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狼的智慧》讀后感范文
誰曾想過一只母狼在生命危急的時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身的安全,而是如何把自己的狼崽保護好?接下來小編整理了《母狼的智慧》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母狼的智慧》讀后感范文1
自古以來,血性的狼在人們的眼中,永遠是惡毒兇狠的,那些“狼狽為奸、狼吞虎咽”等等的成語還有《狼三則》這些文言文中,充分彰顯著狼的狡詐、陰險。但欺軟怕硬是動物的天性,弱肉強食是自然的鐵律,誰又能說狼定是冷酷與血性的呢?它們不過是懂得進攻與退卻,不怕赤裸而又善于偽裝。它們不過是精通荒野與草原的游戲規則罷了。
它們生活在草原上,生活快樂的像一場夢,而人類,卻用一支支黑色的長槍擊碎它們的夢。那是打獵者的血性與冷酷,他們比狼更殘忍,也更強大。
母狼為了躲避危機,保護孩子,它可以放棄生命,但獵者卻仍窮追不舍,從他們的勝利中我讀到了愚蠢。母狼是有愛的,所以才會激發它的智慧,不如理解為愛的智慧吧。
我相信那聲槍響后,美麗的大草原霎時變成了黑暗,紅色的血將天空也映成了赤色,只剩下獵者猙獰的臉,母狼幸福的笑。
之所以說狼是僅次于人的聰明動物,不僅因為它們懂得自然鐵律,更為重要的是,它們擁有愛,至高無上的愛——以一死換回孩子的生存。同時,它們有一點比人類強——懂得生存。它們捕獵是為了生存,而人類捕獵是為了娛樂、金錢,想想多可笑啊,狼的命換來的,僅是腐臭的金錢,我們對它們的殺害,不過是又給我們自己添上了一筆新傷。
文中說“獵人是個漸漸消亡的'職業”,可能便是人類的覺悟吧,但我仍不明白,這等愚蠢的職業為何存在?
《母狼的智慧》讀后感范文2
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很受感動。《母狼的智慧》,文章的大意是這樣的:一位老獵人與筆者聊起來“你看見過老狼帶著小浪過冰河嗎?”筆者回答道:“老狼一般會把小狼叼在嘴里。”“如果是一群小狼,老狼還會一只一只的叼過冰河嗎?”筆者肯定的點點頭。
“你錯了。如果有一群小狼,老狼決不會一只只叼著它們過冰河,它怕在冰河里游的時候,留在岸邊的子女會發生意外。一次,我撿回一只野驢,那是被母狼活活咬死的野驢。母狼把野驢的胃吹足了氣,再用細密的牙齒牢牢縫住創口,讓他脹鼓鼓的好似一個皮筏。它把5只小狼用那‘皮筏’安全的度過了正在解凍的冰河。”
“這只能算聰明的浪,智慧的狼在后面。”老獵人說,“有一次,我遇到一只帶著4只小崽的母狼,它要照顧跟在身后的小狼,跑得不快。我追上去,母狼轉頭向一座巨大的沙丘跑。我很吃驚。通常,狼在危機時,會在草木茂盛出兜圈子,借助復雜地形迷惑獵人,然后司機逃脫。獵人一旦跑上坡頂,就一覽無余,狼很艱難跑出人的視野。”
“這是一只奇怪的狼,或許它真得昏了頭。我這樣想,跑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十分清楚,狼飛快的逃出了我的射程。我朝狼消失的地方憤怒的開了幾槍,氣呼呼的往回走,一邊走一邊想,那4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我決定返回那個沙丘看看。借著落日余暉,我突然看到一個隱蔽的凹陷處,悠悠地升起兩道青煙。”
“我跑過去,看到一大堆野驢糞,白氣正從中冒出。我輕輕扒開,你猜我看到什么了?4只小狼。它們正在溫暖的驢糞下均勻的呼吸,做著美夢。地上有狼的腳印,那只母狼實在是太聰明了,為了偽裝,它全是倒著走的,那活干得極為精巧大白天竟然瞞過了我的眼睛。那一刻,我修的無地自容。我想到一個反敗為勝的辦法:躲在附近的樹上,一定能再次發現那只母狼,到那時,我相信它走投無路,一定會死得很慘。可是看到那4只熟睡的小狼,那一刻我竟然連腿發軟‘撲通’一聲跪在它們面前。我選擇了放棄。”
老獵人被感動了,作為讀者的我,一樣也被感動了。試想,假如災難突然降臨,誰能有著之母狼的智慧保護自己的親人?假如不是老獵人的出現,這4只小狼會在一個它們熟悉的地方和媽媽一起睡得更香更甜。
《母狼的智慧》讀后感范文3
“狼,哺乳動物,形狀很像狗,性殘忍而貪婪……”
我無奈一聲長嘆,天!這狼究竟是干了多少“好事”啊,竟會落得如此“美名”。這才只是詞典上對狼的解釋的第一條,這狼的腦袋上便是已經被扣上了“殘忍”和“貪婪”的罪名。我真是不知道是該替狼申一聲冤呢,還是在心里再厭惡他一分?
貪婪,陰險狡詐,殘忍……我想,這大概就是人們對狼的印象了吧?“狼狽為奸,狼心狗肺……”贊美狼的成語,你能說出幾個?狼真的如從古至今人們流傳的那樣?是個陰險的小人?
我重新認識狼,是在讀了《母狼的智慧》之后。
極少見到有人贊美狼的,這次一見,便是一位大家。沒想到這文章竟然是我最喜歡的作家畢淑敏老師寫的。這篇文章講述了兩個故事:一次是母狼在獵人的追捕下運用智慧成功逃脫,一次是母狼在獵人的追捕下,為了保護自己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遲了獵人的速度,用的了藏兒女的時間又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引開獵人,最后被獵人打死剝皮,以一死挽救了孩子的性命……
讀完文章,除了感動,便是深深的震撼了——狼也是有生命的,也是有感情的啊!
讀罷,狼那殘忍、貪婪、狡詐的丑陋的形象在我心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眼含淚水與不舍,為了兒女的生存扭頭走向死亡之路的慈母形象。
我們,是不是錯了?
來看看這兩個故事的起因吧。皆是因為獵人的捕殺。難道我們還沒醒悟嗎?難道我們的腦子里只知道屠殺嗎?
曾經,狼是多么龐大的一個族群啊!現在究竟還有多少種幸存。你也許不相信,那么,請我們來看一組資料吧。
【《母狼的智慧》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蘇教版語文《母狼的智慧》說課范文05-25
畢淑敏《母狼的智慧》教學設計05-17
畢淑敏《母狼的智慧》原文內容01-17
《母狼的智慧》公開課教學反思06-02
母狼高司普和狐貍01-21
母狼高司普和狐貍的故事05-12
猶太人智慧全書讀后感04-13
《小故事大智慧全集》讀后感01-08