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愛的教育》家長讀后感

時間:2021-03-17 10:07:12 讀后感 我要投稿

《愛的教育》家長讀后感范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家長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的教育》家長讀后感范文

《愛的教育》家長讀后感范文1

  《愛的教育》值得父母和孩子一起細細品味。首先要感謝新世紀小學給家長提供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我到現在還只讀了一半,書中有關于孩子、家長、老師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給我和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作為一名家長同時也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看了這些故事深深感到其中的愛!《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角度講述他在讀書期間每天發生的有趣或有意義的事情,真實記錄了他的成長過程。

  書中的每一個小故事看似簡簡單單,平平凡凡然而一個愛字卻貫穿全文,有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也有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插班進來的格拉勃利亞的小孩,通過老師的介紹不僅讓孩子們感覺到祖國的偉大,還讓代洛西代表孩子們展示同學之情,兄弟之愛。

  這本原來我懷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去讀的書,竟然能夠如此震撼我的心靈!當我看到父親教育兒子的細節,我常常想,生活中的我好象少了些耐心,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寬容,多了些挑剔;少了些鼓勵,多了些批評自己希望孩子在怎樣的環境下成長?又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孩子原本是可愛的,在其成長的路上真的需要愛的精神,愛的教育,教會孩子學習,讓她擁有愛心,讓她懂得做人。

  我相信世界上沒有父母不愛自已的孩子的,廣義講社會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后代,《愛的教育》告訴我們,只有愛是不夠的,還得有效地傳遞。是用信的形式來傳遞媽媽對孩子的愛的,給了孩子心靈上的震撼,加深了母子之情。書中爸爸或媽媽的信均是孩子處于認識的十字路口時所提供的一盞明燈,其實質是在有效地傳遞愛。純粹的說教有時是沒有用的,而應當通過各種途徑有效地傳遞我們的愛,這種愛的力量就會真正成為其正確認識世界的動力。

《愛的教育》家長讀后感范文2

  說起來這本書是我第二次讀了。第一次是在很多年以前,學校向全校孩子推薦這本感動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和家長的巨著,并利用中午的廣播時間,由老師讀給大家聽,那時候,每天中午我們都沉浸在《愛的教育》中。那時候,我讀到的故事是《費魯喬的血》,故事很長,足足十分鐘,我都沒有讀完。

  費魯喬是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兩個壞人闖進了費魯喬家,勇敢的費魯喬為了保護外婆,替外婆擋下了一刀。

  那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文中祖孫倆的對話,體現了濃濃的親情。讓我們一起再來欣賞一下吧:

  "費魯喬?"

  "外婆,我在這兒。"

  "他們走了嗎?"

  "是的。"

  "沒有殺死我嗎?"

  "沒有,您安全了!沒事了,外婆。他們把錢拿走了,但是,爸爸已經把絕大部分錢都帶走了。"

  "外婆!親愛的外婆!您愛我嗎?"

  "噢,可憐的孩子!我愛你啊!你一定是被嚇壞了!你一定是被嚇壞了!我的上帝啊!把燈點上吧!啊!不!還是黑著吧!我還有些害怕呢!"

  "外婆,我總是傷您的心!"

  "不!別再說這樣的話!親愛的寶貝!我早就忘了,什么都忘了,只記得我愛你,永遠愛你,讀后感《《愛的教育》讀后感李宛蕓家長》。"

  "外婆,我總是讓您傷心。但是,我是愛您的!請原諒我!原諒我!外婆!"

  "當然原諒你了,好孩子,外婆怎么能不原諒你呢?起來吧,孩子,點上燈。外婆再也不罵你了。你是好孩子!不要害怕了,起來吧!費魯喬!"

  "外婆,謝謝您!現在…我很高興!外婆,您不會忘了我吧?無論什么時候,您都會記著您的小費魯喬吧?"

  "費魯喬!怎么了?

  "外婆,不要忘了我!還有媽媽…爸爸…小寶寶,替我…親親他們!再見了!外婆!"

  "怎么了?費魯喬?你到底怎么了?費魯喬!費魯喬!我的小寶貝!你怎么了?"

  …

  讀后感觸很深,或許角度不一樣吧,我總在問,為什么總是在失去的時候才說出平常就應該說出的話。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很多時候任性、霸道,不懂謙讓,不知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愛的教育給我啟迪,一定要生活中營造濃濃的愛意,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這種濃濃的愛意中潛移默化,得到熏陶。

  第二次讀是這次和孩子一起來讀這本書。書中還是流淌著濃濃的愛意,有同學之間的謙讓與寬容,有鄰里之間的相互幫助,更有親人之間那種無法割舍的情意。

  執著堅韌而又勇敢的瑪爾柯獨自一人,歷盡了千辛萬苦,輾轉數地,一次又一次和自己的母親錯過,由于他的執著于堅韌,更是這一份濃濃的親情,讓他在母親臨死前見到了自己日夜思念的兒子。病重的母親靠著這份親情,竟然從死神手中奪過了自己的生命,創造了有一個奇跡!

  古往今來,有多少這樣可歌可泣的親情故事啊,在我自己的生活中,也是不是地品嘗著與孩子之間的那種濃情蜜意,那是一句輕輕地問候,是一杯溫熱的茶水,是遞過來的一雙拖鞋,是小拳頭在肩頭的來回敲打…沒想到生活中的這些細節,心頭就涌起暖暖的情意,女兒真是我的貼心小棉襖啊!

  愛,好比一個環,把一顆顆心聯系在一起。這是一本令我終身受益的書,讀完這本書后,我感覺自己沉浸在愛的海洋中。只要你愿意付出,得到的就是驚人的收獲。

《愛的教育》家長讀后感范文3

  暑假里,在施老師的推薦下,我和孩子一起讀了意大利亞米契斯著的《愛的教育》。在紛紜復雜的世界中,“愛”究竟是什么,有什么力量,讓我和瀟圻跟著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長途跋涉,去尋找答案吧。

  這是于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說。小說以一個叫安利柯(音譯,不同版本有所不同)的男孩的眼光,記錄了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發生在身邊的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帶病上課的老師等,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愛的世界。書的每個章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文中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卻讓我們感受到了“愛的教育”,給我和孩子上了一堂生動的“愛的教育”課。

  《愛的教育》中有這樣一篇日記《我們的老師》,講述的是上學的第一天,新老師與同學們見面時的情景。“在這個世界上,我已經沒有親人了。現在,你們就是我的家人,你們就是我的孩子,我愛你們,希望你們也喜歡我。我不愿意責罰你們,但是,請拿出你們的真心,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多么樸實無華的語言,把老師對學生的濃濃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瀟圻說:“我們的施老師也是這樣,把我們班這樣的大集體比成是家,我們是這個家里的五十三個孩子”。這就是愛。

  《我的女老師》講述的是安利柯二年級的女老師到家里做客,“老師臉色不大好,頭發也白了些,還經常咳嗽,為了孩子們,老師講課時的聲音要很大,生怕后面的孩子聽不清她講的內容。”讀到這兒時,瀟圻說:“我們的施老師也是這樣的,一年級時,因為用嗓過度,咽喉時常疼痛,可是為了我們的學習,從不輕易請假,從不落下一堂課。經常都是邊吃藥,邊堅持上課,這是施老師對我們的愛。我們要更加地保持課堂安靜,遵守課堂紀律,才能讓老師不用大嗓門,老師的喉嚨才會快點地好起來。”看,孩子已經從書中體會到了愛,并懂得了愛的相互性。

  《病中的老師》,講述的是安利柯去看望因過度勞累而病倒的老師,“老師的胡子很長,臉也很憔悴”。一見面,老師就著急地問起了學校里孩子們的情況,上課有沒有守規矩。讀到這兒,讓我想到了我們的施老師,她也是一樣,批改作業、日記太辛苦,造成了頸椎疼痛,就是這樣,她也不肯輕易地請假,也從不落下一篇日記的批改、評語。只是利用節假日的時間默默地抓緊治療,這是一種怎樣的敬業精神、愛的精神呀!

  合上書本,不覺雙眼濕潤,小說中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和藹可親的老校長、孜孜不倦的老師、熱忱的班長代洛西、聲張正義的火車司機兒子義俠卡隆等,已深深地烙在了我和孩子的腦海之中。孩子從學校回來會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老師的榜樣感染作用太大了,孩子從中潤物細無聲地被這些愛深深地浸潤著、包圍著。愛是永恒的動力,愛是最好的老師,讓我們也不要吝澀地付也自己的愛,愛人、愛己、愛國家。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愛的教育》家長讀后感范文4

  這個暑假,我陪著孩子一起走進《愛的教育》的世界,領略著安利柯的父親對孩子的殷勤教導與安利柯經歷蛻變的`成長命途。一天一天,一頁一頁,就連原本帶著不滿、無法靜下心來的我,竟是這樣肆意地闖進了這樣愛的世界,又更何況是孩子呢?

  這本書好似是臺照相機,記錄著生活中的善與惡,也同樣記錄著同學間、師生間、親子間的點點滴滴,呈現一派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人生。這本書以一個小學生的視角,來審視這個世界,稚嫩卻不乏警醒,作為已為人子母的我,有時也不禁感嘆,這本書蘊含著太多的東西,需要我們咀嚼消化,并用于自己本身現狀。若是這樣,這本書收益的人群將會是父母、孩子、師生甚至這整個社會。

  克洛西無疑是孩子們的榜樣。殘臂窮困的他絲毫沒有喪失志氣,在破舊的閣樓上依舊能忘我地讀書,正所謂“風雨不動安如山”,他不正是如此嗎?看到此,我腦海中就浮現出周總理的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凌然正氣,擲地有聲,一下子就能撼動人們心底最柔軟的弦。

  克洛西與周總理的精神不也是現在孩子們最缺乏的嗎?一會兒叫苦,一會叫累,不懂得珍惜現在他們雖擁有的一切。記得著名語文教師諶衛軍寫過這樣一首詩“我是一只鴕鳥,將頭埋進幻城,在這燦爛的陽光下,我卻得了夜盲癥。”如今的孩子們都是這樣的一只只“鴕鳥”,有著豐富的物質資源,卻缺乏著精神上的馥郁,有著我們給他們的桎梏,失去了他們自由飛翔的空間。

  我認為家長們的心是一樣的,愛著孩子,卻受著萬般折磨。在放與不放間躊躇,像鷹一般殘忍,我們不忍,像放鳶一般寸步不離,孩子不愿。而在這本書中,我認為家長可以得到很多的啟發。

  有一點我認為在日常教育中,家長可以嘗試的,那便是用書信來教育孩子。在書中,安利柯的父親與母親在教育他時,很多時候采用了這種方法。當安利柯的母親看到安利柯在一個抱著小孩的女乞丐前冷漠地走過后,便寫了一封信教育他應設身處地為窮人著想,并告訴他窮人受施舍后的祝福會給自己快樂和健康。

  這種方式的教育既有利于避免與孩子間面對面的沖突,還可增加孩子啟發的時間。并且還能記錄下一次次的教育過程,讓孩子能夠永遠銘記。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夫婦對兒子傅聰的教育則是如此。《傅雷家書》中一篇篇父親對兒子的警訊與告誡,都讓兒子發人深省,我想傅聰最后的成功一定離不開父親的一封封家書。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父母應要身先士卒,做好榜樣工作。當安利柯的母親教育兒子應該尊重死者、為窮人著想。我認為他的母親在說這些話以前,便已經是個很好的榜樣,這樣才能讓孩子依樣畫葫蘆地學。父母在孩子一生中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安利柯的父母無疑是安利柯一輩子最大的恩師。錢鐘書夫婦對于女兒錢媛來說是父母,是亦師亦友。錢媛兒時體弱多病,小學都是由錢鐘書夫婦指導,因此這倆夫婦對于他們女兒的一生的意義更為巨大。錢媛果不負眾望,有著父親嗜書如命和母親做事穩穩當當的性格。在楊絳《我們仨》中,我深深地敬佩著并羨慕著這樣的一家人。

  溫總理曾經說過,“我曾經提倡‘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現在我要提倡‘讀書活,活讀書,讀活書’前者我主張讀書的意義,后者提倡讀書的實踐’”。這句話,我在這本書中有了更深入的領會。

  讀了《愛的教育》后,不應該只注重讀時的心的悸動,而應該著重于讀完后的實踐。只有一個“活”的教育,身為父母的我們,才能為孩子鋪墊上成功的基石,也許我們不能為他們擋去風雨,不能保證他們一路無阻,但是至少等我們放手的那天,我們會更安心、更放心,這樣,足以。

【《愛的教育》家長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精選《愛的教育》的讀后感最新范文02-08

關于《愛的教育》的讀后感范文模板02-08

《愛的教育》讀后感【熱】03-31

愛的教育家長心得體會03-31

愛的教育讀后感九篇03-09

愛的教育讀后感300字10-17

愛的教育讀后感六百字09-19

《愛的教育》600字讀后感09-16

愛的教育讀后感1500字12-27

愛的教育的讀后感600字10-3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 | 久久er99精品 | 亚洲日本无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人成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思思久久电影网站 | 中文字AV字幕在线观看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