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吾愛教學》有感
在本書中,上編的理論篇解釋了五I的基本內涵、理論特質、教育價值、生成淵源、國際比較等多角度對五I課程哲學思想的形式、實質、成因、功用等做了多角度、多層面的分析。
緒論部分中對課程的理解種提到了“學校里的學風、校風也是文化,學校里主流觀念中的信仰,乃至校園環境中所能滲透出來的種種信息或氣息,也在文化之列,從而也就在課程之列了。
我們可以根據課程的存在方式分為顯性課程和隱形課程,而學校里的學風、校風不言而喻的就是我們所說的'隱性課程,它以一種潛在的、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學生的知識、價值觀念以及行為規范等,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這種潛在文化的影響。
“五I”意指:信息、興趣、質疑、直覺、智慧。五I教學是由張楚廷教授提出的有別于泰勒原理、多爾的3S和4R理論的中國風課程理論。
在“吾愛教學”一書中,作者將五I拓展為六I(加上的I即為I,人之意),意在突出五I中與人的特殊關系。
正如這本書的編輯鐘紫君所說,“在這個信息和思想越來越呈現裂變式的爆發時代,身為編輯人員,最大的幸運,就是能夠拜讀學習成體系的思想成果”。
【讀《吾愛教學》有感】相關文章:
讀《名師教學機智例談》有感04-06
讀《父親》有感08-31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杜甫傳記》有感10-15
【精】讀《匆匆》有感10-04
讀《孔乙己》有感(轉載)09-22
讀《笨小孩》有感02-09
讀《魯賓遜漂流》有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