學口角,會生氣;看到不公,會抱怨;遭遇失敗,會氣餒……可是安妮“告訴”我,快樂是自己給自己的,幸福是因自己的心而生。是啊,經常看新聞說上有些我們覺得很不幸的人,而這些人自己卻微笑面對生活,把生活過得豐富多彩。
安妮有理想。她一直把吉魯伯特當作學習上的對手。起初是為了報復,到后來更多的是為了理想和抱負,她在班里的學習一直是數一數二的。安妮聽到可以參加奎因學校的應考班后,發憤圖強,在幾何上拼命努力。上了奎因學校后,她學習的是兩年制的課程,依然名列前茅。她的目標是艾弗里獎,于是十分努力地學習,并如愿地拿到艾弗里獎學金。
我也有目標,可我是怎么對待的?體育一直是我的弱項,我自己也知道只要堅持鍛煉就能提高?墒俏铱偸菬岬臅r候怕熱,冷的時候怕冷,運動一下就叫苦叫累。最簡單的跳繩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結果就是我的體育期末沒有優秀。安妮有目標,為了目標而發奮圖強,絲毫不嫌累。而我有運動器材、運動的合適場地,卻不知努力。她能努力,我又怎么不能呢?
在我難過和生氣的時候,安妮讓我發現生活中更多是美好。在我懶惰而又想實現理想的時候,安妮讓我明白努力是實現理想重要的一步。在我埋怨的時候,安妮告訴我,感激會讓我更加幸福。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11篇)】相關文章:
【熱門】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08-13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推薦】03-02
暑假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范文02-12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心得最新10篇03-21
綠山墻的安妮個人讀書心得10篇02-24
《綠山墻的安妮》的讀后感3篇12-08
綠山墻的安妮小學生讀后感12-03
綠山墻的安妮課外書讀后感五篇07-27
最新綠山墻的安妮讀書心得02-15
讀《父親》有感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