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讀后感950字
一直想看楊絳先生的《我們仨》,但終究猶豫自己的懶惰遲遲沒有完成這個計劃。這兩天終于看完了這本書,就隨便說說自己的感受吧。
楊絳先生寫的這本書,描述了平常人家的家長里短,很是樸實,雖有一些上個年代人說話的方式,卻一點也不影響閱讀。大多數人這樣寫,都容易流于流水賬。然而,楊絳先生寫的,卻非常的溫暖,讓我們似乎看到了楊絳先生一家溫暖、充滿愛的生活場景。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她對丈夫和女兒深深的愛和思念。這大概就是大師的文字功底吧!
剛開始讀前兩章時,我還以為這是一部科幻小說,文中的主人公似乎能夠在夢里看見很遠很遠的地方發生的事情,我還奇怪著,這難道是有特異功能嗎?文章在開頭說,她的丈夫給他一個萬里長征的.夢,我還猜測過這難道是夢中夢嗎?他將她丈夫的去世做了一個綿長綿長的夢,而在這夢中又夢見了她女兒的去世。讀完第三章才明白,原來這不是夢,之所以夢見女兒,其實不過他每晚都會與女兒通電話而已,而所謂的客棧船只,其實就是病房和家的代名詞。我想錢鐘書先生真的做到了,盡可能長的去陪伴楊絳先生,盡可能長的去減緩楊絳先生的痛苦。我驚訝于他們之間感情的長度,從他們相見的第一面開始,一直到他們老去,感情從未減淡。我一方面很羨慕這樣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覺得現在的生活中這樣的感情怕是可遇不可求了。
文章中的錢鐘書先生體現的更多的是他可愛的一面,或許之前我所認識的錢鐘書先生是博學的,為祖國作出了重大貢獻的。而在楊絳先生的書中,看到的他卻是在愛妻面前,孩子氣的丈夫的形象,以及在女兒面前哥們兒的形象。他們這一生中也遭遇了起起伏伏,他們更加明白陪伴的重要,并且也為此不斷努力,盡可能的多多陪伴彼此。在這里我并不想說他們為祖國做出了什么,因為這本書中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他們的愛情。
讀完這本書的第一件事,我就去查了查楊絳先生是什么時候去世的。楊絳先生2016年去世,錢鐘書先生1998年,他們的女兒錢瑗1997年。我的第一反應是,剩下的16年她是怎么過的。不過,我又很快反應了過來,她并不是一個依附于家庭的女人,她是一個相當獨立的新時代女性,她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追求,她要將自己過的精彩才算不辜負錢老先生對她的期望吧,更是不辜負自己。
不要抱怨生活,充滿對生活費期待,知足常樂,做好自己,一切不順都會過去的,一切都會好的!
寫的很亂,基本上是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了,希望以后寫會更有文采和邏輯了吧。
【我們仨讀后感950字】相關文章:
《我們仨》讀后感600字10-18
《我們仨》讀后感800字10-16
《我們仨》優秀讀后感3000字11-26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后感12-15
《我們仨》優秀讀后感(通用5篇)11-26
楊絳《我們仨》讀后感范文(精選11篇)11-26
楊絳《我們仨》讀后感范文(精選16篇)11-26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11-26
楊絳的《我們仨》優秀讀后感(精選12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