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后感范文3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領悟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后感范文1
漫漫人生路,一向在迷路。進入了大學,不再是孩子,煩惱、痛苦隨之而來。在某位好朋友的推薦下,我靜下心來,讀了一本書————《正因痛,因此叫青春》,這本書是改變亞洲億萬年輕人的療愈經典,一位導師父親寫給迷茫孩子的疼痛共鳴。
很多時候,在學業上,在工作上,甚至在感情問題上,我們這些年輕人甚至還沒有邁出踏進社會的第一步,就已經淪為一個“loser(失敗者)”。在書中作者如實地把為人父母的成年人們所不曾來得及去了解的這代年輕人的困苦和不安展現了出來。作者幫忙我們診視這些無法向他人傾訴的苦痛,并告訴我們如何才能從這種苦找到為未來打拼的能量。
讀了這本書,感觸良多。20歲,我在做什么,在想什么,我能做什么,能夠做什么。看到這,我會笑自己,獨自站在人生路口的我,我們,我們這些所謂的年輕人,我們的期望在哪里。里面有句話我很喜愛——用最真摯的眼神反省下自己。或許我真的不了解自己,正因我還有95%的潛能未能被自己利用。
年輕,因此傷得起。這種來自對懸而未決的未來的不安,才是人生中最本質的問題。青春施加給人生的真正壓力,并非是那些需要積累的證書和業績,而是看不到未來的不安感。正因看不清,正因對未來一無所知,因此時時感到迷茫和恐懼,但是我想說,20歲,就是用來迷茫不安的。
奇跡是靠點滴積累而成的。別想一口吃成胖子,這是至理名言。只要認真計劃一件事情,并且一邊堅持一邊調整,往往會完成得十分出色。懈怠的情緒誰都會有,不好擔心自己比別人走得慢,也不好因暫時的挫折心灰意冷,只要不斷調整心態,不停下腳步,最終都能抵達終點。
除了證書,還能從大學帶走什么?我的同學們,你們思考過嗎?
我們該用青春追尋什么?上帝只給了我們10年的青春,我們在這10年里能追尋些什么呢?上帝給了你美麗的嗓音,你卻浪費在和朋友的無聊的K歌中;上帝給了你強壯的身體,你卻用來熬夜;上帝給了你智慧的大腦,你卻用來玩游戲。該醒醒了,青春容不得我們這樣浪費。我們揮霍了青春,總有一天我們會輸給未來。
年輕人,別揮霍青春——用讀書代替游戲,用讀報代替上網,用欣賞電影代替看電視,用思考代替發呆,用對話代替發牢騷,用快走或慢走代替高爾夫,用戶外代替減肥,用沖涼代替蒸桑拿,用高質量的睡眠代替熬夜晚起,用活躍氛圍的酒席代替宿醉。
正因痛,因此叫青春;沒有痛,怎能叫青春。誰的.青春沒有迷茫,不安,痛苦呢?因此,我要感謝那些帶給我痛苦和挫折的人,若沒有你們,我不會看清自己,我不會進步,不會堅強,不會學會如何使自己進步。正是由于你們的存在,我一天比一天堅強,一天比一天進步,只要我體內還有一個細胞在戶外,我就不會倒下。你們能夠打敗我,但絕對打不到我。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后感范文2
零零碎碎花了幾天時間讀完了《因為痛,所以叫青春》,最初知道這本書還是因為在看一本小說時,中間提到了這本書。好奇心驅使下我就去百度了這本書,貌似書評不錯的樣子,于是我就下載了這本書的電子版。
這本書怎么說了,還是一如既往的雞湯吧,不過不得不說我讀起來很多時候真的有感同身受的感覺。我現在大四快畢業了,一個人在上海找了家公司實習。因為是面臨畢業這個特殊的時期,而且來到了舉目無親的大城市,再加上談了兩年的女友跟我分手,不得不說內心卻是充滿了對于未來的不確定感。很多時候我都覺得很恐慌,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在哪里,會在做什么。我現在唯一有的可能就是對于成為更好的人的期望了吧,剩下的就是我還沒有完全冷卻的熱血和對于夢想的執著。其實我個人是不排斥的喝雞湯的,我覺得自己是個蠻實用主義的人,有沒有道理不重要,有沒有用才是關鍵的。我不是個內心非常堅定的人,我也沒想象的那么堅強,偶爾我也會偷懶,受挫時我也會一個人默默哀傷,一切的一切只是希望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一個自由的,獨立的人。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大概闡述的也是我現在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就業選擇,時間管理,未來規劃,理財,愛情。種種問題,這些問題不可避免的我都遇到了。其中最讓我有感覺是關于渴望的。那天我早上在公交車上,呆呆的望著窗外的風景,突然我想通了一個我一直沒有弄明白的問題。我在大學時曾經參加過一個培訓機構,后來順利的成為了其中的一員,負責招生。當時跟我一批的都干的很好,但是我干的不怎么理想,所以我一直特別的沮喪,怎么說,應該是對自己特別的失望吧,因為覺得別人能干的好,而我卻做不好,真的好沒用。后來我離開了那家培訓機構,其實我內心還是很感恩的,因為畢竟教會了我很多,但是我內心一直有一根刺,我覺得自己就是個失敗者一般。我一直都不明白我為什么會落到這個境地,真的差到這個地步了么。
那天早上我突然想明白了為什么我沒有抓住這個機會獲得成長,因為從一開始我就不認同這件事,在我的內心,其實是不樂意做這件事的。試問強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哪里會有什么好結果,最后只能是內心對于與之相關的任何事都開始充滿了排斥。所以在職業選擇時真的要多去嘗試,與自己內心的渴望同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方方面面都是如此。
在22的這個年紀,我的內心卻是充滿了迷茫不安,我也暫時找不到有什么很好的消除的辦法,只能咬著牙,心懷希望,繼續向遠方走,一直走。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后感范文3
漫漫人生路,一直在迷路,進入了18歲,不再是孩子,煩惱,痛苦隨之而來。在班主任的強力推薦下我讀了一本書因為痛,所以叫青春,這本書是改變亞洲億萬年輕人的療愈經典,一位導師父親寫給寫給迷茫孩子的疼痛共鳴。
很多時候,在學業上,在工作上,甚至在情感上,我們這些年輕人甚至還沒有邁出踏進社會的第一步,就已經淪為一個失敗者,在書中作者如實地把為人父母的成年人們所不曾來得及去了解的這代年輕人的困苦和不安展現了出來。作者幫助我們珍視這些無法向他人傾訴的苦痛,并告訴我們如何才能從這種苦找到為未來打拼的能量。
讀了這本書,感觸良多,18歲我在做什么?在想什么?我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看到這,我會笑自己,獨自站在人生路口的我,我們,我們這些所謂的年輕人,我們的希望在哪里,里面有句話我很喜歡:用真摯的眼神反省自己。或許我真的不了解自己,因為我還有95%的潛能未能被自己利用。
年輕,所以傷的起。這種來自懸而未決的未來的不安,才是人生中最本質的問題。青春施加給人生的真正壓力,并非是那些需要累積的證書和業績,而是看不到未來的不安感。因為看不清,因為對未來一無所知,所以感到迷茫和恐懼,但是我想說,18歲,就是用來迷茫和不安的。
我們該用青春追尋什么?上帝只給了我們十年的青春,我們在這10年里能追求些什么呢?上帝給了你美麗的嗓音,你卻浪費在和朋友無聊的K歌中;上帝給了你強壯的身體,你卻用來熬夜;上帝給了你智慧的大腦,你卻用來玩游戲該醒醒了,青春容不得我們這樣浪費。我們揮霍了青春,總有一天我們會輸給未來。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沒有痛,怎能叫青春。誰的青春沒有迷茫、不安、痛苦呢?所以,我要感謝那些帶給我痛苦和挫折的人,若沒有你們,我不會看清自己,我不會進步。正是由于你們的存在,我一天比一天堅強,不會學會如何使自己進步。正是由于你們的存在,我一天比一天堅強,一天比一天進步,只要我體內還有一個細胞在運動,我就不會倒下。你們可以打敗我,但絕對打不倒我。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后感范文3篇】相關文章: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后感900字09-01
因為要自己起跑所以叫大學勵志文章05-23
因為要自己起跑,所以叫大學勵志文章11-07
因為要自己起跑,所以叫大學勵志文章08-30
因為要自己起跑所以叫大學的勵志文章08-30
關于因為要自己起跑所以叫大學的勵志文章05-31
因為所以造句13篇09-09
用因為所以造句大全01-15
關于因為所以的造句11-23
因為深愛,所以偏執散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