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范文四篇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創作的一部以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為背景的中篇小說。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這本書的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范文(一)
外面烈日當空,一陣陣熱風吹進,使我的內心越發浮躁,為了安撫自己,我隨手拿了一本書開始閱讀。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小說界群星燦爛,大放異彩。菲茨杰拉德寫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更是一個文學經典。講的是個悲劇的愛情故事。蓋茨比生活于美國最繁榮的時代,蓋茨比在擔任中尉時愛上了一個叫黛西的姑娘,可是當蓋茨比帶著赫赫軍功回去時,黛西已經嫁給了一個富有但舉止粗魯的湯姆了。
蓋茨比為了他夢幻的愛情努力奮斗,從一個貧民軍官到百萬富翁。他為了再次見到黛西,在湯姆附近住下,并經常開晚會,當他們重逢時,蓋茨比以為時光可以倒流,但是久而久之,他醒悟了,可沒過多久,黛西攆死了湯姆的情婦,湯姆嫁禍給蓋茨比,蓋茨比被害死后,舉辦葬禮,可是黛西居然沒來。敘述者尼克看透了上流社會,便回到故鄉。
最初我不懂為什么是了不起的蓋茨比,后來我發現了,蓋茨比在追夢的過程中一直保持初心,他出淤泥而不染,在當時奢靡成風的社會中是難以尋到的。他很專注,很固執,為了最初純真的夢,努力追逐。小說的敘述者尼克第一開始說到他不輕易褒貶他人,可他卻夸獎了蓋茨比。我也覺得他很了不起,盡管他愛錯了人,但是為了追逐自己的幻夢,他不忘初心,努力前行,在當今也鮮少有人能做到。
蓋茨比是一個縮影,代表著那個年代的青年為了進入上流社會不懈奮斗,而黛西則是象征著一個夢。我們拿出勇氣,為此付諸一切努力,實現自己的夢。
有人說,人生由一場場夢組成的,我們要努力看到他人美好的'一面,看到希望,為了夢想奮斗。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范文(二)
一個失落的故事,在煙火中拉上了大幕。
財富可以改變人,在財富的包裹之下,人的外表光鮮亮麗,線條分明。人的內心同時會受到財富的影響,擁有了財富之后,再也無法離開,人會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和財富,而拋棄自己的靈魂,靈魂就像畸形的生物,弱小、丑陋、灰暗,被擠壓在角落里,在金光閃閃的財富和地位照不到的地方。
黛比開車撞了人,拼命地踩著油門逃離,蓋茨比幫她把事故車藏在自家的車庫里面,黛比卻沒有出現在蓋茨比的葬禮上;湯姆和車行老板威爾遜的妻子有染,在對方拿著槍找上門的時候,卻告訴對方,蓋茨比才是那個情人。結果蓋茨比倒斃在自己的泳池中,威爾遜在草叢中自殺。
這種心理狀態,不僅僅是自私;而是懦弱和傲慢的綜合體,就像一個四肢瘦弱如雞爪的人,藏在堅固的鋼鐵盔甲之中的傲慢。
蓋茨比是這部小說的主角,作為巨大別墅中奢靡晚會的主人登場,為了跨過財富和地位的鴻溝,以平等的姿態接近黛比,先是放棄了退伍后的牛津生活,然后再一文不名的情況下加入了沃爾夫山姆的生意,得到錢財之后在黛比的海灣對面,買下豪宅,天天大宴賓客,希望黛比能出現,但是她沒有。
一般的小說講述故事,好的小說傳遞感覺。這感覺難以言說,卻深入骨髓。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范文(三)
每個人都有一個浮夸的夢,而且會傾盡一生去追尋!
機遇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可遇而不可求,一旦抓住了定會興起大風大浪!
如果遭遇純潔般愛情的背叛,沒有將你毀滅,定會為了一個誓言、一眼回眸和一個微笑千金散盡。
如果你還沒有重新定位愛情,朋友,執著,勢力和欺騙,那么你火焰般的自信定會將你燒的遍體鱗傷,你會否定一切,在你認為即使錯的事情也會峰回路轉,定會在自己制定的計劃當中!
人生難得幾個和利益無關的知心好友,酒肉朋友,官場朋友,生意朋友……當你顯赫的時候趨炎附勢,當你落敗的時候避之不急,只有和金錢,利益,權勢無關的朋友守你一生,只為一句認識足夠,即使只擁有浮夸的理想那也算是人的不同追求!
愛情的泡沫會沖昏頭腦,總會為著不可能的事情計劃好一切,為著那一束綠光掙脫了世俗,禮儀,廉恥和尊貴,愛情會使人認為自己為了愛情覺得做任何事情都很偉大。
蓋茨比你很了不起,真的佩服你,你身上的光環閃耀,目標,執著,努力,機遇,堅持,自信,尊貴,得體,規劃,飛蛾撲火,忠貞愛情……很多很多,你很了不起!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范文(四)
去年的暑假,趁著閑暇之余我捧起了這本在影響美國人一生的文學名著中排名第二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本在上文學上懷有“美國夢”的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菲茨杰拉德認為他自己與眾不同,與他的父母也不同,甚至不認為自己是父母的兒子,他擁有一種來自于柏拉圖式的自我觀念。
在這本小說中,主人公即蓋茨比就是一種自認為與眾不同的人,他同樣擁有柏拉圖式的愛情觀。他把自己看成是上帝之子,他認為自己應為上帝的事業效勞,他追求一種“博大的,世俗的,虛飾的美”,顯然他把自己想象成為基督一樣的人物。十七歲的他決定改名,由原來的詹姆斯·蓋茨改為杰伊·蓋茨比,據說杰伊·蓋茨比是英語Jesus,God'sboy發音的變體。
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從他改名那一刻起,他開始追求所謂的美和善,也就開始了他的人生悲劇。他把黛西·布坎南視為他追求的那種美的化身。當他見到她時,他知道她已經把他的理想與他的生命氣息結合在一起了。他知道他的心要與上帝的心一樣,必須專一,絕不可馳心旁騖。當他第一次親吻她時,“她就像一朵鮮花一樣為他綻放,于是這個理想的化身就完成了。”在黛西身上,蓋茨比的夢想變得有血有肉。他企求與黛西聯袂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是,黛西根本無力擔任這個角色。她不過是一個一項了為人生最高目標的資產階級小姐,沒有思想,沒有情操,淺薄虛假,百無聊賴,無所事事。她絕不可能為實現蓋茨比自己的夢想去犧牲自己的既得利益。而蓋茨比自己當然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他的想法太過虛幻。他和黛西的丈夫湯姆·布坎南都擁有財富,兩人的不同之處是他至少用他的財富去追求一種“美”,并竭盡全力去得到它。然而,他沒有贏得它,最后,喬治·威爾遜,也就是湯姆的情婦的丈夫在黛西夫婦的合謀和挑唆下殺死了蓋茨比。他的夢想徹底破滅了。蓋茨比的失敗就其根本原因是他做的那個“美國夢”已過時了,他所處的年代夢想成真的機會已經微乎其微。
我自己為蓋茨比感到惋惜,他如此專一,但最終被自己喜歡的女子所害。當然他有些地方是值得稱贊的。他能夠把愛情看得很美,而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把愛情和利益聯系起來。不過他確實被自己的理想所誤導,他沒有看清時間與場合,他不該在心儀人已婚后還對過去美好回憶戀戀不舍。而黛西這個人太愛慕虛榮,太過于貪心。從某種程度上講,蓋茨比最終的下場跟她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