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讀后感三篇
三國演義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每一個人物形象都刻畫的栩栩如生,尤其是諸葛亮,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個人物角色!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三國演義》的讀后感三篇,歡迎閱讀!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篇一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暑假里,我看了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那里面描寫的一些氣勢磅礴的場景真是讓我回味無窮。這些場景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溫酒斬華雄”了。
以袁紹作為盟主的十八路諸候云集說是討伐董卓,其實暗中比拼的的是兵強將廣,身世顯赫,誰不是心懷鬼胎,想亂世稱雄?只有劉、關、張三人三騎,竟也趕來會盟,他們憑的是一腔忠肝義膽。在一幫庸碌之徒眼里,當然是看不上這勢單力薄的.區區無名之輩的,只有曹操對他們另眼相看。
英雄不問出處,是騾子是馬拉出來蹓蹓。果然,在眾諸候被董卓的先鋒華雄的氣勢所嚇倒,一個個驚恐慌亂、手足無措之際,關羽這個籍籍無名的馬弓手提刀請戰,眾人不禁瞠目結舌,不以為然;袁紹生氣地說,“我們十八路諸侯大將幾百員,卻要派一個馬弓手出戰,豈不讓華雄笑話。”關羽大聲說:“我如果殺不了華雄,就請砍下我的腦袋。”曹操嘆服,倒了一杯熱酒給關羽,意在為其壯膽,關羽輕輕一笑說:“等我殺了華雄再回來再喝吧!”說完,提著大刀上馬去了。果然,藝高膽大的關羽,稍后即提著華雄的腦袋走進中軍帳來將那頭擲在各路諸候的腳下,而那杯酒依然還是熱的。
“只見曹操拿起一杯酒遞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放下,某去便來。說完便離開軍營,才過一刻,便聞鼓聲大震,只見關公提了華雄的頭來到營中。其酒尚溫。”我們的古典文言文文字簡潔,但是一樣描繪的形象入微,讓人仿佛身臨其中,我們文字真是魅力無窮。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篇二
暑假里,我看完了《三國演義》,翻來覆去看了很久,其中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五虎大將關羽,他身上的一個小故事讓我感動。那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
關羽和劉備、張飛是結義兄弟。一次,關羽被曹操圍困在小山丘上,無奈之下只好投降于曹操。但是和曹操再三約定,只要一打聽到劉備的下落,不管有多么危險都要去找他。曹操爽快的答應了。
關羽在曹操那里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但還是沒有忘記劉備和張飛。直到有一天,劉備派信使告訴關羽他的位置。關羽立即啟程,途中經過了無各關口。但每個守管的'將軍說沒有看見朝廷的官文不讓過,關羽性情大變,斬殺了六個守管人直達邊界。這時,曹操和官兵來到邊界給關羽送行。最終關羽回到劉備身邊,成為五虎大將之首。
讀完這個小故事之后,讓我深深明白一件事深情厚意并不是紙上談兵,是應該有所作為的。關羽、劉備和張飛的兄弟之情把我深深的感動了。真不愧為桃園三結義啊!
看完《三國演義》后,提到蜀國有點感到悲傷,原本富饒的蜀國在和吳國的對抗中痛失精英。變得貧窮。從富饒到貧窮,從失敗到成功,《三國演義》體現出了歷史的悲傷。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篇三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他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的一系列故事。其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讓人非常難忘,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關羽了。
《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寫關羽的外貌:“面如重棗,唇若圖脂,丹鳳眼,蠶臥眉。”相貌堂堂但感覺表情永遠是很嚴肅的,尤其是在戰斗中,一副驍勇善戰的樣子,十分威猛。
關羽不僅武藝超群,能溫酒斬華雄,殺顏良、誅文丑,水淹七軍,還非常勇敢,刮骨療毒不怕疼。真是所向披靡!
關羽忠于當年桃園三結義的誓言,拒絕了曹操的封侯賜爵,為了尋找大哥劉備,他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
同時,關羽又是一個很講義氣的人,不管誰對他好,他都會知恩圖報。赤壁大戰曹操大敗,逃跑到華容道,關羽為了報答曹操義釋了他。所以,現在許多廟宇都供奉關公的神像,使他成為了忠義的化身。
你們別看關羽有這磨多優點,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太驕傲。有一次,諸葛瑾為了吳蜀兩國友好,特意來為吳王之子提親,關羽卻驕傲的喝道:“吾虎女肯嫁犬子乎?”后來他水淹七軍取得一場大勝,更加驕傲自大,結果中了吳國大將呂蒙的計謀。最終兵敗麥城,被俘殺害。
關羽一代豪杰,無數次戰勝敵人,但因驕傲而失敗,這正說明“驕兵必敗”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去謙虛謹慎,不要驕傲自滿。無論如何關于這個人令我佩服,在被俘后還寧死不屈,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讀后感06-13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7-06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7-15
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07-04
《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07-16
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07-15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7-06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7-13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6-15
《三國演義》讀后感[經典]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