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追風箏的人》有感:為你,千千萬萬遍
前幾天,我讀完了《追風箏的人》這本書。讀著這感人的故事,我不禁潸然淚下。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動人心弦的故事: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之后,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令阿米爾感到自責和痛苦,于是他逼走了哈桑。不久,他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
成年后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為了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后一點心力,卻發現了一個驚天動地的謊言——哈桑是父親的私生子。他震驚了,又得到了消息,哈桑已逝世,他的兒子索拉博被送到了孤兒院。阿米爾非常糾結,最后為了彌補幼時的過錯,他毅然救出索拉博,帶著他回到美國,過上幸福的生活。
在《追風箏的人》中,風箏是一個象征。它是珍貴的友情、溫暖的親情、美好的愛情,也是忠誠、友善、勇敢……而對阿米爾而言,童年時的那次追風箏,他的'自私、怯懦傷害了哈桑,他在對友情的背叛中也喪失了自己的最美好的心;而他為哈桑的兒子追風箏其實是獲得救贖的途徑,追風箏成為阿米爾成長史中的儀式!也是一種對希望的寄予,我相信這個時候阿米爾的心已經得到了救贖,因為他已經找到了自己失去的美好。
我突然想起一句古語: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人的一生,或許會犯很多錯,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選擇和恐懼,我們唯一所能做的是讓自己的心勇敢地面對,縱使傷痕累累,也要問心無愧。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為你,千千萬萬遍】相關文章:
讀《放大你的優點》有感09-22
追風箏的人有感優秀作文大學生09-07
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有感(15篇)01-18
讀《孩子,我為什么要打你》后有感09-22
讀《父親》有感08-31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做一個堅強的人(讀《簡·愛》有感)09-22
追風箏的人 讀后感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