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金魚的讀后感400字(通用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漁夫金魚的讀后感400字(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漁夫金魚的讀后感1
《漁夫和金魚》是一首童話詩,是俄羅斯著名文學家普希金所寫,主要講了一位漁夫抓到了一條會說話的金魚,金魚懇求漁夫只要將他放回大海,就滿足漁夫的要求。他本來什么也不想要,但是他老婆想要,有了一件又要一件,不停的讓漁夫去找金魚要東西。最后,他老婆許的愿望是讓她成為海底的主人,讓金魚來服侍他,金魚終于忍無可忍,把一切曾經給過她的東西都收回了。
這首詩告訴我們:做人不可太貪得無厭。詩中最令我贊嘆的是作者對金魚心里的描寫,普希金并沒有用“金魚心想:……”等句子,而是巧妙地運用了“大海微微起著波瀾”、“蔚藍的大海翻動起來”等語句,通過大海的變化,寫出了金魚從感激到震憤的心情。文中的老太婆是一個驕橫、兇狠、貪得無厭的人。作者通過她由窮變富、又由富變窮的遭遇,指出像老太婆這樣貪心的人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得寸進尺,最終受到懲罰的事例:一位富豪,無意間購買了幾注彩票,卻中了特等獎。從此,他將自己的積蓄全部花在了買彩漂上,最終變得一無所有:一位村民無意間在自家院子中挖出了幾個金元寶,強大的好奇心和貪心最終迫使他將樓房地基挖孔,落得房屋倒塌,家破人亡……
其實,知足才是最重要的。
漁夫金魚的讀后感2
在這個暑假中,我看了不少課外書,最吸引我的要數《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了。
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位老漁夫,一天出去打魚,打到了一條金魚,金魚哀求他把自己放了,想要什么都行。漁夫什么都不要就把金魚給放了。可是他的老太婆卻是一個十分貪婪的人。她向金魚要了木盆、木屋、宮殿,最后要做海上霸王,結果落得了一個一無所有的下場。
故事中的小金魚知恩圖報,又愛憎分明、疾惡如仇。它為了報答漁夫的恩情而滿足了老太婆的各種要求。當老太婆蠻橫地要做海上霸王,并且要金魚來服侍她的時候,金魚就毅然收回了一切,給了貪婪的老太婆應有的懲罰。
故事中的漁夫是一個善良的老人,他救了金魚卻不圖報答,但他又是一個懦弱的人,為了使老太婆高興而違心地向金魚提出了種種要求。
至于老太婆嘛,她是一個貪得無厭、好吃懶做的人。她只知道索取、享受,不知道付出。故事中的三個人我最喜歡金魚的品格,它是我學習的榜樣,我也要做一個知恩圖報、愛憎分明的人,要學會珍惜,不能貪婪,如果貪得無厭,你可能最終一無所有。
漁夫金魚的讀后感3
“土屋”→“新木盆”→“房子”→“貴婦人”→“女皇”→“主宰大海的霸王”→“土屋”,漁夫的妻子一次次地向金魚索取,金魚一次次地滿足她,可她始終不知足,最終貪得無厭的老太婆回到了原來的生活。捧著《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我對童話的結局唏噓不已,我想也許當老太婆產生向金魚索要“新木盆”的念想時,便注定了故事的結局“老太婆坐在土屋的門檻上,面前還是那個破木盆”。
或許老太婆在一次次的得到滿足的同時,她的欲望就像膨脹了的氣球一樣,越來越大,終于在承受不住的時候,砰然爆炸。我想當老太婆回到土屋的.日子時,她一定會扼腕嘆息自己曾經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而她卻錯過了所有獲得幸福的機會。真是“機會一去不復返,徒留遺憾空悠悠”。
是啊,幸福是什么呢?也許幸福只是別人投來的一束善意的目光,也許幸福就是爸爸媽媽的一聲溫暖的關心,也許幸福還是平凡生活中的一絲感動……
我把目光再一次投在父母忙碌的身影上,我的爸爸媽媽,普通工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我家依然是幸福的一家子,而我更珍惜這樣的生活:別人的媽媽美麗如花,我媽媽臉上的每一條皺紋都是為我而生;別人家很有錢,我家每一分錢都是父母的辛勤汗水澆灌出來的;有的同學比我優秀,可我的成績也自己很努力的結果了……
豐特奈爾有這樣的名言“幸福的最大障礙就是期待過多的幸福。”最大的幸福應該就是能把握住眼前的幸福,也就是要知足常樂。蘇格拉底的弟子們在麥地里尋找最大的麥穗,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最終只能“兩手空空”。確實,“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世界很大,追求無止境,我們只能將其看成動力而非過大的壓力,否則的話很容易產生不良的情緒,永遠也不會感到幸福。
有這樣一首兒歌“幸福在哪里啊幸福在哪里……”我們一直在尋找幸福,如果你有雙發現的眼睛,你會發現幸福就在身邊。
漁夫金魚的讀后感4
貪婪是不可取的,知足常樂才是豁達的人生觀。這是我從《漁夫和金魚》中所悟出的深刻道理。
這是格林童話中一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名漁夫在一次撈魚時,撈著了一條會所話的比目魚。比目魚說:“善良的漁夫,我是讓人施了魔法的一個王子。求你放我回大海里吧。”于是善良的漁夫把比目魚放了。回家后漁夫將此事告訴了妻子。妻子逼著漁夫向比目魚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第一次,要一間石頭房子;第二次,妻子要當國王;第三次,她要當個教皇,這些要求比目魚都一一滿足了。唯獨第四個要求是要當上帝時,比目魚又讓她住進了原來的破房子。
知恩圖報的比目魚憤怒了,它受不了漁夫妻子的貪婪,收回了他們的一切財物。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人們要懂得生活,懂得滿足,不要一味的貪婪。貪婪是永無止境的,貪婪就像一口陷阱,誘惑著人們,當人們一旦掉入其中,就會越陷越深,直到滅亡。
漁夫金魚的讀后感5
這個故事講得是,有一位很窮的漁夫,他和妻子住在一所破舊的房子里。有一天漁夫在海邊釣魚,突然釣上一只會說話的金魚。金魚說:“請您放了我吧,我會報答您的”。于是,漁夫就放了金魚。
回到家后,漁夫的妻子聽了,就讓小金魚不斷的滿足自己的要求。開始只是要一個木盆,然后又要一幢別墅,接著又要做一位女皇,最后還想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上帝,并讓金魚侍候她。結果適得其反,不但沒有改變自己的生活,反而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絕不可以象漁夫的妻子那樣貪心,不可貪得無厭,不要擁有了一些東西還要更多的東西。比如,我們有好吃得東西,吃了飽了還要拼命吃,吃壞了自己的肚子上吐下瀉,上醫院看醫生還得吃藥打針,結果由于我們貪吃,自己受苦受罪,何必自討苦吃。
我們要學金魚一樣,不但知恩圖報,懂得感恩。遇到好人時,我們要盡我們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而且也要學金魚一樣懂得識破壞人,學會自我保護。身心健康的成長,才能快快樂樂、平平安安過上好的生活。
【漁夫金魚的讀后感400字(通用5篇)】相關文章:
經典寓言故事:漁夫和金魚12-10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俄羅斯童話故事12-11
漁夫的故事106-02
漁夫和他的妻子03-01
漁夫和國王的故事04-21
《漁夫的故事》教學實錄06-06
《漁夫的故事》導學案06-06
漁夫的兒子神話故事04-16
國王、王后和漁夫的故事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