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二個太陽》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第二個太陽》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二個太陽》讀后感 1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伴著習習微風,我終于把《第二個太陽》看完了,心里涌現出一種說不出的微妙感覺,先前的如饑似渴,變成了一種迫不及待。
《第二個太陽》是作家劉白羽長篇小說,獲得了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和1986年至1993年度"炎黃杯"人民文學獎。
辛如冰曾這樣評價它:《第二個太陽》是一部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作者寫這部作品主要是為了紀念和安慰那為創建新中國這一人類創舉而付出了生命,拋灑過熱血的死者們。 這部作品再現了當時革命的熱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南北團結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盡管這是一場艱辛的決戰,是對中國人民的殘酷考驗,但人民的軍隊和人民一起為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是對祖國的`熱愛,對自由的追求。作品不僅反映了人民對軍隊的愛,軍隊對人民的愛,更生動細致的刻畫出了那深厚的戰友情,上級多下級的關心與愛護,下級對上級的尊敬和愛戴以及那永傳不朽的父母對子女的子女對父母的愛。
本書主要寫的是:“我”兵團副司令秦震在南下的列車上接到周恩來的電報,要他打聽地下工作者白結的下落,這使他內心激動,白結是他的女兒,是師長陳文洪的戀人。秦震立即與陳文洪和師政委梁曙光研究,決心粉碎白崇禧的“華中局部反攻計劃”,解救白結和群眾。這時白崇禧正從廣州飛抵武漢,布置炸毀火車頭和許多要害部位。梁曙光的弟弟梁天柱和幾位鐵路工人,冒著危險把火車頭開走。解放軍也多處突破天險,正面向武漢進攻。梁天柱開了一輛機車把解放軍送進武漢。陳文洪立即率部向監獄進發,結果白結已被敵人提前綁架走了,獄中的難友訴說著她的英勇斗爭事跡。接著他們又尋找梁曙光留在武漢的媽媽,一時也沒有結果,聽到鄰居稱頌著這位堅持斗爭的梁媽媽。
戰爭在向南延伸,南方的炎天酷暑,蚊蟲水蛭和大雨山洪,都給北方的戰士帶來很大困難。進軍中梁曙光得到媽媽的線索,他帶領部隊突入湖蕩,打垮湖匪解救了母親。大軍又由鄂西向湘西挺進,在武陵山脈的峻嶺中與敵軍遭遇,激戰后我傷亡很大,敵人卻狡猾逃跑了。在敵關押人的地方,見墻上有“白結不死”四字,陳文洪請求讓他再指揮作戰,終于取得重大勝利,俘虜敵少將司令,但白結卻在沖出牢房時犧牲。當這消息傳結秦震時,他正在北京參加開國大典,新中國像太陽在東方升起,白結在陽光里微笑。
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我很高興,因為我又交了一個朋友。
《第二個太陽》讀后感 2
長篇現代哲理奇幻小說《第二個太陽》,是羅光平先生在長篇小說創作領域繼《龍圖騰》、《東方大帝》等著述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展卷細讀,一幅多姿多彩的立體畫面呈現眼前:一部從昆侖雪山出發,風馳電掣般奔向東海的列車,一段為時短暫但卻險象環生、波瀾起伏的旅程,一群生活經歷、文化修養、性格特征全然迥異的乘客,由此引發出一個個驚心動魄、坎坷曲折、引人入勝的傳奇故事,量現出一幕幕天上人間、夢境現實、過去未來交織的精彩場景。作者就是這樣,在極為特殊的時間和空間里,營造了一個人類社會紛繁喧鬧、錯綜復雜的活動舞臺,展現出了形形色色,光怪陸離的世間百態。在走進作者精心設置的時空維度,領略書中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之時,我們不能不嘆服作者天馬行空的豐富想象,匠心獨運的藝術構思,以及情景交融的敘事語言。
然而,作者的用意并不僅限于此。透過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多-維交織的立體畫面、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作者力圖表達并闡述的,是關于人類前途和命運的哲理思考以及終極關懷。為此,作者的筆角涉及到了歷史、哲學、宗教、倫理、政治、軍事、法律及至人類學、考古學、心理學、精神分析學等諸多領域,努力揭示當今社會的真實面貌,反映普通民眾的現實生活,展現各個階層的價值觀念、思想動態以及政治訴求。可以說,作者所關注的,是當今人類社會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狀態下日趨蔓延的精神文化危機,諸如信仰缺失、思想頹廢、道德沉淪、私欲膨脹,等等;所思考的,是“人類這個從遠古走來,向未來奔去的,擁有多民族、多血統、多元文化、多重宗教的人類大家庭的`現實狀況及其前途命運”。對于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雖然作者很難作出切實而具體的答案,這也并非一部小說的任務,但讀完作品,掩卷沉思,我們仍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并且從心里升起由衷的敬意。
當然,任何作品都很難做到完善無缺。以我們外行的眼光看來,本書的情節結構似乎有些支蔓,個別人物的形象塑造和性格刻劃也略顯單保特別是書中所描寫的一些超自然的神功絕技和奇幻場影,諸如穿墻破壁、魔艦顯靈等等,雖然在中外有關人體科學、氣功學說以及靈魂觀念的一些論著中也有論述,但其科學性和真實性都還存在很大爭議,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我們因同在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兼任相關工作,故而數年前,有機會藉《東方大帝》與羅光平先生結緣,并由相識而相知,進而成為摯友。在日益密切的接觸和交往中,我們都感覺到,羅先生是一個才華橫溢、性格豪爽、思想敏銳、激情飛揚的人,他有理想,有追求,疾惡如仇,不同流俗。從《東方大帝》到《第二個太陽》,我們分享了他成功的喜悅,也目睹了他創作的艱辛。如果說,《東方大帝》是一部謳歌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豐功偉績的長篇歷史小說,那么,《第二個太陽》就是一部反映當今社會人間百態的大型文學作品。由古代跨入現代,從歷史回歸現實,可謂時空輪回,場景變換,情節迥異,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更是千差萬別,但作者的思想理念和精神追求始終如一。這種理念和追求,反映在《東方大帝》中,是作者深入挖掘的軒轅黃帝的精神世界,熱情謳歌的中華人文始祖所代表的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而體現在《第二個太陽》里,則是作者對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哲學思考,對人類自身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終極關懷。這是在閱讀作者的兩部作品,探究作者的心路歷程,深入作者是的思想境界之后,我們發自內心的共同感受。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所在。當歷史的巨輪駛入21世紀,人類社會在享受科技進步所造就的輝煌燦爛的物質文明之時,人類自身更需要精神的追求,信仰的堅持,道德的自律和思想的歸宿,以提升素質,完善自我,傳承文明,造福萬代。就此而言,羅光平先生的《第二個太陽》一書,或許能給予我們不少有益的啟迪。
我們自身涉足的是歷史學科,與羅光平先生專攻不同,領域各異,但這并不妨礙彼此的交往和友誼。出于對文學創作的興趣和愛好,以及友朋之間在許多問題探討上的共同語言,在祝賀羅光平先生新作《第二個太陽》問世的同時,我們有感而發,寫下這些不成熟的看法,或有不妥不周之處,乞求作者和讀者批評指正。
《第二個太陽》讀后感 3
古人云:書自有金屋,書自有顏如玉。伴著和煦的微風,我終于看完了《第二個太陽》,一種難以言喻的微妙感覺涌上心頭。之前的饑渴變成了一種迫不及待。
《第二個太陽》是作家劉白玉的長篇小說,1986年至1993年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和“炎黃杯”人民文學獎。
辛如冰曾這樣評價它:《第二個太陽》是一部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作者寫這部作品,主要是為了紀念和慰藉那些為創建新中國而獻出生命、灑熱血的人們。死亡。這部作品再現了當時的革命熱情和廣大人民南北團結一致,最終取得革命勝利的情景。為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而不懈努力的是對祖國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作品不僅體現了人民對軍隊的熱愛、軍隊對人民的熱愛,而且生動細致地描繪了深厚的戰友情誼、上下級的關心愛護、下屬對上級的尊重和愛戴,父母對孩子永遠的愛,孩子對父母的愛。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我”兵團副司令員秦震在南下的火車上接到周恩來的電報,要他打聽地下工作者白杰的下落,讓他興奮。白潔是他的女兒,是老師陳文宏的情人。秦震立即師從陳文宏和師政委梁曙光,決心粉碎白崇禧的“華中局部反擊計劃”,解救白杰和群眾。此時,白崇禧正從廣州飛往武漢,安排炸毀機車和許多要害部件。梁曙光的`弟弟梁天柱和幾名鐵路工人冒險將機車開走。解放軍也在多地突破天險,向武漢發起進攻。梁天柱駕駛機車將解放軍送入武漢。陳文宏立即帶兵趕往大牢。結果,白杰已經被敵人提前綁架了。獄友講述了她的英勇抗爭。隨后他們尋找留在武漢的梁曙光母親,一時無果。他們聽到鄰居稱贊堅持抗爭的梁媽媽。
戰火正在向南蔓延。南方炎熱的夏季,蚊蟲叮咬,暴雨山洪,都給北方的戰士們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行軍途中,梁曙光從母親口中得到線索,率部深入湖中,打敗湖匪,救出母親。大軍又由鄂西向湘西進發,在武陵山高山上與敵相遇。一場激戰,我傷亡慘重,敵人卻狡猾地逃走了。在敵人關押人的地方,他看到墻上寫著“白劫不死”。陳文宏再次讓他指揮戰斗,終于大獲全勝,俘虜了敵軍少將指揮官,白杰卻在沖出牢房時身亡。消息傳到秦震耳中時,他正在北京參加開國大典。新中國就像東方初升的太陽,白潔在陽光下微笑。
【《第二個太陽》讀后感】相關文章:
第二個太陽作文 (通用5篇)05-29
我的第二個家08-14
我的第二個老爸08-20
我的第二個母親11-06
第二個家作文10-03
我的“第二個媽媽”08-26
我的第二個家10-21
我的第二個老爸05-16
我的第二個媽媽09-03
第二個世界真精彩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