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殤》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昆侖殤》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昆侖殤》讀后感1
畢淑敏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個知性女人。原先從醫的她,對生命的感悟比一般都深刻。《昆侖殤》是她的處女作,也是我閱讀的第一篇她的作品!独鰵憽分饕v述了昆侖防區部隊進行軍事拉練過程中發生的事。這項軍事拉練是嚴格和殘酷的,有許多士兵被高原嚴寒的氣候凍傷凍殘,有的甚至失去了年輕寶貴的生命。當那些年輕的生命消逝的時候,我在想,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軍事拉練,我們需要以生命為代價來磨練意志嗎?
小說的主人公一直沒有被寫出名字,而是用“一號”來代替。這個“一號”代表了一種最高的威嚴。“一個除了零以外最小的數字,又是一切天文數字的開始。誰能逾越過‘一’呢!”一號在小說中是一個矛盾的人物,他心里備受煎熬。一方面他痛惜那些在拉練中犧牲的戰士,感到悲痛,不斷地譴責自己,因為是他要在海拔五千公尺的高原上拉練,是他要進入無人區。可以說戰士們的犧牲一部分原因來自于他的個人決斷。
另一方面他是一名軍人,作為昆侖防區最高軍事指揮官,他必須重視使命,他必須為國家和人民訓練出一支高素質,能吃苦的邊疆守衛軍。小說結尾一號要被調離他為之奮斗一生的地方--昆侖,離開埋在這兒的戰友和士兵們,但他的心永遠地留在了這一片土地上,因為他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在我們追求生活的品味,美味的食物的時候,有那么一群人默默在祖國的邊疆守衛著。我想我們不該遺忘他們!
《昆侖殤》讀后感2
《昆侖殤》是畢淑敏處女作,她以自己在西藏當兵的所見所聞寫下了這篇小說,發表后一舉成名。她所描寫的是邊疆一支兵團在世界最極端殘酷的條件在昆侖山進行拉練的故事,故事中的幾位主人公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人生、結局,但他們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創造世界軍事史上拉練的一個傳奇,讓中國軍人鐵一般堅硬的軍魂屹立世界。
故事中頭號是主人公是一位代號為一號的首長,這里也許不方便寫出他的名字,但他卻是一位鐵骨錚錚的軍人,為了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他帶領著他的軍隊行走了世界氣候最嚴酷的無人區之一,只為了保護他所堅信的信念。也許有人會覺得他不近人情,為了完成目標不惜讓士兵們冒險,以致有人還失去了生命。這也是他最矛盾的地方,要完成任務就要不惜一切代價。
作為首長,他心痛自己的部下;作為首長,他必須完成任務,因為他要為中國軍隊訓練一支世界是最強大的軍隊、最能克服任何惡烈環境的軍隊、最能吃苦的軍隊,所以他必須狠、必須絕情、必須下令,甚至可以為犧牲戰士年輕的生命。號手李鐵為了吹響前進的沖鋒號,用盡最后一絲力氣,金喜蹦為救甘蜜蜜被大風卷下了深淵;年輕而美麗的女兵肖玉蓮倒下后,再也沒能爬起來,鄭偉強坐在一號為了趕時間不讓檢修的車中,和汽車司機一起車毀人亡……
金喜蹦因為一點可有可無的政治問題不能以烈士之名安葬,鄭偉良和肖玉蓮是一對情侶,因為政治問題不能在一起,為了戰士的榮譽和軍人的紀律,他們生前不能在一起,死后不能埋在一起,甚至在甘蜜蜜的懇求下不能埋在一起,正如一號所說,死了也是戰士,就要為戰士榮譽分開?吹竭@里,覺得一號很殘酷無情,人都死了,為什么不能給死人一點溫暖,讓他們的墓離得近點,僅此而已。只因他們是軍人,軍人只是軍人。
書的最后,一號把自己唯一的兒子,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送到那里,沒有幾個人知道他其實是一號唯一的兒子,他來這里是要走過前輩們走過的路,看到這里,又覺得一號大公無私,為了祖國,他們可以一代一代的犧牲,一次又一次的奉獻。對他的怨恨又少了一些。一號最后的愿望是和永遠留在昆侖,留在這片他付出和令他感動的土地上,雖然沒能如愿,但他曾經來過。
這里是沒有硝煙戰場,有的只是昆侖山的靜寂和人心的痛,有的只是寒冷的風和一支無畏的軍隊,但是用什么來彌補人心的痛呢。也許只有昆侖山呼嘯的風低低的為他們痛哭了。
畢淑敏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細膩的筆法寫下了這本書,寫得真實感人,質樸而純,也只有這樣真實的故事才能真正打動讀者的心,震撼讀者的心。是要讓我們永遠記住一群年輕的人用生命與尊嚴鑄就了一段傳奇、一段歷史、一段軍事勝利!皻憽迸c“傷”同音,但“殤”更能體現出悲壯,所以畢淑敏選擇了“殤”,用它來寄托作者的情情和感情,不只是為了表達作者情感和衰痛,也是為祭奠那群年輕而可歌可泣的生命,為了讓人們不會忘記在祖最遙遠的邊疆,有一群平凡也最不平凡的人在守衛著,為此,他們獻出了青春、熱血、親情、愛情,乃至生命。
《昆侖殤》讀后感3
《昆侖殤》是身為中國國家一級作家,并從事心理學家的畢淑敏的杰出代表作,這本書于1987年出版,為中國文學提供了不少寶藏。
《昆侖殤》講的是在偏遠的昆侖山區有一個防區部隊,里面都是一些普通的軍人,他們日日夜夜都在進行軍事拉練,而拉練是殘酷的,多數英勇的士兵都被高原地帶的嚴寒氣候所傷,更嚴重的人甚至丟失了寶貴的性命!皻憽弊旨缺磉_了作者的傷痛,也弘揚了軍人的光輝精神。
小說的主人公沒有出現真名,而是用“一號”代替,他的矮小增加了他的威嚴,作為昆侖防區最高軍事指揮官,沒有人能逾越他。因為他剛毅果斷,義無反顧,有著軍人的氣概,讓讀者不禁為他而感到敬佩。表面上正在給隊伍進行拉練,其實“一號”正在經歷千百般磨難。面對那一連串的死亡人數,“一號”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然而,只有前進,沒有后退,所有的感情都得埋在昆侖山上那冰封白雪之下。
號手李鐵在零下四十度的溫度下不停地吹奏這振奮人心的號角,結果耗盡了最后一點力氣;金喜蹦為了擋住即將陷入懸崖的甘蜜蜜,跌下了深淵;女軍醫肖玉蓮在長途跋涉中倒下于無人區,再也沒有起來。
作為部隊里的參謀,他具有著軍人堅強的毅力和機敏的大腦,但是是軍人就要服從命令,當自己一個一個同伴接連倒地時,他也忍無可忍了,他向一號表明了自己反抗的態度,可是部隊里不該有任何哪怕一點的分歧,所以“一號”就讓他走向了絕境。
讀了這本書,我體會到軍人不屈的精神和強壯的體格,他們挑戰并且超越自己的極限,克服了軍旅生活中的坎坷,迎來了解放。
《昆侖殤》讀后感4
他們,被稱為烈士,年輕的烈士?蓪嵸|上,他們只是年輕的死難者,死于人造之難!所以他們只是犧牲品,可悲的犧牲品。他們原本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寫出更美更長的篇章的,可惜,一個意念,一個偶然生發的意念,一個因為會桌上的微妙較量而生發的意念,象突然從墻角冒出的毒蝎,把舌頭輕輕一舔,所有涉及的花兒一樣的生命都被它收入囊中。
他,被稱為“一號”。軍營中的“一號”,意味著專制,意味著獨裁。也有兒女情長,也有“愛兵如子”,但在功名面前,這些都可以拳頭一握,不著一色地通通捏死。他可以很坦然地很正義凜然地調遣一切單純浪漫的思想,一切花兒一般的可愛的生命。他把這些生命握在手中,就像握著一手撲克牌,撲克牌的留存與丟棄完全取決于他出牌的思路。“他要贏”這個想法讓他把所有生命都概念化,手段化,籌碼化。為了贏,他甚至可以體面威嚴地硬生生逼著他可愛的兵去送死。說一不二的忠誠讓他的兵也毫無懷疑過這“死的意義”。而且他還可以將這一切用“精神”,用“忠誠”牢牢偽裝,讓他的兵們看不到任何破綻。可怕的軍中“一號”。
他,作為參謀,從一開始就嗅出了“命令”的“無理”。但作為軍人,“服從”是他必須具備的素質。一個一個可親可愛的戰友活生生地在他身旁倒下,他無法沉默了,選擇了“反抗”。當然不是公然的反抗,他只是“勇敢”地站到了一號的面前,私下底表示自己的對這道命令的否定,請求班師回巢,不要繼續去挑戰將會吞噬更多生命的“無人區”。然而,在軍營里,是不容許出現哪怕一點點不同意見的。所以,一號只有置他于死地——用一輛“亡命之車”派他把報告送給留守官員。報告當然沒送到,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經死了,再沒有第二個人站起來質疑和反抗“一號”了。
他,一個魁梧憨厚的炊事員,是個孤兒,但有美麗的未婚妻“妞妞”在家里等著他。他是多么的熱愛生命與生活啊,為了給老婆和丈母娘寄上足夠的錢花,他從牙縫里省下了糖果和罐頭。他是充滿希望地和他的長官“一號”踏上這條亡命之途的。因為他希望通過這次“亡命之旅”來立戰功,抹平他曾經不小心犯下的污點。好風風光光的“衣錦還鄉”。
她,一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她不應該這么美麗的。她不應該呆在軍營的。因為她的美麗,讓整個軍營無法平靜,所以,他的美麗是他今生最大的錯誤。軍營中不需要美麗,不需要任何引起“動亂”東西。她也希望通過這次難得的“立功”機會,讓眾人忘卻她惹事的美麗,認識到她的先進與善良。
他,真正的“一號”,在冰天雪地里,用血用生命把號角從隊伍最開始的地方吹到隊伍最末端,為“一號”找回了戰士們丟盔棄甲的“斗志”。
…………
一個個如花的生命,就這么明明白白的成為烈士,不明不白的成為死難者、犧牲品。
到最后,“一號”輸了。他的“拉練壯舉”并未達到預期的'震懾效果。因為被另一個海拔較低的部隊領了先……
在那個海拔較低的部隊,應該有一個比“一號”更功名熏心的“一號”。
可怕的軍營“一號”。
《昆侖殤》讀后感5
《昆侖殤》這是我迄今為止看到的最為慘烈,最為悲壯的史詩般的中篇小說。沒有硝煙,沒有戰火,有的只是昆侖山的靜默和心中沉甸甸的痛。
恨死了一號,他的冷酷無情,他的固執強硬,他的我行我素,他的愚昧愛國,他的爭強好勝,驅使他近乎喪心病狂的率領隊伍進行一場慘絕人寰的拉練——向海拔5000米以上的昆侖山下戰書,這豈止是以卵擊石?
為什么?僅僅是一次軍事演習,值得這么多人為此付出慘重代價嗎?大手一揮,千百個忠貞不渝的戰士寫好遺書,然后無比信任地將生命交到你的手中。
號手李鐵為了在零下四十度的惡劣天氣中吹響振奮人心的沖鋒號,耗盡了最后一絲真氣;戰士金喜蹦為阻擋甘蜜蜜即將被颶風卷入懸崖的身體,跌進了萬丈深淵;年輕貌美的女兵肖玉蓮毫無征兆的倒下后,再也沒能爬起來,永遠長眠在荒涼的無人區;烈士后代鄭偉強坐在一號不讓檢修的中,中途墜落山澗,車毀人亡······
這都是一個個年輕鮮活的生命啊!它們不是犧牲在最仇恨的敵人刀下,竟是葬送在最敬重的上司手里!這種死法值得嗎?
“軍人不懼怕死亡,但不能因此漠視軍人的生命。”一號,你聽到了嗎?難道你只會用憤怒的咆哮和惡毒的咒罵來掩飾自己的理虧和心虛嗎?
是的,你很敬業,是一名合格的軍人,為穩定軍心,你轟走了自己的老婆;在異國軍官面前,你表現的不卑不亢;為給士兵充饑,你親手殺了心愛的白馬。但你想過沒有,當兵是要吃苦,可他們也是人哪!你為了建立功勛,竟對自己的兵苛刻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你的心殘忍的可怕,比莽昆侖冷峻的冰川和威猛的山風更可怕!
當你孤零零的站在沒有尸體只有數字的墓坑前,你感到難以自制的悲哀,你終于后悔了,不要升遷,不要登報,不要和呢軍帽比高低,只求這高聳的土丘填回,填回坑去,讓地面重新結成鋼鐵一樣堅硬······
只是一切都來不及了。
你請求上級將調令收回,決定終生留在昆侖山,陪伴這些死去的魂靈。我不感到詫異,因為你本不配升遷,不配離開這個你欠了太多良心債的昆侖。請你看看腳下,那通往功勛道路上的累累白骨。你,還怎么下腳?
對于軍人,到底什么更重要,是榮譽,還是生命?或許答案本身就是一種悲哀。
一號啊一號,我真的讀不懂你,但我永遠都不想讀懂你。
【《昆侖殤》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神話故事:昆侖05-22
殤情散文02-09
殤高二作文12-02
殤初三作文09-04
精彩散文:汨羅殤02-10
昆侖使者唐詩原文及賞析06-27
關于殤春的散文11-21
昆侖山之歌神話故事04-08
唯“懲”求進,教育之殤02-15
角馬之殤的動物故事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