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為何愛會傷人》讀后感

時間:2021-03-17 10:15:23 讀后感 我要投稿

《為何愛會傷人》讀后感

  《為何愛會傷人》是我完整地看完的武志紅的第一本書,他的文字還算蠻有意思,簡單易懂且功力深厚,有興趣的伙伴可以讀一讀。

《為何愛會傷人》讀后感

  這本書有幾個點讓我很有感覺,于是寫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書名叫《為何愛會傷人》,今天有位伙伴直接就問我“既然愛會傷人,那這個世界還到底有沒有愛?”

  所以在分享之前,我們要區分一下關于“愛”的定義和概念。

  武志紅的這個愛,說的是我們大眾理解的普通人之間的愛情,而我經常說的愛是靈性版本的無條件的愛,所以動不動朋友圈里就會浪一句“沒有愛情只有愛”這樣的動態,哈哈,希望你沒有被我繞暈。

  01、請卸下愛情中的幻想之殼,與真實的對方相遇

  每一個孩子出生后,都期待著被暖暖的愛呵護、包容和照顧著,如果這一期待沒有被達成,或者不僅沒被達成,更被爸媽冷漠疏遠、粗魯暴力對待的話,這時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會虛構出一個幻想的人物來愛我們,借此滿足自己那些未被滿足的所有期待,以得到精神上的自我慰籍。

  比如很多孩子可能會有一個玩偶——無話不談的玩偶,不離不棄的玩偶。最重要的是:你讓這玩偶做什么都可以,他什么都聽你的,且無條件地愛著你,滿足著你內心所有對愛的需求、期待和幻想。

  慢慢地,這幻想固化形成了一個你關于愛的標準公式,也就是你內心關于愛的完美樣子,從此,你帶著這樣的模具,開始了你的愛情之旅——你拿著你的殼去套每一個人。

  無論是一見鐘情還是日久生情,都是因為某個瞬間你感受到對方與你殼100%契合了——這是你從小就期待的愛的樣子,居然在現實中找到了這樣的一個人,這簡直是直擊你的心靈,讓你瞬間就愛得狂熱癡迷!

  但是親愛的,現實卻是,你只是誤以為找到了跟你的幻想之殼100%契合的人而已,你看到的只是殼,然后硬生生地把對方往這個殼里塞,你根本沒有看到對方這個人。

  這樣的愛情,不傷人才怪,因為這“錯誤”的開始就已經注定了是個悲劇。

  是的,癡迷和狂熱只會是短暫的煙火,時間長了之后,你就會發現對方跟自己的殼是不一樣的,你就會非常失望痛苦,甚至責怪對方騙了你,然后就開始拿著刀子要改變這個人,對他削削減減,試圖把他砍成你的殼的樣子。

  被削減,本身就會讓對方痛苦萬分,并且你永遠無法滿足,因為事實是無論你怎么削減,都不可能有一個人跟你的殼完美匹配的。

  所以,痛,就這樣無限地輪回下去了。而根本原因在于在這段關系中你只看見了你的殼,而沒有看見對方這個人。

  那這個世界就沒有愛嘍?因為每個人都會有傷痛,每個人都會有幻想之殼。

  不是,這個世界還是有愛情的,就在你卸下你虛構的殼,去遇見真實的對方的那一刻。

  去看見眼前的這個人,去跟對方真實勇敢地承認和表達自己內心的傷痛和需求,去接受他作為一個獨立個體身上也有很多原生家庭的傷痕,去接納對方也有很多需求,去包容也無法滿足你所有需求,去為自己的感受負責……

  總之,用最真實的自己,去遇見對方這個真實的存在,真正的愛情就會降臨。

  02、我生命中出現的每個人,對我來說都有莫大的意義

  有位案主曾跟我說過:在她跟老公關系低谷期,自己喜歡上了另外一個男人,并也跟那個男人傾吐了自己對他的情感,可是他卻毫無反應。

  “他居然對我沒有任何感覺?!”案主百思不得其解。

  “你想讓他對你有什么感覺?”

  “我喜歡他,他至少也要喜歡我一點點吧?”

  “為什么你喜歡一個人,就一定要那個人也喜歡你?”

  我能感受到案主聽完我這句話后的那一瞬間的懵逼,很明顯,在她內心里原來沒有這個概念——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

  她必須要接納這一切,這無關于自己的好還是不好,只是單純的“我喜歡吃橙子而你不是橙子”這樣簡單粗暴的客觀事實。

  或許這個男人的出現,對她來說,就是要她學會生命中的這一課。還有一位案主,跟我抱怨了很多她閨蜜的'不是,直到療愈心理之后才意識到:讀后感。果然,如果沒有她,我也不會來上課學習生命的啊!是的,可以說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拿出來做這個論點的論據,因為每一個人事物的出現和存在,對我們的生命來說,都有著莫大的意義,就在于你能否發現。

  就像那句話說的:要感恩乞丐,因為是他們供養了你內心的佛。

  一切存在皆合理,一切發生背后對你生命來說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03、你是獨一無二的,但你并不是特殊的

  記得第一次上身心靈的課程時,我放肆地在幾百人面前張牙舞爪地跑到舞臺中央去問老師問題,老師一眼識破了我的把戲,沒有理我,可是那時我根本意識不到這是自己的把戲。

  后來有一位老師嚴厲地對我說:你就是想要特殊的愛。

  他一句話點醒了我!

  沒錯,我總想讓別人特殊地對待我,以此來讓我覺得我在對方心里的重要位置,來感受自己夠好。

  就像我與我老公的愛情,記得剛談戀愛時,我跟我閨蜜說他對我如何如何好時,閨蜜跟我說“他不是對你好,他是對所有人都好,他就是那種會對老婆好的人,不管他的老婆是誰”。

  靠,她說的怎么那么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閨蜜說的話我都感受到了:他是對所有人都好,并不是因為我是我、跟別人比起來特別特殊的我——這是一種讓我感受不到我自己的感覺,坍塌和絕望。

  縱觀我的生命,過往80%的注意力能量是放在“我想要特殊”的里面,別人說這個我就要做那個,社會主流是這樣我就要那樣……以此來被看見,從而被認可、被欣賞,來體驗自己的價值。

  我曾經因為跳舞被老師從1000人里選出來上臺領舞,但同樣我也因為老師教會了這1000人跳舞而獨自哀傷:所有的人都會跳了,我再也不特殊了,老師再也看不見我了……

  為什么一定要追尋特殊性?根本原因就是我覺得自己太太太不好了,不好到塵埃,當我們內心有一極是低到塵埃時,外在必然有一個極致的反彈,不然不足以彌補內心那低入塵埃的傷痛。所以外在越折騰,某個層面內心傷越痛。

  然而事實卻是,在別人的生命中,你無法得到特殊對待,因為他也在尋找這份特殊性,同時他對所有人,幾乎都是同一種模式。

  就像書中提到的《當尼采哭泣》中,尼采和布雷爾兩位心理大師,曾一度自詡自己對心中女人的特殊性,然而在他們互相療愈過程中才發現尼采對莎樂美而言,布雷爾對貝莎而言,都沒有特殊性,他們發現這兩位女子在對待自己和其他男人時,都是一個“套路”。

  那一刻尼采哭了,他明白生命的意義只能之于自己的生命,而無關于任何客體。

  是的,向外求永遠得不到,只能自己滿足自己。想想你在幾段愛情中,是不是對別人也是一個“套路”?所以別人對他人生中匆匆過客的你來說,也會這樣。

  如果你非要找這個“特殊性”,我不得不說:“基本上,不咋可能”。

  算了,我因為很怕別人找我的漏洞來反駁我所以說話總愛留余地,但是這次我要直接絕對地說:“根本不可能”!

  而且最終不爭的事實是:你是獨一無二的,別人也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之間都是平等和值得尊敬的,并沒有誰是特殊的,也根本沒有可比性。

  04、結束語

  寫完這三點收獲,發現這三點也是我倡導的生活態度:真實、感恩、自我負責。

  柏拉圖說,這個世界上有且只有一個人對你來說是完美的,而且,只限于對你來說他是完美的。

  每個人都想找到這個人,我真心覺得遇見這個人也沒那么難。

  只要你能做到“真實、感恩、自我負責”,那么我相信,你生命中的一切美好,就都會遇見了。

【《為何愛會傷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惡語傷人的近義詞是什么03-10

為何攀登作文素材01-22

為何“華人與狗不得入內”03-18

陶淵明為何歸隱田園05-25

我們為何淪為“學渣”12-20

愛與自由讀后感04-22

慧愛學生讀后感02-10

《愛的童話》讀后感01-27

孔雀為何東南飛名人故事04-27

為何他會成功勵志文章01-2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看片国产日韩欧美亚洲 | 丝袜足午夜福利视频丝袜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 午夜福利福利视频网 | 婷婷色香合缴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