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極簡歐洲史讀后感

時間:2021-01-23 17:19:58 讀后感 我要投稿

極簡歐洲史讀后感范文(通用3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極簡歐洲史讀后感范文(通用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極簡歐洲史讀后感范文(通用3篇)

  極簡歐洲史讀后感1

  最近,我讀了《極簡歐洲史》。歐洲由古希臘發展而來。當時希臘人過著幸福的生活。后來人口暴漲,本土不夠居住,便開始擴張。擴張后出現了羅馬人。羅馬人又獨立成為了羅馬帝國。200年后,從北歐來的日爾曼蠻族入侵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被掠奪。但日爾曼蠻族并沒有掠搶東羅馬,反而開始支持東羅馬,日爾曼人信仰基督教,在羅馬推廣,但只有很少人聽取了推廣。而君士坦丁大帝便是其中一個。他成為國王后,建立教會,將基督教定為國教。當時的羅馬人、古希臘人、日爾曼蠻族人構成了英國人、法國人和西班牙人的祖先。之后多次改革、分分合合,成為今天的歐洲。

  我讀這本書之后,了解到了歐洲的形成,還思考了歐洲為什么發達?我想是因為歐洲人善于交流、理性思維、改革創新,就一日日發達起來,成為今天的歐洲。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是為了了解過去,更是為了鋪墊創新未來。

  極簡歐洲史讀后感2

  在對《極簡歐洲史》這本書籍的三天閱讀之后,心中感悟頗多。

  眾所周知,在當代社會,歐洲的經濟發展程度與社會文明建設都比較領先,因而,對現代文明的影響力也很大,這與其復雜的歷史文化有著深刻的聯系。本書作者從塑形歐洲文明內核的三大元素古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教義和日耳曼戰士文化開篇,詳細描述了此三種原因,彼此間相互聯結,相互吸引,又相互分離,相互排斥的過程。催生了歐洲文明的基本內核,誕生了強大的帝國與繁榮的城邦,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令人贊嘆不已!

  發源于海洋的古希臘文明是歐洲乃至世界的明珠,其形成的城邦制民主政治實現了全"民"治邦,每位公民都能暢所欲言,獻計獻策,當然也有局限性,對婦女、奴隸的歧視,并未實現真正的全民皆平等;古希臘智者的學術文化成就也十分令人驚嘆,"人是萬物的尺度"突出了"人"的作用,強調了人的地位,這是人類自我發現,自我意識的重要一步;蘇格拉底提出的"知識即美德"與我們同時代的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不謀而合之處,蘇的弟子柏拉圖《理想國》是西方文明理想主義的發端,柏拉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提出并論證了邏輯的辯證方法,提出了科學的思維方法。這對于14、5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具有啟迪作用,包括17世紀的啟蒙運動,在對古希臘思想文化的基礎上實現了突破與創新,再一次推動了思想解放潮流,也促進了新興民族國家的建立。

  現代生物學的觀點與中世紀的神學觀大相庭徑,這也是達爾文的《進化論》繼物理學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和運動三大定律之后對人們精神世界的又一大重擊,也是被分裂,被撕扯,被困惑的歐洲宿命,他在道德和智識生活上一直受到煎熬、困擾和瓦解,因為一種是科學,一種是情懷,我們既不能摒棄科學,也不能遺忘那種浪漫情懷,正如我們的"女媧造人"等神話故事,這是民族情懷。歐洲的面積其實大致與我國國土面積相當,但是我們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他們走的卻是歐盟這種形式,在歷史上,日耳曼民族對羅馬帝國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興民族國家的興起,法蘭西,意大利,德意志王國等,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歐洲同根同源的血脈關系。

  其實,歐洲的許多思想都對現代社會影響深遠,如"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權利分散,遺產多元"及現在的代議制民主政治都發端于歐洲。我們作為當代青少年,應當學貫中西,知己知彼,在今后的發展中,讓我們的祖國留給后世以更多、更寶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

  極簡歐洲史讀后感3

  《極簡歐洲史》將歐洲定義為一個"怪物",一個包含并且能堅持強多元的文化混合體,全文反復闡釋、證明著這一點。而這個多元的混合體,大致發軔于愛琴海沿岸的希臘雅典,文中第一章就如此說到。歐洲擁有101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該書卻僅以愛琴海沿岸地圖為封面,這也能從側面說明作者認為希臘思想指引了歐洲千年歷史的奔流。

  在約翰看來,有三個元素必須記牢,它們分別是:1、古希臘和羅馬文化。2、基督教。3、入侵羅馬的日耳曼蠻族。正是因為這三個元素的深化、交集、影響,才一步步造就了今天的歐洲。

  今天的歐洲是許多個國家組成的,但在很久很久以前,大部分的土地上只有一個帝國——羅馬帝國。古羅馬帝國的版圖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遼闊無邊。

  古羅馬人雖然打仗一流,但哲學、數學、藝術、文化等還是要向古希臘學習,這是第一個元素的形成。另一個元素緊接著也奇妙的開出了花,本來基督教是猶太民族中的一支,是個小眾宗教,羅馬人不信的,但是君士坦丁大帝公開表態支持基督教會,于是乎羅馬人攜著古希臘的文化和基督教結合了,這是第一個。

  然后,更好戰的日耳曼人從北方打來了,當時羅馬已經分為東羅馬和西羅馬,西羅馬帝國于476年滅亡。這一年,作為分界線,前面是古典時期,后面就跟著中世紀了。中世紀漫漫一千年,東羅馬帝國茍延殘喘,歐洲真正的主人成了無知好戰的日耳曼人。無知要學,好戰要改,國家要建,但是他們畢竟是新手,手腕不強,各據一方,沒有一個統一的`帝國出現,格局就這么定下來了。

  這里出現了第二個,這些國王為了維護統治,首領把占領的土地分封給他的戰士們。這些戰士成為貴族,條件是一旦國王需要軍隊這些貴族就得供應。但逐漸的這些貴族開始視土地為己有,情況沒有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正因為如此,國王的權力一貫薄弱,而"并非所有東西都歸國王所有"正是現代歐洲政府思維的基石。所以歐洲搞出了民主,而中國一向專制。

  到這里,還剩最后一個,日耳曼蠻族竟然也支持基督教。結果是羅馬帝國雖然覆滅了,但教會幸存了,帶著它那套統治天下的規則,與國王們形成了聯盟,當然同時也產生糾葛。直到1400年,這個怪異的聯盟才告終結,近代上場了。

  首先是15世紀的文藝復興,"隨著文藝復興來到,歐洲社會開啟了它漫長的世俗化過程。"

  接著是16世界的宗教改革,文藝復興還只是回望古希臘,宗教改革卻是要革現有教會系統的命。宗教改革其實很簡單,就是以馬丁路德為首的基督徒,開始從教廷手中搶奪《圣經》的解釋權,加上印刷術的發明,教廷的權威一落千丈。

  在這之后,17世紀,科學革命,18世紀,啟蒙運動,人們開始將理性"運用在政府、道德觀念、神學和社會的改造上"。隨著思想啟蒙,著名的英國光榮革命,法國大革命接踵而至。

  同樣比照舊時代的中國。自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儒家思想就此成為中華唯一的正統,人民的思想創造都不能跳出儒家思想的范疇,否則就不可能得到統治階級上層社會的認可,不可能實現彼時時代所定義的人生價值。儒家思想無疑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智慧結晶,它對中國乃至亞洲都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甚至到如今一些諸如管理學、經濟學等新興學科都能從中汲取到不一樣的養分。然而,統治階級手中的儒家思想客觀來說也成為了局限人民思想爆發力的枷鎖,遮蔽了無數先賢探索的眼睛。明代"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則加劇了浮云遮望眼的病癥,直到鴉片戰爭的硝煙刺痛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心,我們才發現我們的思想究竟落后了西方人幾百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讓人民當家作主,讓思想兼容并包,只有做到這兩件事,才能真正讓中華民族由"后進生"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極簡歐洲史讀后感范文(通用3篇)】相關文章:

極新近義詞03-13

魏征極言直諫06-27

在遼遠的海極01-19

致雅極守散文11-28

西方音樂史讀后感09-30

簡氏-姓簡的名人-簡姓起名字-簡姓的起源與家譜07-23

《遼史》附錄 進遼史表07-08

《金史》附錄 進金史表07-08

史氏-姓史的名人-史姓起名字-史姓的起源與家譜07-23

歐洲來客馬可.波羅01-0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情涩免费手机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精品视频 | 在线永久免费看AV | 视频区国产亚洲.欧美 | 日韩欧美理论在线观看 | 青青国国产视在线播放观看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