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通用17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通用1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1
讀了《最后一分鐘》這篇課文后,我無比憤怒,但也非常喜悅。
香港是一個保持著自由港的地位和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資訊旅游中心的地方。世界各地各地區在香港的經貿活動與投資利益不但受到嚴格的法律保護,而且迅速發展興旺。但這穩定與繁榮的生活就被大英帝國給破壞了。
這些可惡的人們,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霸占我們的土地。1842年8月29日,清朝在第一次戰爭中被大英帝國打敗了,并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1860年請廷在敗于英法聯軍,被逼簽下《北京條約》。總的來說我們所簽過的條約有《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天津條約》等。
在被統治時,香港生活在一個一無所有的世界。人們也掙扎在貧困線上。二當時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割。
但就在1997年7月1日,香港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開啟了歷史嶄新的篇章。在這里我要祝福香港更加繁榮富強。我們一定會見證香港輝煌的未來!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2
今天,我們學習了《最后一分鐘》的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在1997年7月1日23.59分香港回歸中國時熱血沸騰的情景。
每當我讀到:是誰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著那個名字,香港,香港,我們的心時,我的情緒就會變得激情萬丈。
每當我想起英國人占領了我國香港99年的時候我就會為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而感到羞恥和惱怒。
我也從這篇課文明白了:一個人要有本領,不然的話就會被別人欺負,一個國家要強大,不然的話就會被別的國家侵略。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掌握全部科學知識,長大了保衛我們的國家,是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3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把租界擴大,從九龍半島以北地區,以及附近262個島嶼,租期99年。因為當時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被迫把香港租給了外國侵略者。從此大陸和香港分開了。
當虎門上空的最后一縷硝煙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終于散盡。中國那個100年的惡夢終于結束了。戰爭停止了,戰爭的硝煙終于消失了,中國終于靠自己的能力把侵略者趕出了中國的土地。
香港讓我拉住你的手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歸程。1997年香港終于回到了祖國母親溫暖的懷抱里。歷經了那困難而又辛苦的路程,歷經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場面,因為我們知道香港是中國的土地,那是我們中華兒女的土地,我們要保護它,不讓它被任何一個國家所侵占。
我們期盼著那個神圣的時刻,再過一分鐘,香港就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了,這是多么令人感到高興的時刻呀!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4
午夜。香港,讓我拉住你的手,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規程。聽你越走越近的腳步,聽所有中國人的心跳叩問。
最后一分鐘,香港,你將不會再被別人踩在腳下,不會再被別人唾棄、羞辱,你不再是迷途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你將回到祖國的懷抱,在這片土地上受苦受難的人民就將回到光明的世界。
看啊!那旗桿是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梁,緩緩升起的五星紅旗,染紅了天,艷麗的紫荊花,仿佛沐浴了柔和的陽光開得更艷了!
1942年,英國侵略者向無能的清政府簽下了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把香港借給英國99年。祖國母親完整的皮膚,被無情的條約割下。99年,這是一個多么漫長的歲月,99年,這是一段多么悲慘的歷史。
最后一分鐘,香港終于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這是多少年,多少時代期待的時刻啊!
所以,我立志:要好好學習,長大要振興中華,不再讓別人欺負。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5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文章叫《最后一分鐘》。這篇課文講到了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歸祖國的最后一分鐘,人們在想什么。
香港是亞洲的繁華大都市,第一大金融中心。就是這樣的美麗的香港,在經歷了風風雨雨后,終于回歸了祖國。香港被分為三個部分:香港島、九龍、新界,還簽訂了三個不平等條約:1840年第一次毒品戰爭后,英國逼迫清政府在1842年簽訂了《南京條約》,清政府之分割了香港島;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毒品戰爭,1860年,又簽訂了一個《北京條約》,我們祖國又把九龍半島讓給了他們;1894年中日軍午戰爭之后,1898年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有強行租用新界。
看到了這個消息后,我大吃一驚。原來大家一直說強行租用99年,而現在看來,分明就是150年啊!這一群可惡的土匪、強盜!你們搶去了我們中國人的東西,難道這不應該算做強盜嗎?
讀了這篇文章,我對他們的行為感到很氣憤。所以我們要: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6
當“嫦娥一號”在太空遨游時,當北京奧運會成功閉幕時,我們享受著祖國強大帶給我們的榮耀與自豪。但是,我們不應忘記,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有過一個百年的噩夢。那是一段中華民族的受難史,也是一段中華兒女的抗爭史。而充滿激情的現代詩《最后的一分鐘》幫我們打開了這段塵封的歷史,讓我們在喜迎香港回歸的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這段屈辱的國恥。
《最后的一分鐘》講述了1997年6月30日午夜,作者和所有中國人一樣滿懷激情地迎接香港回歸祖國這一歷史時刻的到來。作者目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取其冉冉升起,無比激動,無比自豪。是呀,流落在外一個半世紀的游子終于回到了祖國媽媽的懷抱,怎能不令人激動地熱淚盈眶呢?
當我讀到“虎門上空的最后一縷硝煙”時,想起百年前英國侵略者用毒品 加洋槍洋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林則徐、關天培等有骨氣的中華兒女奮起反抗,但最終因清政府的腐敗,被迫簽下一張張保存至今的“發黃的舊條約”,使香港被英國占據了一百多年,香港人民受盡屈辱。如今,香港即將回歸之際,中華兒女壓在心里百年之久的恥辱就快要雪洗了,又有哪一個華夏兒女不歡欣鼓舞呢?
然而,在喜悅和激動過后,我們更應該冷靜地想一想“落后就要挨打”這個道理,千萬不能忘卻這段屈辱的歷史。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長大后為祖國效力,讓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7
1841年1月25日英國侵略中國后,從我們手上奪走了香港島,又殺了百姓上萬個,因此,我感到無比憤怒。
自1841年后,英國就常常逼迫我們簽許多的不平等條約,把我們踩在腳下,一點也不放在眼里。就這樣,我國的一個個肥沃的土地轉眼間就成了被英國任割宰的肥羊。
但是自從1997年我國富裕之后,英國就不敢再輕易向我國進犯了。我國經濟發達后不久,英國以前逼迫我們簽約的不平等條約中的一條——香港島,約條中的期限已到,我國就將其收回,1997年7月1日讓香港回歸。
1997年7月1日,那緩緩上升的五星紅旗,照亮了大家的雙眼,多少年的痛苦和歡樂,也在這時深深的刻在我的心中,中華民族以前那深深的傷痕,也漸漸烙進我的心中……
那火紅的五星紅旗,那中國人的傷痕,在7月1日的清晨,終于漸漸抹去,7月1日,那個香港回歸的一天,無疑是給中國人民傷痕的精油和滋潤的調料。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8
讀了《最后一分鐘》這首詩,我很感動,因為香港回歸了祖國。香港本來應該歸中國的,可是后來被英國國家霸占了。在1997年的7月1日,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行的香港回歸祖國,當11點59分的時候,每一位中國人民積聚心中的愛國感噴涌而出。英國人民不應那么蠻橫無理,霸占香港。1997年香港回歸了中國,我們都很激動,高興。
因為一分鐘,讓全國人民想要回來的東西,終于拿來了,很高興。作者描述了1997 年7 月1 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的前程和衷心祝福。歸家歸航。沐浴過世紀的風雨,一個信念伴隨一個民族走過了百年滄桑。
長久的期待,苦苦的渴望,今夜,紫荊花以一瞬的盛開凝聚了一個世紀的守望。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9
1997年7月1人,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門前的香港回歸倒計時牌上,當大大的0字出現的那一刻,中國人民積聚心中的愛國情意噴涌而出,使大海沸騰!
我讀過一篇課文《最后一分鐘》。這篇課文中的許多詞刺痛了我的眼睛,揪住了我的心。“緩緩上升的紅色”,是什么在上升?是中國的五星紅旗和香港的紫荊花旗在上升,只有英國的“米”字旗在下降。
只差一分鐘,香港——這個被英國殖民快一個實世紀的寶地,就要離開中國的懷抱,被迫割讓給英國,在快要一的世紀的時間里,英國女皇在香港視察所用的費用,全不由香港人民支付,而6英國不用花費一分錢。而且,在香港被殖民期間,英國還不準香港人民說漢語。
這幫強盜,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為所欲為,還想摧毀我們的文明,他們就是土匪。
雖然現在中國富強了,但我們不能忘了國恥。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10
讀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一分鐘,淚水漸漸的'流淌在我的臉上、心里。那是激動的淚水,更是喜悅的淚水!
1997年7月1日,那塊中國歷史博物館門前的香港回歸倒計牌上大大零出現的那一刻,所有的中國人都在跳、在笑!大家緊緊擁抱在一起,任淚長流!
終于離家德香港回來了!壓在中華兒女心頭一百多年來的恥辱終于被雪洗了,香港回歸祖國是祖國日益強大的有力見證,是對所有炎黃子孫的巨大激勵與鼓舞。那一刻,無數的華夏兒女流下了激動的眼淚,這是多少代人多少年熱切期盼的時刻啊!
我們驕傲,我們自豪!日益繁榮昌盛的祖國讓我們終于圓了一個團圓的夢!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11
讀完了《最后一分鐘》這篇文章,我想了很多。
在1997年7月1日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門前的香港回歸倒計時牌上,當大大的0字出現的那一刻,中國人民積聚心中的愛國情感噴涌而出。我又想:“香港回歸不但意味著香港這個祖國不可失去的特殊地方,還意味著以前清代政府的腐敗無能才把這個美麗又繁華的大都市拱手讓給了外國人。而現在香港再一次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在哪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中國人的脊梁也直起來,當虎門的最后一縷硝煙,在百年的最后一分鐘終于散盡了。當祖國擁抱香港的同時,也讓外國人滾出了中國的領土上。不平等條約也被撕毀了。
這千百年來中國人的心愿終于完成了,我相信,只要你我他,一人獻出一點力量,香港會變得更美麗,更繁華。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12
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門前的香港回歸倒計時牌上,當大大的零字出現的那一刻,中國人民積聚心中的愛國情感噴涌而出。那是什么聲音?那是中國人的聲音,這聲音也是令人感動的聲音!
最后一分鐘,使它匯成了一首詩——《最后一分鐘》,因為有了太多的感動,才有它《最后一分鐘》,虎門的硝煙散了,世界和平了,現在,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飄揚,向世人展示著中華民族的自信、頑強、力量;展示著屹立于世界東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正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繁榮、昌盛、強大。
1997年7月1日,它回來了,香港,它回來了,又回到了祖國媽媽的懷抱中,和我們一起感受媽媽的愛,140年了,整整140年呀,就在這時的最后一分鐘,升起的不再是英國的國旗,而是我中華的國旗,那是緩緩上升的紅色,挺直的旗桿,造就了今日的祖國輝煌!此時,紫荊花仿佛沐浴了柔和的陽光,開得更艷了……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13
讀了《最后一分鐘》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喜悅。
香港原本屬于中國的土地,可變成了英國的土地。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香港被割讓給了英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是什么概念?這意思是讓清政府簽訂許多不平等的條約,就這樣英國霸占了香港九十九年,九十九年都已經快到一個世紀了。假如一個母親在中國,她的兒子在香港居住,估計他活到一百歲也見不到他的母親,他的母親是多么想念兒子啊!在香港,英國人不讓中國人學習祖國的歷史和文化,讓中國人學習英文,這幫可惡的英國人,讓中國人學習英國的文化,讓人感到憤怒。
而喜悅的是,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終于投向祖國的懷抱,也開始學習祖國的文化和歷史。
香港也回歸祖國了,香港人民無比的激動。大家都過著平安、沒有什么顧慮的生活。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14
《最后一分鐘》,是香港被侵占的最后一分鐘,也是香港回歸的最后一分鐘。
《最后一分鐘》清晰仔細地記載了香港回歸時人們的激動,香港回歸前所受的壓迫,對香港回歸后的祝福。文章激情洋溢、百感交集,濃濃的愛國情意隨之噴發。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土地,但在1842年清朝政府與英法聯軍簽定了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1856年英法聯軍又一次迫使我們簽定《北京條約》,我們又讓出了九龍。在1997年6月30日,租借期滿。鄧小軍提出按照“一國兩制”的方案,解決香港等租界的問題。1997年7月1日,香港在離開祖國99年以后,回歸母親的懷抱。
香港香港,我們的心。壓迫的歷史變成了過去,中國翻開歷史的新篇章。香港會強大,中國會強大!我的感觸不只是對香港的祝福,更是對中國的祝福。第一朵紫荊花在夜里開放,花香中透出祖的強大!第一面國旗在脊梁上升起,鮮紅中映出中國的富強!
這篇課文寫了英國侵略者的可惡行為,香港回到我們中國的最后一分鐘里人們高興的淚水在緩緩流淌。
在一百多年前,清政府腐敗無能,可惡的侵略者英國非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把寶地香港讓了出去。
現在,中國已經在世界大家族中站立了起來,國慶六十周年大閱兵給全世界展示了我們中國的真正的實力。
當然,我們還不能忘記國恥,還要振興中華,才能使祖國的未來更加美好。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15
對我感觸最深是《最后一分鐘》這篇課文,它像一篇詩又像一篇優美的散文。這篇課文中讓人感覺到,與作者分享這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這是全中國的心就激動的時刻。可百年前,其他國家對我國的恥辱,到今天一個強大的國家要收回屬于自己的,在和平中強大。課文中用優美的詞語和恰當的成語描寫了一個個場面,讓我不知明的來了一陣熱血,一陣激情。好像我就在當場,為中國而默默的祈禱,為香港回歸而感到高興。
課文其中作者用一個很普通的詞語把它用到了好處,比如:“香港,讓我拉住你的手,傾聽最后一刻的風雨歸程。”
其中的“傾聽”、“風雨歸程”,傾聽是靜靜的,認真的聽著。其實這個次在這里面并不是這個意思,它只是代表認真左右的意思。還有“風雨歸程”,這個詞是代表中國人經過了多少努力,多少英雄好漢犧牲才得到了今天,別的國家不感妄然欺負我們。我們中國經歷了多久,我們已經和平屈起了!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16
讀了《最后一分鐘》這首小詩,我的心情十分復雜。
香港,是我國的特別行政區,享有高端制度。可看似輝煌的今日,卻掩蓋不了往日的艱辛。本屬于祖國媽媽懷抱中的孩子的香港,卻在1841年到1945年之中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不平等。一張小小的條約,就讓香港離開了我們99年,在這差不多一個世紀的時光里,它又經歷了那些風霜雨雪呢?在這香港回歸前夕的一分鐘內,我們的心情,又是多么的興奮與緊張啊!緊張的讓我們的心都提了起來生怕英國政府臨時毀約,這樣又會引起一場戰爭,把百姓們帶到水深火熱之中。當那五星紅旗緩緩上升,當那新鮮的紫荊花扎根在大地上時,這幾乎百年的痛苦與歡樂,都讓我們歡呼!
而如今的香港,已恢復了原有的璀璨。坐落在香港的會展中心海邊紫荊花,也是永遠的典雅大方,寓意深長!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 篇17
讀了《最后一分鐘》這篇文章,我感到無比的喜悅。
歷經了百年滄桑的香港終于在1997年7月1日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在交接儀式上,我們歡呼雀躍,喜悅不已,同時在這最后一分鐘里,全國人民也對香港的回歸給予了美好的祝福和希望。
雖然,以前我們中國歷經了百年滄桑,但是現在的中國已是個屹立在世界頂峰的國家,這也是我國日益昌盛的見證!
說到這兒就讓我想起了去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當二十九個大腳印來到“鳥巢”運動館的時候,全場幾乎沸騰了,我們歡樂,我們吶喊,“鳥巢”中心立刻變幻出了各式各樣的美麗畫卷,有淡淡的水墨畫,也有濃濃的水粉畫,好似身入奇境一般。最有趣的就屬活字印刷了,那一個個小方格上下浮動,錯落有致,從里面表現出來的從古到今的三個“和”字更是體現出了中國文字的魅力!在場的外國人各個贊嘆不已,他們怎么也想不到中國文字居然如此巧妙,比他們的“ABC”的結構更有趣味、情致。在奧運會上,我國的運動健兒更是為國爭光。他們勇奪第一,他們勇往直前決不遜色于外國人,完全把當年“東亞病夫”的帽子給摘了。中國在發展,讓世界看到了一個不同凡響的中國。
如今,香港回歸12年整,祖國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想到這兒,讓我感到無比的喜悅與自豪。
【最后一分鐘的讀后感(通用17篇)】相關文章:
《最先與最后》的讀后感范文07-14
最后的獒王讀后感12篇11-07
《最后一課》讀后感09-23
《最先與最后》讀后感范文07-14
新課標語文《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10-28
魯迅《最先與最后》讀后感范文07-18
最后的珠子01-19
《最后一片葉子》讀后感700字09-05
《最后一片葉子》讀后感600字11-26
五年級上冊《最后一分鐘》教案范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