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讀后感300字(通用10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堂吉訶德讀后感(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堂吉訶德讀后感1
讀了《堂吉訶德》,我認為這本書帶有一些諷刺意味,讓人看了之后覺得好笑,笑過后又會引起人們深深的思考。此書出版后,騎士小說就很少出版了。
《堂吉訶德》寫的是一個看騎士小說看得走火入魔的貴族,隨便讓人把他封為騎士,鬧出許多搞笑的事。不過有些事是值得人深思的,比如沖進羊群里亂砍亂殺,結果讓牧羊人打斷兩根骨頭,這不就是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嗎?自作自受,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別人是無法替你分擔的,只有你自己忍受。
再比如,管家燒書的時候,把幾本值得保存的書也給燒了,如果換成人際交往,就等于大家在交往的時候,一個人犯了錯誤,有可能會牽連到其他人,不過,書沒有嘴,不能為自己辯解。可是人有嘴,難得就不能為自己辯解嗎?如果人家原諒了你,你還為這點小事往心里去,豈不是太小肚雞腸了嗎?
堂吉訶德讀后感2
我最愛讀的一本書是《堂吉訶德》,這本書的作者是西班牙的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是西班牙小鄉村里的一個窮鄉紳,他讀騎士小說入了迷,決心模仿古代騎士周游天下,打抱不平,去主持正義和公道,他帶著既癡又黠的侍從桑丘四處奔走,但受盡了挫折,最終一事無成,回鄉后郁郁而死。
我最喜歡書中的主人公——堂吉訶德,他的頭腦又呆又不靈光,見到的任何事物在他腦子里都充滿了騎士色彩。但我還是有喜歡他的理由,他封自己為游俠騎士,一路上“伸張爭議,維護公道”;他是一個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還能不顧個人安危地為理想而奮斗。每當讀到他受到折磨時,我會為他傷心嘆息;每當讀到他瘋癲至極時,我又會為他笑破肚皮。
我很喜歡《堂吉訶德》,我也建議大家讀一讀這本書。
堂吉訶德讀后感3
今天,我讀完了整整一本堂吉訶德。心想:這本名著真是當之無愧!
故事發生在16世紀末西班牙的一個叫拉。曼卻的村莊,這里的窮騎士堂吉訶德因為閱讀過度的騎士小說而走火入魔,想當騎士掃除天下不平之事。為此,他備齊了破甲、病馬,還找了一個農民當侍從,倆人開始出門行俠,任何磨難都不能使他們動搖。這樣,主仆倆一胖一瘦,一傻一瘋,到處闖禍,四處挨揍,成為西方文學畫廊中最可笑的一個人物代表。可以說,在歐洲所有文學作品中,堂吉訶德這部長篇小說是將嚴肅和幽默、平凡和偉大融為一體的最杰出范例,因此它甚至被西方一些評論家稱為“千年一書”。
哦,堂吉訶德之所以被評為“千年一書”和十大傳世名著,是因為它將許多有趣和嚴肅的事融在一本書里。
堂吉訶德讀后感4
寒假,我讀了一本名叫《堂吉訶德》的書。它的作者名叫塞萬提斯,寫的是主人。
公堂吉訶德很喜歡騎士小說,他想做一名真正的騎士,便從家中的古物中,找到了一副盔甲,帶上了自己的“隨從”桑丘,就這樣上路了。
他們上路后,由于堂吉訶德神志不清,鬧出了很多笑話,如:他把客店當成了地堡,把風車當成了巨人,他還把苦役犯當成了受害的騎士……等等,但他還是執迷不悟,最后,堂吉訶德在死前才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多么的瘋狂,并寫下了遺囑,不準自己的外甥女嫁給讀過騎士小說的,如果嫁了,就要把財產捐給慈善機構。
我覺得《堂吉訶德》這本書,譏諷了騎士小說,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的疾苦,揭露了十六世紀西班牙存在的各種問題。
這本書語言詼諧,生動,有趣,富有詩意。我很喜歡看這本書。
堂吉訶德讀后感5
以前曾經聽說過《堂吉訶德》這四個字,卻完全不知道這四個字是什么東東。“六一”兒童節這天,媽媽給我買了這本書作禮物,我一下被書里的內容吸引住了。
這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斯提的一部游俠騎士小說。翻開書剛剛看了一點,忍不住就想笑。
堂吉訶德原來是位鄉紳,過著自在的生活,可他對騎士小說很著迷,甚至賣地買書。看得多了,他也想去做游俠騎士,從而干出了一系列荒唐事。
讀到此處,我覺得他放著舒適的生活不過,偏偏去過危險的游俠生活,卻實是一個地道的瘋子啊!
他后來一廂情愿的認擠奶姑娘為情人,騎上弱不禁風的瘦馬羅西南多,帶上侍從潘桑,“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此時,我覺的他還是個瘋子。
他勇斗風車,除暴安良,怒殺羊群。干出很多不可思議的荒唐事,面對人們的嘲弄,他依然抬起高貴的頭。
對!無論什么時候,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我想這大概就是《堂吉訶德》這本書的真諦吧!
堂吉訶德讀后感6
讀完《堂吉訶德》后我感觸很深,書里寫了堂吉訶德的勇敢和正直,桑丘的幽默,農夫的殘忍,店主的狡猾等人的特點。
這本書主要寫的是一個叫阿隆索吉哈那的貴族,他酷愛閱讀騎士小說,沉迷于騎士小說里的情節,于是他也做了一名‘騎士’,為自己取名叫堂吉訶德。他還雇用了一個叫桑丘潘沙的農民當他的侍從。他們倆懷著美好的幻想出門探險,一路上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和形形色色的人。
在一開始讀堂吉訶德時,我覺得他就是一個瘋子,但后來,我又看到了他令人敬佩的人格。讀到最后一章時,隨著悲慘的結局,我也忍不住落下淚來。
堂吉訶德勵志做騎士,是因為他對現實的不滿。所以這是一篇諷刺當時的社會現象的'文章。
我覺得堂吉訶德的勇往直前、不屈不撓、正直善良,等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堂吉訶德讀后感7
我讀了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我深有感觸。
這是一本反映17世紀黑暗的一本書,它主要講了主人公堂吉訶德迷上了騎士小說,幻想自己也是一個騎士。他廢了三天時間找到了祖上的盔甲,為一只很瘦的馬起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也個自己起了個新名字。
他開始了他的冒險,他在這一路上干了不少傻事,最后被一個商人打個半死。他的令居路過那里就把他抬走了。他醒過來又要去冒險,這回他還倒來了一個小助手,叫桑塔。他跟他走的原因是讓他當督查。
他們在這一路上碰到了許多事,如把風車當成巨人等。他們遇上了兩個那他們開玩笑爵士,讓桑塔做督察,盡管他做的很好,但是爵士萬般折嚰。他們只好離開。
堂吉訶德的家人看到了很傷心,把他拉了回來。
堂吉訶德讀后感8
今天,我把《堂吉訶德》這本書讀完了,我都被故事的主人公吸引住了。
這本書的內容是:一位窮紳士幾乎每天從早到晚,從晚到早,一直看小說。越看越走火入魔。他把自己當作騎士,還取名為堂吉訶德·臺·拉·曼卻。他把大風車當作巨人,結果摔得不能動彈;他把跑來的羊群當作軍隊,沖上去戰斗,結果被牧羊人打了一彈弓,臨終前才醒悟過來……
讀了這本書,我既悲傷又高興。悲傷的是:堂吉訶德·臺·拉·曼卻看小說走火入魔,一直沒清醒過來,受了不少苦;高興的是:堂吉訶德臨終前終于醒悟過來。我非常想對堂吉訶德說:“堂吉訶德,你不能天天從早到晚,從晚到早都看小說,看書雖然好,可以知道許多新知識,但看書也得有個限度啊!”我也經常看書,看來我也要注意一下這點啊!
我以后要多看這種名著!
堂吉訶德讀后感9
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小說《堂吉訶德》講述了一個落魄的鄉村紳士故事。
近五十歲的堂吉訶德離家出走,想鋤強扶弱,干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以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結果卻在辛苦奔波后惹出一串笑話,狼狽回鄉,最終在悔恨中去世。他將客棧認作城堡,綿羊看成戰士,風車當作巨人,將世間看到的一切與他所看過的騎士小說混同。因此,在現實中的他越是勇敢,在別人看來越是瘋癲。但我從中看到了他對理想的堅持,他的執著、善良與純真。這使我想起屈原的詩句“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還有唐寅的“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堂吉訶德,也許就是這樣一個舉著自己的理想大旗,“傻傻”地行走在濁世中的人吧。
堂吉訶德是一個典型的矛盾體。在現實與理想之間,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將一切理想化,他不斷想成為一個最優秀的騎士,卻又不得不在現實生活中飽受打擊。他死前發現,他的夢成了陽光下色彩繽紛的氣泡。但我看著這氣泡的破滅,不由得對他產生了憐憫和無限敬意。他的一生,因為理想與現實的不和諧,注定是一場悲劇。
堂吉訶德讀后感10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堂吉訶德》的書,認識了一位名叫堂吉訶德、沉迷于幻想的人。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位名叫堂吉訶德的人,他特別喜歡騎士,幻想著自己是位騎士,帶著自己的“仆人”外出,走了好久。他讓酒館的老板封自己為騎士,大戰綿羊和風車,甚至還把紅酒瓶當成了敵人。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后,他終于改邪歸正,從自己的幻想中跳了出來,不再把自己當騎士。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如果沉迷在幻想中無法自拔,就會做出些稀奇古怪的事來,與現實和環境格格不入,在別人眼里就成了怪物,堂吉訶德就是這樣的人。許多人也許會說,這種情況很正常,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事的風格。但我不這么認為,一個人倘若開始了這種壞習慣,一旦日積月累,最終將會無藥可救。所以,我認為一個人不能一直沉迷于幻想,無法自拔。
從堂吉訶德身上,我想到了我的弟弟,他自從愛上《奧特曼》這部動畫片后,就一直幻想著自己是奧特曼,打敗怪獸,拯救地球,后來,在爸爸的教導下,終于改正了這個毛病。
讀完這本書后,我明白了:做人不能沉迷于幻想,無法自拔,要面對現實。
【堂吉訶德讀后感300字(通用10篇)】相關文章:
堂吉訶德讀后感800字01-18
最新堂吉訶德讀后感作文600字03-09
《堂吉訶德》讀后感800字兩篇04-13
“大俠”堂吉訶德的故事11-29
海涅讀《堂吉訶德》原文04-08
初三讀《堂吉訶德》教學教案04-12
九年級語文《讀堂吉訶德》課文04-12
初三下語文讀《堂吉訶德》練習題04-12
繁星讀后感(通用35篇)04-02
《匆匆》讀后感(通用15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