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下的力量讀后感

時間:2021-01-11 16:48:01 讀后感 我要投稿

當下的力量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當下的力量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當下的力量讀后感

當下的力量讀后感1

  這本書看了好久。它用非常哲學的語言講一件非常需要悟性的事情。說實話,讓人看著有點累,但思考的東西也較多。“當下”在何處?對于生活和世界我們到底看到了、體會到了什么?

  我們平時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被自己的思維完全控制。于是忘記了“當下”,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幾個通往“當下”的途徑和方法。比方說,可以通過自己的身體。我們的身體是唯一時刻生活在當下的物體,能夠與自己的身體“聯結”就是通往當下的最好途徑之一。而“呼吸”是最好的聯系自己的身體的方式,通過意識到自己的呼與吸,來感受到自己身體的存在,除了呼吸之外還有其他的通往“當下”的途徑,比如說自己周圍的事物,認真觀察自己周圍的事物,自己的環境,也是通往當下的途徑之一。

  就說說我們現在的經歷吧!

  辦公室里養了一顆魔豆,關心她的同事們每天給他澆水,把它搬到窗戶旁邊曬太陽,并且享受著它每天帶給我們的驚喜,它在以驚人的速度生長著,幾乎是一天一個模樣。就這樣一顆可愛的嬌嫩的小東西,有一天我們在餐廳討論起它來,正在大家大發感慨時同辦公室的一位同事卻驚奇的問:“辦公室什么時間種了一顆魔豆?我怎么不知道?”……

  同學們正在上課,如果這時你把其中一位同學拉到門外,問其余的人出去的同學穿什么衣服,你會發現就連他的同桌也不一定回答得出來。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使我們完全被自己的思維控制。“當下”在何處?“當下”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思維死角。

當下的力量讀后感2

  當我的思維操控著我合上德國著名作家埃克哈特·托利寫的《當下的力量》時,我深刻的感受到:活在快樂的此刻,千萬不要讓思維把你激怒。

  作者指出,人類受苦的根源是來自我們大腦的思維。他舉過一個這樣的例子:這天你被某人激怒,晚上,引你發怒的人早已安然入睡,但你卻被氣得睡不著。那件事已經過去了,是你的思維不放過你。許多人都明白ABC理論,A是引發你情緒波動的人或者事,B是你的信念,C是你的負面情緒,通常當人們不喜歡C的時候,都會去找A的制造者,可我們不明白,B是我們唯一能夠改變的,而且引發C的不是A,而是B。

  在書中,作者還提出了一個我們受苦的原因——“痛苦之身”。劇作者描述,痛苦之身好像一個寄生蟲。在它沉睡時,一切都安然無恙。但是,一旦外在的人、事、物啟動了它,它就會蘇醒。我們能夠看到一個文質彬彬的人,會忽然間變了一個人,出現語言或肢體上的暴力行為,或是有時候自我都不明白自我為什么會為了一件小事而激怒。

  也許,很多人認為自我已經認識自我,了解自我。但從你的內心來講,你并不了解自我,如果了解,就能夠快樂的享受生命。

當下的力量讀后感3

  我們擁有珍貴的東西——當下的力量。一向都處在大腦或思維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對時間的永恒焦慮中。我們忘不掉過去,更擔心未來。但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者是在當下發生的,而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無好處的時間概念。透過向“當下”的感悟,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德國人。他用一種簡單明了的語言傳達了古代心靈導師的簡單而深刻的信息:我們能夠擺脫痛苦并進入內心的平和世界。

  禪宗的傳統里還有一個類似的問題:“若非當下,何時?”要求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

  當下——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把心境調整好,把每件事情做好,能夠憧憬和期盼未來,但不能依靠未來。能夠總結和反思過去,但不能沉浸在過去。——一切者在當下發生,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無好處的時間概念。

  當下——感悟過程,體驗生命。有句經典的語言——人生就像一場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情緒。

  當下——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麗、真愛、創造力、喜悅、內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勇氣改變能夠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改變不能改變的事情,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一樣。

  從這天起,當一個幸福的人。

當下的力量讀后感4

  我們擁有珍貴的東西當下的力量。一直都處在大腦或思維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對時間的永恒焦慮中。我們忘不掉過去,更擔心未來。但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者是在當下發生的,而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通過向當下的感悟,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德國人。他用一種簡單明了的語言傳達了古代心靈導師的簡單而深刻的信息:我們可以擺脫痛苦并進入內心的平和世界。

  禪宗的傳統里還有一個類似的問題:若非當下,何時?要求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

  當下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把心境調整好,把每件事情做好,可以憧憬和期待未來,但不能依靠未來。可以總結和反思過去,但不能沉浸在過去。一切者在當下發生,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

  當下感悟過程,體驗生命。有句經典的語言人生就像一場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當下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麗、真愛、創造力、喜悅、內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改變不能改變的事情,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

  從今天起,當一個幸福的人。

當下的力量讀后感5

  其實很多書本我們只讀一遍是不夠的,讀一遍不能理解其中真正蘊含的道理,或者多讀幾遍之后,我們可以在書本中找出更多的道理,得到更多的啟發。就像我最近翻閱的這本書《當下的力量》看第一遍的時候,我壓根就不知道他在講什么,有些懂得的部分也都是模模糊糊的,于是我決定看第二遍,當我看第二遍的時候,我就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了。

  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一直都處在大腦或思維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對時間的永恒焦慮中,從而阻礙你擺脫內心的痛苦。但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當下發生的,而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單純的時間概念。通過向當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在那里,我們能找到真正的歡樂,我們能擁抱真正的自我。

  很多人活得很痛苦或者很焦慮,其實是因為太懷舊或者太放不下,走得很急我們會錯過很多的風景,走得很慢,我們的心也會很累,其實活在當下就是最幸福的,我們應該要真正的詢問自己內心所要的,找尋自身的力量,用平和的心態去獲得真正的快樂,去追尋真正的自我。

當下的力量讀后感6

  當我的思維操控著我合上德國著名作家埃克哈特·托利寫的《當下的力量》時,我深刻的感受到:活在快樂的現在,千萬不要讓思維把你激怒。

  作者指出,人類受苦的根源是來自我們大腦的思維。他舉過一個這樣的例子:今天你被某人激怒,晚上,引你發怒的人早已安然入睡,但你卻被氣得睡不著。那件事已經過去了,是你的思維不放過你。許多人都知道ABC理論,A是引發你情緒波動的人或者事,B是你的信念,C是你的負面情緒,通常當人們不喜歡C的時候,都會去找A的制造者,可我們不知道,B是我們唯一可以改變的,而且引發C的不是A,而是B。

  在書中,作者還提出了一個我們受苦的原因——“痛苦之身”。劇作者描述,痛苦之身好像一個寄生蟲。在它沉睡時,一切都安然無恙。可是,一旦外在的人、事、物啟動了它,它就會蘇醒。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文質彬彬的人,會忽然間變了一個人,出現語言或肢體上的暴力行為,或是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為了一件小事而激怒。

  也許,很多人認為自己已經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但從你的內心來講,你并不了解自己,如果了解,就可以快樂的享受生命。

【當下的力量讀后感】相關文章:

有關夢想的力量讀后感01-10

夢想的力量讀后感200字04-13

《垃圾的力量》讀后感_小學讀后感600字09-13

談談當下的詩人們散文07-21

夢想的力量讀后感600字左右10-09

把握當下議論文01-13

團結的力量02-23

感動的力量作文09-08

《夢想的力量》說課稿04-26

讀《執著的力量》有感,09-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 | 伊人久久精品九九热 | 亚洲精品日韩综合观看成人91 |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 亚洲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婷婷丁香五月综合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