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碗剩飯有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一碗剩飯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一碗剩飯有感1
20xx年5月1日是我第一次出陜西,我的目標是焦作市的云臺山。云臺山是以紅石峽、獼猴谷……12個景區而馳中外的。
今天我就來的了云臺山的紅石峽來游覽。的我們坐著汽車上盤山公路的時候就感覺好像在旋轉木馬上一樣。大概做了一個小時的車我們才到紅石峽。一下車眼前的一幕把我驚呆了,紅石峽不管是石頭、路……全是紅的,就連從天而降的瀑布濺起的水花也有淡淡的紅色。真不愧是紅石峽啊!
開始游覽了,我們在水泄不通的人群中來回走動,一會兒前面的人把后面的擠一下;一會兒后面的`把前面的人擠一下,把我和父母都給擠開了。石橋的時候我非常害怕,因為石橋很滑而且沒有扶手,一次只能過一個人。我準備大退堂鼓可是看看后面人山人海回去是不可能的我只好走向石橋。走到了石橋前我一閉眼,一個快速跑跑過了石橋。走過了石橋我才發現過石橋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難而是非常容易。
晚上了,我和父母正在坐車會旅館的路上。
讀一碗剩飯有感2
《一碗剩飯》這個故事是我從《養成小學生好習慣的100個故事》里看到的,讀了這個故事以后,我感覺受益匪淺。
這個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家人很窮,有天晚上煮了一鍋粥,小孩吃飽了,父母才吃了些,還剩下大半鍋。過了兩天,還剩一點,又過了一天,還剩差不多一碗,只夠小孩吃了,但是粥已經發霉了,不能再吃了。
是啊,就是這一鍋粥,一家人你謙我讓地喝了三天,直到粥壞了,還是有一碗沒有喝完,其實小孩的父母也很餓,也很想喝,但為了孩子,他們忍住了,直到發霉也沒有喝。
看了這個故事,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早上家里燒的不想吃,到外面買水煎包、喝胡辣湯……,喝了半碗就不喝了,吃不下的就扔掉,就這樣浪費糧食。晚上吃飯時,還挑三揀四,這也不好吃,那也不好吃,爺爺對我說:“我們小時候連米飯都很少吃到。”和故事里的一家人相比,我簡直就生活在天堂,同時也是在對糧食犯罪啊。
看了這篇故事,我明白了以前生活的艱苦,我真正理解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和“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真實含義。以后我一定要做一個勤儉節約珍惜每一粒糧食,做一個真正的“低碳”簇,同時又懂得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讀一碗剩飯有感】相關文章:
在感恩中成長————讀《一碗餛飩》有感10-26
讀《父親》有感08-31
讀《基地》有感04-12
讀《蝶戀花》有感04-06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逃離有感07-29
讀《杜甫傳記》有感10-15
【精】讀《匆匆》有感10-04
讀《孔乙己》有感(轉載)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