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斤以時入山林》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斧斤以時入山林》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斧斤以時入山林》這篇文章,真是引人深思。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我們必須尊重自然,順應天時,否則必然會引發生態災難。2300年前孟子就說過,不違背農時,糧食就吃不完;用細密的漁網去池塘捕魚,魚鱉水產也有吃不完;伐木按照一定時節,木材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可持續發展。這種觀念,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但現在就漁業這方面來說,網眼細小的“絕戶網”泛濫,使我國許多水鄉間,昔日漁舟唱晚的景象已不復存在。
讀到這里,我非常憂憤。那些漁民為了自己的理你而不尊重自然,目光短淺,使用“絕戶網”捕魚。他們這樣做難道很“合算”?不!有頭腦的人稍稍思考一下,就知道:使用“絕戶網”捕魚,魚會被捕完。這樣一來,漁民們就徹底斷了經濟來源。而如果適度捕撈,他們的收益就是無限的,因為魚會繁殖。
我看到這篇文章提供的“絕戶網”的資料,又聯想到生活中人們濫砍濫伐的現象。這種現象已經使婆羅洲雨林的大部分被夷為平地。不用說,世界上其它森林也是差不多的悲慘命運。濫砍濫伐的'現象又是為什么呢?也是暴利的誘惑,F在我們生活中木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斧斤以時入山林”幾乎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平時使用的一次性筷子、過節時送給別人的紙質賀卡就會消耗很多木材。據統計,北京人每年逢過圣誕節等節日,就要送掉約400000張賀卡,相當于砍伐17棵十年生的大樹!這個數據太可怕了!所以為了讓更多的森林得到保護,我們家里如果出去吃飯,除非迫不得已,否則絕不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紙杯。我們上次和朋友去漁山島,晚上安排了一次燒烤,我們都自帶了可循環使用的餐具,哪怕路途遙遠,帶餐具不方便。因為一次性筷子不僅用起來不如日常的筷子方便、靈活,不能準確地夾住食物,而且不衛生,可能帶有致病菌。更重要的是,使用一次性筷子不環保,是對大自然生態的破壞和不尊重。一次性杯子,我們更不愿意用,不僅上面為了防水涂了層蠟,對人體健康非常不好,而且一陣微風就能把它吹掉,還不如用個穩當當能長期使用的玻璃杯或陶瓷杯呢。我們不經意的一點努力,都是對地球母球的尊重和愛護。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尊重自然,順應天時!雖然我們力量渺小,但可以帶動身邊的人也這么做,然后身邊的人又去推廣這些保護自然,尊重自然的做法,就可以讓所有的人都順應天時,使我們和大自然和諧相處,使地球母親笑顏依舊。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斧斤以時入山林》讀后感】相關文章:
《35公斤的希望》讀后感600字02-10
大刀闊斧的造句05-23
猬鋒螗斧的成語解釋05-14
大刀闊斧的成語故事10-28
九斤姑娘神話故事07-05
以空杯的心態入好格-高一01-13
《斤竹嶺》唐詩原文及注釋06-27
歡迎新員工入職時演講稿01-17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后感09-13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900字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