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讀后感范文8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草房子》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草房子》讀后感范文1
當我再一次捧起《草房子》時,我的眼前又浮現了一幅江南水墨畫: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草房子》讀后感:今天,你感動了嗎?。我的心再一次被這樣一群孩子感動著:頑皮、聰明、有愛心,被病痛折磨卻堅強面對、不斷成長的桑桑,執著、倔強而又自尊的陸鶴,文靜、善良而又內秀的紙月,勇于承擔、堅韌自強的杜小康,看似蠻力卻懂得感恩的細馬……在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人性美的光輝,一直感動著我,滌蕩著我的靈魂。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杜小康。杜小康原本是村子里家境最富有的小孩,一直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因他父親生意投資的失敗,一夜間負債累累,一下子從原來童真快樂的孩子變成了憂心忡忡的“思想者”。他的肩膀上,承載了太多太多。他害怕過,無助過,憂傷過,但他從未停下步伐,而是勇敢的向前邁進。他用稚嫩的雙肩毅然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用柔嫩的心靈去承受種種磨難。挫折、困難使他迅速地成長,使他過早地成熟,使他漸漸的領悟了人生,也讓他變得更加勇敢了。他的經歷讓我們看到了他受挫以后的美麗。
這就是人性美散發出來的獨特力量,《草房子》就是用這些最純真的情告訴我們、感動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充滿了酸甜苦辣,苦難和幸福猶如白晝和黑夜一樣,永遠與我們相伴,當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不能逃避,要滿懷希望,微笑著去面對。當我們跨過了道道溝坎,沖破了黑暗,便會迎來平坦的大道,黎明的曙光。
我時常感動著,感動著人世間的至真至善至美。前不久讀到這樣一個故事:說是一個職業作家到郵局取稿費,碰到了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正在給遠方一對需要幫助的祖孫倆匯款,當“我”這個作家告訴這個老人這是騙局時,這個老人說了這樣一番話:誰會在有辦法的時候這樣求人呢?肯定是有過不去的坎了!這個老人一個月工資500元,卻給這對祖孫倆寄去了300元,并說以后還要寄。當“我”打電話求證時,得到的卻是這個老人每個月都會給希望工程匯款。“我”被感動了,把自己當月的稿費2000多元也一并匯去。看了這個故事,誰不會被感動呢?雖然人世間還有一些假惡丑,但它們永遠也掩不去真善美的光輝。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真善美的所在,它會時時驅使人們去行善、求真、尋美,去和自己心里黑暗的一面不停地斗爭,從而感化自己、升華自己!正如這個外表寒酸的老人讓我們看到了他精神的富有。如果我們擁有了如此美麗的靈魂,如此善良的人性,如此純真的品格,當我們遇到困難與挫折時,又有誰不會伸出援助之手,和我們一起渡過難關呢?因為人人都有一顆感動和感恩的心!
讓我們時常被感動吧!這世上確有許多許多讓我們感動的人或事。讓我們的靈魂沐浴在這人性美的光輝中,讓我們的心靈不再冷漠麻木!
今天,你感動了嗎?今天,你會感動的!
《草房子》讀后感范文2
曹文軒寫的純美小說系列的其中一本《草房子》十分好看,我最近剛讀完這本書。
草房子里有許多人物,桑桑,桑校長,紙月,杜小康,秦大奶奶……
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桑桑了,桑桑是一個熱情,天真,調皮,有獨立思想,敢想敢做,異想天開,想象力豐富,關愛他人,純真善良的男孩。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其次,是紙月,她是一個聰明、漂亮、謙虛、干凈、堅強、清純、懂事、尊敬長輩、多才多藝的小女孩,它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草房子里的人物有很多,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缺點,我們要取長補短,學習他們的優點,去除自己的缺點。
“油麻地的草房子冬天是溫暖的,夏天卻又是涼爽的。這一座座草房子,在鄉野純凈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樸來。而當太陽凌空而照時,那草房子頂上金澤閃閃,又顯出一派華貴來。”
我是借同桌的《草房子》進行閱讀的。記得同桌下課時低頭專注閱讀的樣子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好奇地湊過去,問:“你在看什么呢?”他頭不抬,手輕輕地將書封面抬高,我看到了是曹文軒所著的《草房子》。同桌一點兒也不小氣,他看完后第一時間把書遞到我手里,說“草房子是美的!生活是美的!我們倆的關系更美!”
我如獲至寶,捧起了《草房子》,故事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走進我的腦海,最撼動人心的莫過于秦大奶奶。她是書中最頑固的一個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幾十年,房子龜縮在小學的西北角,是學校的一個污點,學校花費了十幾年也沒能將她趕出校園。然而在一個春季,她冒險救了落水的喬喬,自己卻昏迷不醒。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顧下,半個多月后才勉強下地。從此,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動離開校園、用拐杖趕走闖進校園的鴨子,用拐杖關她夠不著的窗戶……最后,她竟為了學校的一個南瓜,不慎落水而永遠地離開了。感動之余,我不禁想;是什么使她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是什么使她為了一個區區南瓜不顧眼前河水吧?是什么使她在垂暮之年發出人性光彩?啊,是愛!
愛,就是愛!彭沙爾曾說:愛別人,也被別人愛,這就是一切,這就是宇宙的法則。為了愛,我們才存在。的確是這樣的,《草房子》魔力般吸引著我,蕩漾與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閃耀在每個主人公身上的人性美,使我不禁贊嘆這極致的美。閱讀中,我的心靈也被感染,我的同桌、我的老師、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周圍的所有的人,他們的心中都裝著“愛”,他們的話語、他們的微笑、他們為我所做的.一切,都帶著愛的芬芳和甘甜,我品嘗、吸收,明天我也會帶著“愛”面對我的世界!
的確,《草房子》是一本永遠值得我珍藏的書!
《草房子》讀后感范文3
讀了曹文軒的《草房子》,我不僅被它的魅力所吸引,還被故事里面的情節深深感染了。《草房子》之所以能打動我,是因為它寫了男孩桑桑小學六年來刻骨銘心的經歷,我們也是小學生,他的經歷和我們有著太多的相似。所謂人生何處無真情,《草房子》描寫了桑桑六年來親眼目睹的一連串看似尋常而又催人淚下的故事,不幸少年與厄運的抗爭,殘疾少年的尊嚴與堅持,等等,這些故事在這其實并不大的草房子里上演著,給人有撼人心魄之感。
這本書的每一章都是以一個人物命名的,有禿鶴,紙月,白雀,細馬,桑桑,杜小康,桑喬,蔣一輪……就是這么些人給我們帶來了許許多多生動的故事。如禿鶴,他與桑桑從一年級開始就是同班同學,一直相處了六年。因為他是個出了名的小禿子,所以油麻地的孩子就都叫他禿鶴。曹文軒寫的也很幽默:“禿鶴的禿是很有道理的,他用長長的好看的脖子,支撐起那么一顆光溜溜的腦袋,這顆腦袋絕無一絲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勻稱。陽光下這顆腦袋象打了臘一樣,讓他的同學無端想起,夜里它也會亮的。”他的禿給油麻地孩子帶來了歡樂。
桑桑給我的印象更為深刻,倒不是因為他是校長的兒子僅僅只是因為桑桑就是桑桑。他的異想天開或是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稀奇古怪的行為是司空見慣的。為了打魚,他將蚊帳三下兩下扯下來,用剪子改成網,撐了一條放鴨小船到河里打魚去了,結果是母親摘掉了他的蚊帳,他被蚊子咬得身上到處是紅包。但自從他患病以后,他變了,變懂事了。他自愿為任何人做一件事,幫細馬放羊,端上一碗水給饑渴的路人,最讓我忘不了的是帶妹妹去看城,他為了小時候的承諾忘了實現而內疚,發了燒也要去,最后堅持帶妹妹沿著一百多級臺階登上了城墻頂,妹妹走不動了他就背她上去。
當蔣一輪老師找到他們時,桑桑再也站不起來了……。讀到這,我從漫不經心到被它深深地吸引了,淚水也止不住流了下來……。《草房子》里的故事說也說不完。像紙月到小學發生的事,細馬小小年紀挑起了“當家人”的擔子,杜子康因家境一落千丈而失學,跟著父親放鴨,其間的痛苦與奮爭,并從孤獨煎熬中走出。以及孩子們自覺組成宣傳隊,唱歌,演戲。無論是老師還是小孩輪流陪伴垂暮老人的最后瞬間……。讀著讀著仿佛我也在他們中間,似乎這個暑假我是和油麻地的小孩們一起過的。
曹文軒寫的太真實了,小說中的人物個個鮮活生動。他寫了桑桑六年,正是他接受啟蒙教育的六年,他經歷了無數感人的故事,并從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嚴,和頑強。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中埋下了愛的種子,給我的啟發太大了,使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這本書對我們的成長無疑是有很大幫助的。
《草房子》讀后感范文4
《草房子》這本書寫得是一個叫油麻地的小鄉村里發生的事。在油麻地里,還有一座油麻地小學,那里的房子都是用草搭成。
《草房子》是一本很值得回味的書籍,曾經看似很厚的,無味咀嚼的書,今天我卻愛不釋手,更希望有續集出版,因為我想看到更多精彩故事;看似很不起眼的小故事,經作者的串聯,卻給人留了深刻的印象。
這書籍中桑桑是一個小男孩,他喜歡做出一些夸張的事。而六年的小學生活卻讓他沒齒難忘.在這六年當中,他經歷了無數感人的故事:父子師生間脈脈的真愛,同學間天真的友情……他從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里埋下了“愛”的種子。如果說是經歷過才讓他埋下了“愛”的種子,或許我概括不夠深入,準確說是桑桑變得愈加有“愛心”了,因為我們都知道書籍中公認為最頑固的老奶奶秦大奶奶就是最早被他所感化的,不是嗎?
秦大奶奶曾在這片土地生活幾十年,在這幾十年里,她與秦大沒日沒夜地工作,不論陰天與晴天,不論炎熱與寒冷,甚至到了吃不飽穿不暖的程度。幾十年的心血換來這片土地,這需要的不僅是一種執著堅持的精神,更是流露出的一種愛啊。記得書中寫桑桑第一次見到秦大奶奶時好像認識她似的,叫了一聲奶奶,一直被別人叫成可惡的“老太婆”的秦大奶奶聽到這樣親切的叫聲,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我想一定非常欣慰和感動吧,從她親昵的行動中我們不難看出——她伸出手去撫摸了下桑桑的腦袋,秦大奶奶下意識地開始喜歡這孩子了。所有的孩子們都遠遠的躲著她,桑桑卻可以從奶奶的艾地里要來一大束的艾,那是因為桑桑給了這位可憐的老奶奶足夠的尊重和愛,當所有人都嘲笑她,要趕她走,都不理她時,桑桑卻陪她玩;當所有人都喊她老太婆時,桑桑卻親切地叫她奶奶。由此可見,要想讓別人尊重你,愛你,那么你就要這樣對待別人,尊重和愛是互相的,桑桑不就是用自己的愛詮釋了嗎?
起先,秦大奶奶說什么也不肯離開校園,不管別人怎么地懇求她,甚至是把她抬到新家時,她都會半夜偷偷溜回來。領導來學校視察工作,她專門搗亂,往教室里放雞鴨鵝,擾亂課堂紀律,自己還不承認,但自從她將一名小女孩從河里救出來險些喪命時,師生對秦大奶奶的態度有了很大轉變,派人輪流照顧她,陪著她出去遛彎兒,慢慢地,秦大奶奶開始把她的雞鴨鵝都賣掉了,而且監督同學們不能隨意摘學校的花草,并且在領導來視察時,她開始繞道走小路,不讓領導看見,怕給學校丟臉。秦大奶奶開始尋找自己新的生活,快樂,自由。她要離開學校了,一件一件,自己慢慢的搬東西,不需要誰幫忙。終于有一天,秦大奶奶奮不顧身,為學校的一個南瓜而永遠永遠的離開了……所有人因為她的離開而傷心,而自責。
讀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無處不真情!在《草房子》里,我看到了令人落淚的真情。閱讀著,品味著,我與文中的小主人公桑桑同樂同悲,真心希望真愛開滿人間!
《草房子》讀后感范文5
那天無意之中翻開了《草房子》這本書,看了一小部分覺得還不錯,就接著往下看,沒想到越看越想看,書中的情節竟然吸引的我夜不能寐。所以我用了三天的時間就讀完了這本書,真的很喜歡這本書。書中刻畫的一個個人物都讓我印象深刻。
當我讀到秦大奶奶為了保護自己家的地和學校抗爭的時候我覺得很有意思,為一個小老太太的行為覺得可笑,為她的精神覺得敬佩,也為一個老人的無奈覺得可憐。后來她為了救學校的孩子差點被水淹死,她的善良感動了學校的人,學校也不再趕她,可是她卻執意要離開,這就是互相都理解了對方,為對方著想了,同樣是一件事,卻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變化,讓人覺得這個社會和那個社會其實是一樣的,人性都是善良的,但想法都是不同的,如果都能為別人想一下,可能事情其實都很簡單!
當我讀到細馬那部分的時候,仍然是為了人性而感慨!邱二爺富有的時候總覺得細馬是沖著他家的財產,但當他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才真正體會出了細馬對他們的愛,也許拋去了外在的東西,人們才能真正體會人的真誠和愛。財富和權力有時候會蒙蔽了我們的眼睛,其實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心!
當我讀到杜小康的時候,我真的很喜歡杜小康,一個干干凈凈的有些傲氣的小男孩,沒有因為家道中落而自暴自棄,而是越來越堅強,跟著父親去養鴨子,經歷了一個小孩子不應該經歷的事情,但是卻成熟的比誰都快,最后成為了一個精明的小商人,他的堅強和勇敢讓我這個大人都佩服!
當我讀到蔣一輪老師和白雀的愛情時,我很遺憾。桑桑以一個未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大人的愛情故事,那種懵懵懂懂的感覺和被繳入大人世界的興奮的心情,我們大人是不會懂得的。
當我讀到桑桑生病的那段的時候,我很為他可惜,而且為他擔心,他真的會死嗎?一個這么可愛的小男孩,難道作者最后的結局是以他死為結束,將他的記憶永遠留在這個年齡嗎?永遠留在這個草房子嗎?他的父親背著他到處尋醫,再也不在乎他的榮譽和他的學校他的事業了,一切都沒有兒子的命來得重要,當一切要失去的時候,他才明白!為什么人要醒悟的那么晚呢?幸虧最后孩子好了,沒事了,如果真的就這樣死了,我想他一定會遺憾一輩子!擁有的時候要珍惜,一定要陪孩子走過他的每一個階段,讓你的人生不要有遺憾!當我看到桑桑帶著妹妹柳柳爬到城墻上時,我不禁為這個小男孩的責任感和毅力感動!
讀了這本書,在好多地方我都熱淚盈眶。到現在再寫這些感受的時候我還在激動,還在感動,還在心動。作者追求的是永遠,永遠的人性本善,永遠的情感,雖然社會在不斷變化,但人心其實沒有什么變化。真是一本好書,強力推薦!
《草房子》讀后感范文6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非常優秀的小說——《草房子》,作者曹文軒用樸實而生動的語言將桑桑、禿鶴、紙月、白雀、細馬、杜小康、秦大奶奶等一個個人物展現的淋漓盡致,讓我感覺似乎走到了他們的身邊,走進了油麻地: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
書中的主人公桑桑很聰明也很調皮:他善于動腦,將家里的蚊帳改做成漁網。他充滿善心:把碗柜改裝成鴿子舒服的窩。他很勇敢:當板倉小學的壞孩子欺負紙月時,雖然他明知道自己要吃虧但仍然堅持挺身而出來幫助、保護紙月。他很堅強:當知道自己得了很嚴重的怪病后,他仍然裝作十分開心的樣子,想著要給身邊的人多做些什么。六年的小學生活曾帶給他難忘而又痛苦的經歷,但同時也使他得到了成長和磨練。我要向他學習:不為困難和病痛而退縮,學會包容、感恩身邊的人。
陸鶴由于是個禿子而被大家叫做禿鶴,同學們也因此經常地欺負他,有一次還將他戴的帽子摘下來掛到了旗桿頂上來取樂。這些都大大的傷害了他的自信心。我們身邊也常有這樣的人,喜歡拿別人的短處來取笑,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比如給人起外號、說人家窮、嫌人家胖……可是有沒有想過人家的感受呢?這樣不僅不利于團結,還會無形的傷害到人家。直到有一次他參加了學校的文藝演出,扮演了一個禿子連長的角色,演的非常棒,為學校和班級爭了光,還讓同學們從此對他刮目相看。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多看看別人的優點和長處,這樣我們的班級、我們的社會才會和諧和進步!
杜小康是我最佩服的一個人物。他原本生活在一個家境富有的家庭,但突然的變故又讓他一夜之間不得不和家人一起面對殘酷的現實。他輟學了,和父親去放鴨子。當困難一次次襲來,希望一次又一次破滅。在苦難面前他表現得分外勇敢和堅強:他沒有放棄生活,毅然挑起了照顧家庭的重擔,不顧同學們的眼光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讓每個人都看到了他柔弱外表下的堅強和不息。他讓我更懂得了在困難面前要勇敢的面對,要學會堅強和拼搏!相信杜小康最終一定可以回到他夢寐以求的學校,回到同學們中間。
秦大奶奶的故事讓我感動。開始我并不喜歡她,因為她在當地人的眼中,是個可惡的老婆子,總愛在學校里搞破壞。然而在一個春季,她竟然冒險跳下水去救落水的喬喬。油麻地人給了她悉心的照顧,半個多月后才勉強下地。油麻地人的包容和理解徹底感化了她:自動離開校園、用拐杖趕走闖進校園的鴨子,用拐杖關她夠不著的窗戶……最后,她為了保護學校的一個南瓜,不慎落水而永遠地離開了。我哭了!感動之余,我不禁想:是什么使她做出如此反差的表現?是什么能夠讓她為保護一個南瓜而不顧一切?是什么使她在垂暮之年發出人性的光彩?是愛,是油麻地人對她包容、淳樸的愛!是恩,是她對油麻地人那顆感恩的心!
《草房子》里所有的人物故事都滲透著作者的悲憫情懷,也閃耀著每個故事人物的人性之美。
《草房子》讀后感范文7
《草房子》是一本很值得回味的書籍,曾經看似很厚的,無謂咀嚼的書,今天我卻愛不釋手,更希望有續集的出版,因為我想看到更多精彩的故事;看似很不起眼的小故事,經作者的串聯,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思緒——突然間覺得生活也跟著有節奏的開始了;回味生活中經歷,居然暗自竊喜,原來生活中正是有那么多的小插曲,才回憶起來那么的甜美,真的要感謝與我生活的所有人,以為有你,才讓世界,才讓我變得精彩,覺得自己在不斷的成長!
想書籍中桑桑是一個小男孩,他喜歡做出一些夸張的事.而六年的小學生活卻讓他沒齒難忘.在這六年中,他經歷了無數感人的故事:父子師生間脈脈的真愛,同學間天真的友情……他從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里埋下了“愛”的種子。
如過說是經歷過才讓他埋下了“愛”的種子,那就是我讀得還不夠深入,應該說是更加有“愛心”了,因為我們都知道書籍中最認為頑固的老奶奶最早是被他所改化的,不是嗎?
曾經在這片土地生活了幾十個年頭,在這幾十年里,她與秦大沒有白天與黑夜,沒有陰天與晴天,沒有炎熱與寒冷,甚至沒有穿衣、吃飯消解疲倦……的欲望。“用幾十年的心血換來這片土,這是我們愛的結晶啊!而如今,唯一的心愛——丈夫離開了,只剩下他留下的這片土地以及看到土地而溝起的那段美好的回憶,如果失去,不,絕對的不允許有人打這樣的心思。”秦奶奶悲痛欲絕。
桑桑第一次見到秦奶奶,好象認識她似的叫了一聲:“奶奶。”一直被人討厭的“老太婆”,聽到這樣親切的叫聲,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但從她親昵的行動中我們不難看出——她伸出手去撫摸了一下桑桑的腦袋。所有的孩子都遠遠的躲著她,桑桑卻可以從奶奶的艾地里要來一大束的艾,好令人佩服。當桑桑發現奶奶在艾地打滾時,它居然叫桑桑保守秘密。
看來她也并不是那樣能的不可接近,原來愛是相互的,桑桑和奶奶不就是都用自己的愛的詮釋嗎?
這一切似乎都在情理之中,讓我不明白的是怎么就會因為一個南瓜而落水呢!難道你從前的堅持,從前的抱怨……都煙消云散了嗎?
起先,你是自動的離開校園,尋找自己新的生活,快樂,自由,舒坦……接著,你是情不自禁——那震撼的救人舉措;用拐杖哄趕進校園的鴨子,在菜園邊上守著;等待時機,你終于要離開學校了,而且是一件一件,自己漫漫的搬,誰都不需要幫忙。今天,你終于奮不顧身,為學校的一個南瓜而永遠的離開了……所有的人因為你的離開而傷心,而自責。
人生無處不真情,在《草房子》里,我看到了另人落淚的真情。閱讀著,品味著,我與文中的小主人公桑桑同樂同悲。只希望真愛開滿人間。
《草房子》讀后感范文8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那里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孩子:頑皮、聰明的桑桑,禿頂的陸鶴,堅強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這些都出自于曹伯伯的純美小說《草房子》。
《草房子》記錄了一個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的六年小學生活。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每讀完一個故事,我都會感到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都散發著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沖擊著我的心靈。
故事中最撼動人心的莫過于秦大奶奶。她是書中最頑固的一個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幾十年,房子龜縮在小學的西北角,是學校的一個污點,學校花費了十幾年也沒能將她趕出校園。在當地人的眼中,她是個可惡的老婆子,總在學校里搞破壞。然而在一個春季,她冒險救了落水的喬喬。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顧下,半個多月后才勉強下地。從此,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動離開校園、用拐杖趕走闖進校園的鴨子,用拐杖關她夠不著的窗戶……最后,她竟為了學校的一個南瓜,不慎落水而永遠地離開了。感動之余,我不禁想;是什么使她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是什么使她為了一個區區南瓜不顧眼前白花花的河水吧?是什么使她在垂暮之年發出人性光彩?是愛!是油麻地人的淳樸,是油麻地人對她純真的愛。也是她那顆感恩的心。關愛、純樸、感恩書寫了秦奶奶完美的最后一筆。
在這間“草房子”里,有了桑桑的歡歌笑語,當然少不了禿鶴的淚與苦。禿鶴是個十足的小禿子,受到了許多人的嘲諷,心中裝滿了苦澀。但是他有著令人佩服的尊嚴,他有著不同的對尊嚴的看法。最后,經過他的堅持,他得到了眾人的認可,也詮釋了尊嚴的含義。這讓我想起了電視劇中的一句話‘只要堅持,沒有什么事做不到,一定會成功的’,的確,只要我們相信自己,堅信自己能行,就沒有什么辦不到的。
在這間“草房子”里,有各種各樣的人,有著辛酸、快樂、純樸等等。但是它的確是我們心靈的一個歸處。有了這間房子,我們更加心安,更加溫馨。讀了這本《草房子》,我就希望我也能擁有這樣一個心靈的依靠,這樣能讓處與社會中的喧囂中的我有一個“家”。讀了這本書,那一份純真、童真一直縈繞在我心中,腦中一直反復著“一顆星,掛油瓶!油瓶漏,炒黑豆!黑豆香,賣生姜!”讓我們心中有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房子吧!
《草房子》魔力般吸引著我,蕩漾與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閃耀在每個主人公身上的人性美,使我不禁贊嘆這極致的美。
《草房子》是一本永遠值得我珍藏的書!
【《草房子》讀后感范文8篇】相關文章:
積木房子讀后感范文12-18
積木房子的讀后感范文12-18
有關積木房子的讀后感范文12-18
《草房子》讀后感800字范文暑假10-28
草房子第三章讀后感范文01-27
積木房子的讀后感12-18
草房子讀后感二百字11-09
關于初中草房子讀后感10-09
初中《草房子》的讀后感08-13
《小狗的房子》讀后感7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