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

時間:2020-11-21 16:28:00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精選7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精選7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1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真的是本難得的家教讀本,作者尹建莉既是好媽媽也是好老師,書中內容既能直面教育問題,又深入地思考;有教育觀念,更有教育智慧,讀完讓我受益匪淺。

  現在我還記得其中的一篇《“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解決了現在很多家庭陪孩子寫作業的難題。原來我總是陪著孩子寫作業的習慣是錯的,真正意義上的“陪”是心理上的支持和信任。在培養學生習慣的過程中,如果總是制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如果經常讓孩子又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對于孩子偶爾所犯的小過失不要大驚小怪,內心一定要堅定一個想法:它只是個“小事”,不是個“錯事”,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這些小事,他們甚至必做功課還重要。所以,只要鼓勵學生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責怪,也不要經常提起,不要讓孩子有內疚感和負罪感,否則的話它真能固定成一個難以改正的缺點了。

  作為父母沒有誰不愛自己的孩子,沒有誰不想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我也如此,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總想多給兒子弄點家庭作業讓他多寫多練習,或許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學習好。可是孩子不是這樣的,每天都不及時的完成作業,邊寫邊玩磨磨蹭蹭的到九點多,更別說什么我布置的家庭作業了。有時候作業寫得潦草,我看了一氣之下全擦了重寫,孩子就會大哭起來,我更生氣,他邊哭邊寫,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從這本書中,我明白我的做法太過生硬了,有點拔苗助長了。我必須馬上改變自己的一些不好的習慣,來影響孩子一點點去改變她已經養成的不好的習慣。我必須想辦法使得他對學習感興趣,對自己有信心,讓他感到學習是一種享受,或許能改善這種狀況。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學語文不是學語文課本”讓我明白了:“我們語文教育最大的問題是用叫西方拼音文字的方法教中國的象形文字。”“高考語文試卷,除了一些古詩外,絕大多數內容與教材無關,它考查的基本是學生語文的真實水平。如果不關注閱讀,死抱著教材學語文,那學學生進入中學后就會越來越力不從心。”“學生的成績和閱讀量成正比關系。”在教學中,一定要堅持閱讀教學,讓學生從海量閱讀中汲取營養,而不是僅僅從教材中獲取知識。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細細品讀,每次都有新收獲。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2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一直在當當網熱銷榜中居前不下,最近,我也買了一本。

  看完之后,有些感觸,書中的確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尤其是對于沒有從事教育工作的家長較實用。本文由一。約四、五歲時讓孩子背優美的古詩;重視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她有更多時間去看課外書,閱讀有用小說;正面鼓勵孩子:只設記功簿,讓孩子有快樂的童年;正確對待多動癥(有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有多動癥,我也建議若不是離譜得厲害,不要讓這個痕跡流經孩子的生活,當開始診斷和吃藥的時候,本有希望的病也會無力回轉了)等。

  但我更多的是質疑,一個能將教自己小孩的老師公然用"蠢笨"等詞語形容,便將最起碼的溫情與敬意毀之一旦。難道說女兒考進了清華,這樣的個體就代表著她成功了嗎?她的教育實踐放之四海而皆準了嗎?我發現周圍活得幸福的人,都有個共同的特質:感恩。而不是某種利益驅使,對老師面上和諧,背后切齒。

  老師現在難當,真正想要做個好老師,在學校的評價系統,社會的評價標準和自我的認知中就需要有不一樣的水平,在橫向比較中,會讓你承受壓力,打擊你的自信;在縱向比較中,人們少有記起自己的啟蒙老師;自己在周遭一片懷疑的目光中,走得堅定,可有誰肯定過他們的付出。有素質的家長會評判你的種種行為,動不動就是破壞了學生幼小的心靈,扼殺了她們豐富的想象力,可為什么不反思現在的年輕人那么脆弱,經不起一些風浪;缺少知識的家長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個個體不同,每班有五十多個人。哪怕是五十多人一同去點菜,也無法取得一致的意見。如果,尹建莉處于小學老師的處境,我相信她斷然寫不出如此的形容。不是說現在的教育不存在問題,只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個當過老師的人,一個肯定會為自己女兒選擇老師的人。我相信教她女兒的老師肯定不會很差。用周圍的親人、朋友、老師來襯托自己的高屋建瓴,讓人不由得唏噓。

  這點是對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真的培養孩子成功的話,的確需要一位好媽媽,她堅持、豁達、上進、包容,和自己的孩子一同認識世界。

  有心學習的人只需學習她對待孩子的態度,有她那樣一份心和毅力,你也會做得不錯。而且,要知道不少沒有讀過北大清華的人同樣過的很幸福。不凡自己去尋找快樂之泉吧。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3

  寒假中認真讀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

  首先這本書讓我感覺是那么地親切而又貼近我的生活;其次,我是一名教師,雖然這是一本有關家庭教育的書,但我認為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書中記敘了許多事情,再次證明了,作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從愛、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場出發,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為優秀的人才;當然,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則,給出了許多簡單而又實用的操作辦法,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讀過之后覺得不但對自己如何做好一個母親有幫助,還對自己如何教育好學生也有很大的幫助。

  書中說“現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我們從來不否認一個溺愛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所以我們也從來不否認作為一個良苦用心的老師對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這遠遠不夠,如果我們真正能夠愛孩子,那就從改變自己做起,從加強自身的學習做起。

  書中還說“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要想有一個又乖又聰明的孩子,除了先天條件以外,最最重要的是媽媽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素質。孩子就是一張純潔的白紙,他的人格,智力,情感等等都是在周遭的環境中慢慢建立和培養起來的。如果小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做出讓大人們認為不好的行為,其實那些都稱不上是錯誤,只不過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小事。硬是歸結為錯誤的話,也應該先尋找錯誤發生的原因是什么,應該先從大人們身上去找問題的根源。大人們的一句話,一個細小的動作都可能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重大的影響。所以說好媽媽是個關鍵。每個媽媽都想當好媽媽的。可是往往到最后總是會抱怨“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看這本書,真的覺得受益匪淺!教育就在身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機,關鍵是你擁有什么樣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導。讓我們記住這一句話吧!“孩子不是為了“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了“童年”而活著。”教育不應該有功利性,愛孩子才要施教,施教應該溶于濃濃的愛中,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鋤頭,我想今后我應該把手中的鋤頭換成刻刀,力爭既做一個好媽媽又做一個好老師。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4

  今天花費3個小時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大概給看了一遍,整體感覺,這本書對小學生家長是必備的,他里面講到了關于寫作業,暴力作業,學習提升等方面都有介紹。對我震動最大的有2個點:

  1、對學習成績的提升,在小學,乃至是初中,這些都是可以逆襲的,這個魔法棒就是課外瀏覽。這使我更加深信要陪孩子一起看書,將現在的看書時間再增加。而這個看書是孩子感興趣的書,不要給孩子任何功利性的行動。這些對他以后的爆發有很大的影響。對這2個孩子,現在要把陪他們的讀書時間擴大到每天的1.5小時,不要只是限制在他們的繪本上面,可以是任何的東西。在他們上小學以后就能夠讓他們去看長篇小說,這個對讀書習慣的養成,提升瀏覽速度很重要。里面講到“當瀏覽量上去了,瀏覽速度也會提升”

  2、一個家長應有的智慧里講:最好的“管”就是“不管”,這讓我想到最近和兩個孩子之間的事情,特別是大寶,最近讓我很苦惱,早上起來開始哭,不愿意上學。自己不穿衣服,洗臉刷牙都是磨嘰的,沒有很干脆的完成。上學校之前有時還會鬧一場。在回來家以后,吃飯前看電視,吃飯后自己玩,在我的提示下,自己去整理玩具,洗臉刷牙,上床看書,玩玩具,聽故事,該睡覺時不愿意睡覺。

  想一想自己給孩子定的目標,現在發現我其實也常常的在提示孩子,“我們應當......”,這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管,這類管會讓孩子失去主觀能動性,不會去安排自己的事情,讓孩子成為一個很好的履行者,而沒有成為一個思考者和自控者。

  那這類“不管”究竟是如何不管呢,這個和我給他制定的他需要做的事情之間是甚么樣的關系呢,我給他制定這么多他需要做的事情是對的呢還是不對的呢?如果是對的,那怎樣樣做,才能讓他們具有主觀能動性去自己做呢,解決這些問題呢?這些和自控力,之間是甚么關系呢?

  突然之間覺得,自己是屬于管的比較多的家長了,這個到底對我們家的兩娃是甚么樣的呢。

  今天如自己所愿,把書大概看了一遍,很多好奇心被滿足了,照舊值得把她買下來,花時間去看。也合適將它推薦給其他需要的人,這本書要比《完全的成長》少燒腦很多,那本相對是心理學的書,需要一句句去體驗。而這本給了很多現在家長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案。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5

  有幸拜讀了尹建莉老師的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讓我這個已經當了8年媽媽的人茫然若失,不知道該怎么樣來教育孩子了,或者跟著孩子一起長大才是做個好媽媽的最高境界。

  或許是因為孩子對我來說來的太不容易,從小開始我們全家就視他會寶,能滿足他的`盡量滿足。后來慢慢大了,發現也養成了他的一些壞毛病,比如:有的時候太不拘小節,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到現在的考試的時候別人都在認真的答題,他老人家卻在玩鉛筆,估計老師也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孩子吧。雖然我對分數看的不是很重,但說起來真的有點夸張吧。從這本書的封面開始我就已經糊涂了,“自由的孩子最自覺”,孩子都自由了沒人管了,他怎么可能自覺呢?他想干嘛就干嘛了,他還能想到今天的家庭作業還沒做,還能想到晚上要早點睡,明天要早起讀書的,還能想到。好吧,我承認我的世界里只有這個孩子!作者在書中說:“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成人,無論財富多么豐厚,地位多么顯赫,學問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現。這一瞬間,你以為自己強大而正義,其實是缺少理智,恃強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線全部失守,只能從體力上給自己找平衡。在愛的名義下施暴,此時此刻你的行為如此粗野,不過是個穿西裝的野人。”“在愛的名義下施暴”這句話給我很強烈的感受,它讓我越來越深刻的反思。雖然我說孩子對我來說是塊寶,但我也承認我的脾氣不是很好,孩子犯錯時我會對他動手,看到他害怕的哭的那副樣子,我又很后悔,可是過不了多久,又犯錯了,我還是會再動手。我知道孩子只是一只小蝸牛,需要我們牽著慢慢走,讓他慢慢欣賞這沿途的美麗風景,也知道教育孩子不能急功近利,可是當他走的比別人慢時,總是想方設法地在他后面推著他走。在大人看來,小朋友的這些難題都是些沒什么大不了的,都是些不用腦子想就可以出來答案的題目,可是曾經幾時,自己也是這樣的孩子,現在做了媽媽卻以一個嚴厲的母親的角色,仗著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只有等你長大了才能懂媽媽的良苦用心。其實仔細想想,真的很可笑,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到哪一代才能明白這所謂的“良苦用心”啊,還不是為了滿足家長自己的虛榮心!還好這一切我醒悟的還不算晚,我的孩子在我的打壓之下還沒完全被摧殘,我還能把他挽救過來,準確的來說是挽救我自己。

  我感謝尹建莉老師,也感謝叮咚讓我接觸到了這位良師益友,今后我相信在教育孩子,更在教育自己的這條任重而道遠的路上我會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再讓我的孩子因為我所謂的愛而害怕我!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6

  一次偶然的機會,拜讀了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中尹老師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對于教育的理解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尊重孩子,保護孩子,是我們每一個家長的天職,很多家長也是這么做的,家長給了孩子很多的愛和關心。很多家長為孩子做了很多,只要求孩子能考一個好成績,但是,很多孩子卻讓我們的父母失望,應試教育下的家庭有很多的無奈和無助:家長痛苦,孩子更痛苦。我也曾經看過一些有關學生學習的書,看到很多人的研究是:學習是孩子的本能。本能怎么會如此痛苦呢?

  尹老師的女兒圓圓在上學的時候,尹老師就告訴自己: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要保護孩子學習的激情。所以,在作業上,尹老師告訴圓圓,寫作業是為了鞏固和提高學習過的知識,如果,感覺都沒有問題了,有些作業是可以不用寫的(例如抄寫公式),有時候,為了給老師檢查,她會幫助孩子寫作業。孩子的學習激情是多么需要保護,我們的家長卻忽視了這一點(孩子的成長是馬拉松式的,不是短跑)。現在早期教育越來越提前,有人說:如果你從孩子出生開始教育,那么你已經晚了10個月。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漸漸失去了快樂的童年,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快樂的童年,很難想象,他們的將來如何能快樂起來?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相信這一點,沒有孩子能感覺的到,自己考不好,爸爸媽媽比自己還要著急,爸爸媽媽會根據自己考試的成績來決定孩子們是否能出去玩,決定孩子們是否可以得到自己心儀已久的禮物,在孩子的眼中,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是要求成績的。這樣的孩子將來如何懂得感恩,如何對父母有孝心?

  在書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圓圓不想寫作業,作業寫得很亂,尹老師沒有像其他父母一樣,讓孩子重寫,而是把作業沒收,告訴她:“如果你不想寫作業,那么就沒收你寫作業的權利。”我們的家長很多時候不敢這么做,孩子作業寫不完,自己比孩子還著急,為了孩子還是為了自己(老師讓孩子叫家長),需要我們家長冷靜的想一想!

  尹老師給了孩子很多的鍛煉機會,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獨立完成一些事。但是,我們的很多家長,卻都覺得孩子太小,現在只要把學習搞好就行,導致很多孩子,幾乎除了學習,什么都不會干。記得一個老師跟我們講過一個故事:一群人違法犯罪后被關進了監獄,在監獄中,依然被警察們看得緊緊的,理由是這些人不聽話,不干人事,一位培訓老師說:“如果你不把他們當人看,他們就永遠不干人事。”剛開始,覺得只是一個笑話,認真回味的話,感覺里面也蘊含了很多的教育哲理:不把孩子當成大人看,不放手,孩子永遠長不大,永遠跳不出父母的手掌心!

  勇敢的放手,給孩子獨立的生存能力,給孩子保留學習的激情,是我們父母、老師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7

  書中的作者尹建莉不光是一位母親,更重要的是她還是一位兒童教育專家,更加讓我覺得欣喜的是她也和我一樣有一位寶貝女兒,所以在很多介紹的方法上面,更加適用于我。在整本書中她很詳細的記錄了在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所發生的一些心理變化,還有一些家長的應對辦法,讓我覺得非常的實用。我也參照書中她講的很多方法在燕熙身上試驗了一下,真的有不錯的效果。

  我家燕熙是個大大咧咧的孩子,如果沒有大人的督促很多時候自律性會不好,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這個樣子。我按照書中的小獎勵方法也給她制定了一個獎勵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她自己獨立完成的事情我就給她記一條小獎勵,滿十條獎勵一面小紅旗,攢夠五面小紅旗就滿足她的一個小愿望。比如自己洗內衣褲,自己練琴,干家務,在學校得到喜報等等都可以記在上面,她經常會拿出小本來數一數,就在年前終于攢夠了五十條,得到了她的一份小禮物,很是開心。

  從做媽媽的那天起我就深深的感到了身上的責任,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越來越覺得教育孩子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現在的家庭一般都只有一個孩子,對于初為父母的家長來說,教育孩子的機會一生只有一次,沒有回頭路,所以使得現在的很多家長更是小心翼翼,恐怕走錯半步。對于我們這些沒有經驗的家長,一些像這樣的書真是很好的幫助了我們,使我們走了很多彎路。平時帶孩子會因為孩子學習中的一些小錯誤而要發脾氣的時候,想想書中作者說的一些話再仔細回味一下,也就很快轉過彎來。參照書上寫的一篇"不陪才能養成好習慣"一文,我也試驗了一下,盡量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燕熙倒是一點也不拖拉,唯一的一點就是粗心,幫她檢查完以后,也只是告訴她有幾道錯題讓她自己檢查并改正。

  晚上在家的時間燕熙除了完成作業一般還要練琴一小時,;練完以后一般休息玩耍半小時就上床看書閱讀再休息。有時候覺得對孩子要求過于苛刻,剝奪了許多童年玩耍的時間,有點于心不忍,心里非常糾結,所以在周末或者一有時間就會帶孩子出去玩,看電影或者外出游玩以彌補一下心里的內疚。

  看到書中的作者在教育孩子上花的種種心思,就深感自己離"智慧的母親"一職還差的很遠,其實在很多時候家長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等孩子成人以后,家長的心智就都完全成熟了。在一個家庭中媽媽這個角色對于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因為一般來說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最長,所以我們不光要求孩子還要豐富自己,經常跟其他的家長或者老師交流溝通一下,互相學習一下經驗。

  每一個寶貝都是天使,都擁有純潔的心靈和明亮的眼睛,愿我們和孩子一樣一起成長,用老師的神奇知識之筆,為寶貝勾畫五彩繽紛炫麗的人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精選7篇)】相關文章: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03-19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初中讀后感(通用13篇)12-19

媽媽,我好孤獨01-10

描寫媽媽的好段01-03

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征文(精選9篇)12-02

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征文(精選11篇)11-26

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征文(精選10篇)11-26

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優秀征文(精選12篇)11-18

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優秀征文300字(精選17篇)11-16

描寫老師好句好段12-1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中文欧美第一页 |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19页 | 无碼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