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孝心無價》讀后感5篇
《孝心無價》是著名作家畢淑敏的一篇散文作品。作者在文章開始舉了兩個關于“孝”的例子:一種是求學的苦孩子,一種是離家的游子,作者并不認可他們的“孝”,由此引發出行孝這一平常而又深刻的話題。下面給大家分享《孝心無價》讀后感,一起來看看吧!
《孝心無價》讀后感1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边@是畢淑敏《孝心無價》中的一段話,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啊!
當我們小時候,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全然不知父母的辛勞付出,理所當然地享受父母的愛。
當我們開始上學,目睹父母對自己的百般照顧,內心確也有所感觸,懂得幫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也懂得好好學習回報父母。
當我們工作以后,有能力敬養父母了,可這樣或那樣的事情更多了,空閑的時間似乎更少了,難得抽出時間回家看望父母,和父母拉拉家常,幫父母做點家務事,總以為孝敬父母來日方長。殊不知父母為我們全心全意地付出,而我們對父母的愛卻大打折扣。
當父母臉上的皺紋一點一點清晰,當父母明亮的眼睛一點一點渾濁,當父母滿頭的青絲一根一根灰白,當父母矯健的腳步一天一天遲緩……我們終于良心發現,孝敬父母刻不容緩!
我們該怎樣孝敬父母呢?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由此可見,“孝”并不是表面文章,不僅僅是讓父母衣食無憂,而是必須用心做的。
其實盡孝很容易,父母當然盼望孩子發大財,做大官,但做不到沒關系,常回家看看,上班前去看看父母,精神飽滿的開始一天的生活,下班后去看看父母,和父母說會話,父母也多一份安慰,少一份寂寞,父母就很知足了,他們高興就少長病,全家就快樂。
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我們應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從物質上、從精神上、從生活上、從心底深處去關愛自己的父母。尤其是父母體弱多病,到了風燭殘年,需要我們實實在在的陪伴和照顧,而不只是問候的電話,節日的禮物,生日的驚喜……待到父母行將就木,我們更應悉心照料,讓父母安樂地、欣慰地走完最后一程。
行孝不能等,趁父母有生之年!
《孝心無價》讀后感2
我不喜歡一個苦孩子求學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難,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后,還要堅持讀研究生,我以為那是一個自私的孩子。求學的路很漫長,一生一世的事業,何必太在意幾年蹉跎?況且這時間的分分秒秒都苦澀無比,需用母親的鮮血灌溉!一個連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會愛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位置的人,怎能成為人類的大師?我也不喜歡父母病重在床,斷然離去的游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動,不必將個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期冀的希望斬斷,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這是畢淑敏在《孝心無價》中的一段話。當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為人母時才真正體會到了“孝心無價”。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有些孩子希望自己有了“出息”再來孝敬自己的父母,讓父母過上富裕的生活,讓父母已己為榮。可他們忘了在自己奮斗的同時,父母所承受的超負荷的壓力,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擊的脆弱。其實父母的幸福并不是光憑物質來解決的,他們更需要的是自己孩子的關切,那怕是孩子在他們身邊坐一坐,說上一句貼心的話。每一個人來到這世界上都應對自己負責,也應對他人負責。我以為那是一個自私的孩子。求學的路很漫長,一生一世的事業,何必太在意幾年蹉跎?況且這時間的分分秒秒都苦澀無比,需用母親的鮮血灌溉!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疼惜,那么他又如何會熱愛這個社會,愛這個國家,在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天平上,永遠都偏著自己。
孝敬父母是我們的天職,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心。我們可以把忠心獻給祖國,癡心獻給愛人,誠心獻給朋友,愛心獻給社會,信心留給自己,但千萬別忘了,把孝心獻給養你愛你疼你的父母!
你那份孝心,也許是一片鴻毛,也許是一座泰山,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都是等值的,在父母的心里,它們是最寶貴的,無法衡量的。天下的子女們,正在求學道路上的學子們,趁你們的'父母都健在,抓緊吧!把你們那一顆孝心獻給他們!
《孝心無價》讀后感3
今天我讀了著名作家畢淑敏的一篇散文《孝心無價》,讓我知道了何為孝,何為不孝,對“孝”這個字有了更深的理解。苦孩子求學,一直是讓我為之感動的?勺髡弋吺缑粽f,她不喜歡苦孩子求學的故事,也不喜歡父母重病在床,斷然離去的游子,她認為,那些孩子是自私的。我看完后也有著同樣的感受,學業、事業固然重要,但與父母比起來,有時卻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這篇文章里的每一個文字都敲打著我的心靈,質問著我的靈魂,讓我反省。以前我常想孝敬父母是長大以后的事,現在只要自己學習好就算是孝敬。掩卷沉思,我對父母又做了什么?我在心里問著自己。我的每個生日,爸媽總會給我買禮物,做好吃的,而我卻理所當然地享受著。爸爸媽媽的生日我卻常常忘在腦后。爸爸媽媽每天都悉心照顧我,無怨無悔;可我卻總嫌他們嘮叨,嫌他們煩,一回家就躲到自己的房間……以前的我多不懂事,真是不孝!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F在我明白了:因為生命是稍縱即逝的,誰都無法預知下一秒。時間的流逝,將會帶走行孝的機會。于是,我們將永遠無以言孝。所以,我們要趕快盡孝道。到底要怎樣做才能盡到孝心?其實,孝心并沒有我想的那樣復雜,文中一句話就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盒⑿囊苍S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想想看,這兩樣事物有著天差地別,但若是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看他們,那意義是完全相同的。為什么?因為它們一樣,都是一顆孝心!在“孝”的天枰上,永遠都是保持平衡的。有那么一句話,百善孝為先,可以見得,孝是有多么的重要!所以,請在父母健在的光陰里盡了自己的一份孝心吧!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說的就是為人子者未及盡孝的遺憾。孝敬父不在明日,就在今天!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孝敬我們的父母,給他們捶捶背、捏捏肩,和他們說說話、聊聊天,多陪陪父母,讓父母不再孤單,與他們共度美好的每一天!
我一定會永遠記著:孝心無價!
《孝心無價》讀后感4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本好書,可以凈化人的心靈。有一篇文章——《孝心無價》,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陽,讓我深有感觸。是啊,孝心無價。
文中的作者不喜歡不關心父母只為自己利益的人,和那些明知父母重病在身,卻斷然離去的人。他相信孩子們,都說過要對父母孝順,相信來日水到渠成,自己必有功成名就的一天,可以盡孝。但人們忘了時間的殘酷,人生的短暫,世上有無法報答的恩情和生命的脆弱。等父母走了,子女就再也無以言孝了。所以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我們要抓緊時間為你的父母盡一片孝心。
我認為,“孝”這點許多人都無法做到,都有種種推辭的理由。所以,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在你的父母還健在的光陰,盡一份孝心。不然,時間和歲月的無情使父母臉上的皺紋越來越多,曾經的黑發也變成了蒼蒼白發。
有首歌唱得好,“找點空閑,找點時間,領著孩子;丶铱纯础先瞬粓D兒女為家作多大貢獻,一輩子操心只圖個平平安安……”所以趕快去盡一份應有的孝心吧,經;丶規透改复反繁常竽蠹,讓年邁的父母經常露出笑臉,感到欣慰。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天下的兒女們盡孝一定要及時,趁自己的父母都健在,好好盡自己的一份孝心吧!是啊,孝心無價……
《孝心無價》讀后感5
現在,有許多青少年不理解孝,不履行孝,甚至我認可孝,那么,在“眾里尋你”節目中選出的十位孝心少年無疑給了所有的青少年作了“孝”最好的詮釋,展現了“孝”感天動地的力量。
和我們一般大的少年少女,卻都早早地承擔了對社會,對家庭的重擔,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困苦,也完成了其他青年難以企及的事跡,品嘗到了苦后的芳香甘甜,用孝道讓其余的人自慚形愧。
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不僅堅守孝道,而且在困境之中,他們還能堅持學業,堅守理想。再看看那些父親養著,母親供著,卻不思進取,貪圖玩樂的青年,十位少年的生活,也許說不上幸福,但在人格的高度上,卻比他們更高。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富裕了,生活變好了,“孝”卻好像被人遺忘了,有人甚至以為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就“你養我,我再來養你”!靶ⅰ币呀涬S著時代的更迭被淘汰了,而十位孝心少年的所作所為無疑為這種說法打了個大大的叉——“孝”是每個時代都所必要的,而十位孝心少年,無疑為所有青年的楷模。
本是花季少年,卻提早為父母生計奔走;本是補充營養的年齡,卻狂奔不息,只吃點面包,喝點白開水;本是在畫室里追逐夢想的時候,卻為親人早晚奔波……
若問為什么他們這樣做,只能說孝心無價!
【畢淑敏《孝心無價》讀后感5篇】相關文章:
孝心無價初三作文12-18
畢淑敏散文讀后感12-28
畢淑敏散文讀后感范文04-08
《畢淑敏散文》讀后感范文01-22
畢淑敏散文選讀后感10-23
畢淑敏《鮮花手術》讀后感800字02-10
畢淑敏散文集讀后感6篇04-14
畢淑敏散文的讀后感范文10篇11-23
關于畢淑敏散文集讀后感(通用7篇)02-28
自由無價作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